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杨》教案1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白杨》教案10篇.pdf(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白杨教案有关白杨教案 1010 篇篇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1 1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高尚品质。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会 3 个生字,理解“戈壁、清晰、抚摸、介绍、_、表白、陷入、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体会作者以物喻人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2、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3、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4、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者难理解的语句的地方做记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
2、时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的课文:白杨(板书课题)2、请四位同学分部分朗读全文。(要求学生正音。)3、师:上节课,蔡老师已经布置同学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谁愿意说说通过看书、看报、查阅工具书等办法,你查到了哪些有关白杨的资料?(自由发言);二、学习课文。1、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啊,那么作者又是运用什么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描绘白杨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把它找出来,划一划、读一读。2、交流。(1)生:大戈壁滩上的白杨用词语“高大挺秀”。(课件出示句子)“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行白杨树,每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师:谁能说说“高大挺秀”这个词语的意思?生:
3、“挺”:直;“秀”:美、清秀、秀丽,形容白杨又高、又直、又秀丽。(简笔画:白杨)师:你理解得很好,能把这句话读读吗?(指导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2)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课件出示句子)师:反复读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大”这里是说白杨树姿态很美,一向是高大、笔直的。(板书:树干挺直)生:“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告诉我们,无论把白杨
4、树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戈壁需要它挡沙时,它很快就在()生根、发芽、成长;堤岸需要它护堤时,它很快就在()生根、发芽、成长;荒山需要它绿化时,它很快就在()生根、发芽、成长;师:书上有没有这么写?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是用哪组关联词语表示的?(生:哪儿哪儿)(课件点出:哪儿哪儿)这是说白杨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板书:适应性强)师:老师剪辑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欣赏。(观看录像:戈壁滩上的白杨)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说说吗?(生自由发言)师:(引读):这就是说:遇到风沙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雨雪时,白杨总是那么直,
5、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干旱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洪水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无论环境怎样恶劣,白杨还是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板书:性格坚强)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生:这句话用上了“不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语。(课件点出:不管不管总是)师:是啊,白杨不但形象美,内在也很美,同学们,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这段话吗?(指名一、两名同学读)师:爸爸的神态庄重严肃,话语意味深长,让我们再次感受白杨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试着背背爸爸说的这三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3、师: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在乡间,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
6、可见,对此,人们不以为奇。然而,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却令人惊叹不已。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戈壁滩景色吧。观看录像:茫茫大戈壁师:你对大戈壁有什么了解?可以说说吗?课文是怎么描写大戈壁的?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句子:“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师:能抓关键词语来理解吗?(要求学生自由读,再画出描写戈壁的词语)生:我画了这句话:“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说写出了大戈壁很荒凉。生:这里写大戈壁用了“并不那么清晰”,这就是说大戈壁模糊、不清晰。生:我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
7、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生:我画的是“茫茫”,它是一望无际的意思。这里是说大戈壁面积大。师:课文中大戈壁用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生:“荒无人烟”、“一望无垠”、“空旷单调”、“风沙漫天”4、师:作者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要写这荒凉的戈壁?生:多少荒凉的景象呀!就在这时,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来烘托白杨树的高大的形象。师:面对种种艰难挫折,白杨如此坚强不屈,此刻,在“爸爸”和我们心中,白杨还只是戈壁滩的一株树吗?生:不,它们更像大戈壁
8、的“卫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三、口语交际:师(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心甘情愿地在哪儿扎了根。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看,戈壁滩有了它,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观看录像:戈壁滩的环境改善)看了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能把它写在脸上吗?(生高兴地笑笑)白杨上擎青天,下踩戈壁,它总是那么坚强。此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白杨说,现在请以“白杨,我为你”为题,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生各抒已见)四、作业:1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 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白杨有三个特
9、点:1 树干挺直;2 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3 性格坚强。生:我知道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真是令人惊叹不已。生:在荒凉的大戈壁,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二、学习课文。1、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啊。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获得更多的知识。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弄明白哪些问题?(学生质疑)2、师:咱班的同学特爱动脑筋,敢于提问题,蔡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交流。3、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不知同学们在讨论中,都弄明白了哪些
