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下海市静安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82577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1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下海市静安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下海市静安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下海市静安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下海市静安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 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 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己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产生气体的o 5.6 11.2 16.8 22.4 28.0帙给的质量依A.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B.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4molC.OA段产生的是N。,AB段的反应为Fe+2Fe=3Fe”,BC段产生氢气D.取 20 mL原

2、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 后溶液c(H+)=0.1mol L-12.恒温下,反应a X(g)=b 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C.a=b+c D.a=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片与浓硝酸不反应B.Fe(0H)2是灰绿色的难溶固体C.用激光笔照射胶体可产生 丁达尔效应”D.标准状况下,22.4LCC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x1()234.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

3、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1.氧气C.乙醇所在的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41+20=40”5.如图所示,从 A 处通入新制备的氯气,关闭旋塞B 时,C 处红色布条无明显的变化,打开旋塞B 时,C 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由此可判断D 瓶中装的试剂不可能是AB碱石灰DA.浓硫酸 B.澳化钠溶液 C.NazSOs溶液6.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硝酸钠溶液)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反应物的总能朵图I图n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

4、断裂与形成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7.R原子的质量数为Y,mgRZ冲含有电子X m o L则R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二 二 一 二+二B.Y-X+2C.二二+二二一二D.Y-X-28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I B核素中的中子数为5c.c o?的结构式:6:;C 5:6B.S?一的结构示意图:0)1)D.比0的电子式:H:O:H9,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CL 光.CH3CI+HCIB.CH3cHz0H 浓“2so4 KHz=CHz t+H20170yc.O+B r2 r*r O

5、y-B r+H B rD.租 甥 水,、嘉礼浓岫c o3溶液稀四(酸化至p H=2)-吸附k,j J 嬴 口 a 氧化后过滤1-租硬资料显示:I.pH=2时,NaNOz溶液只能将1氧化为b 同时生成NO;n.I2+5C12+6H2O=2HIO3+10HCl;DI.5SO32+2IO3+2H+=I2+5SO42+H2O;IV.I2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 和 IO3.(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2)方案甲中,根 据 L 的特性,分离操作X 的名称是。(3)已知:反应中每吸收3moiL转移5moi电子,其离子方程式是。(4)。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r却选择了价格

6、较高的NaNO2,原因是方案乙中,已知反应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i2、io3请分别检验滤液中的r、io3,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H2s04、淀粉溶液、Fe2(SO4)3溶液、N a 2 s溶液A.滤液用CCL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B.o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分析】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t+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 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t,A.铁

7、先与硝酸反应,之后铁与铁离子反应生产亚铁离子,最后是铁和硫酸反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没有显酸性的硝酸;B.OA段发生反应为:Fe+NO;+4H+=Fe*+NO个+2%0,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根据铁的物质的量结合离子方程式计算;C.铁先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与铁离子,之后铁与铁离子反应生产亚铁离子,最后是铁和硫酸反应;D.最终溶液为硫酸亚铁,结合消耗铁的总质量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硫酸的浓度。【详解】A.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s选项A正确;B.OA段发生反应为:Fe+N

8、OR4H+=Fe3+NO个+2/0,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由于原溶液分成2等份进_5.6g行实验,故原混合液中n(NO3)=2n(Fe)=2x-=0.2m ol,选 项B错误;56g/molC.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0 A段发生反应为:Fe+NO;+4H+=Fe3+NO个+2 0,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 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t,选项 C 正确;14gD.第二份反应消耗22.4g铁,物质的量为h =0.2 5 m o I,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56g/mol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25m oL所原混合酸中H2sO4物 质 的 量 浓

9、 度 为 等 臀=2.5mol/L,取 20 m L原混合U.1L/酸加水稀释至1 L 后溶液c(H+)=2.5mol/L x2X 0.。=0.1mol L1,选 项 D 正确;1L答案选项Bo【点睛】本题以图象为载体,考查有关金属和酸反应的计算题,难度较大,关键根据图象分析各段发生的反应,注意与铁的反应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解析】【分析】【详解】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假定平衡不移动,X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 倍,即 0.2mol/L,达到新平衡时,X 的实际浓度0.19mol/L,小于0.2m ol/L,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10、,故 a b+c,故答案选A。3.C【解析】【详解】A 项、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钝化也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A 错误;B 项、Fe(OH)2是白色的难溶固体,故 B 错误;C 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用激光笔照射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C 正确;D 项、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无法计算22.41.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 D 错误;故选C【点睛】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不是不反应是解答的易错点。4.C【解析】【分析】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正极应为0 2 得电

