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1-6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82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数学1-6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二年数学1-6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数学1-6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数学1-6单元教案.pdf(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通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 一 单 元(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翥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00厘米。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

2、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约 4 课时第一课时 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学金直具向舌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

3、铅笔、铅笔盒等。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测量统一长度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1)同学们,别针、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2 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分组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组讨论汇报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3、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

4、,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三、练习巩固,测量不同的长度(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小组操作,教师巡视。(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 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 把小刀长,都 是 5 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小组讨论。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汇报测量结果练习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3

5、、做一做第3题: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四、总结: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2、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3、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很不方便)4、

6、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二、认识厘米(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2)全班进行交流,教 师 小 结: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用厘米量(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三、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让学

7、生说说量的方法第2题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第3题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三 课 时 认 识 米 用 米 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 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米=100厘米。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 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 立 1 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 米=100厘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

8、。(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聚 对 万0V,贝 J里,礼.7 人 力 八7J,TT z,r 不 人.o介绍米尺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 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 米”。3、建立表象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 米的长度。4、用米量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 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5、汇报方法(得 出 1 米 就是100厘米)三、实践活动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四人一组,分组操作。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四、学会解决实际问题:1、小华用一根3 米长的竹

9、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 米。水深多少米?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 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认识线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教学具准备:尺子、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吗?(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我们在画这些图形的时候,他们的边都是由线段组成的。二、探究新知1、课件演示:将图形分解成线

10、段。告诉学生上面这些都是线段。2、测量线段的长度用尺子量一量课本第五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把两德的结果些在书上。3、线段与曲线的对比认识线 段“直”的特征。屏显: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分组讨论4、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多线段有哪些认识?5、画给定长度的线段:在纸上任意画一条线段。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6、课件出示线段的画法。指导线段的画法三、课堂作业设计猜一猜游戏课件出示同一条线段(横着和竖着的)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一些?引起学生的争论,争论后课件演演示把两条线段重合比一比。学生操作: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做两张同样长的纸条式一式,要一张横着,一张竖着看。动手做一做请同学们任选一条铁丝,做成

11、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谁能找出我们生活当中物体上的线段。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线段的有关知识,你对线段有了哪些认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单元课时安排:1 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

12、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 本P8P10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3、: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 尝 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

14、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 过 练 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四、课 堂,仇 名 言.通过方天您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 本P 1 1 -P 1 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 现1。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脸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1、通工学生的交流,发

15、现1 0 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 和 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

16、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 尝 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 过 天 您 学 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7、: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 本P14-P15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1、通2彖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8、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1、完 成第1 4 页练习二第5 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 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 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 成第1 4 页练习

19、二第7 题。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完 成第1 5 页练习二第8 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四、随堂练习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 本 P16、17例

20、 1,练习三1-3 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学贵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21、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 6-2 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 成第1 9 页做一做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教学反思:2、完成第2 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

22、练习掌握计算方法。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四、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 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喊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教学重点:掌装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

23、法。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出 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设计意图:通 过 猜 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24、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 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四 f臬晋仇4士 通 过 人 学 习,你又学会了什么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 本P20 P21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查您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

25、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教学过程:一、总结引入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巩固原习1、完成第2 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2、完成第2 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3、完成第2 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

26、指名汇报。4、完成第2 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第2 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5、第2 2页练习三第1 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三、强化,练习1:完成第2 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

27、名汇报、订正、评比。2,完成第2 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3、完成第2 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随堂练习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内容:课 本P 2 3例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 0 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工学会

28、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策究(-k教 学 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 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

29、、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四、课堂,仇 名 吉.通过$天荔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0、(练习课)教学内容:课 本P24-P25,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篙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T生 自由,兑 设计意图:让宇生明白练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 4页第4题。学生独立

31、完成并回答。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

32、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通过d天M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五、随堂练习第九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课 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 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1、使手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3、。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复 习 引 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 学 例1 O(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

34、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教 学例2。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 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2 7页做一做。2、完成2 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 9 页练习五第3 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 过 练 习 巩 固 100以内的加减法。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

35、教学反思:第十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 本 P28例 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 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36、、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O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 题,第 8 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 五第5、8 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四、课堂总

37、结:,今天展标浮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课 本 P34例 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38、。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 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2、提高估算意识

39、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1、完 成 P32练习六第1 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2、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3、完成练习六第3 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 过 练 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 本 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

40、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 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P34练习七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

41、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 位 加 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P34练习七第3 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完成P35练习七第6 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完成P34练习七

42、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4 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完 成P35第5 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完成第7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三课时我长高了教学内容:课 本 P36、37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

43、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身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设计意图:提 出 问 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实践活动1、测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

44、人最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 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统计表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认识统计表。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计录。测量完后进行讨论交流。观察统计表,在小组内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2、测量活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情况。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

45、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南。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脸,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

46、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南和直角,知道南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 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教

47、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 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O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3)、全班

48、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2、制作角。(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49、。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3)、学生练习画角。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南的边的长短无关。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 成P40页的1、2、题。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

50、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3,学生创作画。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 本P40、4 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