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1 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5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1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O2 BN2 CH2 DCO2 2“高钙奶”、“低钠盐”中的“钙”、“钠”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氢气 4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A铁 B钙 C锌 D碘 5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 CH2O2 DH2SO4 6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N2 BO2 CCO DCO2 7下列物质中,属于
2、溶液的是()A蔗糖水 B鲜牛奶 C果粒橙 D芝麻糊 8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纯碱 B烧碱 C生石灰 D熟石灰 9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A导电性 B导热性 C密度大 D有光泽 10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11制造汽车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铁外壳 B塑料灯罩 C真皮座椅 D玻璃车窗 12一些物质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西瓜汁(5.06.0)D苏打水(7.58.5)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溶解、称
3、量、量取 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 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 14北京的春天,桃杏樱梅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5 金 属 钨 可 用 作 家 用 白 炽 灯 泡 的 灯 丝。工 业 制 备 高 纯 钨 的 主 要 反 应 为:3H2+WO3W+3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铼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 75 B元素符号为 Re C核外电子数为 186.2
4、D元素名称为铼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石墨做电极 B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8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A用清水冲洗 B用洗涤剂清洗 C用干布擦拭 D用消毒柜除菌 1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A增多了可燃物 B增大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0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石 D氢氧化钠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Fe2O3+3CO2Fe
5、+3CO2 CH2OH2+O2 DH2SO4+Ca(OH)2CaSO4+2H2O 22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 2 中得到 H2 B产生 H2与 O2的质量比约为 2:1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 O2 D该实验说明水由 H2和 O2组成 23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需足量 B红磷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D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可防止烟尘污染 24不同温度下 Ca(OH)2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65 0.121 0.116 0.094 A20时,100
6、g Ca(OH)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0.165g B40时,Ca(OH)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1%C6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0.116g Ca(OH)2 D将 20时 Ca(OH)2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80,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2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去除室内装修释放出的甲醛(HCH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B甲醛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C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1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45 分)生活现象解释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请回答 26 题。26补齐
7、废弃物与垃圾类别的连线。三、化学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请回答 2728 题。27(3 分)“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人造水晶属于 (填序号,下同)。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月壤中含有的大量氦3,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下列同样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28(2 分)科学家使用碳 14 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1)碳 14 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则
8、核外电子数为 。(2)遗址中发掘了大量象牙制品,象牙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其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29(4 分)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到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题。(1)下列做法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 (填序号)。A.纸张双面打印 B.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C.随手关闭电源 D.不使用一次性餐具(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膜分离法”可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用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铝等制成的复合膜可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9、。科学家使 CO2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酸(CH2O2)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科普阅读理解 30(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是含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如烘焙、糖果等行业。常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面包、沙拉酱炸薯条、西式糕点等。研究表明,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智力及视力均下降。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脂肪总量的 3%。植物本身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少,但植物油脂在高温或长时间烹调过程中,植物中的一些
10、有机物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家庭烹调中大多使用植物油,若烹调温度高于 180(即多数植物油的烟点),或时间超过 2 小时,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急剧增多。当前许多家庭在加工油炸食品时常达到油冒烟的程度,油温过高且加热时间又长,使得反式脂肪酸含量迅速上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反式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的原因是 。(2)下列食品中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是 (填序号,下同)。A.汉堡 B.奶油蛋糕 C.苹果汁(3)时间一定时,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为 。(4)某食品营养成分如表所示,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
11、含量 (填“符合”或“不符合”)国际标准。项目 每 25g 能量 442kJ 蛋白质 3.2g 脂肪 2.0g 反式脂肪酸 0.05g 碳水化合物 18.2g 钠 26mg(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导致智力下降 B.植物中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用植物油加工的食品也不含反式脂肪酸,可放心食用 C.植物油在室温(25)时存放 4 小时内,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D.使用植物油烹饪时,应控制油温不能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 五、生产实际分析 31(3 分)磷酸铁(FePO4)是制备磷酸铁锂电池的材料之一,用工业级硫酸亚铁(含有钛、镁、锰等杂质)制备磷酸铁的转化过程如图:(1)步骤