11、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正负极相加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可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问题。【详解】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 错误;B.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价降低到-2价,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应有O.lmol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B错误;C.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C.在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6+4e44H+=2%0,溶液

12、为酸性,不能产 生OH,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知识,注意题中乙醇被氧化为乙酸的特点,电极反应式在书写时要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分析。5.D【解析】【分析】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o先关闭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C处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氯气通过D装置后,水蒸气被吸收,或氯气被吸收;打开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说明水蒸气和氯气均未被吸收。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若图中D瓶中盛有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

13、关 闭B活塞时,含水蒸气的氯气经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氯气被干燥,没有水,就不能生成H C IO,就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 以C处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IO,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故A不选;B.若图中D瓶中盛有澳化钠溶液,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关 闭B活塞时,氯气经过盛有淡化钠溶液 的D瓶时,发生置换反应,氯气被吸收,没有氯气进入C装置,有色布条不褪色;打开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IO,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故B不选;C.若图中D瓶中盛有Na2s。3溶液,在A处

14、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关闭B活塞时,氯气经过盛有Na2s。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被吸收,没有气体进入C装置,有色布条不褪色;打开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IO,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故C不选;D.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关 闭B活塞时,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氯气经过硝酸钠溶液后,氯气不能被完全吸收,也不能被干燥,故仍可以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IO,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打开活塞B,在A处通入含水蒸气的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IO,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故D选;答案选D。6.A【解 析】【分 析】【详 解】A.化学反应中化

15、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 量,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 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能量的差 值,故A正 确;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B错 误;C.图I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 误;D.由 图II可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 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 误;故答案:A.7.A【解 析】R原 子 的 质 量 数 为Y,mgR2-中含有电子X m o l,即=X(二-二+2)=二,解 得 加 三 三 二,答案选A。8.D【解 析】【详 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中子数=14-5=9,故A错 误;B

16、.硫 离 子 的 核 外 有18个 电 子,核 内 有1 6个 质 子,故其结构示意图 为 心,故B错 误;c.CO2为共价化合物,其 分 子 中 含 有2个碳氧双键,其 正 确 的 结 构 式 为O=C=O,故C错 误;D.水是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存在共用电子对,其 电 子 式 为H:0:H,故D正确;故 选D9.B【解 析】分 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据此解答。详 解:4(:出+5竺 一 出。+匹1是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A错 误;B.CH3CH2OH里 坚%TCH2=CH2T+H2。是乙醇的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不是取代反应,B正确;170

17、1CC.+Br2上+Br+HBr 是苯与液漠发生的取代反应,C错 误;D.NO2+H2O是苯与硝酸发生的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D错 误。答 案 选B。10.C【解 析】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详解:X、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物质的量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也不会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减小,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故正确;

18、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Z、同时生成n m o IX,说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减小,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均不发生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容器体积不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明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方法是解本题关键,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可逆反应才达到平衡状态。本题的易错点为和的判断,要注意Y为固体。11.C【解析】【详解】A.苯分子中没有C=C双键,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C

19、CI4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故B错误;C.乙烯和乙醇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2H4、C2H4 H2O,耗氧量相同,im o 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4消耗。22+丁 mol=3m ol,分子数为3NA,故C正确;4D.羟基的电子式为9:H,常温常压下,17g羟基的物质的量为lm o l,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对象是否为气体;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12.C【解析】【详解】A.向浓硝酸中伸入铜丝,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NO2个+2出0,故A错误;

20、B.铝盐可以和一水合氨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生成的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AI3+3NH3 H2O=AI(OH)3J+3NH4*,故 B 错误;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故C正确;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N。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SO32+2NO3+2H+3SO42+H2O+2NOt,故 D 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一看 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二看 拆分是否恰当:在离子方程式中,

21、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看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13.C【解析】【详解】A.除去溟苯中的少量澳,可以加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澳苯,故 A 错误;B.除去C L 中的少量H C I,通过盛有饱和NaCI溶液的洗气瓶,故 B 错误;C.除去硝基苯中混有的少量浓HNO3和 浓 H2 s 将其缓慢倒入到NaOH溶液中,冷却静置,分液,故C 正确;D.除去NM 中少量的水蒸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故 D 错误;故答案选Co14.C【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

