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091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7.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pdf(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1.1 宇宙和微观世界课题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人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过程与方法: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精神。教

2、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显示引入新课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交 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抢答题目讲授新课总结刚才所抢答的题目,得出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排序。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分为中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引导学生总结谈感受讲授新课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在宏观上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出示表格讨论猜想:为什么固、液、气三态会具有这样的宏观特点?猜想:与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有关。为了表示三态物质分子排列情况的不同,需要建立一个模型0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建立模型并上台展示设计实

3、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完成表格。总结:搜 集 资 料 f 得 出 结 论 f提出问题f猜想假设f建立模型f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教师引导老师总结整节 课 的 程序.学生讨论布置作业搜集资料探究纳米材料1.2 质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二、学习内容:1 .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 .质量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单位有吨、克、毫克等。(2)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千进位)(3)对质量的单位要形成具体的概念.如5 分硬币

4、的质量约为2 克,1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成人的质量约为60千克等。3.质量的测量(1)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3)天平的铭牌(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放在左盘边,接“先大后小”顺序选择适当祛码,用银子向右盘里增减祛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盘里祛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5、(5)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防止损伤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往盘里增减祛码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祛码放回祛码盒里.防止锈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祛码要有镜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6)物理天平的使用,先调平衡(7)液体质量的测量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nt.液体的质量m*=12rm。如果先测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倒去液体后再测容器的质量,那么由于容器内还有残留的液体,测量误差就较大,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不可取.(8)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可采用“聚少成多,测多算少”的方法.如

6、课本上提到的如何称出 张邮票的质量,则可将1 0 0 张(或适量的张数)相同的邮票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出这1 0 0 张相同的质量m克,那么一张邮票的质量m i=m/1 0 0 克.1.3密度(-)学习目标知识叮技能目标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学法点拨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质量也大。例如,一

7、盒相同的粉笔,两枝粉笔的体积是一枝粉笔的2倍,两枝粉笔的质量也是一枝粉笔的质量的2倍。这是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探究这种特性用到了图像的方法。注意理解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体会这一方法带来的方便和理解上的便利。密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单位换算:l g/c m 3=1 0 0 0 k g/m 3.水的密度1.O X 1 0 3 k g/m 3,要求记住。还要能够记住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例如,金的密度比银大,铜的密度比铁大。计算题要注重格式,要写必要的公式、公式变换、单位、文字说明。还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学教程一、从鉴别物质说起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

8、,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有 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思考:用物体的质量来鉴别物质行吗?二、实验探究1、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2、出示:1 0 0 g 水 和 1 0 0 g 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3、提问: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

9、确性。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由此可以得到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三、密度密度定义从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有的特性,它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是十分有意义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就把它定义为密度。板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3/(11介绍密度的符号及单位:P-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10、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 3)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l g/c m 3=l X1 0 3 kg/m 32、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对于同一种物质,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 X 1 0 3 kg/m 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X 1 0 3 kg/m 3;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值:1.0 X 1 0 3 kg/m 3,表示体积1 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O X 1 0 3 kg。读作:水的密度是1.0 X 1 0 3 千克每立方米。

11、3、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例题:课文第1 4 页例题达标自查1、一枝粉笔用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3、对于密度公式P=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4、-根均匀的铁棒,去 掉 1 /2,剩下的一半是原来的质量的

12、,剩下的一半体积是原来的,剩下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5、铝的密度是2.7 X 1 0 3 kg/m 3,读作。它表示的意思是。6、一 个烧杯质量是50 g,装体积是1 0 0 m L 的液体,总质量是1 3 0 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7、下面是调节天平和使用天平的步骤,请把正确的排列序号写在横线上。把物体放在左盘,祛码放在石盘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处盘中硅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匕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整理器材,把物体放回原处8、-只瓶子能装2 k g 酒精(p=0.8 X1 0 3 k g

13、/m 3),如果用来装满水,那么瓶内水的质量()A、小于2 k g B、大于2 k g C、等于2 k g D、无法判断9、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对剩卜的半块砖,正确说法是()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D、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1 0、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祛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 0 0 g和 2 0 g 的祛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 g,则物体的质量为()A、1 2 4 g B、1 2 2 g C、1 1 8 g D,1 1 6 g能力提高1 1、辆油罐车装了 3 0 m 3