12、和都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SO4+H2SO4+XFe2(SO4)3+2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3)上述流程中产生的(NH4)2SO4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32(3 分)对工业湿法炼锌残留的铜镉渣(主要成分为 Zn、Cu 和 Cd)进行处理,可回收金属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酸浸槽中搅拌的目的是 。(2)酸浸槽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d+2HClCdCl2+H2和 。(3)过滤器和干燥器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六、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3(2 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
13、是 。34(2 分)进行如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 1 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A.不燃烧 B.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2)实验 2 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3 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及现象 .将一定量的红磷、白磷分别浸入 80热水中(如图所示)。红磷、白磷均不燃烧.打开 K1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打开 K2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3)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36(2 分)
14、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37(3 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补全实验报告。序号 操作或装置 现象 结论或解释(1)黄铜片在纯铜片表面刻画出明显痕迹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3)A、B 中均无明显变化,C 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 38(3 分)用如图装置研究 CO2与 NaOH 的反应。(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已知: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步骤 操作 现象 打开 K1,缓慢拉注射器 B 活塞,吸入 55mLNa
15、OH溶液,关闭 K1,轻轻振荡注射器 B 注射器 B 活塞缓慢向下移动,最终停留在 5mL 刻度处 打开 K2,缓慢推注射器 A 活塞 注射器 B 中有气泡产生,活塞缓慢向上移动(1)实验前,分别缓慢向上拉注射器 A、B 活塞至一定高度,松手后,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步骤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步骤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 39(6 分)某小组同学对老师演示的趣味实验“化学红绿灯”兴趣浓厚,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靛蓝胭脂红(C16H8N2Na2O8S2),是一种生物染色剂。在碱性条件下与氧气或葡萄糖反应,会呈现绿、红、黄三种不同颜色。【进行实验
16、】实验 1:向锥形瓶中加入 20mL 0.05%的靛蓝胭脂红溶液、70mL 2%的 NaOH 溶液、10mL 15%的葡萄糖溶液,用如图装置加热到指定温度后,取出锥形瓶振荡,静置并记录颜色变化时间。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反应温度/20 30 40 50 60 70 绿变红时间/s 178 68 22 14 6 3 红变黄时间/s 81 45 21 8 5 1 变色总时间/s 259 113 43 22 11 4 实验 2:向锥形瓶中加入 20mL 靛蓝胭脂红溶液、70mL 2%的 NaOH 溶液、10mL 15%的葡萄糖溶液,用如图装置加热到 40后,取出锥形瓶振荡,静置并
17、记录颜色变化时间。序号 21 22 23 24 靛蓝胭脂红溶液的质量分数/%0.1 0.075 0.05 0.025 绿变红时间/s 21 27 22 25 红变黄时间/s 27 20 21 5 变色总时间/s 48 47 43 30 实验 3:向锥形瓶中加入 20mL 0.05%的靛蓝胭脂红溶液、70mL NaOH 溶液、10mL 15%的葡萄糖溶液,用如图装置加热到 40后,取出锥形瓶振荡,静置并记录颜色变化时间。序号 31 32 33 34 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0.4 2 7.5 10 溶液变色 绿紫红橙黄 绿红黄 黄红黄 黄 变色总时间/s 106 43 34 【解释与结论】(1
18、)靛蓝胭脂红(C16H18N2Na2O8S2)中含有 种元素。(2)实验 12 中,静置 68s 时溶液显 (填“绿”、“红”或“黄”)色。(3)实验 1 的目的是 。(4)实验 2 的结论是 。(5)实验 34 中,导致溶液始终不变色的因素可能是 。(6)综合分析,影响“化学红绿灯”实验效果的因素有 。十、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40(3 分)钛(Ti)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工业制钛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计算与 48t 镁发生反应的 TiCl4的质量。2021 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5 分)(每小题只有 1
19、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1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O2 BN2 CH2 DCO2【分析】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有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两个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解答】解:A、氧气有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A。2“高钙奶”、“低钠盐”中的“钙”
20、、“钠”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氢气【分析】本题是一道简答题,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回顾,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烧的火焰颜色、产物情况等描述【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1、,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错误。故选:B。4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A铁 B钙 C锌 D碘【分析】根据锌、钙、铁、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应摄入足够量的钙,故选项正确。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错误。故选:B。5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
22、2O CH2O2 DH2SO4【分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为氢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氢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C、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D、H2SO4是由硫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6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N2 BO2 CCO DCO2【分析】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不具有毒性,不是有毒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不具有毒性,不是有毒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
23、,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不是有毒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 B鲜牛奶 C果粒橙 D芝麻糊【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A 正确;B、鲜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 B 错;C、果粒橙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 C 错;D、芝麻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 D 错。故选:A。8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
24、俗称是()A纯碱 B烧碱 C生石灰 D熟石灰【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合题意;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合题意;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不合题意;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符合题意。故选:D。9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A导电性 B导热性 C密度大 D有光泽【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故选:A。10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
25、、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
