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pdf(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村镇中学胡尚邦九年级物理1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案教师:胡尚邦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2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 动),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初步建立学生的物质世界观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举例:分糖、分醋 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推测原因培养学生建立物理
3、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论,参照图 1013 思考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 中的类比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江村镇中学胡尚邦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四、原子结构抓住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这一特点展开,质子和中子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对应结构吗?突出物理学的对称美。随着老师对原子结构的介
4、绍,思考它的哪些部分跟太阳系相对应用乒乓球模拟原子的结构。提出问题:纳米指的是什么?纳米技术又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与纳米有关的事物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状态。了解纳米技术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三、原子结构纳米及纳米技术4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二节第二节质量质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
5、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5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物质。这样我们
6、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新课教学1 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2 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3)进率: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 克=1000 毫克。看 P103 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3
7、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6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
8、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 质量一、量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000 进二、质量测量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平衡螺母
9、,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7江村镇中学胡尚邦(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P103:1;28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三节第三节 密度密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
10、用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新课教学9江村镇中学胡尚邦1 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质量(克)木块1木块2石块1石块25101020体积(厘米3)102048质量/体积(克/厘米3)0.50.52.52.5(2)分析数据A 木块
11、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 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3)建立概念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B密度公式:=m/V;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
12、吨,体积是 0.25 米3,铁块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求:10江村镇中学胡尚邦m1.97103kg33 7.910 kg/m解:3V0.25m答:铁块的密度是 7.9103kg/m32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表示 1 米3水的质量是 1.0103千克。3思考与讨论(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与质量m 和 V 的关系。(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3)公式m的物理意义。V4巩固练习:学物理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 密度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2 密度公式:
13、mV3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 密度物理意义:水=1.0103kg/m3表示 1 米3水的质量是 1.0103千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11江村镇中学胡尚邦12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四节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
14、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
15、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13江村镇中学胡尚邦2出示小石块和1 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 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2 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 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学生观察图 76、图 7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
16、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 V2用 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3 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操作。4 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14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2)为了计算方法,
17、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验操作。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5 讨论课本:想想议议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原理:据密度公式:mV3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 个)石块,细线,水,盐水。4步骤:参书本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5江村镇中学胡尚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
18、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新课教学1 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
19、)组织学生看课本图 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16江村镇中学胡尚邦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
20、客是运动的。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问:看课本图 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
21、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3小结本节知识要点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7江村镇中学胡尚邦1 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 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运
22、动的快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媒体图像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媒体图像“猎豹捕羚羊”的生存竞争中,体会速度的重要性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8江村镇中学胡尚邦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
23、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新课教学1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提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 秒前进 50 米,乙 2 秒前进 8 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要求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具体回答:利用前面比较百米短跑运动员同万米长跑运动员谁运动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时间内甲、乙车行驶的路程。即算出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比较。甲10 秒行 50 米,乙 2 行 8 米。由此可知甲车运动的比乙车慢。(相同时间用 1 秒、1 小时都可以。)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1 秒、1 分、1 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只要用物体通
24、过的路程去除于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在此基础上,给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让学生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4)单位:米秒;千米时教师指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并推出:1 米秒=3.6 千米时;千米时=1/3.6 米秒19江村镇中学胡尚邦(5)物理意义:5 米/秒表示:1 秒钟物
25、体通过的路程是5 米。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2平均速度(1)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例题:课本第 22 页例题。教师进行规范化板演。并说明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解题规范化要求: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2)解计算题,要
26、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4)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3、本节知识要点小结提问: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什么?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读?怎样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0江村镇中学胡尚邦3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4 单位:米/秒(国际)千米/时(常用)1 米秒=3.6 千米/时;
27、1 千米/时=1/3.6 米秒5m/s 物理意义:5 米秒表示物体在 5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 米。二、平均速度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2平均速度计算: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21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三节第三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国际单位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动手操作这些测量工具,提高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难点: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
28、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问: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接测量速度的工具?由 vs/t,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必须要测量什么?学生大胆举例,大胆回答。新课教学一、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观察沙漏的演示实验后提出问题:沙漏除了观赏外,还能有其他的作用吗?22江村镇中学胡尚邦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讨论、积极回答。阅读课文并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出测量时间的工具。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的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及方法上的差异。教师归纳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通过分组实验,熟练地掌握秒表的使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秒”的由来。二、长度的测量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边提问边归纳长度的国际单
