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模拟实战8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模拟实战86.pdf(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2015.5本 试 卷 共10页,150分。考 试 时 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5题。(14分)【材料一】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的果肉,汁水欲滴,令人垂涎。荔枝原产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汉初,南越王赵陀就曾将荔枝献给高祖刘邦。可见,那时广州已有荔枝出产。而这次入贡,也使中原民众知道荔枝为何物。但那时从南越到中原,相隔万水千山,交通乂原始落后,刘邦收到的,不大可能是
2、鲜荔枝,十有八九是荔枝干之类的东西。到汉武帝时,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于元鼎六年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建起“扶荔宫”,用来种植南征得来的奇花异草。这其中,就有荔枝树数百棵。但是南北气候不同,那些移植来的荔枝最后全都凋零枯萎了。到东汉时,鲜荔枝已经成为固定的贡品,由交趾等郡定期送往首都洛阳。这个路程非常遥远,为保证送到皇帝面前的荔枝不会腐败变质,送荔枝的人不得不“昼夜奔腾”。这样做,除了要设置驿舍、劳民伤财外,使者在山高路远中也难免遭遇“毒虫猛兽之害”。后来有官僚不堪其扰,给皇帝写信诉苦,“和帝诏太官省之”,这才决定以后不再送了,算是做了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唐初的张九龄,是广东韶关籍才子,很为家乡的荔枝
3、骄傲,盛赞其“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但当时朝野大臣中,吃过荔枝的尚不多。待至唐玄宗时:杨贵妃嗜吃鲜荔枝,玄宗就让人从当时出产荔枝的重庆涪陵附近,快马加鞭,经由子午谷送荔枝到长安。乍看起来似乎是挺浪漫的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事实上,这段路程,要骏马不停地跑上七天七夜,送荔枝的人和马往往在路上奔波劳累而死,百姓怨声载道。荔枝不易保存是出名的,白 居 易 在 荔枝图序中就曾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之外,色香味尽去矣。”大文豪苏东坡本是极爱甜食,极爱吃荔枝的,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注”,乞愿苍天不要有
4、荔枝这种佳果以免伤害百姓。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炎热酷暑,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魄,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根据蔡襄的描述,北宋时荔枝大概有3 0多个品种。出产荔枝的三地中,福建的荔枝品质最佳,岭南、巴蜀次之。在福建各地中,手屈一指的品种当属“陈紫”。蔡襄描述说:“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酬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
5、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也就是说,陈紫这一品种不仅个头大,壳薄肉厚核小,而且味道清香中正,果肉晶莹如水晶,入口即化无渣滓。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蔚为大观。甲,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乙,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丙,荔枝不仅以其味美,更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取 材 于 赵 健 闲话荔枝,有删改)【注】疮瘠:疮疡,伤痕,引申为祸害。1 .卜一列各组词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龟 裂(q t i n)脍炙人口 B.怨声载道(z d i)颠沛落魄C.渣 滓(z i)大块朵颐 D.蔚为大观(w G i)手屈一指2.下列各词语
6、中的“状”与文章段“其味之至,不可得而可状也”中 的“状”,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 分)A 写 景 状 物 B.无 可 名 状 C.巴 陵 胜 状 D.口写手状3 .将下列文句依次填入段甲、乙、丙三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绿叶云舒,朱食星映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A.B.C.D.4 .下列有关作家和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品 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堪称千古绝唱。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 自 过华清宫绝句。其作者杜牧与李商隐并称 为“小李杜”。C.白居易,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7、,他与元稹并称为“元白”。其代表作有 长恨歌 琵琶行等。D.苏东坡,以自己“以诗入词”的文学创作为词体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样式,为宋词开拓出豪迈慷慨的新境界。5 .文章提到苏东坡既写过“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又 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语。这两句中苏东坡对荔枝的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二、根据下面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二,完成6 9题。(1 3 分)6 .下列对荔枝极易变质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荔枝果皮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果皮变色。B.成熟荔枝的果皮能释放出大量的乙烯,从而加速鲜果的衰败、腐烂。C.荔枝鲜果富含糖分,果肉含有丰富
8、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D.荔枝鲜果的呼吸强度大,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鲜果陈化,抗病力降低。7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的内容的一项是(3分)A.荔枝果肉晶莹,味道鲜美,为世人所钟爱。B .荔枝在短期内极易变质,不易贮藏保鲜。C.荔枝主要生长于湿热地区,在北方难以成活。D.荔枝对于文人来说,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8 .参照材料二段(甲)处“蜜浸封坛沉井法”的命名方法,给本段丙、丁两处所述荔枝保鲜法命名。要求每处不得多于7个字。(4分)(丙)(T)9 .从材料二段看,占人保鲜荔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简要概括。(3分)【材料二】岭南四大佳果之首的荔枝,以其晶
