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班级:_得分:_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6分) 读社戏,十几个少年,“撺 du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让人领悟到孩子间纯真美好的友谊;读安塞腰鼓,“它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让人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读大自然的语言,“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让人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读大雁归来,“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让人体味到动物世界的美妙徜徉在语
2、文园地,我们收获多多。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撺du( )_雾霭( )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2分) “_”改为“_” 3文中画线句对应的成语是_。(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4-6题。(6分)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漫步公园,一句“小草梦正酣,请君勿打扰”的标语,让人发现标语也可以如此诙谐_步入教室,一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条幅,让人领略古诗中的哲思妙趣;连接互联网,“点赞”“给力”等生动易记的网络流行语,让人感叹网络语
3、言的别样魅力。要学好语文,还要多读好书。只要有一双慧眼,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语文的智慧! 4第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_”改为“ _”。(2分) 5第句画横线的地方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2分) 6第_句偏离主题,应删去。(2分) 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选段,完成7-8题。(4分) 【甲】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
4、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 【乙】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
5、,决非率尔下笔。 7根据甲、乙选段,概述班固编撰汉书的原因。(2分) _ 8根据甲、乙选段,班固编撰的汉书有哪些独创之处?(2分) _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
6、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明清之际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乌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
7、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
8、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
9、,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蔟。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有删改) 9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2分) _ 1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 11下面的语段可以放在文中的哪两段之间?为什么?(2分)
10、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_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平”“涵”“混”等词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秋天洞庭湖湖水上涨、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宏伟阔大景象。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洞庭湖澎湃的磅礴气势。 C.诗的后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巧用比喻,借“欲济无舟楫”表达无
11、法实现政治理想而退隐江湖的决心。 D.全诗前两联写景豪壮,后两联抒情真切,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触景生情,情在景中,构思新颖,语言含蓄。 1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采用什么写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2分) _ (二) 【甲】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12、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
13、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有删改) 【注释】偃(yn)卧瘠馁(ni):卧床挨饿。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4下列对桃花源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按照
14、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被告知不得外传,再到外人复寻无果而终的顺序行文,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B.文章第、第段写了渔人所见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都有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邀请渔人到家做客,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 D.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令人无限向往,但作者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亦真亦幻,隐喻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桑竹之属_ (2)乃不知有汉_ (3)州召主簿,不就 _ (4)会郡遣督邮至
15、 _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划分节奏。(限画两处)(2分) 贤 者 处 世 天 下 无 道 则 隐 有 道 则 至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 (2)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_ 18陶渊明桃花源诗有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此诗中描写的画面与桃花源记中哪两句描写的画面相同?(2分) _ 19桃花源记寄托陶渊明美好的理想。现实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陶渊明传(节选)说一说。(2分) _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春风和煦,百花齐放。“风烟