14、的石油,小明想测量石油的密度,从车上取出3 0 m L石油,测得它的质量是 2 4.6 g。求:石油的密度。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1 2、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猜想:实验器材:一盒粉笔,天平,量筒,细沙,水油。实验步骤:列表质量/g体积/m L密度(g/c m 3)画图:以横坐标表示体积V,纵坐标表示质量m。作图。分析论证:1 3、一个质量是4 0 g 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变为1 4 0 g,装满油后质量变为1 2 0 g。求油的密度。1 4、参观调查: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烈士陵园。他们观察到一块花岗石纪念碑,经测量得知,高 4 m,宽 8 0 c m,厚 5 0c m,计算它的质

15、量是多少(P =2.6 X1 0 3 k g/m 3)有机会的话参观调查你见到的纪念碑并实地测量,计算这个纪念碑的质量是多少。1 5、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 1 6 g,体积是6 0 c m 3,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体积是多大?1.4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

16、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法点拨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匕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lmL=lcm3.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 平)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

17、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H: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

18、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 I;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 2。V 2 与 V I 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 谓“溢杯法”即将

19、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 I,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 2,V 2 与 V I 的差值就是蜡块

20、的体积。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 积 无 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达标自查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 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 者“间接”)测量法。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 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3、小

21、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 0 m 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 0 m L,天平测量的祛码数是5 0 g,2 0 g,5 g 各一个。游码在2.4 g 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 的材料。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 g/c m 3 的酒精1 0 0 g ,则应选择()A、5 0 m L,5 m L B、1 0 0 m L,2 m L C、2 5 0 m L,5 m L I)、4 0 0 m L,1 0 m L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加减祛码

22、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祛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用天平测出倒抻油以后烧杯的质量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将 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2在量筒中倒入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 I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根据数据VI、V 2 算出铁块的体积V9

23、、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能力提高1 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A、向或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 D、以上三种都可以H、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1 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 什 么?1 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 5 c m,直径约7 c m)

24、:两个塑料袋,-架天平,一个量筒。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将 个 圆 筒 称 重(ml),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r.il即测得的雪的质量;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雪的质量雪的密度=圆筒的体积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1 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铁球

25、的m/g 水的体积V/m 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 L7960.09 0.0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5 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祛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5.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能力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

26、.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2.密度.3.天平的使用.教学难点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2.密度的应用和计算.m3.公 式P=V的正确理解.4.判断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教学方法1.观察法:会观察天平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祛码(每个祛码的质量).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简单实验.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板书)宇宙及其微观世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I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液、气概念:单位:微观模型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m)L测量:质量kg g mg t结构天平、调节使用,定义:单位体积内

27、某种物质的质量(p)公式:P=m/V单位:kg/m3 g/cm3密度 测量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量筒应用 求体积鉴别物质不规则固体I液 体.比J 求质量二、典型例题例 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 k g,测得直径为1 m 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已知:m=7.9 k g,P 铁=7.9 X 1 0 3k g /m 3,r=0.5 m m=0.5 X 1 0-3m求:Lm 丝 7 9 依解:根据 P =V 得 V=2=7.9 x l O g/=0 _ 3 m 3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

28、可由公式丫=21.得:IO-_L=V/n r 2=314 x 3 x 叱 加 1 27 4 m.答:这捆铁丝长1 27 4 m.例 2:现有一台已调好的天平(配套祛码),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堆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m分析:从实验原理(P =V )来分析,要测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才能解决问题,可是器材中没有量筒,但有装满水的烧杯,能不能用排水法,通过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设想可测出盛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 l),把颗粒加进烧杯,部分水(体积等于颗粒体积)溢出,再测出总质量(m 2).若事先测出颗粒的质量(m

