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pdf(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前半部)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4课 时(第01-07页)4课 时(第08-15页)7课 时(第16-29页)3教师:黄延忠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例1和例2。教学目标:1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 .掌握己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唐 代 正 巧 纹 锦f找出各个图
2、形的对称轴。隧:漆儿裳慧炎裳簧名(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 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
3、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匕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课内练习-第 1、2 题。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2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 5 页例3 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o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
4、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
5、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 步,向右平移2 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
6、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 圈,右转2 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3 .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 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 .学习例题4:(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5 .课内练习:2 .第6页2题。3
7、 .第9页4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旋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4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三课时)课题:欣赏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 H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
8、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儿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
9、业:教材第9页第5题。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 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5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四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 H 页。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 点 难 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教学过程:、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
1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 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 页 第 1、2 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设计图案:做 第 10页 实践活动”7 题。1、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反馈练习:1、制作 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
11、。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不。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 页第5 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图片1 图片26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课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
12、为2 X 6=1 2所以2是 1 2 的因数,6也 是 1 2 的因数;1 2 是 2的倍数,1 2 也是6的倍数。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 2 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 数 倍 数)齐读P 1 2 的注意。二、新授:(-)找因数:1、出示例1:1 8 的因数有哪几个?从 1 2 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 8 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 8 的因数有
13、:1,2,3,6,9,1 8)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 8+1 =1 8,1 8+2=9,1 8 +3=6,1 8-?4 =-;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 1 X1 8=1 8,2 X 9=1 8)师:1 8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 6 的因数有那些?汇报 3 6 的因数有:1,2,3,4,6,9,1 2,1 8,3 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 错 例(1,2,3,4,6,6,9,1 2,1 8,3 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7仔细看
14、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忖候从小到大写。(-)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的因数,那 2 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 报:2、4、6、8、10、16、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 去 乘 1
15、、乘 2、乘 3、乘 4、)那么2 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 小题:找 3 和 5 的倍数。汇报 3 的倍数有:3,6,9,12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 的倍数有:3,6,9,1 2,你是怎么找的?(用 3 分别乘以1,2,3,倍)5 的倍数有:5,10,15,2 0,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 的 倍 数 3 的倍数5 的倍数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
16、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四、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 4 题8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二课时)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掌 握2、5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提问。说 出20的全部因数。说 出5个8的倍数。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学习新课:(-)2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练 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
17、什么关系?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个 位 上 是0,2,4,6,8。)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 位 上 是0,2,4,6,8的数,都 是2的倍数。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 是2的倍数)1,3,4,1 1,1 4,2 0,2 3,2 4,2 8,3 1,4 0 1,8 2 6,7 4 0,1 0 0 0,6 4 3 1。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偶 数”,“奇数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
18、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说 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说 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9 说 出1 53 5以内的偶数。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二)5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 出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
19、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板书:个位上是。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2、练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0。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
20、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三、巩固反馈: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3、个 位 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10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三课时)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
21、过程: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1 3、1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己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22、。)(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这
23、些 数 字 都 现 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11生 1:我 发 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 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 3:我发现另外儿列,除了边上的3 0、6 0、9 0 两个数字的和是
24、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 2、1 5、1 8。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 2、1 5、1 8 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 2、1 5、1 8 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 0 0 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 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 1 9
25、 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2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四课时)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师
26、: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儿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同学们
27、,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 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13师:
28、这表从哪来呢?(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I 到 100这 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 题。四、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14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29、。教学用具:学具袋。教学过程:、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咖个所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
30、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
31、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枳接近于1立方分米。15(4)、认识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 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 0 0 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 0 张。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6)、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n O(7),练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
32、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 积 是()。(你想怎样填?)、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3、体积初步认识: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 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 个体积单位,4 个体积单位,)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 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 立方厘米的物体。I)、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动手摆一摆: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