16、俱净,(1)_。”你和小语相约去青秀山踏青,一路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青树翠蔓,(2)_,参差披拂”,还有“(3)_ _,谁家新燕啄春泥”。 当你们满怀豪情登顶青秀山,望着远处的云与山,你们不由得发出慨叹。你说:“城阙辅三秦,(4)_。”小语接:“海内存知己,(5)_。” 小语突然很感慨:“眼前美景如此壮阔大气,可是我的梦想却如诗经所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_,在水一方。求之不得,(7)_。悠哉悠哉,(8)_ 。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梦想啊?” 你拍着小语的肩膀说:“(9)_,悠悠我心。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10)_,儿女共沾巾。我们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
17、五、综合性学习(共6分) 21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上准备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1)【观点论述】在活动中,老师倡议同学们以歌的形式吟唱古诗词。对此倡议,你有何看法?请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3分) (2)【设计串词】活动现场,由语文科代表配乐吟诵了关雎,接着由第二小组同学表演课本剧木兰诗。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2分) _ (3)【积累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的情感,给这本专题诗集取个合适的名字。(1分) 春望(杜甫) 天净沙秋思
18、(马致远)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次北固山下(王湾) 诗集名称: _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夜风送来槐花香 梁新会 入夜,乘公交车回家。刚一下车,一股清甜之气扑鼻而来。槐花,是槐花开了!我一眼就瞅见三棵洋槐树,站在路边的冬青后面,显得卓尔不群。 走近点,再近点,借着路灯的微光,细细打量,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闪耀着玉石般柔美的光泽,像一盏盏壁灯,隐约而幽静。香气愈发浓郁,我忍不住深吸了几口。一瞬间,我仿佛置身槐香的世界,不,应该是故乡漫山遍野的槐树林中。此香,彼香,分辨不清。在此之前,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唯有故乡的槐花才配叫槐花。 而今夜,我站立在城市的街头,却分明嗅到了故乡的槐花
19、香。 故乡永寿地处偏远,气温回升慢,每到四月底五月初,县城附近的四十万亩槐花才开始绽放。其时,恰逢五一黄金周,槐花节盛大启幕,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槐林,赏景采花,品槐花蜜,游览古县城,敲打战鼓,玩得不亦乐乎。 老家离县城远,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植有洋槐树,花开时节,香气冲天。槐树高大多刺,难以攀爬,不易采摘,需要全家齐上阵。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时,男人们拿着长长的挠钩,钩住低处的槐枝,女人和孩子们顺着叶脉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捋,这样捋下来的槐花干净,也不会折断树枝。槐花开的那几天,家家都会蒸槐花麦饭,晾晒槐花。以前,槐花麦饭是人们度过饥馑荒年的主要饭食。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心灵手巧的媳妇们,
20、变着花样吃槐花,大家也就学着样儿用槐花烙菜盒子,包饺子,炖肉了。 夜色滤去了城市的烦嚣,也隐没了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静得只有几棵开花的洋槐树在风中窃窃私语。我身在花香最浓处,被纯粹的香气包围起来,鼻翼翕动,整个世界瞬间香甜如蜜。 贪婪地深呼吸,想要这清甜之气带我回到故乡。那一刻,我喜悦而安详-我确信我在城市的街头闻到了故乡的气息。我曾经在想念母亲做的臊子面时,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正宗的家乡风味;我曾经陪着在外地工作的亲友,按图索骥去网红店品尝记忆中的味道,结果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每每如此,我便确信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离开故乡,在外打拼,得到的同时也就必须舍弃一些东
21、西。 一位朋友说他压力太大的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只好驱车二三百里,回到故乡的老屋踏踏实实睡一觉,第二天“满血复活”,再杀回城市继续打拼。故乡的清风朗月是治疗失眠的良药。如今,他事业发展顺利,一双儿女乖巧可爱,他的失眠早已不治而愈。多年后,父母相继离世,他才从众人口中得知那些年他回老家睡安稳觉时,父母整宿整宿都不敢合眼,生怕他有什么闪失。好男儿志在四方,父母希望儿女不要忘记根本,但更希望儿女在外万事顺遂,随遇而安。此心安处即吾乡。朋友感叹着,为自己当年的鲁莽之举而自责。 其实,今世之人,能够一辈子不离开家乡的少之又少。谁没有在陌生街头举目无亲、踽踽独行的悲凉和无助呢?好在住久了,时间会治愈一
22、切。他乡也就有了故乡的气息。你看,满街的美食,来自天南地北,它们要想在城市里存在,就得既保持住故乡风味,又考虑当地居民的喜好。人也一样,必得经历一番痛苦的蜕变才能逐渐适应。故而,人们常把工作久了的城市叫作第二故乡。 夜晚的清风送来槐花香,我站在城市里闻见了故乡的味道。心生欢喜! (有删改) 22【忆槐花】阅读文章,概括那夜风送来槐花香后,“我”产生的回忆。(每空1分,共2分) (1)故乡的槐花节盛大启幕,游客玩得不亦乐乎。 (2)_ (3)“我”穿越大街小巷、网红店,找寻家乡的味道。 23【赏槐花】请按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走近点,再近点,借着路灯的微光,细
23、细打量,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闪耀着玉石般柔美的光泽,像一盏盏壁灯,隐约而幽静。(从修辞的角度) _ (2)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时,男人们拿着长长的挠钩,钩住低处的槐枝,女人和孩子们顺着叶脉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捋,这样捋下来的槐花干净,也不会折断树枝。(从描写的角度) _ 24【思槐花】作者为何闻到槐花香就“闻见了故乡的味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资料概括回答。(2分) 资料一梁新会,陕西青年作家,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资料二民俗有云“门前种棵槐,财运自然来”。槐作为一种北方乡土树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土壤多么瘠薄,亦能傲然挺立,健康生长。在物质短缺的贫穷年代,尤其是青
