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单元评估检测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单元评估检测(七七)生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时间:40 分钟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2019 期末)下图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了交叉互换 B乙图发生了基因重组C丙图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D丁图发生了基因突变D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颜色判断可知,该图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A 错误;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错误;丙图没
2、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上A、a 同时出现,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分离的染色体上A、a 同时出现,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C 错误;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上A、a 同时出现,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分离的染色体上 A、a 同时出现,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D 正确。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
3、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 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解析:分析甲图,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出现突起,可见另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乙图,左边染色体为tt,另一端却不是位基因,其位基因位于图中左边的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说明 s 或 w 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基因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两图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所以 D
4、 项正确。3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能引起的变化是()提高突变频率获得无子果实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获得单倍体植株ABCDC解析:秋水仙素可以使基因结构改变提高突变频率,极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形成,抑制有丝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2018 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 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
5、,A 和 a 随姐妹染色单体分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D解析:A 错:若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Y 染色体,该细胞中已无Y 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因含 2 条 X 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 DNA 数与体细胞相同。C错: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 可知,A、a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和 a 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D 对:由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BY 可知,其体内无 Xb基因,而出现的变异细胞中含有 Xb基因,故是有节律基因 XB突变为无节律基因 Xb。5(2019 一模)二倍体植物甲(2
6、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 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 2N2nC若用适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 F2为二倍体C解析: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 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F1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共 10 条染色体,其中 5 条来自甲,5 条来自乙;F1幼苗经秋水
7、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 F2为四倍体。6(2019 模拟)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a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图 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 b 表示体细胞,则图 b 代表的生物一是三倍体C如果图 c 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是二倍体D图 d 代表的生物一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C解析:图 a 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 个染色体组,图 b 有同源染色体,含有 3 个染色体组,A 项错误;如果图 b 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图 b 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如果
8、图 b 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图 b 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 项错误;图 c 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有 2 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一是二倍体,C 项正确;图 d 中只含 1个染色体组,一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发育而成的,D 项错误。7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品种小麦,可选图中 EFG 的育种方法BHI、JK 都必须用到与 G 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CD 和 HI 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9、图示的遗传育种途径中,AB 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向性B解析:图中 AB 为诱变育种,CD 为基因工程育种,EFG 为单倍体育种,HI为细胞工程育种,JK为多倍体育种。要尽快获得品种小麦,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故 A 正确。G 过程是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HI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B 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故 C 正确。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都具有不向性,故 D 正确。8(2019 月考)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
10、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花色与其传粉者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不是少数基因决的D解析:蜂鸟为开粉红花的植物传粉,大黄蜂为开黄花的植物传粉,在传粉时花的颜色为传粉者提供了“掩护”,因此在传粉时传粉者被捕食的概率较低;由题意无法推知两物种性状差异是由几对基因控制的。9白蛾是外来人侵物种,对果树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b 年间,白蛾能适入侵地的环境Bc 年时,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 b 年时的相同C该病毒对白蛾种
11、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D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相互适、共同进化B解析:ab 年间,白娥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说明其能适入侵地的环境,A 正确。c 年时,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 b 年时不同,B 错误。该病毒作用后,白娥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病毒对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C 正确。引入病毒后,白蛾在病毒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在共同选择,因此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发生了共同进化,D 正确。10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 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
