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例,练一练,第题。教材分析: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但也有特殊的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095保留整数是()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提问:用“四舍五入”法怎样保留位数的?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约等于号?2引入新课:求商的近似值。二、新授:1
2、自学例6:五年级一班有42名学生,在一次救灾活动中共捐款38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学生试做例题,发现除不尽,然后交流怎么办?商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用什么方法保留位数?说说余数的意义,表示几个几分之一?2小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做完之后,让生说说怎么想的.)3.61.71972小结:判断说明。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那么只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能不能判断出千分位上满不满五?(如果除到要保留的商的位数以后
3、,也可以看余数满不满除数的一半来取商的近似值)1练一练,第2题。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方法不限。45.5380.20.644练习十二,第2题,填表。想一想,每到除法算式,先除到商的哪一位上,再分别取近似值比较方便?5根据实际情况去近似值: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一件衬衫要钉6粒纽扣,现有100粒纽扣,能钉多少件衬衫?做完之后肯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让学生自己商量、讨论解决。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两种保留位数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并交流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四、全课总结:略。五、课堂作业:第1、4题。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数、小数的互化
4、方法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3通过分数小数互化知识,渗透辩证法的观点即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自学预设自学内容教材第97一98页的内容指导方法1、自学P97一98的例1、2主题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你会互化吗?练习做一做。尝试练习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投影出示)小数_分数_2.填空:(小黑板出示)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007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教学过程
5、一、自学反馈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投影出示)小数_分数_2.填空:(小黑板出示)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007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二、探究新知教师引入: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一)教学把小数化成分数。1.教学例1(1)出示0.9看到0.9,你知道什么?(2)出示0.03看到0.03你知道什么?(3)出示1.21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小数有整数部分,即为带小数
6、,带小数化成的分数是带分数,带小数整数部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是分数部分。议论1.21怎样用分数表示。(4)出示0.405看到0.405你想到什么?2.从上面的例题,你发现小数化分数有什么简便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小数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3.反馈练习把小数化成分数0.76.130.080.651.075(1)迅速完成(2)汇报结果,并说明怎么想的。(二)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1.谈话引入: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分数也可以化成小数形式。2.出示例2(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
7、确:根据小数的意义,也可以把这些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直接写成小数。(2)观察3组数(3)分组议论知道了什么?(4)分组汇报结果,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去掉分母,看分数中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教学例3.1.教师引入:并不是所有分数的分母都是整十、整百、整千,下面情况应怎样处理呢?2.出示例3(2)汇报思考结果: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成除法算式,然后计算就可以得到小数。(3)按照同学们汇报方法完成例3其余几道题。(指名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说出思路。提示: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三位小数。(
8、4)引导学生归纳: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5)教师提示:这样得到的小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限小数,另一种是无限小数。(6)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分母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分母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教师提示:先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4=229=3325=5514=2740=2225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可议论。(8)启发学生明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9)反馈练习:完成1
9、46页“做一做”要求:口头判断,说明判断理由。三、巩固发展1.第1、2题生填在书中。(1)填空力求准确。(2)集体订正,并说说填空根据。2.判断下列小数化成分数是否正确。(1)判断并说明理由。(2)将错的题改正。3.练习三十三第4题比赛形式:看谁连线既快又对。4.练习三十三第5题。分组竞赛:共分3组,每组两道题,看哪组为优胜组。5.练习三十三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3)看谁先记住结果。(2分钟)(4)同桌互相检查,一个说分数,一个说小数。四、全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那就是说,小数、分数可以互相转化。(板书:分数和小数互化)这是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首先要理解和
10、掌握的问题,是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互化方法一定要牢记。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称物品,认秤。学生独立完
11、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2、贴标签。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3、补标签。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复试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12、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6000克=()千克3g=()g4吨=()千克6000t=()g4千克500克=()克3吨70千克=()千克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
13、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课本第35页的第1-6和练习九的第1-3.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的法则。、下面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指名中差生回答)0.48357.80.90.431.250.98712.5631.415.30.03、做
