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肝炎病毒微生物学.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9099693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2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肝炎病毒微生物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5)--肝炎病毒微生物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5)--肝炎病毒微生物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肝炎病毒微生物学.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甲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粪便标本负染 X200000(1)形态与结构 无囊膜,衣壳呈 20 面体立体对称,有 HAV 的特异性抗原(HAVAg)基因组:单股正链 RNA,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具信使 RNA 的功能,并有传染性。3末端:多聚的腺苷序列 5末端:共价连接病毒基因组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ic,VPG)生物合成:核酸附着于宿主细胞的核蛋白体上合成病毒蛋白质。(2)病毒感染模型与培养 易感动物:黑猩猩、狨猴;且能传代 组织培养:原狨猴肝细胞、恒河猴胚肾细胞、肝癌细胞,但不引起细胞病变。(3)抵抗力 对乙醚、60 1h 及 pH3.0 作用均有相对的抵抗力,100

2、 5min 或用甲醛溶液、氯等处理,可使之灭活。2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主要)、输血或注射方式传播(少见)(3)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如毛蚶等)、食具等的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潜伏期:1545 天。(4)侵犯人群: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5)临床表现:开始:发热、疲乏和、食欲不振肠 中后期:黄疸、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损害(6)致病机制:(7)免疫性: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均产生 IgM、IgG。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有免疫力,且持久。NK 细胞,特异性细胞毒 T 细胞(CD8+)亦有重要作用(8)测抗 HAV-IgM:甲型

3、肝炎新近感染的标志 测抗 HAV-IgG:流行病学检查(9)防治原则 HAV 人体 病毒血症 肝脏 粪-口 黏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 预防甲型肝炎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提高人民的卫生知识和素质,严格管理和改善饮食和饮水卫生。对病人排泄物、食具、床单和衣物等应该认真消毒处理。人工主动免疫我国用减毒甲型肝炎活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应急预防。在潜伏期,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0.02g0.12g/kg 体重)可减轻临床症状发生。乙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 电子显微镜观察 HBV 有 3 种形态,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A:小球形颗粒;B:管形颗粒;C:Dane 颗粒

4、 X80000 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 HBV,亦称 Dane 颗粒。呈球形、直径为 42nm,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外层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脂质双层内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前 S1(PreS1)和前 S2 抗原(PreS2)。核心颗粒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其表面为病毒衣壳,由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组成。用强去垢剂或酶处理则能暴露出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Dane 颗粒中心部含有 HBV 的 DNA 和

5、 DNA 多聚酶。小球形颗粒,成分主要为 HBsAg,可大量存在血流中。管形颗粒,是由小球形颗粒连接而成的。小球形和管形颗粒均不是完整的 HBV颗粒,而是 HBV 在感染肝细胞内增殖合成过剩的病毒衣壳形成的。拓展:结合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的生物合成和装配阶段,会出现装配过剩的现象。(2)抗原组成 HBsAg HBsAg 在 3 种 HBV 颗粒表面,是机体受 HBV 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认为,HBsAg 有 3 种蛋白形式:主要蛋白(HBsAg):由 S 基因编码。中等蛋白(PreS2Ag):由 S 基因和 PreS2 基因编码。大分子蛋白(PreS1Ag):由 S、PreS2 和 PreS1

6、 基因编码。Pre S1:具有较强免疫原性,能增强 Pre S2 和 HBsAg 的免疫原性 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Pre S1:IgM、IgG 两种)。抗 Pre S1 IgM 在 HBV 感染潜伏期,即在抗 HBVlgM 出现前已产生,可作为 HBV 早期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抗 Pre S1 lgG 出现稍晚,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具有中和作用 Pre S2:具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Polymenized Human Serum Albumin,PHSA)的受体(PHSA-R),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 Pre S2),具有中和作用,可作为机体康复的指标之一。HBsAg 具有

7、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 HBs。HBcAg HBV 的核心蛋白,为内壳成分。由于 HBcAg 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而且 HBcAg 外面包裹 HBsAg,故 HBcAg 不易游离于血循环当中,因此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但 HBcAg 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是宿主 CTL 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 抗原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 HBc,特别是抗 HBc IgM 则表示 HBV 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HBeAg 由于 HBeAg 和 Dane 颗粒出现时间相一致,与 HBV DNA 多聚酶在血流中的消长动态也基本一致,因此,HBeAg 可作

