【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4967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十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题组一一、选择题1.(2020.高考江苏卷)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一甘蓝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2.(2018高考江苏卷)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香烟中的苯并花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3.(2018高考江苏卷)下列

2、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4.(2017.高考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二 非选择题5.(2020.高考全国卷I )遗传学理

3、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 下,产 生 基 因 重 新 组 合 的 途 径 有 两 条,分 别 是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若 要 使 诱 变 获 得 的 性 状 能 够 稳 定 遗 传,需 要 采 取 的 措 施 是6.(2019高考天津卷)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 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

4、径2。据图回答:自交胚 克隆胚途径1 途径2(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 和 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 因 型 一 致 的 概 率 是,克隆胚与N植株基 因 型 一 致 的 概 率 是。(3)通过途径 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7.(2018.高考北京卷)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5、1)水稻对Mp表 现 出 的 抗 病 与 感 病 为 一 对 相 对。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 来确定。(2)现有甲(R i R i r 2 r 2 r 3 r 3)、乙(r m R z R 2 r 3 r 3)、丙(r m r 2 r 2 R 3 R 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 P C R 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 i、n、R 2、n、R 3、n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 F 2 不同植株的R i、n进行P C R 扩增。已知R i

6、 比n片段短。从 扩 增 结 果(如 图)推 测 可 抗 病 的 植 株 有。400 bp200 bpM2 3M:标准DNA片段1:2:3:123林琳琳I-f-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 列 育 种 步 骤 的 正 确 排 序 是。a.甲X 乙,得到F ib.用 P C R 方法选出R 1 R 1 R 2 R 2 R 3 R 3 植株c.R r R 2 r 2 r 3 n植株X 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d.用 P C R 方法选出R i n R z n R 3 r 3 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

7、身抗病基因(R i、R 2、R 3 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 i、A 2、A 3 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 i R i r 2 r 2 R 3 R 3 和 r m R 2 R 2 R 3 R 3 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 i a i A 2 A 2 a 3 a 3的 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4)研究人员每年用M p(A i A i a 2 a 2 a 3 a 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 i R i r 2 r 2 r 3 r 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O

8、(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 植 和 育 种 两 个 方 面 给 出 建 议。8.(2016.高考全国卷III)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

9、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 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题组二1.(2020.高考全国卷II)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2.(2020高考江苏卷)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

10、码区的5 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喀咤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 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3.(2020高考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2019.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

11、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5.(2018.高考全国卷I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 和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 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 催化合成

12、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 和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 的RNA与突变体N 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 和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转移二 非选择题6.(2020.高考天津卷)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1/B2,D1/D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从而影响面筋强度。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i,B 自交得F2,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相关信息见下表。基因基因的表达产物(HMW)亲本F,育

13、种目标小偃6 号安农91168强筋小麦弱筋小麦A甲+Bi乙+B2丙+注:“十”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一”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据表回答:D iT+D2戊+(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在R植株上所结的F 2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o(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 选 择F 2中只含产物的种子,采用 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7.(2 0 1 7.高考天津卷)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

14、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 步 骤I、II试验。II.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获得抗除草剂性状(1)抗除草剂自交系A(G G)与 自 交 系B杂交产生F i,然后进行多轮回交(如图)。自交系B作为亲本多次回交的目的是使后代 oA xB($)IFi x B(2)注:H,为回交后代;H,为含G基因的植株 高产、抗病、抗除卓(i=l,2,-,n)剂等优良性状自交系对H“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2)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F i、h、H 2、H 3各代中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并 在 图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中画出

15、相应的折线图。(3)下 表 是 鉴 定 含G基 因 植 株 的4种 方 法。请 预 测 同 一 后 代 群 体 中,4种方法 检 出 的 含G基 因 植 株 的 比 例,从小到大依次是。8.(2017.高考江苏卷)研 究 人 员 在 柑 橘 中 发 现 一 棵 具 有 明 显 早 熟 特 性 的 变 异方法检测对象检测目标检 出 的 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PCR扩增基 因 组DNAG基因XI分子杂交总 mRNAG基因转录产物X2抗原一抗体杂交总蛋白质G基因编码的蛋白质X3喷洒除草剂幼苗抗除草剂幼苗X4株,决 定 以 此 为 基 础 培 育 早 熟 柑 橘 新 品 种。请回答下列问题:|早熟柑橘植株