10、问题?(1)生:“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课件出示句子)师: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生:不知道)那孩子知道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待会儿,我们来听听看,孩子们都知道些什么?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_工作。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 _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生:他们可能知道_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生:孩子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疆离内地很远了。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他们只知道爸
11、爸在_工作,妈妈也在_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_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_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师: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_工作?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_去读书?生:他们不知道_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师:那么你们知道吗?你们能回答吗?生:爸爸、妈妈在_工作是为了建设_,保卫_。生:爸爸接他们到_去读书,是想孩子们长大了也建设_。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板书)师:爸爸的心愿正好道出了边疆建设者的一句豪言状语:“献了青春献终
12、生,献了终生献儿孙。”(3)课件出示句子:“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忽然,它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A 生:“爸爸在沉思什么?”师:“呜呜呜”,鸣笛声不断长鸣;“隆隆隆”,火车依然在行驶。但这一切,并没有打断爸爸的思路,此时,爸爸脑海里正在想什么呢?同学们能想像一下吗?(观看录像:正在行驶的火车窗外不时闪过一行行白杨)生答:爸爸可能是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的子女,自己的下一代就要在边疆落户,也参加边疆建设。师:读着这段话,
13、同学们心里是否还有疑问?B 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一丝微笑?生答: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C 生:“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什么?(暗指爸爸);“几棵小树”指什么?(暗指孩子);“风沙”指什么?(暗指各种困难。)师: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呢?你能试试吗?(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渗透读写例话)。师:请同学们找找爸爸望着白杨树时,与“想”有关神情的词。生:出神、沉思。(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在想什么?请
14、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好好读一读课文,体会体会。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课件出示以上问题)生:望着窗外的挺拔的白杨出神,爸爸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年轻时也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无数的扎根边疆的边疆建设者。(课件出示:思过去、思自己)生:看到几棵小白杨正在成长,爸爸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新一代边疆建设者正在成长。(课件出示:思未来、思子女)师:课文表面上是在赞扬白杨,其实(生:)也在赞扬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师:对,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语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借谈白杨,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
15、愿。今后,我们若在阅读时注意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收效也会更大一些。四、谈感想。师:我们已经学完了整篇课文,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吧。谁先来?(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五、作业:1、练笔:把读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成一篇小_。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及自己认为含义比较深的句子,并多读几遍。3、背诵整篇课文。附板书:19 白 杨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2 2白杨优秀教案设计白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爸爸借白杨表白的自己的心;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_的重点语句,掌握作者使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6、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西部、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作者表达的情感;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谈话法,通读感悟法,讨论法,品读语句法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父亲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去_上学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的故事,并重点学习了白杨树的特点。那么这位父亲真的只是在说白杨树吗?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二二)初读感知初读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白杨树的特点。(板书:高大挺秀、坚强、不软弱、不动摇)顺势过渡到深入
17、研读:_中介绍了这么多关于白杨树的特点,真的只是在说白杨树吗?(三三)深入研读:深入研读:1.引导学生找出“不是的,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学生阅读这一段落,联系全文回答:爸爸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来?学生找出下文中“爸爸在_工作,妈妈也在_工作_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爸爸是个边疆工作者,边疆需要他,他就在那里生根发芽。3.教师总结这是爸爸的“心态”(愿意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自己的心),并引导学生明白,像爸爸一样的这是一类人。(板书:心态;扎根边疆,默默无闻)过渡:_当中除了写爸爸的心态之外,表白的心还指什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渐入_情境,所以
18、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汇报成果,教师总结即可)4.学生得出“心”的第二层含义即是“心愿”。并找到_末尾“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颗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进而得出:爸爸希望作者和妹妹长大后也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这个心愿。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5.在学生理解透_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至此,教学环节结束。(四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这一部分我会从课文的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将情感拓展到更深层次,我会设置如下问题:如果同学们长大了有选择工作地的机会,你愿不愿意去建设西部,去那些需要我们的偏远地区