8、为 HBV 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2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血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 通过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窥镜检查、预防接种、针刺、纹身、甚至医院各种医疗器具,均可传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主要是围产期感染,即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通过微小伤口或受母血、羊水或分泌物的病毒感染所致。接触传播 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均可引起 HBV 感染。通过唾液传播的可能性也有;性行为,尤其男性同性恋亦可传播 HBV,因此,在西方国家将乙型肝炎列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

9、se,STD)之一。(2)致病机制 HBV 的致病机制,除了 HBV 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外,主要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乙型肝炎时机体免疫以杀伤性 T 细胞(CTL)为主。CTL 效应具有双重性,即能清除病毒,又直接杀伤肝细胞,可造成肝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反应,临床上则出现肝炎症状并伴有转氨酶增高。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 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循环中,可检出 HBsAg 及抗 HBs 或 HBeAg 及抗 HBe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如沉积于周围组织的小血管壁,可引起型超敏反应。如果免疫复合物于肝内大量沉积,引起毛细血管栓塞,可诱导肿

10、瘤坏死因子(TNF)产生而导致急性肝坏死,临床表现为重症肝炎。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 HBV 感染肝细胞后,暴露出膜上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protein,LSP)。LSP 可作为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成分的自身免疫应答,即通过 CTL 的杀伤作用或释放细胞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损害肝细胞。(3)HBV 与原发性肝癌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HBV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3微生物学检查法(1)HBsAg 和抗 HBs 检出 HBsAg 表示机体感染了 HBV。血清 HBsAg 阳性见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检出率约 70%;HBV 所致的慢性肝病包括

11、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恢复后,14 个月内 HBsAg 可消失,持续 6 个月以上则认为转为慢性肝炎。HbsAg 阳性而长期长期无临床症状者为 HBV 携带者。抗 HBs 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对 HBV 的免疫力。若为患者则显示已恢复或痊愈,预后良好;若为乙肝疫苗接种者则标志对 HBV 产生了免疫力。(2)抗 HBc 抗 HBc 包括抗 HBc IgM 和抗 HBc IgG,前者早于后者出现。抗 HBc IgM 常出现于感染早期。慢性 HBV 感染者,抗 HBc IgG 持续阳性。抗 HBc IgM 阳性表示体内有病毒复制。该抗体下降速度与患者病情相关,如一年内

12、不降至正常则提示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3)HBeAg 和抗 HBe HBeAg 阳性是体内有 HBV 复制和血液传染性强的标志。急性乙肝 HBeAg 呈短暂阳性,如持续阳性提示预后不良。孕妇 HBeAg 阳性者,新生儿感染 HBV 阳性率高,这说明 HBeAg 与垂直感染有一定相关性。抗 HBe 见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此时,血清 HBeAg 消失,表示机体已产生一定免疫力,血液传染性降低。急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变化及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978 年曾被命名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HNANBV(P),1989 年国际肝癌会

13、议将 HNANBV(P)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由它引起的肝炎称为丙型肝炎。1生物学性状 HCV 呈球形,其直径约为 30nm60nm,外有脂蛋白包膜。至今 HCV 的细胞培养尚未成功。HCV 可感染黑猩猩,并可在其体内连续传代,是目前唯一理想的模型动物。2致病性和免疫性 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患者和 HCV阳性血制品。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性交和母婴传播,引起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3防治原则 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通过严格筛选献血员和加强血制品的管理来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丁型肝炎病毒 HDV 不能独立复制,须在辅助病毒 HBV 存在下才能增殖 HDV 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 HBV

14、感染者中,HDV 感染率为 0%10%。HDV 传播方式与 HBV 基本相同,主要经输血或注射传播。与 HBV 相比,HDV 母婴垂直传播少见,而性传播相对重要。由于 HDV 是缺陷病毒,而且其表面为 HBsAg,从而决定了 HDV 只能感染 HBsAg 阳性者,其感染形式有两种。一是与 HBV 同时感染,称为联合感染(coinfection);二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或 HBsAg 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 HDV,称为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戊型肝炎病毒 HEV 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戊型肝炎病人。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中以水型流行较为多见,主要因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人感染 HEV 后,由于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作用,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或坏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