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区发改局根据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安排,近日,对全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 基本情况作为日照市的驻地区,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调创”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临港”、“临钢”、“临空”优势,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全区服务业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良好势头。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9.5亿元,同比增长6.3%,占GDP比重达到63.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3
2、2.04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7.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1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服务业地方税收26.2亿元,占地方税收比重79.5%。2017年13月,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5亿元,同比增长9.9%,总量、增速在两区两县中均列第1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7.84亿元,同比增长47.44%,同比增长14.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9.5%。在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保险、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9.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服务业在全区产业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
3、位。一是传统商贸业持续繁荣。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商业网点建设,引进了华润万象汇、大润发超市、苏宁广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超和城市综合体,投资5亿元新建日照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处,对23处农贸(便民)市场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凌云集团、友谊商店、农夫田歌等企业积极开展社区便利店、连锁店建设,逐步构建了以东、中、西三大商圈为核心,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以便利店、连锁店为补充的多业态、多层次的商贸流通新格局。目前,全区共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商贸流通企业9800户,商贸流通工商业户4.9万户,培育年销售过亿元、营业面积超1万平米的大型商超9个,营业面积超3000平米的大型电器卖场5个,发展连锁店、社区便利店
4、、加盟店149家,营业面积达到10.8万平米。2017年1-3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3亿元,同比增长9.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提高了0.8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78亿元,同比增长8.4。分行业看,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下降19.6%,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8.2亿元,同比下降2.9%,八大商场实现零售额10.6亿元,同比增长4.16%。二是交通物流业平稳发展。发挥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仓储运输、货物联运、配送中转等业务,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物流产业体系。临港商务区规模逐步形成
5、,中盛国际商务港、蓝天国贸中心、海纳大厦、兴业喜来登广场、天德海景城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吸引了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入驻。2016年我区新增运输车辆404余辆,运输企业(含物流公司)25家,总量分别达到3568辆、498家。办理上岗证311余个,持证人员达15000余人。完成货运量2448万吨,货运周转量达48.96亿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016年度,交通运输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4.5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22.31%,交通运输物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之一。三是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鲁南国际金融中心”的部署要求,加大对金融保险类项目招引力度
6、,先后引进了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齐鲁证券、中信万通证券等新兴金融保险机构,初步形成以日照金融大厦为龙头,以烟台路、泰安路和济南路为产业轴的金融产业集群。目前,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8家,法人金融机构25家,证券公司营业部4家,期货公司营业部3家,保险机构40家。发展新型金融组织21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0家。截至201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79.80亿元和1420.98亿元,较年初同比分别增长16.2%和7.3%。全区已有19家上市挂牌公司,去年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57亿元。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
7、62亿元,增长10%,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6.5亿元,占服务业全部税收收入的24.9%,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9.9%。金融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成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四是信息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快速起步。依托高新区服务外包基地、电子产业园和清大华创产业园,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促进产学研结合,建成了两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了全国首个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集中招引了美国甲骨文科技、残友信息科技、窝窝团商城等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与高端业务开拓能力的跨国公司以及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动漫设计、电子商务
8、、服务外包等高科技领衔的高端服务业。目前,2016年全区新招引服务外包企业2家,新纳统服务外包企业6家,全区服务外包企业达到70家,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1.5亿元,占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的95%以上。全区发展电子商务企业、业户30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可达247亿元。 五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紧抓“旅游富市”战略发展机遇,按照“景城一体、全域发展”的思路,在滨海旅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乡村旅游和以西部三镇为重点的山水生态旅游。龙门崮旅游度假区、花仙子婚庆文化产业园、河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南湖旅游文化城、海曲九龙湾休闲生态园、蓝莓湾休闲采摘、月湖山水城市农庄等
9、一批精品生态旅游项目成为XX旅游的新名片。2016年全区新创建A级旅游景区3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精品采摘园4家;全年接待游客121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15.8%。同时,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我区先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黑陶之都”等称号。 六是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以“两个商务区、一个商业区”为核心,按照“错位发展、特色集聚、有序推进”的原则,聚力推进服务业楼宇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服务经济的“增长极”。在中心商务区,以淄博路为主线,加快其向南北辐射布局,建设发展了华润万象汇、大象
10、国际、安泰国际广场等项目,形成了以休闲购物、金融证券、文化娱乐、企业总部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在临港商务区,沿上海路和日照港区,建设发展了中盛国际商务港、日照港国贸中心、海纳大厦、海洋财富中心、天德海景城、兴业喜来登广场等项目,形成了以货物贸易、船代货代、餐饮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在老城区商业区,以推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建设发展了东关北路商业街、苏宁广场等项目。目前,全区已建设商务楼宇56个,建成楼宇面积90余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400余家,其中重点推进的服务业楼宇项目42个,计划投资370亿元,总建筑面积1400多万平米,兴业财富中心、日照港国贸中心、大象国际商务中心等17个项目投