16、|收获函子|植株|处理|组织,培养|1自:交1愀*苗11柑产苗1空育11选中11选|新品种1|新品种2|新品种3|育种方法 育种方法 育种方法 要 判 断 该 变 异 株 的 育 种 价 值,首 先 要 确 定 它 的 物质是否发生 了 变 化。(2)在 选 择 育 种 方 法 时,需 要 判 断 该 变 异 株 的 变 异 类 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 因 的 突 变 体,则 可 采 用 育 种 方 法 ,使早熟基因逐渐,培育成新品 种1。为 了 加 快 这 一 进 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进 行 处 理,获得高 度 纯 合 的 后 代,选 育 成 新 品 种2,这种方法称为 育 种。(3)如

17、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成本较高。(4)新 品 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 种1选 育 过 程 中 基 因 发 生 了 多 次,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题组三1.(2020.新高考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

18、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 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 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2.(2019.高考江苏卷)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 红 蛋 白p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缴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 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p链

19、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2019高考天津卷)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浅色岩P区深色熔岩床区浅色岩Q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4.(2017高考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 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2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正 常 联 会 雀 一异 常 联 会 乏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5.(2016.高考江苏卷)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 e 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野生型昆虫细胞 pen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二 非选择题6.(2020.高考全国卷III)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

21、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一粒小麦X斯氏麦草(AA)(BB)杂种一I拟二粒小麦x消氏麦草(AABB)(DD)杂种二I普通小麦(AABBDD)(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 倍 体 的 优 点 是(答 出2点即可)。(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 采 用 的 方 法 有(答 出1点即

22、可)。(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7.(2019高考北京卷)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突变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杂交一杂交二P雄性不育株X品系1IH

23、育性正常F2 3育性正常:1雄性不育P雄性不育株x品系3均为雄性不育x品系31育性正常:1雄性不育x品系3(连续多次)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 性性状。杂交一与杂交二的F i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 i、A 2、A 3)决定。品 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 别 为AIAH A 2A 2、A 3 A 3。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 断A i、A z、A 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o(2)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1、3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 F i),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

24、下: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的优良性状与 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0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 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 Y F 1。为制备YB,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其原因是。(3)上述辨别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时间短,还有因辨别失误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设想:“利用某一直观的相对性状在油菜开花前推断植株的育性”,请用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E、e)及其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展示这一设想。8.(20 1 8高考天津卷)为获得玉米

25、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幼 苗I直接萌发(1)可用 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 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区 的 细 胞。若 装 片 中 的 细 胞 均 多 层 重 叠,原因是。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如表分别为幼苗I 中的甲株和幼苗n 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可以利用表中数值 和,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幼苗计数项目细胞周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甲株细胞数XIX2X3X4X5细胞染色体数/y2y/乙株细胞染色体数/2y4y/(3)依表结果,绘出

26、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凯2,y间 前 中 后 末 间 前 中 后 末 细 胞 周 期参考答案【题组一】1.解析:选 B。连续自交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的过程中不涉及染色体变异,B 符合题意;2 1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白菜一甘蓝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小黑麦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C、D 不符合题意。2.解析:选 C。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A 项涉及基因突变;运 用 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7、B 项涉及基因突变;2,4-D 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机理不涉及基因结构的改变,C 项不涉及基因突变;香烟中的苯并花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导致抑癌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D 项涉及基因突变。3.解析:选 A o 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近亲繁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A 项正确;基因突变中的有害和有利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 项错误;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群体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不一定保持不变,D项错误。4 .解析:选 B。A与 a、D与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即初

28、级精母细胞中,而交叉互换后的B 与 b分布在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对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A 项错误;该细胞能产生A B D、a b d、A b D、a B d四种精子,B项正确;B(b)与 D(d)间的基因重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5 .解析:(1)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在该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伴随着非同源染色

29、体的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诱变育种过程中,突变体一般为杂合体,即控制新性状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不能稳定遗传;对于杂合体,可以采用连续自交和不断选择的方法,获得纯合体,即通过自交筛选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子代。答案:(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2)控制新性状的基因型是杂合的通过自交筛选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子代6.解析:(1)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可导致基因重组,正常减数分裂

30、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这些变化。(2)如果含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假设基因型为A a B b)自交,子一代基因型与亲本基因型相同(即 为 A a B b)的概率为1/2 X 1/2=1/4,依次推理,含 n对等位l/2x l/2x l/2 x-x l/2=l/2n基因的F l 自交,自交胚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而一-N 植株产生卵细胞及其形成克隆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基因型都与F 1 改造形成的N 植株相同。(3)途 径 2得到的克隆胚基因型都与N 植株相同,故途径2获得的后代能保持 F 1 的优良性状。答案:(1)同源染色体非姐妹

