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896601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说明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的要求,课程考核采用100%形成性考核方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形考)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以及文字教材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郭德俊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2版)编制而成。通过完成形考任务,学生能够了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运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

2、问题。形考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序次章节形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权重11-6知识测评第2周第8周末2023专题讨论第4周第6周10%37-12知识测评第7周第13周末2041-12案例收集与分析第12周第14周末1551、9、12调研报告第13周第15周末206第2、8、9、10、11章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第14周第16周末15%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卷面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得出的为每次形考任务的实际分数,6次形考任务实际分数相加后得到的成绩为课程最后形考成绩,也即课程的最后成绩。每次任务都要求认真完成,一旦

3、发现雷同或抄袭现象,被抄袭者和抄袭者都作0分处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知识测评(100分,占权重20%)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A.巴甫洛夫 B.詹姆斯 C.罗杰斯 D.桑代克2.下列选项中,与注意品质的好坏无关的是(C)。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转移3.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C)。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BC)。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

4、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5.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AD)。A.发现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试误说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B)。A.初级概念学习 B.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D)解释。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9.快

5、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A)提出的。A.奥斯本 B.基克 C.杜克 D.卢钦斯10.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的关键是(CD)。A.反馈 B.示范 C.展开 D.概括。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2.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3.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

6、记忆方式。4.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5.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6.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7.原理学习: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是改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8.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9.定势:也称心向,

7、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也就是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如果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以后每当遇到类似情境时,即不加思索地以同样方式去处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采取某种想法解决某类问题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凡是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采取同样的想法。10.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它功能。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答:(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是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2.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答:小

8、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3.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4.简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答:(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5

9、.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答: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的彼此不同。小学儿童的认知差异表现为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和认知风格差异。 (1)一般认知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其个别差异表现为智力水平差异、表现早晚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但它不是

10、学业成绩的决定者,研究表明,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儿童的智力依然处在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有早有晚的特点经常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埋没一个未来的巨匠。智力的结构差异,指构成智力结构的认知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智力的结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2)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早期的学习经验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入学后在某一特定

11、知识领域存在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当学生缺乏预备性知识时,要求教学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教学宜采用演示法、讲授法等高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预备性知识时,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和非结构化教学法。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3)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在认知风格上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心理变量。2.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答:培养小学

12、儿童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广开思路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路越开阔,越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其创造力越高。反之,一个人的思路越狭小,越不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其创造力越低。因此,要培养小学儿童广开思路,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的习惯,以提高小学儿童的创造力。(3)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只有发展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较好地得到发展。(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所谓原型是指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5)头脑风暴法这是奥斯本提出的

13、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个体的创造性高低与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显示。不同的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独立的、灵活的、容纳的、主动的、痴醉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儿童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是丰富多彩的,有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重视在这些学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3.论述如何培养智力技能。答:智力技能

14、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因此,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1)形成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为了促进学生形成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教师在教学中

15、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大声描述观察内容、直观教具的操作过程、以及思维过程和概括的结论,鼓励学生互相问答和相互议论等。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力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多样,注意举一反三。第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100分,占权重10%)得分评卷人请认真阅读教材第3章相关知识,围绕下列题目,分小组开展面对面或者在线专题讨论。请在讨论结束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

16、以及小组成员发言对自己的启示。(100分)专题讨论题目: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及其不同学习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等主题展开讨论。要求: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每个小组自定时间,通过QQ、微信等或面对面开展讨论,讨论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讨论时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发言提纲。专题讨论完成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及小组成员讨论对自己的启示,填写讨论总结表,不少于400字,请附上讨论照片或截屏图片。答:自己的发言内容: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形成S-O-R联结。

17、而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人本学是一种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的形而上学学说。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外在的刺激和反应,而认知主义主要研究面对外部的刺激,机体通过什么样的内部过程做出反应,前者重外部,后者重内在。人本主义认为人应该对个人行为负责任,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目的和行动方向。小组成员讨论对自己的启示:个体的行为反应,因其后所跟随的刺激不同,就决定了其后该行为再度出现的可能性。行为是完全可以塑造的,如果某个人的行为有缺陷,那是由于他所受的训练或外部的环境影响所致,几乎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塑造,而塑造行为的前提就是任何一种被

18、塑造的、合适的行为出现之后予以重复强化。这些中间变量是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是把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联结起来的内部过程,是需要系统、信念价值动机、行为空间。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知识测评(100分,占权重20%)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BD)。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2.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D)。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3.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A.复

19、述便是死记硬背B.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BC)。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BC)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A.首字联词法 B.划线法 C.笔记法 D.列提纲法6.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D)来解释。A.直接强化 B.固定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7.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C)归因。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8.