19、工作?这样设计在巩固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提升。(五五)小结作业小结作业小结会采用谈收获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如下:1.查找西部建设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西部地区和西部建设者的了解;2.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尝试用这种手法写 300 字左右的小练笔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3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认识本课 6 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
20、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2、搜集有关_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2、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
21、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波浪线标出。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三个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3、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
22、“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白杨 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默读 14 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
23、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学习_的 511 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学生分角色朗读。学习_第 12 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出示课件:白杨
24、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A、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B、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
25、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A、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B、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C、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风沙刮来,白杨树_雨雪打来,白杨树_面对干旱,白杨树_面对洪水,白杨树_ 有感情朗读第 13 小节。学习第 14 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出示课件:
26、他们只知道爸爸在_工作,妈妈也在_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_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_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_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_去,你们知道吗?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_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2、学习爸
27、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出示课件: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交流讨论。理解爸爸的心: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指心脏。指思想、感情等。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 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28、。老师小结: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1、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
29、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_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2、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根据以上的设想大胆展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4 4古人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说,同样,课堂教学也忌平淡。课堂结构应该像戏剧一样有冲突有高潮,错落有致,有起有伏。教学一切安排力争既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对于教学重点,难点,要组织教学高潮,引导学生迎浪前进。
30、一旦重点、难点攻克,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恍然大悟,而且充满胜利的喜悦,获得学习的愉悦。下面介绍我教学白杨的过程:一、以图入境,先声夺入。我在第一阶段教学时,力图追求“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教学开始,我明确地交代了本课的目的,然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图画,画面辽阔,色彩灰黄。地上沙丘起伏,空中风沙迷漫。这时教师配以动情的描述:“看,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直观的图画,形象的描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仿佛把他们带到了人迹罕至的大戈壁,使学生产生了
31、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达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二、扣住重点,分步出击。白杨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特点的一番话含蓄深刻,是_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采取分步出击的方式,通过自读理解、扣词体会、描述渲染、表情朗读四个步骤,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直无私、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白杨形象。课堂中,形成了教学高潮。师:(小黑板出示爸爸讲的一番话)爸爸是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的呢?先读第一句。生:(齐读)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师:“从来”是什么意思?生:“从来”是一直,向来的意思。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这句话是说白杨树向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这是白杨的本性。生:有了
32、“从来”一词,突出了白杨正直高大的本质特点。师:对呀,请大家把这句话中“从来”一词去掉读一遍。然后再加上读一遍,体会“从来”一词包含的感情。(学生对比朗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以上学生的理解)师:请同学们用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内涵的方法学习第一句。我请人朗读一遍。生:(读)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于。生:我从“哪儿哪儿”体会到不管在什么地方,白杨都能生根、发芽、成长,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生:高原需要白杨,白杨就在高原生根;戈壁需要白杨,白杨就在戈壁扎根。白杨的适应力真强。师:是呀,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扎根,不讲条件,不畏艰苦,这是什么呀?生:(沉思后举手)老师,这是无