14、课本34页的第3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请2-3人说一说,积中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再做课本第34页的第6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请2-3人说一说,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独立作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课本第35页的第1题。师巡视,留心差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补缺漏。二、求近似值。、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0.9470.32.9951.8448、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0.280.0490o.720.49133(积保留两位小数)(商精确到
15、百分位和十分位)引导学生比较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异同点。相同的:求积与商的近似值都是看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不同的:求积的近似值要把积求出后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比要保留数位多除一位,然后再取近似值。独立完成课本第35页的第2、3题。第3题可启发差生这样想:先求35000个纱锭有几个1000?再求生产棉纱多少千克?最后求可以织布多少米?列式:7.226.5(35001000)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解答方法。3、学会分析统计表中包括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
16、掌握编制和检查一个统计表的方法。教学重点本节课整理和复习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三项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关键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统计表包括的内容及数量关系,掌握编制、填充、检查统计表的方法。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答有关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编制和检查统计表。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1、教师提问导入。同学们,记忆是智慧之母,你们谁的记忆最好呢?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在小学阶段都学了哪些统计知识?都是在哪册书上学的?2、学生汇报。在第十册的第一单元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求平均数;在第十二册的第四单元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二、归纳整理。(一)加深对
17、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学生讨论汇报。2、教师说明:统计知识在生产、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认真学好统计知识,提高统计能力。(二)整理复习求平均数。例1.某初级中学七个班的学生人数如下:初中一年级:一班40人,二班38人;初中二年级:一班40人,二班40人;初中三年级: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1、学生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2、独立解答。3、教师提问: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必须先求出什么?例1的平均数是按什么平均?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4、启发思考:求平均数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先求出一组数的总数量,再知道平均分成几份。用总数量除
18、以要分的总份数就等于平均数。5、练习。在一堆小麦中取样五次,每次测得小麦的千粒重是:32克、34克、36克、35克、38克。这五次测得的小麦千粒重平均数是多少?6、学生独立解答例2.振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67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7、思考:结合两道例题的解答过程,能试着概括出一个关系式吗?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三)整理和复习统计表。1、指导看书。2、教师提问:统计表中横向有几栏,纵向有几栏,分别表示什么?制作一个统计表,一般包括哪些内容?3、分析统计表中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已填的数据,把空缺的数据填满。4、教
19、师说明:统计表的内容是根据统计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在编制和分析统计表时关键要弄清各栏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5、练习。(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验的成绩(单位:次)25、33、31、28、13、36、30、29、32、21.32、29、25、30、19、27、31、35、26、28.根据上面的成绩填写下表,再算出这班女生测验的平均次数。参加测验人数:XXX总次数:XXX平均次数:XXX(2)下面是育新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学生上学期体育成绩统计表。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两个班各有多少人?(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四)整理和复习统计图。1、指导看书。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
20、某市电子仪器一厂、二厂两个方面的情况,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的快?(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3)你认为哪个厂的生产搞得好?为什么?2、比较【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3、练习。下面是某班上学期美术成绩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哪些内容?解答求平均数问题和编制统计图表的关键是什么?四、随堂练习。1、口述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关键和方法。2、口述统计表包括的内容,检验统计表的方法。3、口述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五、布置作业。1、甲乙两港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从
21、甲港驶往乙港用了4.5小时,返回时因为逆水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2、李小春、王芳、张强三个人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其中李小春重44千克,王芳重40千克,张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根据下面的统计图,编制成一个统计表。4、某地去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六、板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22、。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笔算。467十25=603十847841075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二、新课1教学例l。(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
23、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
24、对齐。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4教学例2.(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
25、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
26、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6小结。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做题之前
27、,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小学数学教
28、案篇7一、旋转与平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现象。(一)做风车:、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
29、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一)做一做:、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二)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三、练一练:第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第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四、作业:课本第页的第题。教学随笔:第课时教学目标:、结合操作活