33、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课后小结:16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教学用具:1 立方厘米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什么是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二、导入新课:1、导入: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
34、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2、新课:(!)、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2)、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44
35、1184212 4432(3 )、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X层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 厘米,所以,每排摆儿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儿厘米;摆儿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又宽乂高字母公式:V =a b h三、练习:17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 V=a a a=a3读作a的立方3、一块正方体的石
36、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长宽高体积12m5m4m1.5 dm0.8dm0.5dm8 cm4.5 m3cm正方体棱长体积0.9m2.4dm1.6cm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 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X高 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五、作业:六、课后小结:18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匕 进
37、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2、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1、计算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公式。2、逆向思维的题可以用方程方法解。教学难点: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教学过程:、复习检查: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乂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二、新授: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长方体的体积=长 1/3)板书:2/3 1/3D,第二组图中用括号表示的线段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E,看图比较,谁大于谁F,若没有参照图,你会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2/5 1/3 3/8 1/3 2/5 1/3 3/
38、8 3/5 2/54,P 9 7 .1 1习前分析:想想,括号里填的这个分母与8和3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V 1/8 1/7 1/6 1/5 1/4 1/3,括号里可以填7,6,5,4这四个数字.习后提问: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5,P 9 7 .1 2 因为快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0小时,那么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慢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5小时,那么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因此,相遇时:快 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1 0 X 6(即6个1/10)=6/10,慢 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1 5 X 6(即6个1/15)=6/15.三,课堂练习1,P 9 7 .7
39、先要求学生用直线上的点把各分数表示出来.再指导学生比较出各分数的大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应用题.课件2(1)甲车从东站开往西站要7小时,乙车从西站开往东站要8小时,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哪一辆车行的路程长(2)某小学学生在一块地里收棉花,第一天收了这块地的3/2 5,第二天收了这块地的3/2 0,第三天收了这块地的2/2 5,三天中哪一天收得最多 哪一天收得最少四,家作P 9 7 .8,9,102,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总4 8(电4 2)3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40、教学难点:等 于1的假分数.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1)观察比较下列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并试着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课 件11/3 3/3 3/4 1/5 5/6 2/5 3/54/5 5/5 7/4 9/5 10/5 11/5 15/5 板 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派 请 说 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观 察 比 较:A,说一说第二组中的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B,再请观察第一,三组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分数值与1的关系,你发现有没有
41、规律板书: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L(2)在下面的线段图上,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真分数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假分数 课 件2(3)揭示课题: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看上去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实质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派 下 面 分 数 中 哪 些 是 真 分 数 哪 些 是 假 分 数 课 件3 1/3 3/3 5/3 1/6 6/6 7/6 13/6 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段上.课件4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42、观察下列分数,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课件5 3/3 5/5 10/5 15/5提 问:A,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B,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教 学P 9 9 .例3 :把3/3,8/4化成整数.板书:3/3=3 +3=1提问:A,3 +3表示什么8/4=8 4-4=2 B,8 +4 表示什么C,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37(3)练习:把8/2,9/3,4/4,12/6化 成 整 数.课 件6 二,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2,说 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 数 值 比1
43、大 又 比2小的假分数.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课件7 2 4/4 2 5/5 7 2/4 5 4/6 100/2 5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课件8(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6,分 数a/b中,当a,b分别是什么数时,它为真分数 什么数时,它为假分数三,全课总结,抽象概括提问:怎样将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四,家作P 1 0 1 .1,2,3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例:1/2,3/5,1 1/1 2真分数 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例:5/3,8/8假分数2 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44、 总4 9(电4 3)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做好铺垫.1,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课件1 3/4 8/5 7/7 1 1/1 8 3 6/1 2 5 1/1 7 1 9/1 4 5 0/5 0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课件2 6/6 2 5/5 4 5/1 5 6 7/6 7 6 5/1 33,下面的假分数哪些能化成整数 哪 些 不 能
45、 课 件3 1 6/4 9/2 1 8/1 8 2 3/7 3 5/1 24,揭示课题.述:通过复习大家知道,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但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不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那么,这样的假分数又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呢板书课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81,教学带分数的概念.(1)分析:A,9/2可否看作是8/2和1/2合 成 的 数8/2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9/2是否可以写成4B.4中4是 什 么 数1/2是什么数&2 3/7可否看作是2 1/7和2/7合 成 的 数 呢2 1/7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2 3/7是否可以写成3D.3
46、中3是 什 么 数2/7是什么数观察讨论: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归纳: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它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2,介绍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板书:4读 作:四又二分之一整数部分分数部分3,教学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述:用上面实例中的方法化带分数比较麻烦,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简便方法.(1)教 学P 1 0 0 .例4 :把6/5,8/3化成带分数思考: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来改写呢板 书:6/5=6+5=1 8/3=8 4-3=2派下面的假分数哪些
47、可以化成带分数把它们化成带分数.课件4 7/3 8/2 1 5/5 9/4 1 3/1 3 1 1/6 3 0/1 1(2)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提 问:A,通过上例的学习谁能说说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板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到的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B,比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是用分母去除分子.不同点:商不同.种无余数,可以写成整数;一种有余数,可以写成带分数.)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P 1 0 0 .做一做2,P 1 0 1 .43,口答:3的分数单位是(),它
48、 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P 1 0 2 .65,P 1 0 2 .76,P 1 0 2 .87,P 1 0 2 .9四,全课总结,深化概念提 问:A,什么是真分数 什么是假分数39B,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强调:带分数只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五,家作P 1 0 2 .1 0,1 1,思考题板书设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写成整数2/9=4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总5 0(电4 4)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
49、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难点:能进行知识运用,培养实践能力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1,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以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子和分数单位.课件1 3/4 2/2 1/6 5/5 7/7 8/2 3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件2 2 个 1/3 是()/()6 个 1/6 是()/()8 个 1/8 是()/()1 4 个 1/2 是()/()1 8 个 1/5 是()分之()1 7 个 1/4 是()/()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1,教 学P 1 0 3 .例5:把1化成分母分别是2,3,4,5
50、,的分数.提问:A,说说图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反对的意见板 书:1=2/2=3/3=4/4=5/5=.B,其它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假分数呢2,教 学P 1 0 3 .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1)同桌相互说说怎样把2和5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2)集体说说怎样把个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3)小结: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X把1,2,5化成分母是I的假分数.3,教 学P 1 0 4.例7:把2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1)提问:A,谁能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的B,那么,由此及彼,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