29、 0),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m O f 金属颗粒的质量;m l-m 杯+m 水;m 2 f m 杯+m O+m 剩 水 则溢出水的质量m 溢 二 m l-(m 2-m 0)-*可以求出丫溢=丫金,问题就解决了.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调节天平,测出金属颗粒的质量,记为m O(2)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 l.(3)将金属颗粒装入烧杯中,让水溢出,等水面静止时测出金属颗粒、烧杯、剩下水的总质量,记为m 2.-m-o-=-血-。-=-L八)I,V 金 叫 二(加2 二?0)叫 一(加2 一加0)八表达式:p =P水例 3:有一架天平,没有量筒,要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还需哪些实验器

30、材?写出实验步骤并推导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分析:除天平和被测液体外,还需要一个烧杯(或烧瓶)和足量的水,用等积法测出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l;(3)把烧杯中的水倒出来,再倒满被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2;(4)计算液体的密度.因为V液川水机 液 tn水 m2-m m-m所 以。液水,即液 P水tn 2-m得:。液=叫 m P水.第 十 二 章 运 动 和 力2.1运动的描述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

31、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二、机械运动问题: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2、?三、参照物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3、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

33、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4、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7页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以行驶的火车作为参照物,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与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位置关系随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行驶而发生变化,觉得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发生了运动。)5、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1)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相对于参

34、照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2)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3)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汽车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6、让学生看课本第21页图11.13。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7、让学生看课文第22页图l l.l-4 o想想,图中对

35、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四、知识应用1、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运动,而且摩

36、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达标自查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填“运动”或“静止”)的。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研究某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5、第 诙 世 界 大 战 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 0 0 0

37、m 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I)、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2.2运动的快慢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1、建立速度的概念2、”频闪

38、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 1 2 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 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介绍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

39、-米每秒(m/s或 m.s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 号 是 km/h或km.h(Im/s=3.6km/h lkm/h=l/3.6m/s=0.28m/s3、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4、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2)学生阅读课文第2 4 页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

40、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四、匀速直线运动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 5 页的内容:(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变速运动可以用v=s/t 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 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2)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3)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

41、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 时间放大镜达标自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I mi n 内通过的路程是1 2 0 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4 s 内通过的路程是2 0 m,则它在前2 s 的速度一定是()A、80 m/s B、1 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

42、反比D、物体v 由 s/t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 2 k 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 m/mi 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1)(2)(3)B、(3)(2)(1)C、(2)(3)(1)D、(1)(3)(2)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 第 l h 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 h 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 h 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 h 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 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能力提高7

43、、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 诙碰撞起计数,结果在Im in内听到了 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根长25m,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6m。分别求出它在前5 s,最后5 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的。2.3 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目的和要求】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仪器和器材

44、1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2 根(直 径 8 毫米,长 80厘米一 100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1 个,钢 球(直 径 19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实验方法】1.安装实验器材。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 图 1 9-1 所示。钢球2.训练反应能力。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1秒。让 学 生 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5、4、3、2、1,数到0 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

45、同步为止。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75秒。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 8 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按方法2 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0 拍开始滚下,在第4 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当小球在8 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0 拍至第4 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4 拍至第8 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

46、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将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定为1秒,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 0 拍至第4 拍间的路程以及第4 拍至第8 拍间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中。6.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仍为1秒,记下第5 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0拍至第5 拍间运动的路程以及第5 拍至第8 拍间运动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 中。实验次数第一段路程节拍数时 间(秒)路 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第二段路程全程平均速度(厘米/秒)节拍数时 间(秒)路 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7.节拍器

47、每拍的时间间隔改为0.75秒。重新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仍为8 拍,用粉笔记下第8 拍的位置。然后让小球从高端滚下,记下小球在第 4 拍时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4 拍和后4 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8.同方法7,记下小球从高端滚下时数8 拍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6 拍和后2 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9.计算平均速度,分析实验结果。由平均速度公式9=*计算出上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变速直线运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而且它们也不等于全

48、程的平均速度。(2)物体的运动情况变化时,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也发生变化。物体经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反映了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运动快慢情况。第十二章运动和力3.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2、

49、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o一、时间的测量1、计时工具简要介绍日号、沙漏计时原理:日展: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属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孱上对应位置标匕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2、时间单位(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2)阅读课文第2 7

50、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 8 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钠原子振动9 1 9 2 6 3 1 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 s。(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 in)、秒(s)3、停表的使用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二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 为“一柞”。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2、长度的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