30、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页的做一做):、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2、将纸片从处向下平移到,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3、想一想:把纸片从处向左平移到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
31、方格?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二、试一试:做课本第页的试一试。、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三、练一练:课本第页的练一练。第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第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第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第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教学随笔:二、除法第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鼓
32、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新授:、出示课本第页的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个十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十,即;也可以这样想,因为,所以。()师提出: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师生先讨论: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
33、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四、练一练:第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第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第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教学随笔:第课时教学目标:、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
34、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小学数学教案篇8活动目标:1、通过剪、拼、数、找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探索出数角的方法。2、通过创设情境,在活动中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3、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创造、合作交往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用具: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共4张,卡纸作的角若干个,课件,实物投影,剪刀。叮当猫头饰若干个,美芝图片若干张。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1、情境中激发好奇心媒体显示:叮当猫神奇地从一座房中出来,边喊叮当法术变!变!变!,边从神气的
35、口袋中变出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又把长方形彩纸变成正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角或奇异的图案。叮当猫的法术高明吧?你有法术吗?二、合作活动1、活动准备。谈话:叮当猫不舍得与同学们分开,它想与大家一起玩一玩。瞧,它在魔幻镱中展出:提问:这些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有的各部分名称吗?回答后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2、活动。(1)媒体显示;叮当猫又蹦又跳;你们已经认识角了,想和我一起与角做游戏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1+1等于几?(学生回答等于2)叮当猫很神秘地在1+1和2之间填成1+12.(学生迷惑)叮当猫笑着说:不信?跟我做。叮当猫示范:把刚才图中的两个角合起来,如:学生模仿:把自己准备的
36、两个角模仿叮当猫做法拼起来。(2)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讨论后达成共识:还是角)(3)自主探索: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个人想法、结果,并讨论谁的想法合理;班内交流。媒体显示:叮当猫笑着问:怎么样?1个角加上1个角是几个角?1加1是不是大于2?(教师评价;优秀组评为叮当猫,优秀个人评为聪明叮当猫,发头饰个。(4)合作探索:媒体显示:叮当猫说:我把两个角这样(重新展示刚才拼法),你还可以怎拼?拼成后的图形有几个角?要求;顶点要重合在一起。小组合作探索,师巡回了解各组拼、数的情况。自由选择友谊组与其交流本组想法及结果。班内交流:学生到实物投影处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的
37、成果,并作为讲解员说说想法及数角方法。其余同这了后补充。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不是2个角?拼法不同,所得角的个数也就不同。学生交流刚才游戏中收获,师总结成表。3、继续数角。(1)呈现游戏方法:媒体中叮当猫问:1+1+1=?等于3吗?请跟我玩,把3个角拼在一起,你有几种拼法?拼出后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2)合作探索。小组内讨论有几种拼法?每种拼示中有几个角?派一名记录员记下来。(师巡回了解各组拼、数、记的情况)。班内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实物投影处展示自己拼法及角的个数。(及时表扬数法妙的同学,发叮当猫头饰。)(评出叮当猫组)。交流中师汇总学生拼
38、法及角的个数,成表为:(3)师生合作总结晶上边两次游戏(以学生谈收获为主)。4、数剩下的角。(1)媒体播放:美芝做完作业,在焦急地四处找叮当猫,发现叮当猫在同学玩游戏,也急着想参加,叮当猫调皮地喊一声:叮当法术变、变、变,一下子跳出3个美芝,都拉我叮当猫要一起玩,叮当猫拿出三张纸(长方形或正方形),分给3个美芝,然后说,如果你把手中的纸剪掉1个角,还剩几个角?(2)(画面停止)提问:小朋友们快帮忙,拿出你准备的纸(长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剪一剪,看她们的答案谁正确。(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情况)(4)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剪法。(本组有
39、几种剪法就说几种,其余小组可自由补充。)5、拓展游戏。(1)媒体播放。叮当猫喊:变、变、变,我要变成小朋友们模样。(画外音:爱动脑,就是你们的叮当法术,同学们个个爱动脑,瞧,叮当猫多羡慕你们呀)。美芝却不服气:这有什么呀,看我的。(美芝民示自己聪明才智:把长方形纸剪掉2个角,数了数,还剩4个角,并哈哈大笑说:我能变出4-2=4,你能吗?)提问:同学们,你敢和美芝较量吗?(2)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讨论;注意整理成表。三、活动总结小学数学教案篇9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难点:会
40、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法:演示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1读出下列各数。3576899096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三、新授。(17分)1教学例4.(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
41、两个问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1)出示小棒图。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
42、)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2)出示计数器图。让学生观察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4737889066353661593、游戏题:找朋友五、堂清练习(8分)1、比大小,在填上“”、“”或“=”1824564635407872244269961881849个一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排列顺序43213879100880小学数学教案篇10教学
43、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口算练习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并说出算法二、情境创设1、出示教材图片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随即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教育3、活动设计活动1探索算法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自己独立思考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活动2巩固算法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