26、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11制造汽车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铁外壳 B塑料灯罩 C真皮座椅 D玻璃车窗【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铁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合题意;B.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C.真皮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合题意。故选:B。12一些物质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西瓜汁(5.06.0
27、)D苏打水(7.58.5)【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大于 7 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柠檬汁的 pH 为 2.03.0,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番茄汁的 pH 为 4.04.4,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西瓜汁的 pH 为 5.06.0,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苏打水的 pH 为 7.58.5,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 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称量、量
28、取、溶解、计算【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解答】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算出需要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用天平称量溶质放到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选:C。14北京的春天,桃杏樱梅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能闻到花香,是
29、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花香。故选:B。15 金 属 钨 可 用 作 家 用 白 炽 灯 泡 的 灯 丝。工 业 制 备 高 纯 钨 的 主 要 反 应 为:3H2+WO3W+3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30、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3H2+WO3W+3H2O 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6铼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 75 B元素符号为 Re C核外电子数为 186.2 D元素名称为铼【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
31、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5 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 75,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 Re,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5;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5,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
32、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元素名称为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石墨做电极 B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解答】解:A、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属于大理石的物理性质;故选
33、项错误;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18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A用清水冲洗 B用洗涤剂清洗 C用干布擦拭 D用消毒柜除菌【分析】乳化是指乳化剂将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解答】解:A、用水清洗餐具,是靠水的流动将上面的物质冲走,故选项错误;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形成的是乳浊液,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C、用干布擦拭是利用布吸收餐具上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用消毒柜除菌是将细菌和病毒中的
34、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活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1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A增多了可燃物 B增大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多了可燃物,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5、的原理;而不是增大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C、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20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石 D氢氧化钠【分析】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符合条件的物质要具有挥发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
36、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故选项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C、石灰石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敞口瓶久置于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故选:A。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Fe2O3+3CO2Fe+3CO2 CH2OH2+O2 DH2SO4+Ca(OH)2CaSO4+2H2O【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
37、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 答】解:A、铁在 氧 气 中 燃 烧 生 成 四氧 化 三 铁,正 确 的 化学 方 程 式 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Fe2O3+3CO2Fe+3CO2,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22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 2 中得到 H2 B产生 H2与 O2的质量比约为 2:1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 O2 D该实验说明水由 H2和 O2组成【分析】由“
38、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的相关知识解决。【解答】解:A、由电解水实验图可知,试管 2 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小是 O2,故此选项错误;B、试管 2 中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试管 1 中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氢气和氧气两者的体积比是 2:1,质量比是 1:8,故此选项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 O2,故此选项正确;D、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两种气体组成,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23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需足量 B红磷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瓶
39、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D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可防止烟尘污染【分析】此题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同时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液面上升,通过上升的水的体积从而判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实验红磷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会导致结果偏小,故 A正确。B、红磷的作用是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液面上升,根据上升的水的体积从而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 B 错误。C、足量的红磷燃烧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 1 处,故 C
40、 正确。D、不打开橡胶塞,利用激光笔点燃红磷,能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故 D 正确。故选:B。24不同温度下 Ca(OH)2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65 0.121 0.116 0.094 A20时,100g Ca(OH)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0.165g B40时,Ca(OH)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1%C6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0.116g Ca(OH)2 D将 20时 Ca(OH)2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80,可变为不饱和溶液【分析】A、根据 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65g,进行分析判断