20、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D)。A.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 B.获奖情况C.教师评语 D.学生作品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D)。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

21、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2.他律:他律即支配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受制于外部必然性而非由理性自身决定。3.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5.个人效能感: 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

22、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6.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不同于外界刺激的作用。人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也可能意识不到,但没有这种内部动力,人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7.成就动机: 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8.情绪:主要指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

23、需要的满足而增强、减弱或消失,如捷报传来个体高兴得手舞足蹈,听到噩耗痛哭失声。9.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10.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品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第一,品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第二,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第三,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2)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研究品德的发展

24、。(3)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2.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和分散学习;(3)试图回忆;(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3.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答: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是:(1)把握愉快四因素。(2)明确挑战性任务。(3)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4)强调掌握目标。(5)专注于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答: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动作

25、技能的学习。5.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答:(1)准确鉴定、分析并营造课堂气氛。(2)保持积极情感和教学热情。(3)公正评价并合理期望学生。(4)提升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5)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答:第一,激发道德动机。例举典型行为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有关道德行为方式的知识,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动机。第二,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榜样,展示有关的道德行为方式,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在公平、守规则、负责任等方面树立榜样。第三,采用行为技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青少年的道

26、德行为习惯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道德行为训练的主要原则是强化正面教育,当青少年的言行符合教育者的标准时,就要给予肯定。2.试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学习策略是一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同时,学习策略存在适应性问题,不同的策略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材料,所以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在策略学习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

27、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2)生成性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3)有效的监控教学生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非常重要。尽管教师都清楚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去实践。策略执行监控是自我调节的重要环节。有效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4)个人效能感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

28、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3.试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答: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可参考以下建议:(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引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为了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恰当,作业难度

29、适中等。(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当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

30、出不当行为时,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教师在对学生施行了必要的惩罚后,还要开展细致的工作,防止学生产生敌对的或自暴自弃的想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方式。另外,教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的惩

31、罚。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案例收集与分析(100分,占权重15%)得分评卷人请收集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实践案例,结合所学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或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以及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100分,其中案例材料占50%,案例分析占50%。)要求:请认真研读全书各章的内容,查阅、收集、筛选(或加工)相关案例。案例可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对小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实践的实例,小学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方案或活动方案等等。案例可摘录已有案例(刊载于网络、报纸、杂志上的资料,请注明资料出处),也可根据生活实践适度加工和改编。提交的案例要求主题清晰

32、、重点突出,不少于400字。案例分析要求紧扣主题、联系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案例基本情况】(体罚事件)没完成作业等等殴打学生哈尔滨市某小学正在上微机课的四年级学生某某和另外三名同学被班主任王老师叫回班级教室。往老师质问某某作业中为什么少做了3道题,孩子解释说老师留作业的时候自己正好去上厕所了,所以漏听了这三道题。王老师当下让某某不做这三道题还有作业中算错的题。由于紧张,某某过了十几分钟还没做完题。王老师见状生气地在某某左颊上扇了两耳光,又在她右腮和右臂上掐了几下,后来,经过医院诊断,结果为左面部外伤,右面部痉孪,三叉神经压痛,右上臂皮下淤血。【案例分析】一、原因分析

33、再笨案例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师德问题。师德是最表象上的东西,实际上再往下深究,是被掩盖了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1.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压力时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使教师心理难以平衡。3.教师承担的多重角色,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冲突。二、解决方案1.从学校的角度讲,首先,学校领导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多给教师一些关注。其次,学校应为教师设立交流的平台。再次,学校应适当组织一些活动,给老师一个放松的机会。还有,学校应适当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把-切教育任务都压到班主任身上。最后适当地组织老师的培训,教授心理知识和方法。2

34、.从教师的角度讲,最能够调节情绪与心理压力的人还应是教师自己。3.目前实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只重学历和知识水平,只重考试,却没有心理测试的内容,也不做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这无疑是不完善的制度。三、小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人格逐步形成。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人物。教师已经成年,在生活中是学生行为参照的对象、模仿的榜样。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由于其认知水平的优先,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足,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对和反社会性的人格,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滥用权力,会影响学

