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 o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分。)1.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利用药物I 阻断Na+通道;利用药物n 阻断K+通道;利用药物m 打开cr通道,导致C1-内流;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5005000I,(=A.甲一乙一(2),丙一、状)翻嫌弊热发叠袋1 2.为研究供氮水平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采用水培方法,每天定时浇灌含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植物幼苗叶片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3、相对值9光合速率叶 绿I f含量气孔等度备养中乂 为浓度(mmol/L)注:竣化酶能催化CO2的固定;气孔导度指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1)该植物幼苗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叶片通常呈现绿色的原因是 O(2)该 实 验 的 因 变 量 有,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条件下,该植物幼苗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02去路有。(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大于8mmol/L以后,该植物幼苗叶肉细胞间C(h浓度会变大,原因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分。)1、B【解析】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
4、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利用药物I 阻断Na+通道,膜外钠离子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乙;利用药物H 阻断K+通道,膜内钾离子不能外流,产生动作电位后不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丙;利用药物m 打开。一通道,导致c r内流,使膜两侧电位差变大,对应丁;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Na+内流量减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小,对应
5、甲;综上分析可知,B 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B【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6、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B、对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进行测交,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只能说明其产生两种配子,不能说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如何连锁,可能是D、T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D、t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 正确,B 错误;C、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进行自交,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若 D、T 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C 正确;D、若 D、t 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三种表现
7、型,且比例为1:2:1,D 正确。故选B。3、C【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形成苹果醋的过程,其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详解】A、图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温度低于醋酸发酵,A 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在线粒体进行,B 正确;C、醋酸杆菌为好氧菌,因此乙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C 错误;D、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酒精)与重倍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
8、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D 正确。故选C。4、D【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 组和b 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b 组和c 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激动素处理;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a 组侧芽开始增长较快,b 组开始增长较慢,但后期增长较快,c 组基本不变。【详解】A、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从实验结果可知c 组的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A 正确;B、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故 a 组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 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B 正确;C、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 组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去除顶芽,用
9、蒸馆水涂抹侧芽,C正确;D、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应用,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5、A【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生长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将 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变得松弛,细胞吸水膨胀产生压力,促使细胞生长。【详解】根据题意,质子泵属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因此其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A 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生长素等物质通过细胞壁的方式不是跨膜运输,所以不是协助扩散,B
10、错误;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色氨酸不是生长素的基本单位,所以不是经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生长素的,C 错误;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 错误。6、C【解析】Y 染色体一定会由男性传给儿子,且一代代传下去不会改变,所以可比较该村男性村民与我国汉族人Y 染色体的DNA,选 C。7、C【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详解】A、中噬菌体是病毒,根瘤菌是原核生物,两者都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两者的遗传也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B、中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11、,B 错误;C、中的生物根瘤菌、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衣藻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这四者都含有细胞壁,并且遗传物质均为D N A,基因上都有R N 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 正确;D、中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病毒不能分裂生殖,D 错误.故选:C.8、B【解析】根据图示,该图表示的是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在纬度相同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而不同的生物其适合生存的温度也范围不同,因此不同的高度分布不同的生物。【详解】A、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采用样方法,A 正确;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 错误;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
12、发生了次生演替,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 正确;D、据 图 2 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D 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概念的掌握和原理的应用。二、非选择题9、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5%不定向 单个碱基对替换 不同 1-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1-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
13、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取自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 不合理,该同学的操作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解析】1.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14、)。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