41、。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 6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16g,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不同温度下 Ca(OH)2的溶解度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65g,则 20时,100.165gCa(OH)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0.165g,故选项说法错误。B、4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21g,Ca(OH)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0.121%,故选项说法错误。C、6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16g,则 6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0.116g Ca(OH)
42、2,故选项说法正确。D、不同温度下 Ca(OH)2的溶解度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20时 Ca(OH)2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80,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去除室内装修释放出的甲醛(HCH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B甲醛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C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1【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为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组成、方程式的意义等分
43、析。【解 答】解:据 题 目 信 息 结 合 微 观 示 意 图 可 写 出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CH2O+O2CO2+H2O。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与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选项说法正确;B.由甲醛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醛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选项说法正确;C.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2)3:8,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H2O)、乙(O2)分子个数比为 1:1,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45 分)生活现象解释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请回答 26 题。26补齐废弃物与垃圾类
44、别的连线。【分析】将生活垃圾与图片所示垃圾类别对应便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空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三、化学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请回答 2728 题。27(3 分)“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人造水晶属于 A(填序号,下同)。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2)月壤中含有的大量氦3,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下列同样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BCD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
45、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2)根据使用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清洁型能源进行分析。【解答】解:(1)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所以人造水晶属于混合物,故选:A;在二氧化硅(S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2)使用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清洁型能源,所以同样属于清洁能源的是: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故选:ABCD。故答案为:(1)A;+4;(2)ABCD。28(2 分)科学家使用碳 14 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1)碳 14 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6。(
46、2)遗址中发掘了大量象牙制品,象牙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其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P、O、H。【分析】(1)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2)根据元素的分类分析;【解答】解:(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碳 14 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6;故填:6;(2)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三大类,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 4 的为金属元素(氢、氦除外),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 4 的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或者根据汉字的偏旁,一般
47、金属元素有“金”偏旁,汞除外;非金属有“石”或“气“;故填:P、O、H。29(4 分)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到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题。(1)下列做法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 ABCD (填序号)。A.纸张双面打印 B.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C.随手关闭电源 D.不使用一次性餐具(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膜分离法”可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用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铝等制成的复合膜可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科学家使
48、 CO2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酸(CH2O2)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CO22CH2O2+O2。【分析】(1)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来分析;(2)根据天然气燃烧的原理、氧化铝的化学式写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解:(1)A.纸张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用纸,减少树木砍伐,能更多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B.优先选乘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C.随手关闭电源可以节约用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D.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
49、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故选:ABCD;(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所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故填:Al2O3;科学家使 CO2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酸(CH2O2)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CO22CH2O2+O2故填:2H2O+2CO22CH2O2+O2。四、科普阅读理解 30(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是含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是一类对健康
50、不利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如烘焙、糖果等行业。常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面包、沙拉酱炸薯条、西式糕点等。研究表明,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智力及视力均下降。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脂肪总量的 3%。植物本身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少,但植物油脂在高温或长时间烹调过程中,植物中的一些有机物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家庭烹调中大多使用植物油,若烹调温度高于 180(即多数植物油的烟点),或时间超过 2 小时,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急剧增多。当前许多家庭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