31、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 半 1 2 1 00%(3)27.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2)植株1 和植株2 的扩增结果只有一种D NA片段,说明两者为纯合子,由于R i 比n片段短,可推断植株1 为抗病纯合子;而植株3的扩增结果有2 种 DN A片段,说明其为杂合子。因此,从扩增结果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植株1 和植株3。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和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

32、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可采用的方法如下:甲与乙杂交,得到F i,其基因型为R m R 2 r 2 r s n-R m R 2 r 2 r 3 r 3 植株与丙杂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一用 P C R 方法筛选出R m R 2 r 2 R 3 门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f用 P C R 方法筛选出符合育种要求的纯合植株(R1 R1 R2 R2 R3 R3)。(3)根据题干信息“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编码的蛋白。只有R 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可推测,若基因型为RRi r 2 r 2 R3 R3 的 水 稻 被 基 因 型 为 2

33、 A 2 a 3 a 3 的 Mp侵染,由于R 蛋白不能与 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不能被激活,故基因型为Ri Ri r 2 r 2 R3 R3 的水稻被基因型为 a i a i A 2 A 2 a 3 a 3 的 Mp侵染后表现为感病;若基因型为n n Rz Rz RsRs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 i a i A 2 A 2 a 3 a 3 的 Mp侵染,由于R2 蛋白能与相应的A 2 蛋白结合,抗病反应能被激活,故基因型为r i n Rz Rz RsRa 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 i a i A 2 A 2 a 3 a 3 的 Mp侵染后表现为抗病。(4)根据试题信息“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并结合上题中的

34、信 息“R 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可知,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Mp的 A i 基因发生了突变,使水稻品种甲的抗病反应不能被激活。(5)若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A类基因频率改变,使该品种的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继续在生产中使用。(6)根据水稻与Mp的关系可知,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可采用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间隔种植或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等措施。答案:性状 性状是否分离 1 和 3 a、c、d、b (3)感病、抗病(4)M p 的A i 基因发生了突变(5)(A 类)基因(型)频 率 改 变(6)

35、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间隔种植;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8.解析:(1)基因突变涉及某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染色体变异往往涉及许多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故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3)根据题干信息“A A 和 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 a的个体”可知,AA和 aa植株突变后的基因型都为Aa。若 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B(Aa)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36、 AA、Aa、a a,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且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体。若 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则最早在子一代中可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Fi(Aa)自交,子二代(F2)的基因型为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和 A a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欲分离出显性突变纯合体,需让F2自交,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后代(F3)不发生性状分离,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的纯合体。答案:少(2)染 色 体(3)一 二 三 二【题组二】1.解析:选 C。一个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

37、传和变异,B、D 选项正确;二倍体植物的配子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 选项正确;雌雄同体的高等植物如水稻、豌豆等没有性染色体,C 选项错误。2.解析:选 C。由题意可知该膜蛋白基因含有重复序列,若 CTCTT重复次数改变,则由于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即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CTCTT重复次数增加,该基因中喀咤碱基的比例不变,B 错误;CTCTT重复6 次,碱基对增加数量是3 的整数倍,重复序列之后的密码子没有变化,所以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 正确;CTCTT重复次数增多,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功能,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 错

38、误。3.解析:选 B。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精细胞,正常情况下产生两种精细胞,基因型为DT、出(或 Dt、dT),但结果产生了四种精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选B。4 .解析:选 C。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变化,当发生隐性突变时,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变异,B项错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处理后,不但能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可用于育种,C项正确。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但产生的配子数正常,并不会加倍

39、,D项错误。5 .解析:选 C。突变体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是因为体内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原因可能是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要的酶活性丧失,A不符合题意;一般来说,大肠杆菌突变体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正常情况下,突变体M 的R N 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改变突变体N的遗传物质,也就不能使N转化为X,C符合题意;细菌间可以发生DNA的转移,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并且改变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将两个突变体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可能会长出大肠杆菌(X)的菌落,D不符合

40、题意。6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 1/B 2,D 1/D 2 河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从而影响面筋强度,这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题中信息可知,小 偃 6号和安农91 1 68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 A B 2 B 2 D 1 D 1、A A B 1 B 1 D 2 D 2,所要选育的强筋小麦的基因组成为A A B 2 B 2 D 2 D 2,弱筋小麦的基因组成为a a B i B i D Q i;F i 的基因组成为A A B 1 B 2 D Q 2,F i 植株上所结的F 2 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基因