9、莹透剔甘醇多汁的果肉,清香甜爽的风味和娇艳似火的果色驰名于世。在全球无数名优佳果之中,色、香、味皆极佳的荔枝堪称水果之王。可惜的是,荔枝是“炎方之果,性最畏寒”,这种生理生态特征,使它只能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生长和分布,而不能在全球广泛种植。因此,荔枝的种植地域有极大的局限。另外,荔枝保鲜期极为短暂,果实一旦成熟必须立即摘取,否则过熟的果实将更加难以保险贮藏。摘下来的荔枝,红艳的果色在常温下只能保持一天,在这天中明显可以看出果色不断由鲜红变暗红,再变褐色,紧接着果壳上出现霉斑,霉菌快速繁殖互相传染,果壳变软,渗出汁液,香味尽失,腐烂相继。成熟的荔枝鲜果,如不经过特殊处理,在常温下二三日便失去商
10、品价值,不可逆地衰败腐烂,被视为世界上最难贮藏的水果。荔枝鲜果为什么烂得这样快?这要从荔枝果实本身的结构、成分和生理特性谈起。第一,荔枝果皮薄,细胞排列疏松,水分极易散失,果皮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氧和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酚类有机物质转化为配类物质,限类物质积累聚合,褐色显现,红色消失。第二,促使果实成熟、器官衰老的催熟激素乙烯,在果实成熟腐烂过程中起着加速剂的作用,而成熟的荔枝果皮乂是形成和释放乙烯的中心。据测定,果皮的乙烯释放量高达果肉和种子的数十倍。果皮大量释出乙烯是致使鲜果加速衰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三,荔枝鲜果富含糖分,甚至高达2 0%,果肉含水量高,细胞壁薄嫩,果肉富
11、含多种维生素、矿 物 质(磷、钙、钾等)、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的鲜果乂缺乏坚韧厚实致密果皮的保护,很难抵御形形色色霉腐病原菌的侵袭。科研工作者已从腐烂的荔枝果实中分离出1 0 多种病原菌,如霜疫菌、炭疽、酸腐、青绿霉菌等等。虽然它们的入侵并非同步,有些菌种早在挂果期就已经“登陆”,但是只要摘下的鲜果处在陈化进程中,其抗病抵御能力自然下降,一些有害菌就会乘机滋生,暴发作乱。第四,荔枝收获季节正值高温盛夏。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叮温度上升呈正相关。而荔枝鲜果的呼吸强度又比橙果高二三倍。呼吸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鲜果陈化,抗病力降低。荔枝的鲜果难以贮藏,而且极易变质,这一点古人早有
12、体会。因此在保险贮藏方面曾创造了不少的方法。如明初 耀仙神隐书载“收生荔枝,将熟时摘,入瓮浇蜜浸之,以油纸封固瓮口,勿令渗水,投井中,虽久不损”,此可称之为(甲)“蜜浸封坛沉井法”。明代万历二十五年 荔枝谱载:“乡人常选鲜红者,于竹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窍,置荔枝节中,仍以竹捧裹泥固封其隙,借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此可称之为(乙)“活竹窍藏法”。又据明末清初 广东新语载:“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以蜜水满浸,经数年,味色不变,是予终岁皆有鲜荔枝之饱。”此可称之“(丙)还有荔枝“在树时并荔叶剪之,置新瓦坛中,泥楼叶封其口,倒沉井中。有佳宴时出之,色如新,可支
13、一日”,此可称之为“(T)。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水果产区和大、中城市,在水果保鲜贮藏方面都建有专门设施,如我国现今多用的是通风贮藏库和机械冷藏库。前者利用库外昼夜气温变化的差异,使库内保持低温进行贮藏;虽然成本低廉,但是贮藏效果相对较差。后者利用机械制冷,并可根据果品种类不同,对贮藏温度进行人工调控,有较好的贮藏效果。(取材于周 肇 基 荔枝保鲜贮藏古今谈,有删改)三、本大题共6 小题,共 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0-15题。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日:“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
14、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日: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 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
15、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天子推恩,褒其三世。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乃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
16、者,其来有自。(取材于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注】修:欧阳修自称。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1 0 .用 斜 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力于衣食,以 长 以 教 长:抚养。B.不及事吾姑 事:侍奉。C.此死狱也 狱:案件。D.虽不克有于其躬 躬:鞠躬。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毋以是为我累不要因
17、此(家贫)就为我积累钱财B.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但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C.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D.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做善事没有不得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13 .下列理解利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B.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C.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牢记先父及太夫人的教诲,后来获得了天子推恩的家族荣耀。D.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大力彰显先辈们的美好品德,将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善报。14 .欧阳修的父亲在为人处事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8、请根据文意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15 .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选作其中1 题,每 句 1 分)(6分)(1)明代有人说:“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于肺腑者是也。”并认为上文和 陈情表都是出于肺腑的文章。李密在 陈情表中表达自己与祖母有难以割舍的亲情时,这样写道:,;,。母、孙二人,。其中语意深沉,文字工丽,正所谓“出于肺腑者也,皆不求工而自工。”(2)文中说“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其 对“善”和“德”之间关系的把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挥。战国时荀子在 劝学中就曾有对善 与“德”的思考,原文说:,;,。积善成德,。两段文字立足点有相似之处,着眼点又