12、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 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 过程可以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向进化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物种,都需要 d 环节B解析:由题意“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 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 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错误;c 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
13、向进化,C 正确;d 表示生殖隔离,是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物种,都需要 d 环节,D 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11(12 分)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与高纬度,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 c 之间形成_,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种群 b 和种群 c 是不是同一物种?_。(2)在对植物 b 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
14、(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3)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变异、_和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_的。解析:(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 和 c 之间会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是物种产生的标志。(2)计算可知,两次调查种群中D 的基因频率
15、都为 20%,a 的基因频率都为 80%,故尽管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因此,没有发生进化。(3)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是(2)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种群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隔离共同进化12(12 分)(2019 期末)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黄瓜果皮有刺、茎叶有毛,突变体黄瓜果皮无刺、茎叶无毛,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B、b 和 D、d 基因控制(有刺、有毛为显性性状),都位于 2 号染色体。黄瓜果皮
16、绿色和黄色分别由 A 和 a 基因控制。已知 A 或 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异常时,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现有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 M,其细胞中控制果皮颜色的染色体异常,如图甲,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图可知,植株 M 发生了_变异。若要确植株 M 细胞中A 基因是否在异常染色体上,可让该植株自花传粉。若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 A 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2)上述自交子代中,选择观察和统计_的性状组合的比例,可判断 A 基因是否在 2 号染色体上。(3)若植株 M 的 A 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但不在 2 号染色体上,把该植物的花粉传给所有染色
17、体都正常的黄皮突变体黄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请在下列方框内用遗传图解方式表示此次杂交过程及结果。(用 A表示在异常染色体上的绿色果皮基因)。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图甲分析可知,细胞中控制果皮颜色的染色体异常,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其产生的花粉有一半不能完成受精;根据图乙分析可知,控制黄瓜果皮有刺、茎叶有毛,突变体黄瓜果皮无刺、茎叶无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产生 BD、bd 两种配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植株 M细胞相关基因型为 Aa,若 A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雌配子 Aa11,而雄配子只有 a 可以完成受精,后代基因型
18、及其比例为Aaaa1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果皮绿色黄色:11。(2)上述自交子代中,选择观察和统计果皮绿色、黄色与果皮有剌、无剌的性状组合的比例,可判断 A 基因是否在 2 号染色体上。(3)若植株 M 的 A 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但不在 2 号染色体上,则该植株可以受精的花粉为 aBD、abd,把该植物的花粉传给所有染色体都正常的黄皮突变体(aabbdd)黄瓜,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Dd、aabbdd1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果皮黄色有剌、茎叶有毛:果皮黄色无剌、茎叶无毛11。杂交图解如下图:答案:(1)染色体结构(或缺失)果皮绿色黄色11(2)果皮绿色、黄色与果皮有剌、无剌
19、(或果皮绿色、黄色与茎叶有毛、无毛)(3)果皮黄色有剌、茎叶有毛果皮黄色无剌、茎叶无毛1113(12 分)以下各项是产生个体的几种方法,图中涉及小麦的两对相对性状均遗传。请据图回答问题:A高秆白粒小麦矮秆红粒小麦F1F2稳遗传的矮秆白粒小麦B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花粉a稳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C小麦黑麦F1小黑麦D.DNADNARNA氨基酸CTT射线转录翻译=GAAGCA谷氨酸:GAA亮氨酸:CUU丙氨酸:GCA精氨酸:CGU(1)在 A 组的处育种工作者采用的方法是_。(2)B 组 a 代表的个体叫作_。B 组的育种方法与 A 组的育种方法比较,最大优点是_。经过处理后的个体基因型
20、按理论计算共有_种。(3)若是转录的模板链,则代表的氨基酸是_。(4)E 组中丙个体的性状多数与_相似。(5)D 组的辐射引起组成生物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_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_。解析:由题意知:(1)A 表示杂交育种,其中表示自交方法。(2)B 表示单倍体育种,表示花粉离体培养成 a 单倍体植株表示用秋水仙素处理,若高秆(A)抗锈病(B),则 B 过程可图解为:AABBaabbF1:AaBb花粉:AB、Ab、aB、ab单倍体植株 AB、Ab、aB、abAABB、AAbb、aaBB、aabb 四种稳遗传的个体,筛选出aaBB 矮秆抗锈病小麦。(3)D 表示射线引发的基因突变,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
21、则上的碱基组成为 CGT,转录产生的 mRNA链上密码子为 GCA,翻译成的氨基酸为丙氨酸。(4)E 图表示克隆:丙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甲相似。答案:(1)自交(2)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4(3)丙氨酸(4)甲(5)排列顺序遗传信息14(14 分)图 1 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的基因型,A 和 a 这对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 2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最初该种群只有 A 和 a 基因)(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用于检测该多样性的十分可靠方法是测不同亚种
22、、不同种群的_。(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 AA 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由此可知,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_。(4)根据图 1 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_作用。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的不同体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检测方法是测其基因组序列。(2)基因产生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的出现,改变了种群基因
23、库中相的基因频率。(3)由于的种群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种群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4)环境对生物个体的存在起到选择作用。答案:(1)基因基因组序列(2)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3)基因交流生殖隔离(4)选择高考大题冲关(三)遗传综合考查冲关集训1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方法、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三种方法中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
24、是方法_,原因是_。方法中 HhRr 自交获得 F2,假设只保留 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其他雄蕊去除),所有植株雌蕊保留且都能受粉和发育,则所得 F3中能稳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_。解析: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是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向的而且频率很低,因此运用方法难以获得优良品种。据题意可知,F2代抗倒伏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hhRRhhRr12,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hRhr21,F2中其他能产生 hR 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4/16HhRr、2/16HhRR、1/16hhRR、2/16hhRr,这四种基因型的个体产生