29、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列举测量长度的工具。播放多媒体录像,引导学生认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原理和精确性。提问:在测量长度的工具中,哪些精确度高?引出误差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及怎样减少误差。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一、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二、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千米(kin)、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1 m10-9 km10 dm=102cm103 mm106m109 nm23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
30、识力的作用效果第四节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24江村镇中学胡尚邦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
31、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新课教学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5江村镇中学胡尚邦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
32、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二、力的三要素(1)力的方向请学生举例说明力的方向对产生效果的影响(2)力的大小请同学举例说明力的大小对产生效果的影响(3)力的作用点说明:力的作用点肯定在受力物体上举例说明各种力的作用点如推、拉、提、压、托等作用的作用点设问:为什么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呢?(4)“三要素”的含义力的作用效果由三个要素决定只要谈力,必须谈力的三要素两个力,只有他们的三个要素都分别相同,才能说这两个力完全相同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
33、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26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运动运动-静止速度、方向二、力的单位:牛顿(N)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五节第五节 物体的惯性物体的惯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
34、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2过程与方法27江村镇中学胡尚邦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进行新课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2演示实验:(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3推理:当小
35、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28江村镇中学胡尚邦二、物体的惯性1惯性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惯性现象【演示 1】图 9-2,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
36、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演示 2】惯性小球实验,解释: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演示 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教师: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演示 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生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三、二力平衡1演示:实验(1)F1F2 时,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这两
37、力不平衡。(2)F1F2 时,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这两力也不平衡。(3)F1F2 时,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这两力也不平衡。(4)F1F2 时,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这两力就平衡了。总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记忆:29江村镇中学胡尚邦“一物二力三要点”)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举例并说明:静止的电灯,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在平直道路是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匀速下降的降落伞。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力和机械第一节第一节重力重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38、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及航天资料片探究万有引力的存在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30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里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苹果落地等。新课教学1重力的产生教师
39、: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2重力的方向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
40、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3重力的大小(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 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教师演示)这两个破码的重力都是05 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31江村镇中学胡尚邦(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 克、200 克和 300 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学生操作)(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
41、跟它的质量成正比。(4).g 的值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 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 98 牛千克,这个值用 g 表示,g=98 牛千克。粗略计算,g 可取 10 牛千克。(5)G mg如果用 G 表示物体的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Gmg 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 用于克作单位,重力 G 用牛顿作单位,g98 牛千克。4重心教师: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重力概念:由
42、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三要素:大小:G=mg方向:坚直向下作用点: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在它的几何中心应用:重垂线、水平仪32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第二节第二节 弹力弹力33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此节的重点,又
43、是此节的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体不能恢复原貌?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新课教学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34江村镇中学胡尚邦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
44、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学生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参考课本 P47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内容)并使用测力计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并用此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
45、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2弹力产生的条件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35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三节第三节摩擦力摩擦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羌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36江村镇中学胡尚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
46、小的因素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定拉力F 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受到的拉力 F 相互平衡的力是-()且主要是-摩擦力新课教学一、三种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a滑动摩擦力:(1)概念:(2)大小:(3)方向:注意: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受到拉力大小无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2、只有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根据两力平衡)3、在水平情况下,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37江村镇中学胡尚邦b滚动摩擦力:(1)概念(2)滚动摩擦力大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故可用
47、滚动摩擦力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反之,则增大摩擦力。C静摩擦力:(3)方向:(2)大小:(1)概念:补充:如图当拉力逐渐增大过程中,物体保持静止,则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两力平衡,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 始终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静摩擦力随着拉力F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拉力增大到一定值,物体就要开始运动。当物体将要运动而还没运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且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二、有益摩擦、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
48、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减小有害摩擦: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38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练习:下列几种摩擦各属于何种摩擦: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手握瓶口,瓶静止在手中,手与瓶之间的摩擦自行车在地面上行驶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若刹车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手推着桌子前进,桌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小小结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9江村镇中学胡尚邦第四节第四节杠杆杠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
49、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难点:会画出杠杆的力臂;能区分各种常见杠杆的类型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新课教学一、杠杆定义40江村镇中学胡尚邦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
50、)师: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板书定义)同学们能否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来做一个杠杆撬起你的书本呢?(学生实验)师: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出示投影片:起子、铡刀、羊角锤、抽水机柄、剪甲刀等。教师指出,这些都是杠杆,然后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二、杠杆的五个要素: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利用杠杆了(看图13-1),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一般都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