19、相区别,可谓各有千秋。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 1 6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 成 1 6 1 9 题。(1 6 分)赴洛道中作(晋)陆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1 6 .按照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内容。(4分)“振策陟崇丘”中“陟”的 意 思 是 。在 出师表中,有句子写道:“宫中府中,陟罚臧否,。”其 中“陟”意 思 是 。1 7
20、.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 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1 8 .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4分)1 9 .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
21、,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5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 2 1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 02 3 题。傻子的村庄村庄很美丽。山,奇形怪状的,美;水,清凌凌的,美。美丽的村庄,出了个叫美丽的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那年,1 9 岁的美丽走出了村庄。美丽走的那天,被傻子给拦住了。据说,傻子小时候不傻,后来发烧,烧坏了大脑。傻子爹出车祸死了,娘嫁人时带着他,可傻子又偷偷跑回来了。傻子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傻子爱干净,家徒四壁,却连个草刺都见不到。傻子双手一伸说:“回。”美丽说:“不。”傻子固执地说:“回。”美丽固执地说:“不。”美丽走了。傻子号啕大哭
22、。村庄的人不明白傻子为啥哭得那么伤心。3年后。美丽回来了,成为少妇的美丽比原来更美丽了。让美丽锦上添花的是一个比美丽大2 0岁的画家。画家很有钱,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买了很贵重的礼品,给美丽父母的礼品更是重上加重。画家一下子就平息了村庄的愤怒。傻子也收到了同样一份礼品。画家在村庄待了半个月,他对大家说:“我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的。”画家说这话时,看着美丽,美丽就小鸟依人般靠在画家肩上。果然,画家走后,就有推土机隆隆开进来,村庄修上了水泥路,直伸进大山深处。先是有人来玩,说这里真美,而后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写写画画。画家原来是一所学院的院长,他把村庄变成了他的学生们写生的基地。村庄里来的人多了,就得吃
23、饭呀。有人开了家庭饭店。最先开饭店的是村支书。村支书跟画家签了协议,要把村庄变成最美乡村农家游。来的人越多,开饭店的人也越多,几乎家家都热闹起来。小车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人来,一拨一拨的人走,来时大包小包的,走时轻手轻脚的。村里人都高兴。只有傻子一人不高兴。傻子成天嘴里嚷一个字:“脏。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管小溪里漂着垃圾袋,草丛里扔着鸡骨头甚至脏兮兮的卫生纸呢。傻子有了营生,天天捡垃圾。矿泉水瓶子、饮料盒子、垃圾袋、餐盒,还有扔掉的面包火腿肠。傻子背一个大麻袋,就像一个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儿,吃力地行走在沟坡谷地。每天把这个大麻袋送到镇里的收购点,来来回回走10里。收破烂订的说:“那些卫生纸啦
24、、塑料袋啦,我们不要。“傻子就把剩下的半麻袋东西背回来,放一把火烧了。就有人跟傻子抢破烂了。这些人专门捡能卖钱的。傻子每天只能捡到些废纸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卖不了,就堆到自己家里,天天烧。村支书很生气,就在大喇叭里嚷嚷:“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就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被评为精神文明户有5颗星,谁家少一颗,寒磅呢。有一回,美丽回家,傻子就把一麻袋垃圾放到了美丽面前,恨恨地说:“脏!”美丽赶紧捂住鼻子嘴,掉头钻进屋里。傻子悻悻地把麻袋又背走了。后来,画家来到村庄,这回没有带美丽,而是带来一个比美丽年轻、比美丽还漂亮的女孩。画家是来和村支书签协议的。画家负责投入,村支书负责管理。临走时.,傻
25、子把一大麻袋垃圾放在了画家的小车的车盖上,小山一样。傻子喊:“脏。脏。脏。”那个姑娘掩住鼻口直恶心。村支书拉住傻子说:“小二,别闹了,听话。”村里只有村支书把傻子叫小二。傻子很听支书的话,就使劲儿瞪了画家-眼,把麻袋背走了。傻子出事是在一天下午。傻子背着大麻袋,像背一座山,缓缓往前走,村支书去镇里办事,刚好追上傻子。这时,辆小轿车快速开过来,就见傻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了起来,又“噗”的一声落在地上。开车的画家傻了。村支书急了。村支书哭着说:“乖乖,你惹大乱子啦!”傻了的画家连忙说:“支书,你快救我!”村支书说:“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妈的,村里人不让你。”画家说:“我愿意多赔偿。咱就私了吧。
26、”画家给了 30万赔偿金,还给傻子买了上好的棺材,给傻子立了一块很高的石碑。村支书跟大家说:“小二的这些钱,就叫傻子基金吧,专门用来奖励保护咱村环境的人。一家出一个,共同管理,转款专用。”大家开始想念傻子了。村庄没有了傻子,依旧干净。美丽从城里又回到了村庄。美丽准备在傻子家的原址上建一处“老年人之家”。美丽推开傻子落满尘埃的屋门,看见当年她和画家送给傻子的礼品,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美丽无言,唯有泪水挂满两腮。那年,美丽因为要离开村庄,与父母吵架,想跳崖,是傻子救了她。(取材于孟宪歧 傻子的村庄,有删改)2 0.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傻子跟娘离开村庄后,又独自偷偷跑回来