11、入使用,新入住企业600余家,金融大厦、兴业财富中心等两个项目地方收益超5000万元。兴业喜来登、天德海景城、苏宁广场等1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127.53亿元,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兴业喜来登A栋写字楼整栋出售给财金集团,酒店与喜达屋合作预计2021年营业;天德海景城A栋30楼以下已有10家企业入驻,B栋正在装修;苏宁广场诺福特酒店正在装修,预计2017年上半年营业。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9个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总投资40.5亿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二、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及时调整完善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重
12、点工作加强协调调度。今年来,成立了“两个商圈”办公室,加强对老城区商圈和石臼商圈的提升改造的指导协调。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绩效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全区服务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市对区县服务业考核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发展服务业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了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道、有关部门也建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服务业工作机构,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形成了上下齐抓、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二)强化载体建设,着力推动服务业提升规模、增强活力。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中心
13、城区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以“一个商业区、两个商务区”和”“三个园区”为载体,重点加快推进“两个商圈”提升改造和“三个园区”建设,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突出绿色生态和乡村文化等主题,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极,服务业载体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实施领导包保和重大项目“面对面”、“月报告”、“联络员”等体制机制,加强协调服务和跟踪管理,着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17年XX区百项重点工程项目中服务业项目7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73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4.12 亿元,其中,日照国际金融财富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施工;日照市海洋
14、公园建设项目四季花鸟园主体钢结构完成,海洋馆三层主体施工中;涛雒风情小镇计划9月份启动。同时,围绕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抓好骨干企业培植。对各行业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制定培育计划,促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助推服务业增量提质。重点培植日照市XX金阳农贸有限公司、日照金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浦发银行日照分行、山东领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睿翅电子商务产业有限公司、日照京华电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赞宇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XX区12349家政养老服务中心等30余家重
15、点服务业企业。三是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太阳文化旅游区3个园区建设,推进日照“公路港”、东方太阳城、中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太谷飞机维修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实施配套,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三)强化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在认真贯彻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区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重点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和改进政府
16、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围绕意见落实,我区服务业职能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服务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文体部门制订了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供销部门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势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遇,切实抓好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门加快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平台,提升了行业信息平台共享水平;统计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统计工作,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准确可信的数据参考。(四)强化资金投入,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坚持市场取向运作,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17、,初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区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运用担保、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服务业的投入,带动了服务业增量扩张和结构优化。积极开展对上争引,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2012年以来,全区实现服务业对上争引资金8844万元,争引项目43个,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连续五年对服务业发展先进进行表彰,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发挥先进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快构筑多元投资格局。从扩大开放、放宽准入入手,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银企联手等
18、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三、制约服务业发展动能不足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缺乏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二是缺乏推动各服务业行业加快发展的激励措施;三是社会各界对服务业发展在我区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具体到各行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商贸流通业优质、集约程度较低。一是产业层次较低,缺少大的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储备项目。服务业楼宇方面,受房地产形势和融资困难影响,投资步伐放缓,鲁闽大厦、资润大厦等在谈项目进展缓慢,且没有新的储备项目。海纳大厦、日照港国贸中心、海洋财富中心等项目企业入驻率低,房屋出售和企业入驻率尚达不到30%,造
19、成大量空置。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方面,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等现象,电子商务多为小微企业和工商业户,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科技园、高新区及部分小区内,面积一般为100至300平米,部分淘宝网店在自家或租赁生活小区的车库经营,运营成本低、商品档次不高。二是相关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中盛商务港、日照港国贸中心等项目方反映,楼宇项目高大上,周边环境脏乱差,在临港商务区缺少绿地、公园、休闲娱乐、餐饮、停车、公交等公共配套服务。服务外包业主普遍反映服务外包基地交通不便,虽然开通了13路、41路公交车,但在服务外包基地工作实习的学生来自大学城各个院校,由于公交站点少,且工作加班加点较多,学生来往交
20、通极为不便。三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务院、省政府都相继出台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商贸流通等行业发展的措施、意见,岚山区、莒县、五莲等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我区尚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服务业楼宇方面的扶持也仅2014年得到了落实。四是服务业专业人才短缺。在调研中,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企业都普遍反映,受产业层次低,发展空间小,生活配套无法满足需求等影响,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留不住人的现象突出。大学城的部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企业辛苦培训学员掌握技能后,很快就跳槽到大中城市发展。(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一粗一低两缺失”问题。一是物流产业化、现代化水
