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3 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3 古诗三首.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古诗三首一、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宫殿王侯 蜡烛B朴素文张寒食C充盈牵牛星 机抒 D栖息桂花乌鸭二、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huhu)家。2终日不成章,泣涕(dt)零如雨。3盈盈一水间(jinjin),脉(mim)脉不得语。4中庭地白树栖(qx)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三、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春城无处不飞花。(B)A昆明的别称B指春天的京城2纤纤擢素手。(A) A白皙 B本来的C向来3终日不成章。(B) A最后一天 B从早到晚4今夜月明人尽望。(A) A看,往远处看 B问候 C希望四、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1春城
2、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春天,描写的地点是京城。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落花、柳絮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2)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空中的柳枝。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四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牛郎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牛郎与织女相距并不遥远,虽只一河之隔却相顾无言。(2)叠音词“盈盈”“脉脉”的使用,使诗句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一个饱含离愁情绪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句中“散”的读音是(B),一个“散
3、”字描绘出了一幅(D)。AsnBsnC灯火通明图D宫中传烛图(2)下列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日暮”在时间上承接古诗的前两句,“汉宫”指的就是唐宫。B这两句诗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C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五、古诗对比阅读,完成练习。(一)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1阅读古诗(一),完成练习
4、。(1)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地白”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 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冷清、寂寥的特点。(2)下面含有月亮的诗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B)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阅读古诗(二),完成练习。(1)下面选项中对“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这句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C)A一颗颗玉珠从天而降,好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在大殿前把它们拾起来,上面还带着露珠更显湿润。B月亮上面有一棵桂花树,桂花飘落,花瓣上带着露珠显得更加漂亮、湿润。C桂花从天而降,像是月亮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2)诗人将桂花比作“玉珠”,看到桂花飘落,诗人联想到“应是嫦娥掷与人”。(3)这首诗写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阐述了诗人热爱自然,怜惜自然的思想感情。3对比阅读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的表格。4.十五夜望月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都描写了中秋赏月这一习俗。不同的是,前者是(A),而后者是(B)A借月亮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B借赏月抒发了轻松自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