24、黄不接的时候,槐花、槐叶还是救命的口粮,在歉收的年景,帮助人们度过饥荒,被百姓称为“救命树”。 _ 25【悟槐花】同样都是快乐,“我”在城市中闻到槐花香心生欢喜与课文社戏里“我”与朋友看戏那晚的快乐,两者的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4分) _ 七、作文(共50分) 26有人说,宽容是鲜艳的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努力是人生的常态。有人说,失败是生活的痕迹,成功是它的彼岸。有人说 请以生活需要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4)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25、参考答案 一、(共16分)1掇(1分) i(1分)2憾 撼(2分)3销声匿迹(2分) 4运用语文、学习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2分) 5;(2分) 6(2分) 7每个朝代都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的史书;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头,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接受了父亲的评论,修正史记的缺失。(2分) 8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删润别裁。(2分) 二、(共6分)9芳草有一年一度的循环,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绿是春天来临的标志;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
26、日不同)。(2分,任写两点,意思相近即可)10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通过引用大量的诗词资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更生动。(2分)11放在第、第段之间,紧承前文黄宗羲说的话,又引出下文唐宋诗人的诗句。(2分,意思对即可)三、(共20分)12C(2分)(颈联写诗人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在圣明时代闲居又觉得愧对明君,委婉含蓄地表示自己想要做官却无人举荐,也没有途径,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引荐的心情。而不是他“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退隐江湖的决心”)13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得到张九龄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2分)14C(2分)(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以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15(1)类(1分
27、)(2)竟然,居然(1分)(3)赴任(1分)(4)适逢,等到(1分)16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2分)17(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现在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像这样糟践自己?(2分)1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19不畏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任性而为-解绶去职。博学多才-著作丰富。淡泊名利-授官不就,归隐田园。(2分,写出两点即可)乙文参考译文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作五柳先生传以自解,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陶渊明)孝敬老人,家
28、里很穷,被起用为州祭酒。(陶渊明)不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就任。(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不久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探望他,(他)卧床挨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现在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像这样糟践自己呢?”(他)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被他退回了。 后来(他)担任镇军、建威参军。(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把这作为隐居的资本,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让他担任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说:“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
29、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俸禄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四、(共10分,每空1分)20(1)天山共色(2)蒙络摇缀(3)几处早莺争暖树(4)风烟望五津(5)天涯若比邻(6)所谓伊人(7)寤寐思服(8)辗转反侧(9)青青子衿(10)无为在歧路 五、(共6分)21(1)示例吟唱古诗词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和诗以歌,可以使诗词歌赋更加温婉优美、悦耳动听,让我们感受到中华语言之美。因此,我们应该吟唱古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分)(2)示例语文科代表用诗和音符,给我们吟诵了一曲古典浪漫的爱情之歌。同样是歌,不一样的表达。替父从军的木兰,将在沙场上给我们
30、唱响怎样的凯歌呢?请欣赏第二小组同学表演的课本剧木兰诗。(2分)(3)示例思乡集(或:思亲集)(1分)六、(共12分)22(2)老家人捋槐花,晾晒槐花,变着花样吃槐花。(1分)(4)朋友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为之前的鲁莽而后悔。(1分) 23(1)将路灯下的槐花比作壁灯,把槐花的光泽比作玉石的光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灯下槐花的隐约、幽静,引发了“我”对故乡槐花的怀念。(2分) (2)运用“钩”“顺着叶脉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捋”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槐花节家乡男女老少捋槐花的场景,表现了家乡的特有风俗和人们的辛勤。(2分)24作者是陕西人,槐树作为一种北方乡土树种,在当地十分常见,槐树养育了故乡的人民。同时,槐树的坚韧、顽强象征着故乡人民勤劳、聪慧的品质,是故乡的象征。作者长期离开家乡,看见槐花,睹物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2分) 25本文的快乐除了有对家乡美好风俗、淳朴民风的怀念与热爱,更多的是通过朋友的遭遇,理解了人在异乡“必得经历一番痛苦的蜕变才能逐渐适应”这一道理之后的透彻与安心。社戏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描写了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童年。 26写作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