35、生整个的人生观、世界观。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熟练掌握心理疏导技术,以合理、健康的方式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第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调研报告(100分,占权重20%)得分评卷人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第9章和第12章。2查阅相关资料,选取一定的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通过在线或实地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小学老师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维护和促进小学生和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3调查结束后,提交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应包括“题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结论及启示”等,字数

36、不少于1000字。4.评分时着重考察调查方法的可行性、调查内容的丰富性、调查结论的有效性等。参考答案:关于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XXX实验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50名学生。二、调查内容小学生学习动机即由一种学习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 部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促进或促退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式。(其中 1、2为多选题,3为单选题。)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试卷50份。四、调查题目1、是什么使你上课专心听讲?A对这科感兴趣。B喜欢这

37、个老师。C老师严格要求。D爸爸妈妈的叮嘱。E怕老师和家长责备。F希望得到表扬和认可。2、你最喜欢上什么课?为什么?A有意思,好玩。B能学到许多知识。C老师和蔼,喜欢这个老师。D老师、家长说这课非常重要。E喜欢这一方面的知识。F具有学习这一科的天赋,能够很容易学会。3、你每天完成作业是:A自己主动完成的。B家长催促。C不完成。D老师监督五、调查结果ABCDEF11614222014232122318722193232700四、调查结论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动机的变化。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来源于老师和家长的叮嘱和要求,还有得到表扬认可。到了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逐

38、渐过度到对这科感兴趣和喜欢某一个老师 上面来了。此外,学生从低年级单纯地喜欢手工、美术、体育等科任课程逐渐转变为喜欢数学、语文、体育上来了。也就是说,学生从自身认识到了学习语文、数学、以及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完成作业方面,学生的自觉性有所增强,很少再依靠老师和家长,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但是,总体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依然还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主要靠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或者来自与外界的压力来维持某种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较简单或容易的内容时,应使学生紧张些,布置有-定难度的作业;如果学习内容较难或较为复杂,则应尽量创造轻松的气氛,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出现问

39、题时,教师要心平气和地耐心引导,以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等等。第六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100分,占权重15%)得分评卷人要求:1认真阅读教材第2、8、9、10、11章有关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完成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2该方案可用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实现:根据小学儿童存在的多种个别差异,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儿童创造性、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从学习策略教学角度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教学任务。3课程设计方案要求清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教学活动的安排、

40、教学评价与总结等内容。活动方案不少于600字。4.评分时着重考察课程设计方案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突出,教学内容呈现是否合理,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参考答案:“新大陆”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学生能了解拉丁美洲的概念,掌握在居民组成、语言等方面与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地图,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形成全球意识。(2)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到达的不是出发前的目标东印度群岛,他将

41、这个大陆上的居民叫作“印第安人”,提问:他发现的是哪个大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进入新课美洲新大陆。【设计理由】多媒体导入能够给学生以视听冲击,激发学生对美洲的学习兴趣。环节二:新课讲授美洲的位置和组成【教师活动】利用PPT展示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提问:美洲有哪些你们比较熟悉的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岛屿和海峡有哪些?【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畅言。【教师活动】展示巴拿马运河的阅读材料。提问:巴拿马运河有何地位?【学生活动】既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又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再次阅读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思考:如何描述南、北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

42、位进行讨论思考,之后汇报成果。【教师总结】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美洲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设计理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提升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教师活动】美洲按照语言和居民的不同,在政治地理学上又可分为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提问:阅读教材,思考“拉丁美洲”指的是哪里?【学生活动】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教师活动】播放北美殖民历史和拉丁美洲历史视频片段。提问: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语言和居民有何不

43、同?【学生活动】快速回答问题。【师生总结】北美地区主要说英语,加拿大部分居民说法语,居民主要为白种人;拉丁美洲主要通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居民主要为混血人种。【设计理由】通过观看视频,在学习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全球意识。环节三:巩固提高组织“美洲小导游”活动,鼓励学生任选美洲的某个国家上台介绍。【设计理由】有趣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有效调节课堂节奏。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结合板书共同回忆美洲的位置与组成、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相关知识。作业:预习教材“美洲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设计理由】师生共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形成知识网络,巩固所学内容。预习作业可为学好下节课内容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