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培训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培训PPT.pptx(1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校财务制度2012年年12月月21日颁布日颁布自自2013年年1月月1日执行日执行本讲主要内容本讲主要内容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中小学校预算管理收入与支出管理收入与支出管理结转、结余和专用基金管理结转、结余和专用基金管理资产和负债管理资产和负债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清算财务监督财务监督预预 算算管管 理理 预算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预算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经济活动的计划,是经济决策所确定目经济活动的计划,是经济决策所确定目标的货币表现。标的货币表现。新制度第新制度第1010条规定,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条规定,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小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
2、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度财务收支计划。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预算是一种预算是一种数字化、货币化数字化、货币化的财务的财务计划。它来源于财务计划,但不等计划。它来源于财务计划,但不等同于财务计划同于财务计划 预算从本质上体现了预算从本质上体现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学校财务管理的宏观特征,宏观特征,体现了预测未来、规划现体现了预测未来、规划现在、约束过程、实现目标的财务管理在、约束过程、实现目标的财务管理过程过程一、预算管理办法一、预算管理办法 制度第制度第1111条规定条规定“国家对中小学校实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
3、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核定收支:核定学校的所有收支,中小学校应将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统一编列预算,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学校特点、发展目标和计划、收支及资产状况,核定中小学校收支规模。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定额补助是根据中小学校收支情况,按照相应规定和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 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明确了中小学校的财政补助额度要根据中小学校办学规模以及财政补助标准来确定。如纳入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范围的学校实行财政定额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定额或者定
4、项补助:定项补助是根据学校收支情况,确定对学校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学校大型修缮和设备购置的补助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学校是采取定额加定项的补助方式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中小学校预算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核定后,由学校自求平衡 除特殊因素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追加经费。年终形成结转和结余资金,由学校按同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制度同时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这是这次制度修订的一个“亮点”。包括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科书等实现预算管理办法,
5、应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中小学校特别是承担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校,国家财政应当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二是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三是根据办学规模及财政补助标准,结合收支及资产状况,确定具体财政补助额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将资产配置情况增列为核定财政定额或者定项补助的依据之一,本制度也予以采纳使用。二、预算的编制二、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原则:量入为出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收支平衡 统筹兼顾统筹兼顾 保证重点保证重点如何贯彻预算编制原则:如何贯彻预算编制原则:一是一是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以免收入不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以免收入不能实现时,造成收入小
6、于支出,收支预能实现时,造成收入小于支出,收支预算不能平衡。算不能平衡。二是二是支出预算要建立在稳妥可靠的收入支出预算要建立在稳妥可靠的收入基础上,不能预留硬缺口。基础上,不能预留硬缺口。三是三是预算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预算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统筹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排序,统筹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并优先确保重点项目的实和计划,并优先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施。预算编制流程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两上两下”:中一个中一个“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是学校编报年度是学校编报年度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下
7、达预算控制数。预算编制流程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两上两下”:另一个另一个“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是学校根据上是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年度级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年度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核定并经法定程序部门;财政部门核定并经法定程序审核后批复学校年度预算。审核后批复学校年度预算。预算编制流程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两上两下”:由“两上两下”预算编制流程可知:预算编制的完成,学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都要经手四遍。预算编制主体:预算法第十八条规定“各单位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
8、财教20063号)规定“农村中小学预算以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预算编制主体:制度同样规定,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统一编制,体现预算编制以法人为主体,对隶属于中心校的村小,由于没有法人主体资格,应以中心校为主体编制预算编制主体:中小学校的预算编制,应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 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学校,预算编制权限不变,在核算中心指导下,仍在校长领导下,按上述方式确定建议草案。收支预算的编制:首先明确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期法根据基期加本期增减因 素的方法。零
9、基法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收支预算的计算方法:定额计算法生均公用经费比例计算法职工福利费标准计算法学费收入比较计算法与同类学校的某项目比较收入预算的编制 收入预算的构成:财政补助收入预算和非财政补助收入预算 财政补助收入预算应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数额编列。非财政补助收入预算,要根据制度规定的收入分类要求,编列各有关项目收入预算。收入预算编制的三个要求:一是综合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二是当地财力的可能;三是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因素。收入预算编制应主要注意的六点问题:一是合理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二是事业收入要有明确的收入依据 三是事业收入的确认