22、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物质。A 中不是同一类有机物,不正确。CD 中官能团的个数不同,也不是同系物。C 中都属于装酸,互为同系物,所以答案选C。15.D【解析】【详解】气体收集分为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能用排水收集法收集的气体,说明气体难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只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选 项 A 不选;B、二氧化硫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 项 B 不选;C、氯气可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 项 C 不选;D、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 项 D 选;答案选D。16.A【解析】A.Na+、

23、N03 S。/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 A 正确;B.Ag+与 能 够 反 应 生 成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与CECOO-能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HJ与0 H能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晴: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要注意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利用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要熟记常见的易错的一些离子反应,如:Fe2*与N 6一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 NO;、1相遇)不能共存等。17.C【解析】【详解】A选项,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共热,要先加氢氧化钠使溶液调至碱性,再加新制氢

24、氧化铜加热,有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没有加氢氧化钠使溶液调至碱性,没有改现象,不能说淀粉没水解,故A错误;B选项,用粕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喷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不能说明不含有钾元素,故B错误;C选项,向某一卤代燃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发生了水解反应,冷却后滴加足量HNO3酸化,再滴入AgNO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 AgBr沉淀,说明该一卤代克为嗅代崎,故C正确;D选项,向某溶液中滴加BaC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可能存在SO4?-、Ag+,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8.D【解析】A.用锌粉代替锌块,增大了接

25、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B.向该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盐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C.改用4moM?盐酸溶液,增大了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向该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D选;故选D。19.D【解析】【详解】A.明帆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形成AI(0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A正确;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锌、铁、海水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故B正确;C.M g 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C正确;D.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氢气

26、和氯气,得不到镁,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故D错误;答案选D。20.B【解析】【详解】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碳酸钙高温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合理;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指铁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是置换反应,不合理;C.煮豆燃豆箕,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合理;D.雷雨肥庄稼,将氮气转化为硝酸,是自然固氮(由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合理;答案选B。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40%1:3【解析】【详解】(1)设反应达到平衡时,氮气反应了 xmol,N2(g)+3H2(g)=5=2N H3(g)起始(mol)2 6 0变化(mol)x 3x 2x平衡(mol)(2

27、-x)(6-3x)2x根据题意,有(2 x)+(6-3x)+2x4M 解得 x=0.8;3 x 0 X氢气的平衡转化率a(H?)=:一xl00%=40%。(2)设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 m o l,乙烯的物质的量为ymol依题意有 x+y=0.4,3x+2y=0.9;解得y=0.3,x=0.1,故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2.催化作用 CH2-C H2+B r2-BrCH2CHr 溶液紫(或紫红)色褪去 D BC B【解析】【分析】(1)石蜡油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反应;(2)石蜡油生成的乙烯,乙烯与浸水发生加成反应;(3

28、)石蜡油生成的乙烯能被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氧化;(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根据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分析。【详解】(1)石蜡油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发生分解反应,A中碎瓷片的作用催化作用。(2)石蜡油生成的乙烯,乙烯与溟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是CH-CHz+Bm f BrCL-CHzBr;(3)石蜡油生成的乙烯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紫(或紫红)色褪去;(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D装置中的现象能证明乙烯与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5)A.甲烷、乙烯都不溶于水;B.甲烷与澳水不反应、乙烯与滨水反应生成B rC-C H r且使

29、滨水褪色;C.甲烷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不反应、乙烯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且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D.甲烷、乙烯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B C,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Bo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匕 N022 3.硝 基 苯。取代反应 碳碳双键 O+H N 0 3 噂 酸 g+H QCH=CH2-F CH-CH,土吆 4 J【解析】【分析】(1)A的名称是硝基苯;(2)C为苯环加成后的产物;(3)B 9D是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H2cH3取代,所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E中所含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B f A是硝化反应;(5)苯乙烯加聚变成聚苯

30、乙烯。【详解】(1)A的名称是硝基苯;(2)C为苯环加成后的产物环己烷,结构简式为0;(3)B fD是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H2cH3取代,所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E中所含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B9 A是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为 Q+H N 0 3 浓,酸;+也0;CH=CH2 CH-CH,i(5)苯乙烯加聚变成聚苯乙烯,方程式为n g 触剂.6。【点睛】注意苯环不是官能团。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4.2NO2+2I+4H+=I2+2NO f+2H2O 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无冷凝结晶不扣分)3l2+3CO32=5r+IO3+3CO2 t(或 3I2+6CO3,3H2O