21、平低,发展方式粗放。物流业进入门槛低,致使当前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小规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衔接配套能力不足,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建设也相对滞后,部分公司为争夺货源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给整个物流市场带来了混乱。以大型现代物流园区为主的骨干物流节点设施进展迟缓,我区现代物流在区位、产业、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行业形势低迷。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区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及销售额、利润、税金等经济指标都处于近几年来的低潮。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贸易企业采取保守经营策略,运输企业货运量随之减少,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甚至停产倒闭。三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
22、持。目前我区对物流的综合管理缺乏明确界定,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交叉和多头管理的现象,责、权不对等,对物流业的扶持不够,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需改善。四是高素质物流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缺乏,制约了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三)旅游业发展总体上停留在初级层面,新战略、新模式的认识有待提高。一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有待深化。“全域旅游”作为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新模式,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已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成为实现“旅游富市”战略目标的主要抓手。目前,全区还缺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富市战略实施的更加具体、更加有效的措
23、施。二是旅游项目有待提升。旅游项目建设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文化内涵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具有核心吸引力的龙头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强,内容单一,同质化问题突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挖掘得不够,开发的深度不足,没有形成旅游产业链,留不住人的问题仍然突出,综合收入也偏低。三是旅游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全市重点推动的八大产业融合中,我区占据优势的城旅融合、商旅融合、工旅融合等方面,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缺少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四是旅游节庆活动规模、效果还有待提升。目前,我区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是以
24、企业自行策划、组织为主,存在着创意不新颖、主题零散、规模小等缺点,缺乏全区性的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节庆、会展活动。 (四) 金融服务业面临挑战。 一是金融总量相对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上市挂牌公司少,融资能力弱。金融资产总量偏小,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从金融结构来看,银行业仍是我区金融业的主导产业,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等产业相对滞后或发展不够充分。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金融服务“三农”还有差距。出于对资金安全、中小企业信用度以及银行经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一些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金融
25、机构对农村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突出,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任重而道远。三是信用体系不完善,民间融资不规范。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不够,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查询系统,没有做到资源共享。民间融资的不规范对金融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对正规金融业务的挑战,成为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危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亟待加以规范引导。(五)养老服务业途经过于单一。一是社会认可度相对低。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老年人及其子女仍不能接受将入住养老机构,对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会有社会偏见,因此入住率一直不高。二是资金支持不足。
26、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标准和成本相对较高,如日照市东方康护养老院现有持证医师8人,护士5人,同时每位护理人员工资在3000元左右,对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养老机构而言负担较重。三是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作为养老院,专业的养老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关的保健、养老护理人员、医师缺乏。 四、促进服务业发展动能转换的几点建议(一)着力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 1.推动批零餐饮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培育特色鲜明、模式成熟、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进电商集聚发展、跨境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供应链管理,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二是培育流通主体,重点培育
27、亿元的流通骨干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新一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打造“十分钟”便利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快传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三是发展大众餐饮,提高餐饮服务水平,提升早餐服务水平,加强鲁菜推广,拉长餐饮产业链。 2.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一是按照我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在城区努力打造“四大”商业圈,结合旧城改造,继续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商贸业格局。二是抓好城区市场的合理布局和升级改造。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比如汽车商贸城。随着汽车销售业务拓展,奎山汽贸城汽车4S店很多需要开设第二家或第三家4S店
28、,开设4S分店需要距离第一家4S店10公里远,建议在城北规划建立大型汽车商贸城。三是以四大商圈为重点,加快推进日照温州城二期、凯德广场、名嘉广场、河山汽车城等新型商贸项目建设,引导金阳市场、石臼市场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四是加强特色商业街建设,扎实推进投资25亿元的东关北路商业街开发建设,积极做好海曲人家滨水特色街的招商工作,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次、创特色、上水平。五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消费市场共同繁荣,增强消费拉动力。 3.构建养老服务业体系 一是突出居家养老,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信息平台为手段、满足老年人各种养老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社区居
29、家养老一体发展。二是突出医养结合,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加快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三是突出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四是坚持全民覆盖、保障适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五是积极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4、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一是加大家政服务品牌培育力度,建立较为完善的