27、,源于他对村庄有感情。B.村支书在村里最先开饭店,带头成为推动村庄经济发展的尝试者。C.有人与傻子抢破烂,掠夺了他的营生,暴露出其以强凌弱的本质。D.画家很聪明,但他做的一些事并不美好,作品隐含了对他的批评。21.傻子生活的“村庄”中的村民,有一些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 分)22.第二段中“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综观全文,概括美丽姑娘给村庄带来了哪些改变。(6 分)23.有人评论说:傻子是“村庄”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6 分)六、本大题共2 小题,共 60分。24.微 写 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8、不超过150字。4 月 2 3 日,与很多文学巨匠的出生或辞世相关联,因此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读书日”。请写一段文字,抒发你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感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快要结束了,三年来你一定经历了很多次主题班会。请写一段文字,描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主题班会的某一场景。要求主题突出,形象生动。最近有网上消息说“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此一举措的看法和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25.作 文(50分)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其,作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远方有多远留住该留住的2015年北京市
29、西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 1 4 分。l.B 2.C 3.D 4.C5 .不矛盾。“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痛”说的是因为荔枝味道鲜美,导致统治者不惜劳民伤财从民间要求进贡,反而使荔枝成为了民间疾苦的来源。苏轼借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上贡荔枝这种劳民伤财做法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而并非对荔枝这种佳果本身的厌恶。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句则是从正面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两句话说的是不同层面,不矛盾。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 1 3 分。6 .C 7.D 8.答案参考:丙:剪蒂蜡封蜜浸法丁:带叶封坛沉井法9 .密封隔绝空气,保持色味。创造低温环境。
30、选择未完全成熟的荔枝果实来贮藏。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 2 6 分。1 0 .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刻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 1 .D 躬:自身;“虽不克有于其躬”意 为“即使不能对自身有利”1 2 .A1 3.D在文章结尾,欧阳修强调的是“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即行善的人总会得到善报,只是回报有早有晚,有的回报自己,有的回报子孙。在 D项中,首先彰显先辈品德不等于自己行善,其次善报未必能够落到自己身上,所以错误。1 4 .清贫好施,如“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常不使有余”;重亲至孝,如祭母时
31、每每涕泣感慨“至其终身”;问案勤谨、宅心仁厚,如“尝夜烛治官书”,叹 息“求其生而不得”。1 5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 1 6分。1 6.登高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奖励、晋升1 7.B1 8.这两句诗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难以触碰的“影”和“思”写得有形有质,成为漫漫旅途中仅有的伴侣。抒情主人公在夜晚抱着影子入睡,在白天满怀忧思前行,这幅万里独行图正体现出他的孤独和忧伤。在文辞角度,“朝”、“夕”对比,两相呼应,“抱影寐”、“衔思往”结构工整,对仗严谨,精致凝练。1 9
32、.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的形象,结尾的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的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的直接原因。“月”作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 2 1 分。2 0 .C2 1 .1、追求实利,被画家的礼物轻易收买,看到商机后忙于挣钱而不顾环境变化,甚至和傻子抢破烂;2、好面子,看重星级文明户的称号;3、质朴、重情义,在傻子出事后能够站在傻子这边,怀念他曾经的好,建立基金,共同为傻子没有完成的心愿而努力。
33、22.1、美丽姑娘在画家的帮助下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村里人走上致富之路;2、也曾使村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3、在傻子死后,村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村庄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23.1、同意。当画家和村支书组织村民奔向致富之路的时候,傻子却在固守传统,不肯接受新鲜的、外来的东西,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肮脏”的,体现了他思想中固执保守的面,与“村庄”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2、不同意。“村庄”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并不能持久,在村民们都贪于一时利益的时候,只有傻子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可怕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动,以挽救环境,最终感动并影响了全村人,所以傻子的举动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村庄”发展的。
34、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4.答案略25.答案略赠送资料: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审清每-道题的题文表述;标清每一题答题的关键所在;写清每一处关键的答案要点。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 题 3 3 分)1 .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 0 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 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默写时要注意:(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儿个字默儿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2
35、.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 出 题 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