10、四是上级补助收入 五是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六是其他收入支出预算的编制 支出预算的构成:由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组成。事业支出按照支出具体内容划分又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部分。支出预算编制的要求:三个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两个原则:一是保证需要和财力可能;二是立项有据、论证充分、突出重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注意五点问题:一是事业支出编列范围。用于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的支出。二是经营支出编列范围。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三是要注意事业支出与事业收入,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的关系。事业支出与事业收入不是配比关系,也就是说没有事业收
11、入但可以有事业支出,学校各项收入除经营收入外,都可直接用于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是配比关系,也就是说有经营收入则有经营支出,有经营支出要有经营收入。四是基本支出预算编制问题: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五是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问题:专项项目支出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制度第15条规定,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规范办理收支事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和调整管理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合理分解预算。二是要依法组织收入。三是要加强支出管理。四是要及时评价分析。五是预算调整要符合规定。根据制度的规定,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中小学校应当报
12、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调整预算的程序,概括的讲同预算编制程序相差不多,只是“一上一下”而已。四、决算管理四、决算管理 为解决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重预算、轻决算”倾向,决算数据不完整、不真实,与预算不衔接等问题,应当加强决算管理。中小学校决算:指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工作,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的管理工作。决算的具体体现是财务报告(第11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13、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两部分。财务报表 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 将“收支情况表”改为“收入支出表”。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财务管理新要求。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主要有: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 资产负债率收入与支出管 理一、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中小学校收入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中小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所有财 政拨款。将原制度中的“事业经费改为“财政拨款”,体现了部门
14、预算改革的要求,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实现了“大收大支,收支统管”。将财政补助收入来源渠道由“财政部门”改为“同级财政部门”,体现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而缩小了财政补助收入来源的口径。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应作为“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例如,中小学校通过承担某部门的课题研究,并以合同形式从某部门取得的科研收入,虽然从资金来源上分析属财政拨款,但不是通过部门预算隶属关系获得的,其收入就不能视为财政补助收入,应计入“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与原制度比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杂费”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
15、201088号)规定,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部免除。将上缴财政专户改为“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表现资金缴纳途径发生了变化。上缴国库即与学校无缘,可能没有资金的使用权,而上缴专户仍属于学校资金,具有使用权。上级补助收入: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中小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经营收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的特点:一是非主业活动、与教育教学
16、及其辅助活动无关;二是市场行为;三是非公益性,以盈利为目的;四是非独立核算。根据中发20115号文规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义务教育学校)。制度修订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营收入,由于该类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实际中即使存在这方面收入,也只能计入“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注意区分:有指定用途的捐赠收入。二、收入管理的要求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账外设账”,“公款私存”组织收入合理合法,票据使用合规有效,按规定足额上缴。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
17、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三、支出的分类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与原制度相比,中小学校的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为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把原制度中“事业支出”的11小项合并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大类;同时,将“建设性支出”并入了“事业支出”中的“项目支出”。事业支出: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运转、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的支出,如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项目支出是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
18、以外的支出,如大型设备购置、建设性支出等,如教学仪器支出。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对外投资和开展经营活动,因而将经营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由全部中小学改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支出要注意三点: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也就没有相应的经营支出。二是经营支出要与经营收入配比。三是对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应当按照企业财务制度单独进行核算,不在经营支出中反映。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一是非义务教育学校使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用于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二是区分“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与“转拨财政部门拨入的各类财政拨款”的关系。三是具有调剂性支出的性质。(可有可无)增加了“其他支出
