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docx

上传人:1107088****qq.com 文档编号:9001677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A.C.B.D.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法家学派韩非子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

2、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4.关于下图所人物说法正确的有()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A.C.B.D.5.下图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A.反对封建制度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下列言论中,属于战国思想家荀子提出的是()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

3、“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它被后世哪位封建帝王所经常引用()A.汉武帝B.宋太祖C.唐太宗D.康熙帝在关于“人性”的看法上,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孔子:“性相近”B.孟子:“性善论”C.荀子:“性恶论”D.“性恶论”真正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9.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轻徭薄赋“仁”A.B.C.D.以下各言论与其相关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孔子“节用而爱人”B.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老子人生来就具有“恻隐之心、

4、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荀子人们具有“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战国时期的有一学派提出“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二、材料解析题13.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图意为孔子的书籍)。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

5、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参考答案:(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3)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荀子在天论中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规律)。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又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循环)之无端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

6、之谓本。”对此,郭沫若指出:“(荀子)只承认变化而看不出进化,只承认循环而看不出发展。”请回答:(1)荀子有哪些重要主张?(2)根据上引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3)荀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之处?(4)根据材料及荀子的主张说明荀子思想的阶级属性。参考答案:(1)主张: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根源: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随着铁器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他的思想正是这种社会情况的反映。荀子认为事物运动只是无穷的简单循环,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表面现象,而没能指出其实质。荀子的主张只是维护其本阶级的利益的。荀子用简单循环论来论证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永恒性,他所谓的“大本”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制度的愿望和要求,说明其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