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6086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pdf(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结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结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心理过程:结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重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涉及需要,动机、爱好、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是个性的外在表现,涉及能力、气质和性格。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故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限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发明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抱负、空想P46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

3、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个性:重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性的总和。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定在头脑中的反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成某一目的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因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爱好: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结识倾向。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毕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性。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性。气质的动力性特性: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角色冲突:

4、指围绕角色目的而产生的互相排斥互相防碍的斗争。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涉及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知识的巩固:就是采用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智 力 技 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

5、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指 种 知 识、技能对另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悲观影响,即干扰作用。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在一种准备状态。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结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体验:是个体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

6、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成预定目的。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性成倾向。道行结识: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蔼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结识。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认的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幼儿期:指儿童从

7、三岁到六、七岁这年龄阶段。(幼儿园一幼儿期,入学以前一学前期)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期连续的情感联系。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涉及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涉及对自己存在的结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结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价值观:是个

8、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主线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抱负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对的了解自己、结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的,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足发挥自己的潜能.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征询、活动等

9、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可以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聆听法:即征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系统脱敏法:指有环节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映的刺激源。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角色扮演法:是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足运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快乐

10、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性,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简答题:心理学的任务:基本任务是:1、描述:心理事实2、揭示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活动。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派4)注意

11、的转移意志行动及特性分析?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互相联系。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感觉的心理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互相作用4)联觉个性的特性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性。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 物 因 素(物质基础)2)环 境 因 素

12、(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气质的特性?1)气质的动力特性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性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性格的结构特性?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性,2)性格的意志特性,3)性格的情绪特性4)性格的理智特性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教师的智力品质?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测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

13、)富有成效的发明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涉及哪些内容?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发明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教师的意志特性?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解决师生矛盾的自制性。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楷模力量的条件。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1)社会盼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吩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盼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

14、、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对的运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限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动作技能如何培养?1)明确练习目的和规定2)掌握有关知识和对的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派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学习的特点?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

15、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1)适本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儿方便来考虑?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爱好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也许使学习活动故意义。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也许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1)从 他律 到 自律 2)从效果到动机3)从别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

16、面。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1)行为模仿2)行为反复3)故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1 0缺少对的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1)提高道德结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3)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用不同的锻炼措施。幼儿期词汇发展的特点?1)词汇数量的增长2)词类范围扩大3)词义理解的加深4)积极词汇增长。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1)具体形象性思维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3)言

17、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2)情绪控制力增强3)社会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1)发明条件,让幼儿有充足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楷模作用。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D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前程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程、人民的利益而学习。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学习障碍儿.童的防止和矫治?1)避免也许导致

18、损伤的因素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1)提供特殊教育2)记性行为矫正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少自觉性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1)小一到小三处在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重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在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有处在第二个上升期。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限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也许初步理解矛

19、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想象卜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1)想象的故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发明性不断发展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1)独立意以受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4)当成人逼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1)情感上的脱离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楷模作用的削弱。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心理教育完毕的任务?1)心理素质教育2

20、)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2)从两者的内容看,两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3)两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4)两者相辅成,但不能互相代替。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足运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结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行内容,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

21、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行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2)其目的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在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潜能开发。心理辅导的目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

22、总目的的实现。中间目的: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1)学习辅导2)生活辅导3)职业辅导。拟定心理教育课目的的原则?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情感体验原则5)针对性原则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还模式重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足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成互助和自助。教学中的心理

23、教育功能重要表现?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科教学中实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学习承担适度,留给学生块自由发展的空间,4)对的鼓励学生,不滥用处罚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爱好2)进行学法指导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4)杜绝

24、对学生的不良刺激5)锻炼坚定的意志6)培养活跃的思维7)陶冶积极的情感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1)批评要合理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5)批评要和风细雨6)不要当众批评7)批评要带有鼓励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选择题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选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人的心理现象涉及哪些选项内容:(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差异)3、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性)5、下列选项哪些完整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知、情、意)或(结识、情感、意志)1、解题时,能一题多解,是属于哪种思

25、维(发散思维)2、游览过长城的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是(表象)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感觉(嗅觉)4、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6、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级(采用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7、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8、记忆过程涉及(识记、保持、再现)9、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可以认出他,是运用了知觉的(理解性)10、纯熟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故意后注意)11、间接爱好是重要引起下列哪种爱好(故意注意)12、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有害不利目的时,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13、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

26、的反映(客观现象和人的需要的关系)1、活泼、好动、行动灵敏属于下列哪种特性的表现(气质)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3、爱好的稳定性是下列哪种品德特性(持久性)4、马斯络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5、以热情、暴躁、易冲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6、在全人口中智力是(正态或常态)分布曲线。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8、根据需要的指向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9、根据动机起源不同可划分(生理、社会动机)10、一个人经常表现出赤的坚定,勇敢的特性,属于性格的(意志特性)11、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能较好地控制情感(理智型)12、(顺从)是在社会规定写,响

27、卜.个体外在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致13、敏锐的观测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14、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矛盾。15、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16成熟而稳定是教师的情感)特点。17、(思维)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18、在教学中,教师必硕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对的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19、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20技能的形成要比知识的掌握要(慢一些)21、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是(逆向迁移)22知识的理解,重要通过(思维)实现

28、。23个体随结识活动而产生的情感受体验是(元认知体验)24、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在知觉过程中,将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制是知觉策略。25、葬法和启发式属于(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内容。26、关于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意识性属于(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控的内容27、执行性属(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内容28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其 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专。29从(少年)期开始,经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30研究表白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