19、”和“上缴上级支出”两个支出分类。一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增加了这两项支出,中小学校确实存在这方面的支出。二是与收入中的“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应。上缴上级支出:中小学校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管理需注意三点:一是未经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同意的,中小学校可以拒绝上缴。(有正式上缴文件)二是收入远远大于支出时。三是具有调剂性。其他支出:除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其他支出要从严控制,按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支出。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支出管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不得混用,不能用基本支出去开支应由项目支出开支的内容,也不得用基本支出
20、去挤占项目支出,确保项目支出专款专用。人员支出不能挤占公用支出,尤其是不得在公用支出中开支职工福利,以影响事业任务的完成和学校的发展。所有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体现“大收大支”和“收支统管”要求。没有预算不能开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应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尤其注意不能将经营支出列入事业支出,一旦列入事业支出,将会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应该采用集中采购的不能分散采购;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不能采用单一来源方式。应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的,不能使用现金支付。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如:开展教师
21、培训,要达到预期效果。资金使用缺乏有效性也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不能主动索取虚假票据。学校假发票上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真发票、假业务”,没有发生这样的业务,但拿回真票来报账。二是“假发票、假业务”,业务没有发生过,从外买回假票报账。三是“假发票、真业务”,学校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业务,但划款单位确是拿假票来报账。结转结余和专用基金管 理一、结转与结余的界定 结转和结余是指中小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资金: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不是剩余的资金。
22、结余资金: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相同点:都预算安排的资金区别:结余是指目标任务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不需要进行或继续进行而剩余的资金;而结转则是项目未完成或未执行需要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这样的分类既科学又准确,使结转和结余的资金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有效解决沉淀资金长期不能使用的问题,使教育经费更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的分类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二、财政拨款结转与结余的管理二、财政拨款结转与结余的管理 制度第制度第3535条规定,学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条规定,学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
23、政部门的规定执行。金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按川府函按川府函20083372008337号关于号关于加强省级财政支加强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出预算管理的意见第四条之规定的精神执行第四条之规定的精神执行基本支出(包括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结余一律注销。省级财力安排的项目结余,除正在实施或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基本建设项目、已进入政府集中采购程序的政府采购项目外,其他项目结余一律注销。中央专项补助结余,经审核后可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但连续结转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对项目已完成或己中止等原因形成的结余,中央部委有专门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规定的,结余全部注销。对财政拨款安排的
24、项目资金和非项目资金,一定要在规定的预算执行时间内执行完毕,不要有结余,即使有结余也不能进行分配,不能从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划转到学校事业基金。这也与学校预算管理办法的规定发生冲突,可能会导致:一是任务未完成到位,没有保质保量;二是预算资金安排有多,原有预算不正确和科学。地市州和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川府函川府函20083372008337号文件号文件也制定了自己的相关规定。中小学校应当执行部门预算隶属关系财政部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有关规定。三、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学校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按本制度的规定、学校自身的管理规定执行。对任务完成后如仍有结余的,不能进行结
25、余分配,应予以清零。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学校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经营收支的结转与结余管理 因经营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与支出是配比关系,所以结转与结余单独反映。五、事业基金管理事业基金是没有限定用途的资金,是学校净资产的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应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讲究效益。六、专用基金管理六、专用基金管理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对专用基金的管理,新制度在修订时比原制度有了一些变化。专用基金类别: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奖助学基金和其他基金。与原制度相比,取消了“
26、医疗基金”,改“奖教奖学基金”为“奖助学基金”,增设了“其他基金”。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学校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较原制度明确了列支比例,购置和修缮各列50%。制度特别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提取修购基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其他中小学校,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两个来源:一是从当年非财政拨款结余按一定比例提取转入;二是按月以在职职工工资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转入。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集体福利待遇开支。奖助学基金,接受社会捐赠和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转入,用于奖励、资助学生的资金。其
27、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的其他专用资金。其他基金的设置,学校可以是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等的相关要求,也可以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来设立。比如,教师科研基金、学科建设基金、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教学名师基金等。专用基金管理的原则:专用基金管理的原则:先提后用先提后用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专款专用、讲究效益专款专用、讲究效益 建立健全专用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用基金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提取比例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具体的实施办法实施办
