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高考真题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地理高考真题卷(含答案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12 题。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收 入 水 平 B.舒适程度C.交 通 条 件 D.区域差距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珠
2、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3 题。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A.光 照 充 足 B.降水丰富C.技 术 先 进 D.市场广阔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 6题。5.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D.地面反射减弱6.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3、乙近地面风力较小乙上升气流较强丙近地面风力较小丙上升气流较强A.B.C.D.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完成7 8题。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
4、发展水平图。完成9 1 0题。9.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B.C.D.1 0 .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A.B.C.D.下图为2 0 1 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 8%。完成1 1 1 2题。(%)100 r0402080东 部 中 部 西 部 东 北地 区 地 区 地 区 地 区 B薪 柴0 3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口 煤 炭 口 电 力1=1太阳能、沼气1 1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A.东 部 地 区 B.中部地区C.西 部 地 区 D.东北地区1 2 .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中部地区
5、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A.B.C.D.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1 3 1 4 题。工矿交通建设不当 O不合理用水1 3 .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C.交 通 建 设 D.居民生活1 4 .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A.B.C.D.近年来,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完成1 51 6题。1 5.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土地利
6、用变化最显著的是A.用 地 规 模 B.用地类型C.功能分区D.自然属性1 6.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的主要理由有环保标准提高 土地供应紧张 工业集聚发展 重化工业发展A.B.C.D.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 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第17题。17.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A B C D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低 气 压 带 鸟 子 高 气 压 带18.该日为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19.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
7、向东北 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2021 题。:rKt脱胚 t糖化LTJ7TrTZ 幽(发农ffl:酵:x 蒸有 机 肥 耳爰薛I-4K1;%底 煮 油|一|沼 气|20.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产品种类缩短生产工艺流程A.B.C.D.21.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A.青海省 B.河南省C.湖南省 D.广东省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 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 2块岩石标本。下
8、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2223题。22.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A.B.C.D.23.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A.岩 浆 侵 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 浆 喷 出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2425题。24.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5.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短竹土星木星火星土星南C D南AB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
9、大题共4 小题,共 50分)26.(10分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例。古城,未定国界一 国界A油田铜矿 铝土矿&河 流a运河O水域、输油管道材料二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输油量约占全球30%,80%以上的石油输往亚洲。图中甲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图中乙地夏季受 压(填“高”或 低”)控制。(2 分)红海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沙特阿拉伯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 为 其 地 势 比 东 部 地 区(填 高 或 低),现代城市受石油资源开发影响,多数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2 分)为降低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沙特阿拉伯充分利用本国的 优势,积极发展
10、钢铁、等高耗能工业,促进产业结构 化。(3 分)(4)与管道运输相比,简述波斯湾地区海运输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3 分)2 7.(1 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材料二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 高,白昼时间(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2 分)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 次汛期。(2分)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 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 劳 动 力 和 市 场,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 成本。(3 分)(4)
11、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3 分)2 8【加试题】(1 5 分悯读材料浣成下列问题。材 料 一 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两地秋分日测得:a为5。,0为7。图1图2材 料 二2 0世纪6 0年代以来,乙地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出口石油制品。当前,其每天的原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总量的4 0%,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材料三 图3为图1中甲、丙两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图。图3分析甲、丙两地降雨较多三个月降水成因的异同。(4分)(2)从
12、原料和市场角度,分析乙地所在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加工贸易国的有利条件。(4分)(3)说明火山喷发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4)计算、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 2时4 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29【加试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 料 一 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城 镇 o 水 域 人 河atb营 古 河 道 地?嬴 嬴 施 向图1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
13、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4分)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4分)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4分)(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3分)答案1.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因素。【解题思路】从材料信息看,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车变为驾驶私家车,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收入水平,A对;舒适程度是由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决定的,B错;由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交通条件是在不断改进的、区域差距也是在变化的,但交通
14、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C、D错。答案选A。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解题思路】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变为驾驶私家车,可能会加剧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会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会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B错;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C错;大量私家车开回中西部农村,会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D对。答案选D。3.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生产特点。【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甲地为美国的玉米带。美国的玉米带和小麦带,从农业地域类型上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答案选C。4.