15、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1)图 1 中显示,正常的I 与 1-2结婚生出了患病的n-2,由于n-2是女儿,故推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可知1-1和 1-2均为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1/4。(2)由题意知,IV 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的突变基因有三十余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正常人碱基序列相比较,L2从左向右数第六位的碱基G 含量下降,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由题图可知,1-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IV 型胶原的基因序列不同;由于I-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1-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
16、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导致其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3)HI-2的基因型是A a,产生的卵细胞有2 种可能,含有A 或含有a,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即选用的卵细胞应该是编号或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III-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4)如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
17、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则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另外,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因此该观点不合理。【点睛】熟知遗传病的致病方式的判断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精准提取题干中有用的信息的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良好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必备能力。10、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神经一体液 腺垂体细胞表面存在与CRH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实验思路:选取两组大小与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
18、组小鼠的足跖内注射等量的蛋清溶液,随后观察两组小鼠足跖的肿胀情况。实验结果:注射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的小鼠足跖肿胀情况小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解析】据图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下丘脑可以分泌相关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相关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内分泌腺,促进内分泌腺分泌相应的激素。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二者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激素。【详解】(1)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可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调控,故可判断下丘脑分泌的CRH是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促
19、糖皮质激素最终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图中信息提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长反馈来调节下丘脑的分泌,ACTH可通过短反馈来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所 以 CRH的分泌受到图中ACTH、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等物质的调节。(2)应激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CRH)调控垂体的分泌,垂体分泌的激素调控肾上腺皮质的分泌,这一过程为神经一体液调节。下丘脑分泌的CRH可作用于腺垂体,是因为腺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 CRH结合的特异性受体。(3)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需明确实验的原理:氢化可地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具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异体蛋白属于抗原,可引起机体短时间内发生急
20、性炎症,炎症部位明显肿胀。非特异性免疫在抗原入侵时发挥作用,故应在注射抗原前注射氢化可地松溶液,使实验鼠获得非特异性的抗炎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注射异体蛋白,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炎症部位的肿胀情况,所以实验思路为:取两组大小与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组小鼠的足跖内注射等量的蛋清溶液,随后观察两组小鼠足跖的肿胀情况。实验结果:注射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的小鼠足跖肿胀情况小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多的A
21、 T P,用于酵母菌的繁殖 温度、气压、PH值 1.5、17、20 照射时间2.Omin、照射剂量15W、照射距离22cm TTC 鉴别 白色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无法产生大量的 H(或“NADH”),不能将TTC还原为红色物质 不适宜 在 8-32小时发酵时间内,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酒精量小于野生型【解析】1、实验设计的原则为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性氢,释放出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大量还原性氢和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性氢和氧气结合生
22、成水,释放出大量能量。【详解】(1)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首先要通入无菌空气,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多的A T P,用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密封发酵要注意控制发酵罐中的温度、气压、PH值等发酵条件。(2)实验设计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由表可知,照射时间和照射剂量以及照射距离的值是固定的3 个,即照射时间(1.5、2.0、2.5),照射剂量(12、15、17),照射距离(18、20、22),故 123组照射时间一定,故 1 组照射时间应为1.5,同理456组照射剂量一定,6 组的照射剂量为17,789组照射距离一定,对应的9 组照射距离为2 0,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第5 组
23、诱变效果最好,即在照射时间2min、照射剂量15W、照射距离22cm的条件下。(3)TTC是无色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与足量的还原剂 H 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利用这个原理,为筛选呼吸缺陷突变菌株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T T C,这样的培养基具有筛选的功能,属于选择培养基。由于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无法产生大量的 H(或“NADH”),不能将TTC还原为红色物质,故培养基中出现白色的菌落则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4)由图可知,在 8-32小时内,野生型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发酵液酒精浓度高,所以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不适宜作为酒精发酵菌种。【点睛】本题以酵母菌突变体筛选及酒精发酵能力测试实验为情境,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
24、、细胞呼吸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是本题创新性的考查,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12、纸层析法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 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竣化酶含量等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 气孔导度不变,但竣化酶含量减少,C O 2 消耗速率降低【解析】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随着培养液中氮素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多,气孔导度先增加后不变,竣化酶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降低。【详解】(1)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故叶片通常呈现绿色。(2)由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液,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瘦化酶含量等,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条件下,该植物幼苗净光合速率大于0,故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2的去路有进入线粒体用于细胞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大于8mmol/L以后,幼苗的气孔导度基本不变,但竣化酶含量明显降低,C O 2 的消耗速率降低,故细胞间隙中C O2浓度会增大。【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