28、法,对专用基金的设置、资金来,对专用基金的设置、资金来源、提取比例、使用管理,以及监督等进行规源、提取比例、使用管理,以及监督等进行规范,以确保其范,以确保其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发挥出应有的,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效益。资产和负债管 理一、加强资产管理一、加强资产管理 资产的概念与构成新制度规定“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具体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学校资产的特征:经济资源性。不具备经济资源属性的不能确认为资产;强调占有或使用。包括学校所有、占有或使用,不限于所有。货币计量性。无法以货币计量的不能确认学校的资产;形态多样性。货币形态与非货币
29、形态;有形的与无形的;使用中的与正在购建中的。制度修订将“在建工程”纳入学校资产管理体系,体现:一个前提:一个会计主体前提,纳入学校资金循环管理系统,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状况;一个要求: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一项规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明确规定。将“在建工程”纳入学校资产管理体系,可有效预防工程在建期间,因资产管理责任不清晰、管理粗放,验收不及时、不全面等原因造成资产的流失。在流动资产中增加了货币资金的类别,将“应收及暂付款项”改为“应收及预付款项”,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名称保持一致;删除了“借出款”,将其包含在“应收及预付款项”;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30、改革后引入的一个概念。加强流动资产管理加强流动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督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特别是现金及各种存款的管理。理,特别是现金及各种存款的管理。及时清理结算应收及预付款项,不得长期挂账。及时清理结算应收及预付款项,不得长期挂账。定期或者不定期清查盘点存货,保证账实定期或者不定期清查盘点存货,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相符,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在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方面:贯彻内部牵制原则(机构分立、钱帐分立)遵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遵守现金管理规定(控制备用金限额、超限 额用支票结算)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清查 在加强应收款项
31、管理方面:应收及预付款项不得长期挂账在加强存货管理方面:合理分类 适度存货 严格管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单位价值标准变化单位价值标准变化 与原制度比,通用设备单位价值从与原制度比,通用设备单位价值从500500元提高元提高到到10001000元,专用设备从元,专用设备从800800元提高到元提高到15001500元。元。分类变化:分类变化:与原制度比,与原制度比,“房屋及房屋及建筑物建筑物”修订为修订为“房屋及房屋及构筑物构筑物”,包括了建筑物的附属设,包括了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如水电气管道等;施,如水电气管道等;“一般一般设备设备”修订修订为为“通用通用设备设备”;增加增加了了“
32、档案档案”;细化细化了其他固定资产,具体明细为了其他固定资产,具体明细为“家俱、用家俱、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具、装具及动植物”。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的核算,删除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的内容(应上缴国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谁用、谁管、谁负责维护保养)建账、建卡 共享共用,提高使用率 信息化管理 处置收入应当上缴国库 定期清查盘点,账、卡、物相符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
33、、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无形资产的特征:无形资产的特征:一是一是没有实物形态,体现的是一种权利,没有实物形态,体现的是一种权利,但有价值。但有价值。二是二是为学校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为学校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三是有偿取得。有偿取得。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单位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单位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利用、经营的权利。根据根据土地管理
34、法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土地实行规定,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公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任何单位和个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法转让。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通过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否作为无通过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否作为无形入账应具体分析,应把握两点:形入账应具体分析,应把握两点:一是能一是能可靠计量可靠计量 二是有二是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明确
35、的使用期限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的使用期限: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的使用期限:居住用地居住用地7070年,工业用地年,工业用地5050年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50年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40年年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50年年 对对无偿无偿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由于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由于无法计量其使用权取得成本,不能确认无无法计量其使用权取得成本,不能确认无形资产入账。形资产入账。对对有偿有偿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果行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果土地使用证上有土地使用证上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明确的使用
36、期限,可按支,可按支付的价款入账,确认为无形资产。反之如付的价款入账,确认为无形资产。反之如果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最好不确认为学果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最好不确认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入账。校的无形资产入账。对通过对通过出让、转让出让、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将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资本化,用权,应将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对行政划拨土地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其对行政划拨土地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其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时,应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价款,补交的时,应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价款,补交的出让价款应资本化
37、,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出让价款应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无形资产中的商誉问题无形资产中的商誉问题 在企业中,商誉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在企业中,商誉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指企业由于所处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等原因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而形成的无形价值。商誉与作为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整体的企业有关,它有关,它不能不能单独单独存在,也不