31、=5+IO3*6HCO3D 氯气、酸性高镒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卜(或亚硝酸钠仅能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意思对即可)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滴 加Fez(SOJ3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另从水层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加硫酸酸化,滴 加N a 2 s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103【解析】分析:反应是碘离子被亚硝酸钠氧化生成单质碘,然后利用活性炭吸附单质碘。方案甲中利用碘易升华分离。方案乙中利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单质碘,转化为碘酸根和碘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二者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据此解答。详解:(1)反应为pH=2

32、溶液显酸性,NaNOz溶液将 氧化为L,同时生成N O,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r+4Ht=l2+2NO t+2H2O;(2)根据卜易升华的特性,分离操作X的方法是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3)根据已知条件,反应中每吸收3molh转移5moi电子,则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为5(从0价升高为+5价和从0价降低为T 价),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是:3l2+3CO32-=5r+IO3_+3CO2 f或3I2+6CO32+3H2O=5r+IO3-+6HCO3-5(4)4、酸 性KMnO,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z,原因是氯气、酸性高镒酸钾等都

33、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卜,从而得不到h;(5)检验滤液中的可以选择氧化剂将其氧化产生的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检验滤液中的-可利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产生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因此实验方案为: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滴 加Fez(SOJ3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另从水层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加硫酸酸化,滴 加Na2s。3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海水中提碘的问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及实验能力考查,弄清富集碘和吸收碘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碘的存在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选择,注意结合题干信

34、息解答。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 离Na2c。3溶液和CH3COOC2H5,选 B.粗盐提纯,选和C.用CCL,提取碘水中的碘,选 D.用FeCh溶液吸收CL,选2.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 eH eO e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3.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

35、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Q02BDC催化剂Cu.A催化剂,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B.由物质A到物质B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物 质B、D和E可以用饱和Na2c。3溶液鉴别D.由物质B、D制 备E常用浓硫酸作脱水剂4.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钠和镁等,其流程如图所示。蒸发海水外水、青结晶粗盐-NaCl母液一MgtOH盐酸 浓缩-MgChYHtO丝MgCk曳 贝 壳 蟠 CaO公 石 灰 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金属钠B.上述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反应C.上述流程中生成Mg(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1D.不用电解M gO来制取镁

36、是因为M gO的熔点比MgCb的高,能耗大5.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可能是()A.H2XO3B.H2XO4C.H4XO4D.H3XO46.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二二E n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且三者原子序数之和为1 6,其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 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位于VIA族B.1 mol Y和3 mol Z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 mol CC.A和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C和X一定

37、条件下能反应生成A和B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a N b M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t2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C.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D.3 时,v(N)的反应速率是 2/ti mol/(L min)9.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 H 3C H=C H C OOH。现有氯化氢、滨水、纯碱溶液、乙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0.“可燃冰”的 组 成 可 表 示 为 (H20),经研究测定,I n?的可燃冰可释放出200m3的 C fh气体。

3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可燃冰燃烧值高,污染小;B.可燃冰作为燃料,说明水可以变成油C.可燃冰将成为新的能源;D.在海底和冻土层中,可能存在可燃冰1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食物变质B.合成氨C.钢铁腐蚀D.塑料老化1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这种试剂是A.N a O H 溶液 B.C u(OH)2悬浊液 C.碘水 D.NazC C h溶液1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从食物中获得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金属铝的冶炼可采取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油的质量和产

39、量D.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储来获得1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H iC l B.H20 C.KC 1 D.NaOH15.%-N M R (核磁共振)、物-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气、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 3c与 12cM互为同位素C.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D.与 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6.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中不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A.同+3氏速醇。B.CH 2=CH 2+C12+Ca (O H)2 f 7cH +Ca C12

40、+H 200+CH2=CH2To_CiH5D.C0+2H 2-CH 30H1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歪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绿色植物进行光和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8.布洛芬片常用来减轻感冒症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H3 尸3 CH3H CH26HCOOH布洛芬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 13H 18O 2B.布洛芬与乙酸是同系物C.lm ol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19.(6分)在下列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氨水

41、B.液态氯化氢 C.二氧化碳气体 D.熔融的氧化铝20.(6分)由H、D、T与 气1、37cl构成的具有不同组成的氯化氢分子共有A.3种 B.4种 C.6种 D.8种二、计 算 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6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 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 到NO?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l.O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求:(1)该浓硝酸中HN03的物质的量浓度?(2)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3)NO?和弗。4的混合气体中,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

