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97552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海潮》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海潮》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海潮》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海潮》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执教时间: 年 月 日课题望海潮课时数 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方面: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能力方面: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情感方面: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词是诗歌的一种。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都合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乐府等别称。由于音乐上的要求,句子的长短须依照曲调的节拍,韵脚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词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派,一为婉约,二为豪放。明张蜒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本课两首词均

2、属婉约派作品。2作者简介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至景枯元年(1034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3关于望海潮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

3、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

4、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1精读望海潮。指导诵读,学生划出节拍,标出韵脚,然后诵读。2【提问】望海潮这首词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明确】作者对于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身临目睹后,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艳羡之情,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山川、城市的特点,加以详细、具体的描绘。词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

5、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望海潮(东南形胜)作者笔下的杭州给人什么印象?富庶、美丽安定、祥和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陈振孙在直斋录解题中评这首词“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词人是采用了怎么样的手法,使这首词达到了这种效果的?词人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作品选取典型、最具有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这两句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因而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3、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么样的作用?词中有许多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修改意见板书或小结作业布置1 诵读 2 自己任选一句诗,做副画,再现诗中意境,体味作者感情。课后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