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完整《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最新学生、教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完整《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最新学生、教师.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师说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 姓名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小学而大遗 5.士大夫之族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8.作师说以贻之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今义:4.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5.今之众人。古义:今义:6.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
2、: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吾师道也 (2)吾从而师之 (3)而耻学于师 (4)孔子师郯子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小学而大遗 (7)吾未见其明也 (8)惑而不从师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齐师伐我。2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行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余嘉其能行古道。必能使行阵和睦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行弗乱其所为 5.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虽有槁
3、暴,不复挺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不敢出一言以复 6.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废先王之道。7.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从 惑而不从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而 吾从而师之 吾从而师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小学而大遗 则群聚而笑之 择师而教之 如是而已 2.之 青,取之于蓝。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授之书
4、而习其句读者。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彼童子之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其皆出于此乎?不拘于时,学于余。4.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5.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6.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5、惑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可怪也欤 8.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4 七、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4.吾从而师之。5.师不必贤于弟子。6.学于余。7.耻学于师。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0.不拘于时。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2、吾师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惑不焉,
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译文: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译文:5 师说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教师版)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3
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自己)4.小学而大遗(丢弃)5.士大夫之族(类)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4.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5.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6.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6 四
8、、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吾师道
9、也。(学习)齐师伐我。(军队)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7 3.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惑而不从师(有疑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4.行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实行)必能使行阵和睦(队伍,行列)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品行,行为)行弗乱其所为(用行动)5.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又)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再,又)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繁复)不敢出一言以复(回答,回复)6.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风尚,传统)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德)8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废先王之道。(治国策略)7.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解释)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8.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六、解释一词多义(虚词)1.而 吾从而师之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顺承,不译)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连词,表并列,并且,同时)人非生而知之者 (连词,表顺承,不译)惑而不从师 (连词,表转折,却)小学而大遗 (连词,表转折,但是)则群聚而笑之 (
11、连词,表修饰,不译)择师而教之 (连词,表顺承,不译)如是而已 (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而已,罢了)2.之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9 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彼童子之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3.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12、)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4.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10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5.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
13、揣测语气,大概)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6.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7.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8.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11 七、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略句)
14、4.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5.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6.学于余。(状语后置句)7.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10.不拘于时。(被动句)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2、吾师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
15、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 12 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些人是明智的。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译文: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所长,如此罢了。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译文: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转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