42、少?三、实 验 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2.(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一套实验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A中盛有乙醇、浓硫酸和醋酸的混合液,C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 Cl2 6CE0H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醛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7.977.1(1)浓硫酸的作用是。(2)球形管B 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3)反应中所用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o(4)C 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o(5)从 C 中 分 离 出 乙 酸 乙 酯 必 须 使 用 的 一 种 仪 器 是;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酸

43、和水,应先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分离出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馆,收集77的馆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3.(8 分)已 知 A 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图是由A 为原料生产某些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图。口2能 漏G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分子的结构简式:(2)写出B、C 分子中,含氧基团的名称:B C(3)写出下列反应类型:(3)(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B-CH 3CH O: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B+C-D:_ _ _ _ _

4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4.(10分)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两 种 元 素 可 组 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Z的 原 子 序 数 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d)Z元素的名称是 OW、X、Y三 种 元 素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是 (用化学式表示)。写 出Y?Xz的 电 子 式 一(4)写 出W2X2和ZX2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5)W?和X2是组成某种燃料电池的两

45、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通 入X2的 电 极 是 一(填“正极”或“负极写 出 通 入W2的 电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一 rn2i ixX2稀硫酸参考答案一、单 选 题(本 题 包 括20个 小 题,每 小 题3分,共60分.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符 合 题 意)1.A【解 析】【详 解】A.NazCO3溶 液 和CECOOC2H5分 层,应选择装置,不能利用蒸镭分离,A错 误;B.粗 盐 提 纯,可溶解后过滤、蒸 发,则选择装置和,B正 确;C.用CCL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萃取装置,即装置,C正 确;D.用FeCL溶 液 吸 收C L,选择洗气装置,即装置,导管长进短出,

46、D正确;答 案 选A。2.B【解 析】【分 析】【详 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6,A 正 确;B.乌头酸含有竣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错误;C.乌头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C 正确;D.含 有 3 个 竣 基,含 im ol乌头酸的溶液 最多可消耗 3molNaOH,D 正确;答 案 选 B。3.D【解 析】【分 析】有 机 物 A 的 分 子 式 为 C2H.则 有 机 物 A 为 乙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B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的 物 质 C为 乙 醛,乙醛催化氧化生成的物质D 为乙酸,乙酸和乙醇生成的物质E为乙酸乙

47、酯。【详 解】A.体 积 分 数 为 72%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A 项正确;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项 正确;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加以鉴别,对应的现象分别是:没有明显现象、产生大量细小气泡、液体分层,C项 正 确;D.在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并不是脱水剂,D 项错误;所 以 答 案 选 择 D 项。4.D【解 析】【详 解】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和氯气,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A 错 误;B、碳酸钙高温分解是分解反应,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48、和水是复分解反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均是分解反应,过程中没有置换反应,B错 误;C、加 入 氢 氧 化 钙石 灰 乳 生 成Mg(OH)2沉 淀,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Mg+Ca(OH)2=Ca+Mg(OH)2,C错误;D、氧化镁熔点高消耗能源高,不 经 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D 正确;答 案 选 D。【点 睛】本题考查了海水提取镁的过程分析判断,主要是关于是效益和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法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选 项 C是易错点,注意石灰乳参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需要用化学式表示。5.B【解 析】分析:根据主族元素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确定X元素的

49、化合价进行判断。详解:元素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X,则最低价是一2 价,所以X的最高价是+6 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XO3中 X元素化合价是+4价,A选项不符合;H2XO4中 X元素化合价是+6价,B选项符合;H4XO4中 X元素化合价是+4价,C选项不符合;H3XO4中 X元素化合价是+5价,D选项不符合;正确选项B点睛:掌握主族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0 除外),其中氟无正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 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WA、VA、VIA、WA族。6.D【解

50、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 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据此来分析,注意第HA族、第IDA族之间有10个纵行,为 7 个副族和1 个vm族。【详解】A.原子序数为3 和 5 之间相隔11个空列,A 项错误;B.4 和 5 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 个皿族,且与5 号同主族相邻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B项错误;C.1号和11号元素之间相隔一个周期,第一列应为1、3、11、19,2 号元素与1 号元素之间相隔16歹(,C项错误;D.第一列为VIA族,第二行为16、17、1 8,第三列为零族,根据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