36、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I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二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 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 抒 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 后 照 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
37、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 一 种 类 型 分 析 意 象 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I.离别类:双鲤、尺 素(远方来信),月 亮(思乡或团圆),鸿 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 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 草(离愁别恨),鹏 鸽 鸟(叫声似“行不得
38、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 浦(送别之地),芭 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 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2 .情爱类:莲(音 同“怜”表达爱情),红 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 叶(传情之物)。3 .人格类:菊 花(清高),梅 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4 .悲情类:梧 桐(象征悲凉),乌 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 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5 .其它类:昆 山 玉(人才),折 桂(科举及第),采 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
39、),柳 营(军营)。东 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0、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意 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卜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
40、此可了解诗歌主旨: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薮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
41、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 作 手 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L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 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
42、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 觉(形和色),听 觉(声),嗅 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 版 和 侧 面 描 写,虚 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3.运用修
43、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错代双差反问没同、反问、反语;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演染烘托象 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 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
44、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 析 诗 眼 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
45、摄(总结)作用?为什么?文言文阅读(5题,2 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 .表官职变
46、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讪(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 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 一 人 称(余吾予);第 二 人 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 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
47、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如何答好每一道题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杳多义实词,占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2 0 0 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直之直:探望。B.不生于何得此绢生: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值,具以白质值:使者。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2 0 0
48、 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 求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 问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05广东)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案(卖米);汆(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第五种:从词
49、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 爱B.汝第往,吾 今 使 人 召 若 第:暂且C.此吾弄臣,君 释 之 弄 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如:1“忠不必用兮,贤 不 必 以 。“以 :(被)重用、任用。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 除 蝗 虫 谊(通“意”,意思)也。【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词的本义。如“(解
50、)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 长),成 语 有“引吭高歌”。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1爱安被倍本鄙县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