29、某些因素。31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2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和研究对象。33、幼儿自我控制的转折点是(4-5)岁。33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这个活动对幼儿影响极大34幼儿期是人一生词汇增长最快的时期,7岁时是3岁 的(4)倍。35幼儿期是儿童从(3-7)岁开始的。36、(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成份和重要标准。37、小学生抽象逻楫思维水平处在(初级)阶段。38、七岁以后的儿童的思维逐渐地出现了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 行(抽象概括)活动。39、2-7岁儿童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40、小学儿童的(学习爱好)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重要推动力。41、

30、(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因素。42、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表成(辨证)思维。43高中阶段是(自我形象)逐渐达成稳定期期。44、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想象,大多数是(故意识有目的)45、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限度上属于(经验型)4 6帮助学生解除自卑心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47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心理素质教育)4 8卜.列观点对的的是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教育)49、下列观点不对的的是(心理教育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工作)50帮助学生确立生活目的属于(生活辅导)51当一个人目的未达成,并受伤害,可以将目的转移,以改变其痛苦的方法是(移植法)

31、5 2卜.列属于主体参与模式特点的是(自主性、主体性)53克服考试焦急最佳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与松弛法的结合)5 4自我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教师指出分析对象)55快乐学习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56、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于评价不对的的说法(重要依据学习成绩)57对批评艺术不对的的说法是(严厉)58下面属于教师文化范畴的是(教风)5 9良好的人际关系,属 于(人际氛围)6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关系)。填空题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重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32、2、客观现实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故意注意和故意后注意三种类型。6、故意注意是积极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重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10、识记的是辨认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33、和抽象思维。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3发散甩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的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也许结论思维。14、思维过程涉及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通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7、需要、动机和爱好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18、爱好的品质涉及: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爱好的效能性。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20、人在知觉能力、

34、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性。24、态度形成一般要通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25、态度的转变过程般为解冻一变化一凝固”三个阶段。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29、经验和施展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法则所支配。30、学习

35、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31、审题规定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使活动方式可以很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35、学习策略重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结识过程。37、监控学习进程,事实上就是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限度的过程。38、

36、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象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40、概念学习的方法事实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42、问题解决策略重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43、般说来预习有读、戈I、批、写、思、做等环节。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

37、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46、一般认为,品德重要涉及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47、道德情感是随着着道德结识而产生的。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49、研究表白,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段较长时间,小学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估叫做自我评估。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限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

38、有关。53、儿童的活动重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54、幼儿期的重要活动是游戏。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涉及爱好、胆怯、快乐、依恋。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白,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59、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39、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63、小学儿童的学习(爱好)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重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限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

40、关键期.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奔腾期。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因素。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因素。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因素。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当是心理素质教育。71、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72、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潜

41、能开发。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明、学会生活。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涉及: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涉及:拟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性。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

42、、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论述:一、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答: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干自觉地实行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干充足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防止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对学生也许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

43、,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三)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可以大大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二,关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答: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因素对问题的解决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自信心、注意力、观测力、意志力、认知方式、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原型启发、迁移作用、定势作用、功能固着等等都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因此要使问题得到解决维持一种紧张而又有秩序的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一)是提高动机水平,在一定限度上能促进问题解决的效果。(二)在解决问题时,充足地运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某种具有

44、的与自己面临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上电化教育基础课为学生讲摄影机。照相机工作原理我们就运用了原型启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迁移作用也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我们在讲投影片制作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按着小学教材进行投影片制作规定他们自己构思、自己设计、绘画制作通过学生新自动手操作,即学到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又在动手制作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总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说明了。三、试论教师的劳动是种发明性的劳动?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发明性的劳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独立发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视。教师在拟定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撰定教案时,需

45、要发明性的劳动,时间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规定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各种变化教师需要设计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案,拟定新的教行,教学目的在教育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光焕发,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也要付出了发明性的劳动,随着科技进步的影响。教师要随时观测科技发展动态,了解新知识的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努力发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行对象采用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这些都属于教师的发明性的劳动。四,如何进行初期教育?答:初期教育不等于及早对儿童进行正视,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对的的初期教育,重要是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测力,提高结识爱好,培养乐观、自信、

46、活泼开朗的情绪和行为,初期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涉及音乐、美工、讲故事,参与简朴的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寓教于乐,到了学前中晚期可以进行些初步的读、写、算教学,既不剥夺儿童和玩乐时间,泯灭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味和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五、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答: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特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2、盼望适度不断成功。目的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的教师

47、通过刻苦努力步步贯彻目的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重要因素是之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一方面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答:理解知识重要是通过思维实现的要促进知识的理解。1、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能给学生创设问题材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愿望。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2、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直观法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对的的感性材料。3、提供变

48、式,通过比较形成科学概念4、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严密的体系。通过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使学生有加深对知识结构和理解。5、理解知识必强在已有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实现。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指导。七、试论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答: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形象,即起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很多如:1、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知识的 骨干”是联系支持,技能的中心。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越多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2、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

49、学习正迁移的又重要因素。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关系,这样就有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3、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应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技能等。以上都是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有效方法。八、课堂学习策略?答: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堂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策略.第一、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听课的的效果。听课准备工作重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准备,学生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内容,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学习方面的用品(2)生理准备。上课要靠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胜

50、利状态、使大脑处在学习的兴奋状态上(3)心理准备。为提高听课效果,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爱好,坚强的学习意志(4)知识准备重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支持障碍、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第二集中注意。从学生角度听课时要集中注意(1)要寄希望于课堂(2)积极进行思考(3)养成注意习惯(4)听课要有针对性(5)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6)对的解决和记笔记的关系。第三最重要的内容是弄清教师讲课的思绪。第四为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时还要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师的特点。九、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答: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自我监控的策略。如:第一、学习活动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