25、hR 配子的概率之和为(4/161/4)(2/161/2)1/16(2/161/2)1/4,只有抗倒伏抗病植株产生的雄配子(hR)与其他个体产生的基因型为 hR 的雌配子随机结合,才会产生稳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因此 F3中能稳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 2/31/41/6。答案: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不向的而且频率很低1/62小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 个染色体组中含有 7 条染色体,分别记为 17号,其中任何 l 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 7 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
26、色体)三种类型。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位。(1)若需区分 7 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_进行判断。(2)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条。(3)已知小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 b 基因即视为纯合子),且为 7 号染色体单体,将该抗病单体与_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 7 号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_,则该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_,则该基因不位于 7 号染色体上。(4)若已确抗病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自交,子一代表现型
27、及比例为_。解析:(1)可以在有丝分裂中期时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并且一个染色体组的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不同,因此若需区分 7 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判断。(2)单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14113 条,并且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 6 或 7 条。(3)要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可将该抗病单体与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以。若该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0、bb,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011,即子一代表现
28、为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如果该基因不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 BB、bb,杂交后代基因型将全为 Bb,即子一代均表现为抗病类型。(4)若已确抗病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B0)自交,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1BB、2B0、100,即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31。答案:(1)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2)6 或 7(3)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均为抗病类型(4)抗病不抗病313(2018 期末)某自花传粉植物(2n)的花有白色、黄色、橙三种类型,花色产生的机理是: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素橙素。已知基因 A 控制黄色素的合成,基因 B 控制橙素的合成。用纯合橙植株甲与纯合
29、白色植株乙杂交,F1全为橙植株,然后用 F1进行了如下测交:F1乙橙黄色白色112;乙F1橙黄色白色124。请回答下列问题:(1)位基因 A、a 与 B、b 的遗传遵循_律。将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会得到_种花色的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这些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_。(2)分析测交,从配子的角度推测,产生上述测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依此推断 F1自交产生 F2,则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 F2纯合体中出现了一株某片花瓣有橙斑点的白花植株,试从基因突变特点的角度分析,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原因是_。解析:(1)根据题意可推出,黄色为 A_bb,橙为 A_B_,白色为 aa_ _,用
30、纯合橙植株甲(AABB)与纯合白色植株乙(aabb)杂交,F1全为橙植株(AaBb),测交中F1(AaBb)乙(aabb)橙黄色白色112,说明位基因 A、a 与 B、b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律。将 F1(AaBb)的花药(AB、Ab、aB、ab)进行离体培养会得到 3 种花色的植株,即 AB(橙)、Ab(黄色)、aB(白色)、ab(白色)。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2)分析测交,F1乙橙黄色白色112;乙F1橙黄色白色124。第组中当 F1(AaBb)作父本时,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 112,而是 124,原因是 F1(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有 50%不育,即雌配子为
31、 ab,而雄配子为(1/8AB、1/4Ab、1/4aB、1/4ab),受精后,橙(1/8AaBb)黄色(1/4Aabb)白色(1/4aaBb、1/4aabb)124。依此推断F1(AaBb)自交产生 F2,F1产生的雌配子为(1/4AB、1/4Ab、1/4aB、1/4ab),F2产生的雄配子为(1/7AB、2/7Ab、2/7aB、2/7ab),则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橙为14/28A_B_,黄色为 6/28A_bb,白色为 8/28aa_ _,即橙黄色白色734。(3)若 F2纯合体中出现了一株某片花瓣有橙斑点的白花植株,而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_、aabb,橙的基因型为 A_B_,如果是基因
32、突变,则最可能是 aaBB突变为 AaBB。而 aabb 突变为 AaBb,概率很低,因为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两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基因 a、b 同时突变为 A、B)的频率更低。答案:(1)(分离与)自由组合3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2)F1产生的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有 50%不育橙黄色白色734(3)aaBB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两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基因 a、b 同时突变为 A、B)的频率更低4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 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为黄
33、色,然后再进行如下:(相关基因用 M、m 和 N、n 表示).X 的 F1与基因型为 mmnn 的个体杂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Y 的 F1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2)Y 的基因型为_,X 的基因型为_。(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种;若让 Y 的 F1与基因型为mmnn 的个体杂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 1 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 2 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
34、色单体)图 1 所示细胞处于_期,图 2 中发生的变异是_。图 1 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 2 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_种。解析:(1)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为避免外来花粉对结果的影响,套袋处理。(2)由 Y 的 F1自交子代的性状比例 97 可推得 F1基因型为 MmNn,又因为YMMNNF1均为黄色,可推知 Y 的基因型为 mmnn;X 的 F1测交子代黄色绿色35,可知X 的基因型为 Mmnn 或 mmNn。(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为MMnn、mmNN、mmnn 共 3 种;Y 的 F1基因型为 MmNn,与 mmnn 的个体杂交,则黄色绿色MmNn(MmnnmmNnmmnn)13。(4)图 1 细胞处于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图 2 细胞中臂长的一条染色体与臂短的一条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 1 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EF 与 AbeF 或 AbEF 与 ABeF;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则图 2 细胞所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 ABEF 和 AbeF。答案:(1)去雄、套袋(2)mmnnMmnn 或 mmNn(3)3黄绿13(4)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BeF、ABEF、AbeF、AbE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