30、家政服务业政策支撑体系,借助“阳光大姐”、12349等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信息平台与各类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服务功能实现全面提升,力争城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建设公益性信息平台,健全各级家政服务平台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功能,建设家政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及从业人员追溯管理系统,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全省、全天候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依据全省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四是实施家政服务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业示范企业、示范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培训基地创建活动,逐步完善示范评价标准体系
31、。五是实施权益保障工程,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切实维护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1、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一是以日照高新区为依托,加快发展软件开发、研发设计、动漫创意、金融后台、物联网等服务外包业态,加快推动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二是着力发展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传媒、数字技术、广播影视、动漫游戏、表演艺术等业态,规划建设南湖文化产业园,争引高科技企业集团和研发机构入园,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中介服务业。三是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创新,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聚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
32、先导、以融合发展为特征、以广泛应用为目标、以安全可控为保障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环境。四是培育大型骨干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做强一批新兴业态小微企业。五是创建一批电子商务知名品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城区、社区和园区试点。六是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创新,建设一批“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1)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一是聚力突破高新区。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对高新区进行“二次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基础,科学界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高
33、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中的综合排名提升3个以上位次,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二是建设日照市科技创新综合体。设立产业技术研发、技术引进转移孵化、技术成果交易、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学术交流“六中心”和众创空间、企业研发总部、专家公寓“三载体。三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科技金融、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提质升级。规范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支持它们不断完善科研设施和条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
34、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加强产业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新材料研究院和机器人研究院建设,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切实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基础前沿技术上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三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密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和交流,通过共建科研平台、共同承担科技项目、人才委托培养等方式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好高校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金市场优势,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3)构建高端人才支撑体系。一是保持人才总量稳定增长。人才总量年均增长9%以上,到2021年达到92260人,每万人口中人才数
35、达到1350人。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到2021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达到79300人,逐步提高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比例。通过柔性引进和自主培养,建立一支符合XX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4)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探索财政资金“拨、贷、补、买”(无偿拨款、贷款贴息、事后补助、购买服务)的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撬动和放大作用。二是发挥企业科技投入主体作用。落实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以上。三是强
36、化金融创新功能。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各类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研究制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形成与企业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区财政设立区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3、发展现代金融体系 (1)加大信贷投放,鼓励银企合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抓住国家当前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鼓励银行积极争取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投放,增强对XX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运用并购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对我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
37、对接,把银行关注度高的项目和涉及地方发展及民生的项目统筹安排,打包向银行推荐。鼓励政策性银行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对有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简化业务流程,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2)完善金融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我区区位优势
38、明显,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工和合作大有可为。尤其要利用好青岛建设金融中心的契机,推进我区东关北路、烟台路商业街区域等金融功能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采取切实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区设立机构,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我区金融市场,营造功能齐全、竞争充分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使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洼地。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全面探索金融创新。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会计、律师、评估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讲诚信、有实力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9、提供配套服务。 (3)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国家关于稳步发展主板市场、壮大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各项规定,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上市挂牌的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加快规模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挂牌前期准备步伐,尽快形成一批上市挂牌企业梯队。推动上市挂牌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深化与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战略合作,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