41、组成为A A B 2 B 2 D 2 D 2)所占比例为l X(l/4)X(l/4)=1/1 6,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基因组成为a a B i B i D i D i)所 占 比 例 为 0 (3)弱筋小麦的基因组成为a a B.B i D.D,若要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 2 中只含甲、乙、丁产物的种子,采用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进行选育。答案:(1)蛋白质的结构(2)1/1 6 0(3)甲、乙、丁 诱变、基因工程、将其与不含甲产物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7.解析:(1)与亲本自交系B回交次数越多,则得到的后代含自交系B的遗传物质就越多。(2)自交系A的基因型为GG,设自交系B

42、对应的基因型为g g,则 F i 的基因型为G g,F i 与自交系B回交,所 得 H i 中 Gg占 1/2,筛 选 Gg再与自交系B回交所得H 2 中 Gg占 1/2,同理,E 中 Gg占 1/2;若不筛选,H i 中占1/2 的 Gg与自交系B回交,所 得 H2中 Gg占 1/4,H2中 占 1/4的 Gg与自交系B回交,所 得%中 Gg占 1/8o (3)G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转录形成m R N A,转录形成的mRNA不一定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不一定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所以通过4 种方法检测出含G 基因植株的比例由小到大依次是工 4、3、XI、X I。答案

43、:(1)积累越来越多自交系B的遗传物质/优良性状羡)二出卷期KW I。代(3)X 4、X3、光2、X8.解析:(1)生物的可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培育得到的新品种,与原种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可能有所差异,因而可根据变异株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2)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从而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这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3)若是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会发生紊乱,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低的异常配子,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

44、,故只得到极少量的种子。育种方法需首先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4)育种方法需连续自交,每次减数分裂时与早熟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其他性状相关的基因都会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基因型,经选育只有一部分基因型保留下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无基因重组发生。答案:(1)遗 传(2)纯 合 花 药 单 倍 体(3)染 色 体 分 离 配 子 组 培 苗(4)重组【题组三】1.解析:选 C o 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 正确;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

45、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会改变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B 正确;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桥”结构在分裂时,会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一条子染色体可能携带有2 个相同基因,产生含有2 个相同基因的子细胞,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 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 正确。2.解析:选 A。题述密码子由GAG变为G U G,则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的模板链中对应的CTC变为CAC,但该基因中A 与T 和 C 与G 的对数不变,故氢键数不会发生改变,A 项错误。由题意可知,

46、血红蛋白0 链中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改变,故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B链结构的改变,B 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呈镰刀状,严重缺氧时红细胞易破裂,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甚至死亡,C 项正确。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项正确。3.解析:选 B o 囊鼠的毛色与环境差异的大小会影响其被天敌捕食的难易程度,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囊鼠的毛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互协调,最终使深色和浅色的囊鼠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情况不同,A 项正确。浅色岩P 区 D 基因的频率是0.1,则 d 基因的频率为0.9,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X0.1X0.9=0.18,

47、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81。深色熔岩床区D 基因的频率是0.7,则 d 基因的频率是0.3,则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X0.7X0.3=0.42,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09。浅色岩Q 区D 基因的频率是。3,则 d 基因的频率为0.7,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X0.3X0.7=0.42,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49,B 项错误、D 项正确。深色为显性性状,所以深色囊鼠的基因型有DD和 Dd两种,C 项正确。4.解析:选 B o 图示的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 项错误;由异常联会图示可知,同源染色体中的三条染色体可移到一个细胞中,而另一条染色体可移到另

48、一个细胞中,因此,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有的染色体数目异常,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B 项正确;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形成,因此基因型可能不同,C 项错误;该植株形成的配子中有的基因型为A a,含这种配子的花药培养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杂合子,D 项错误。5.解析:选 C。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成,A 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项错误;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形成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6.解析:(1)杂种一(A

49、B)含有一粒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A)和斯氏麦草的一个染色体组(B),由于杂种一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故其高度不育。普通小麦(AABBDD)有 6 个染色体组,结合题干信息“A、B、D 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 条染色体”可知,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低温处理等。(3)若要以甲(抗病易倒伏)和乙(易感病抗倒伏)小麦纯种为实验材料,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通过杂交育种或

50、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来实现。方法一:P甲(抗病易倒伏)X 乙(易感病抗倒伏)4Fi+0F2抗病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易倒伏、易感病抗倒伏I筛选出抗病抗倒伏小麦植株进行连续自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即为目标植株方法二:P甲(抗病易倒伏)义乙(易感病倒伏)I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I用秋水仙素处理F2抗病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易倒伏、易感病抗倒伏I从中选择抗病抗倒伏的小麦植株即可答案:(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2营养物质含量高、茎 秆 粗 壮(2)秋水仙素处理(3)甲、乙两个品种杂交,B 自交,选取F 2 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7.解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