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094716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1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1 酸和碱 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8.氨水

2、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

3、,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2 碳及其氧化物

4、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 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3 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

5、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4 燃烧与热量 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 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中考化学易错知

6、识点 5 对电解水的实验,常出现如下错误:对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上各产生什么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多少,记忆不清,下面是中考化学易错辨析:水的组成,供大家参考。中考化学易错辨析:水的组成 易错点一:水的组成实验 对电解水的实验,常出现如下错误:对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上各产生什么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多少,记忆不清。记住两极产生的气体,避免张冠李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只需将“负极产生氢气”采用谐音记法为“负氢”,口中默念几遍即为“父亲”。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时,常易混淆,因此要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推出正负极。注意: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该实验时,常常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

7、氧化钠溶液。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 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氢气和氧气 D、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A、B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而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而错选 A。可能是生活中“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少的同学常会误认为液体中就一定有水而错选 B。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硬水是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因此都是混合物。答案:C 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

8、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6 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 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