40、导资金,积极发展创业及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和信托业务发展。 (4)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农村金融资源,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区域业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和完善相关奖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热心服务“三农”,力争区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发挥XX农商银行、日照银行、各村镇银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探索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努力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
41、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5)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社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文化,扎实推进“信用XX”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研究制定我区地方金融机构监督管理配套办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机构等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流程,依法开展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工作,全力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司法机关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司法收贷工作,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帮助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稳定地方金融秩序。(6)创新“走出去”金
42、融服务。建立健全全区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法制化建设,全面构建纵横结合、覆盖完整、运转协调的区域金融运行监管格局,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4、构建现代物流体系(1)推动转型升级,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支持对物流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产业提升、功能提升、服务提升、形象提升,成为物流行业的信息、商品集散和电子商务集成的运营枢纽。加快培育龙头物流企业,鼓励企业联盟化发展。对全区物流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和集中清理整顿,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2)搭建综合物流管理和服务平台。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原材料和产成品包装、运输、仓储、简单加工等业务进行剥离
43、外包,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长服务,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使物流企业融入产业物流供应链。围绕冶金、浆纸、粮油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物流量较大的临港产业,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初步形成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融合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鼓励商贸企业、大型专卖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等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仓配、配送等业务,或者创新配送模式,走联盟或共同配送模式,打造工业制造业、商贸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3)加快推进物流集聚区的建设,借助东部港口、黄河三角洲、临港临钢等物流区域规划建设。一是强化招商选资。结合我区实际,放大集聚效应,在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及规
44、划布局的前提下,重点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物流企业入驻。二是加快项目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提升集聚区的综合、集约、信息交易、集中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辅助服务等功能。四是加快推进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投资建设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与综合运输体系及转运设施建设,搭建跨国多式联运直达通道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4)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推进城乡配送体系和快递业发展,推广“农超对接”,推进电子商务快递配送信息平台和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建设。一是促进快寄业与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现代农业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二是按照“龙头带动、企业推进、农村培育”的发展思路,完善
45、电子商务发展配套设施,推进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和网店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产业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三是推进“电商进村”、“电商扶贫”“互联网+便民服务”等工作,完善网络体系,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三)着力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1、巩固提升滨海旅游业(1)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做好“旅游+”和“+旅游”的具体实践,推动我区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46、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当前我区服务业发展要实现新的突破,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切入点既符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推进好“旅游富市”战略实施的现实选择。要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学习、聘请智库专家、深入调研分析等方式,确立推动全区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方案。(2)强化政策性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科学发展。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建议制定出台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具体使用办法,确定扶持引导的重点方向和重点内容,鼓励引导项目和企业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3)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立高效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具体组织协调
47、旅游发展工作和旅游市场运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发展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4)整合资源,打造平台,集中力量建设旅游大项目。学习借鉴莒县打造莒国故城和五莲县五莲山度假区建设的方法,对我区旅游资源条件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区域进行集中打造,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升项目整体水平。可以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旅游小镇打造、乡村旅游集聚片区建设为方向,在河山、南湖、三庄等选择两至三个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和配套,作为区级重点推进的项目,成立工作机构,整合政策资金,聚力打造拳头产品。 (5)在城镇化中优先规划建设服务业基础设施,拉长产业链“留住人”。一要强化“城市即旅游”的观念,将城区打造成为
48、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全面落实“城市不仅要为市民服务,也要为游客服务”的要求。二要强化“宜居的必须是宜游的”城市发展理念。宜居宜游城市的核心是生态、文化建设和以机场、高铁(轻轨)、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大交通建设。(6) 优化服务环境“人聚人”。加强对城乡群众的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全社会的“好客”精神,使“好客”成为每一个XX人的道德操守、成为每一个XX人的行为规范,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服务环境落实好“好客山东”的庄严承诺。不断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整合人社、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做好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把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纳入全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旅游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各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及规定,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