15、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作物单产的因素。【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乙地位于美国西南部,从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上看,乙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而原棉花带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光照较乙地少,所以乙地的棉花较原棉花带单产高,A正确、B错误;技术先进与否会影响单产,但是对于美国的乙地和原棉花带来说,技术的差异很小,C错;市场状况与单产关系很小,D错。答案选A。5.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雾的成因。【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甲位于冷锋影响区域附近,甲地受冷气团控制,雨过天晴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易出现浓雾天气。从形成过程看,甲地受冷锋后的冷
16、气团控制,雨过天晴后的清晨,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水汽凝结,导致浓雾形成。答案选B。6.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中气流的运动特点。【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乙地附近的等压线较丙地附近的等压线密集,说明乙地近地面风力大于丙地,错、对;乙地位于冷锋前暖气团一侧,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边缘的下面,使一部分暖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对;丙地位于暖锋控制区域附近,在锋面附近,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气团边缘徐徐爬升,丙地位于暖锋附近冷气团一侧,上升气流不强,错。答案选C。7.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各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解题思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生物是土壤有机质
17、的来源。土壤有机质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由于草类根系发达且集中,所以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A、C错;荒漠内生物活动较弱,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D错。答案选B。【技巧点拨】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植被丰富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泥沙沉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增加;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8.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题思路】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是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出现差异,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8、答案选B。9.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特点。【解题思路】从材料信息可知彳度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仔细读图可以发现,城市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均最高,综合衡量,其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答案选D。10.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高新科技发展的因素。【解题思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四个指标中,与高新科技发展水平关系较大的指标是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仔细读图可知,两城市这两个指标较高,答案选C。11.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判读能力。【解题思
19、路】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是相对于非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图中薪柴(属于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结合材料中信息,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可知东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答案选D。12.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利用的区域差异。【解题思路】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对;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跟工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关,山西省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错;而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低,错;仔细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新能源,如太阳能、沼气使用比例低,东北地区的煤
20、、石油等常规能源丰富,对。答案选B。1 3.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这些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答案选A。14.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解题思路】天山地区可以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但在高海拔地区建设人工草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不适宜,错。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在新
21、疆地区,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是符合区域特点的措施,对。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能够保证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对。塔里木盆地中部为大面积的荒漠,对废弃油田难以实现复垦,错。答案选C。15.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解题思路】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能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A对;厂房的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没有改变,B错;没有改变厂房所在区域的功能分区,C错;也没有改变自然属性,D错。答案选A。16.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引起工业用地变化的因素。【解题思路】由于土地供应紧张,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对;建设多层厂房,为工业集聚
22、发展提供可能性,对;环保标准提高和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关系不大,错;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不会促进重化工业发展,错。答案选Co1 7.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3 s技术的应用。【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要注意题目和选项的6个图中,比例尺是不同的。比例尺是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做题方法是将题目两图中十字星重合,将重叠的图的比例尺统一,可得出D项正确。1 8.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解题思路】从经度的标注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该图显示的为南半球俯视图,0。附近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3
23、0。附近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示时间赤道低气压带位于0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以南,说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答案选D。1 9.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解题思路】从上题的分析看,该图所示区域为南半球,甲地的经纬度为(5(TS,160。场,位于南太平洋,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答案选B。2 0.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清洁生产的意义。【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可知,用糟液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回归农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对;从图中信息看,玉米脱胚后可以糖化、发酵和蒸储,还可以生产玉米油和饲料,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4、对;从图中信息看,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该清洁生产方式的产品种类是增多的,错,生产工艺流程延长,错。答案选A。2 1.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解题思路】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玉米产区。四个选项中,河南省位于玉米产区。答案选B。2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类型。【解题思路】页岩中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为页岩;砂砾岩,也叫含砾砂岩,以不同粒径级配的砂岩颗粒为主,成分成熟度低,仔细读图,符合该岩石特点,为砂砾岩;岩石中有化石,肯定为沉积岩,结合材料信息判断,应为石灰岩;根据前面的判断,为花岗岩。花岗岩为侵
25、入型岩浆岩,答案选D。23.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成因。【解题思路】从材料信息看,2块岩石标本是在河床捡的,受到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有磨圆性,符合;另2块岩石标本是从基岩上打的,即(页岩)和(砂砾岩),均为沉积岩,成因是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答案选D。24.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流星体的特点。【解题思路】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光迹。答案选C。25.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八大行星的位置特征。【解题思路】仔细读图,考虑到八大行星的共面性,选 项B、D错误;
26、材料中有“从北极上空看”信息,图中三个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土星位于最东边,根据四个选项图中“南”的标注可以判断,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如A图所示。答案选A。26.【命题意图】本题以阿拉伯半岛附近为区域背景,考查区域气候、地质、工业及资源利用等地理知识。【解题思路】第(1)问,甲地位于地中海和红海之间,为苏伊士运河,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乙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夏季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使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所切断。第(2)问,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沙特阿拉伯的主体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地区,由此可
27、以推断出中西部地区地势比东部地区高。第(3)问,仔细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有丰富的铜矿和铝土矿,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均为高耗能工业,同时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沙特阿拉伯可充分发挥资本(资金)优势;除发展石油工业外,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钢铁工业,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第(4)问,仔细审题,对比海运运输与管道运输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即可,还要考虑市场因素。【参考答案】(1)苏伊士(1分)低(1分)(2)生长(1分)高(1分)(3)资本(或资金)(1分)炼铝(或炼铜、有色冶金)(1分)多元(1分)(4)海运成本低;(1分)海运灵活;(1分)亚洲市场需求量大。(1分)27.