38、能与可辨认的资产存在,也不能与可辨认的资产分开出售分开出售。商誉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外购的,但商誉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外购的,但只有外购的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只有外购的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根据中发(2011)5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规定,中小学校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因此其无形资产中一般不包括商誉。当学校合并政府举办的学校时,应当按照本制度关于学校合并的相关规定办理,不存在商誉问题;当学校并购企业等单位时,其出价高于其资产价值部分应当确认为商誉。无形资产的取得与转让无形资产的取得与转让 根据制度规定,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根据制度规定,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计入生的支出,计入事业支
39、出事业支出。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即按处理,即按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处理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处理。规范学校对外投资规范学校对外投资 中小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中小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其他单位的投资,而的投资,而不是不是所属的校内单位,或者自己组建企业。所属的校内单位,或者自己组建企业。投资方式上,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投资方式上,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资产等方式。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一是,以不影响学校正常
40、运转和事业发展为前提。根据中发20115号明确规定,公益一类中小学校(义务教育)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公益二类中小学校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二是,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经过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明确规定:“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三是,投资来源上不能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资金对外投资;投资方向上不得进行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这是因为风险高、且与学校的主业相关度低。四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必须
41、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是公允性要求,是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要求。五是,对外投资收益应当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六是,制度特别强调和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对外投资。已发生了的对外投资,要在合同到期后抓紧收回,不能续签合同继续投资,在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可提前收回。规范资产的使用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实现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资产处置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处置收入应当上缴国库。加强资产出租出借及其收入管理 中小学校出租、出借国有资
42、产,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财政部门有统一规定的,按其规定处理;无统一规定的应将收入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二、加强负债管理二、加强负债管理 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借入款项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批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向个人、单位借款不计入借入款项;细化了“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中小学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款项。增加了“预收账款”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因
43、提供劳务或产品,而预先收到的一部分款项。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代管款项:是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如校服款、教材款、校车费等。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按期归还 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代管款项应分项核算、按时结清。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 为防止因盲目借债而导致财务风险,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一是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二是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 三是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四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严禁举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许违规举债
44、;五是中小学校不得对外提供担保。担保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非金融业务担保,也要禁止。财务清算由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任务的长期存在,部分中小学校的划转、撤销、合并或分立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学校的财务清算是存在的。清算过程中主要涉及资产和负债的清算。清算类型:划转、撤销、合并、分立四种。清算条件: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才能清算。清算要求: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加强清算期间财产与债权债务的管理 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管理状况(清算中不得瞒报、漏报)清算后资产的处理:划转划转经费指标,无偿移交资产 撤销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处置 合并移交接收学校
45、,多余资产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处置 分立移交给分立后的中小学校,经费指标相应划转财务监督一、财务监督内容比较广泛一、财务监督内容比较广泛 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性和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各项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各项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结转结余资金及专用基金管理的合规性结转结余资金及专用基金管理的合规性 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性;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性;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的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二、财务监督形式多样二、财务监督形式多样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专项资金监督专项资金监督 学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学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经经济责任制度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