28、【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东北地区略图为区域背景,考查区域气候、地质作用、工业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等地理知识。【解题思路】第(1)问,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第Q)问,乙平原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形成东北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沉积作用。丙河为松花江,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7、8月份,雨带迁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受雨水补给影响,形成夏汛,故丙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第问,从材料信息看,“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甲地位于小兴安岭,林业发达,从而推断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原料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是利
29、用大城市较高的教育和技术水平,同时靠近市场,便于获得市场信息。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运输成本。第(4)问,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丁地降水较多,因此植物种类丰富;该地区山地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同时,要考虑人为因素,该区域处于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破坏小,生物种类多。【参考答案】(1)纬度(1分)短(1分)(2)流水沉积(1分)两(1分)原料(1分)信息(1分)运输(1分)(4)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1分)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1分)人类活动破坏小。(1分)28.【命题意图】本题以东南亚部分区域为地区背景,考查降水成因、工业区位、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地球运动等。强调对图文信息
30、的挖掘和整合,注重对题目设问角度的正确把握。【解题思路】第(1)问,仔细读图1,提取的信息是:甲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丙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甲地和丙地附近均有山脉分布;仔细读图3,甲地降水较多的三个月为11月一次年1月,丙地降水较多的三个月为1月一3月。降水的成因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角度来综合分析。从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看,甲、丙两地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看,两地均受地形影响,均存在地形雨。但甲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冬季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以后,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丙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大。第(2)问,要注意从原料和市场角度来分析。从 图1中可知乙地所在国为新加坡。从原
31、料角度看,乙地本身没有石油,图1显示东南亚国家有石油分布,所以乙地距离石油产区近;从图中马六甲海峡判断,乙地处于世界重要的原油运输路线上。从市场角度看,材料中提及“其每天的原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总量的40%”,说明东南亚其他地区原油加工能力较弱,为乙地石油加工的市场之一,市场距离较近;新加坡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市场广阔,东亚地区是主市场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第问,火山喷发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定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来综合分析。第(4)问,地球表面,同一经线上纬度1。的长度约为111千米。、两地秋分日测得:a为5。,0为7。由图2判断,地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83。,太阳在正北,说明地
32、位于南半球,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83。=90。-(乂-0。),计算得该地纬度X=7o同理,计算可知地纬度为5。,所在半球为北半球。从题干信息可知,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时,当地时间为12点,而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说明该地位于 12(T E 的西边,经度相差10。,该地经度为110Eo确定了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后,即可计算两地间经线长度并判断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参考答案】(1)同:地处迎风坡,(1 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异:甲地受东北风影响,(1分)丙地受西北风(或北风)影响。(1分)(2)原料:距东南亚石油产区近;(1分)处在世界重要的原油运输航线上。(1分)市场:销往东南亚
33、国家,市场距离近;(1分)销往东亚国家,市场需求量大。(1 分)(3)利:增加土壤矿物养分。(1分)弊:增加大气中SO2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掩埋农作物;毁坏农作物;减少太阳辐射,影响农作物生长等。(3 点即可,3分)(4)1 332千米;(1 分)地(110。旦7%),位于图示区域;(1分)地(110。旦5。2,不在图示区域。(1 分)【易错提醒】(1)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如要“从原料和市场角度”来分析,回答其他角度肯定不得分。如问“分析甲、丙两地”,答题时分析甲、乙两地肯定不得分。(2)回答火山喷发的影响,要注意从有利和不利角度来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回答问题。(3)要注
34、意图2 中角a 和 P 的位置以及南北方向,准确完整地读取图中信息,否则会出现错误的判断。29.【命题意图】本题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区域背景,考查黄河河道稳定的原因、环境保护(盐碱化成因、治理技术的优点)及农业发展条件分析等内容。【解题思路】第(1)问,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口的根本原因。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黄河下游泥沙的含量在降低,主要原因要从中上游水土流失减轻、水库滞沙、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等角度来考虑;同时,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也是一个原因。第(2)问,要注意题目要求是从水
35、循环角度来回答。可从水循环的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回答。第(3)问,仔细读图2 可知,利用暗管技术来排盐,与在地表挖渠相比较,会节省土地资源,同时,地表排盐往往需要使用大量淡水资源,利用暗管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利用暗管,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且排盐碱快。第(4)问,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来回答。从自然条件看,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该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不利于商品谷物生长,适宜牧草生长;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市场对乳、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综合回答即可。【参考答案】(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1分)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1分)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1分)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1分)地势低平,径流缓慢;(1分)海水倒灌;(1分)地下水位高;(1分)蒸发量较大。(1分)(3)节约用水;(1分)节约用地;(1分)降低地下水位;(1分)排盐碱快。(1 分)(4)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1 分)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1 分)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