33、私奉献的。师:对!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请大家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学习第三句。生:(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先自己理解,然后同桌讨论一下,最后交流各自的看法。生:老师,我认为“不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用得好,它表现了白杨不怕一切困难,坚强不屈的品格。师:爸爸的这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正直无私,坚强不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生:(激动地)我对白杨产生了崇敬的感情!生:(深情地)我觉得白杨真了不起,真伟大!师:好!请让我们一齐怀着
34、崇敬的感情朗读爸爸的一番话。生:(充满感情地朗读)教学至此,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激发了,都沉浸在对白杨热爱、崇敬的氛围之中。三、启发联想,点到为止。在白杨教学中我选择了联想式结尾法,由白杨联想到无数边疆建设者,由边疆建设者联想到各地的建设者,由文中的小白杨联想到自己,在学生的无限遥想中教学戛然而止,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师:(充满深情)有多少边疆创业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来成都参加教学活动的_代表队14人中就有13人是从全国各地到_去的。_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祖国各地也有无数的“白杨树”,我们教室里也有“白杨树”,是谁呀;生:(
35、一愣,继而恍然大悟,微笑着)我们,我们就是小白杨!师:(赞许地)对,你们就是一棵棵充满生机的“小白杨”。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下,一定会长得高大挺秀,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生:(沉浸在愉快、充满希望的气氛中)By 南京孙双金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5 5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教学难
36、点教学难点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教具学具教具学具鹏博士教育软件幻灯片教学时间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板书课题解题1、谁见过白杨?说说白杨是什么样的?2、微机出示“资料部分”,认识白杨二、检查预习1、微机出示“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指导生字的读音3、指导读描写“大戈壁”、“白杨”的话和爸爸谈论白杨的话。三、讲读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默读课文想想这一段主要些什么?2、讨论解答弄懂环境和气候的恶劣点击:理解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二)、理解 23 自然段1、指名朗读 23 自然段2、微机出示白杨树的画面理解“高大挺秀”3、读了这一段后你有什
37、么感受?(喜爱、崇敬)(三)、理解 414 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讨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一位旅客”指谁?说说“爸爸的神态有什么变化?(望着出神”“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微笑消失色变得严肃起来”)4、理解爸爸说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默读 1517 自然段。说说爸爸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学好本领长大建设边疆)(三)、讲读第 15 自然段1、齐读课文2、说说爸爸沉思什么?3、“一课高大的白杨树”和“一棵小树”各比喻什么?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四、作业: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
38、分段。总结段意。第 2 课时一、默读课文讨论分段概括段意1、自由度课文分段2、讨论分段情况,概括段意一段:(13)列车在大戈壁上运行。二段:(414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特点。三段:(1517)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四段:(18)孩子们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3、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1、浏览课文,概括中心2、讨论确定中心三、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1、同位讨论2、集体讨论订正四、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2、学生练习写生字和课后词。五、作业:默写生字感情朗读课文。第 3 课时一、指导背诵 1418 自然段1、指导分段背诵2、借每段开头一句话背诵3、同位互相检查背
39、诵二、巩固练习鹏博士出示以下各题1、辫字组词2、找反义词3、判断句意4、选词填空三、总结学法,巩固中心思想四、作业:1.背诵课文 1418 自然段2、朗读 4在希望的田野上板书设计:高直白杨高大挺秀生长范围广借物生命力强|爸爸表白心愿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喻人教育子女教学札记:_以白杨比喻爸爸,教学中让学让学生懂得其用意所在,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知道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6 6【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有感情地朗读
40、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视频戈壁风光。、幻灯片_建设者艰苦创业和_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段,知道了这一课主要讲爸爸在去_的路上,通过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的内心。那么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又表白了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二、感悟白杨特点、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课文的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绍白杨的话,然后认真读读这几句,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全班交流:找生读句子。
41、交流:第一句: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比如: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师: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师过渡:现在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大戈壁生根、发芽。下面我们就去大戈壁看一看。(播放课件:戈壁风光。)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42、,不软弱,也不动摇。”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就默默无闻地舒枝展叶,绿化城市;农村需要,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防风挡沙;戈壁需要它,它就扎根戈壁,成为铁路线上的卫士。看,风沙刮来了,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雨雪打来了,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干旱袭来了,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洪水涌来了,白杨像磐石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崇敬)现在,你就放开声朗读这段,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吧!自由练读后,指名读。三、领会爸
43、爸的心愿、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找生读、自然段。、交流:师: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话里有着深刻的含义,而 此时孩子们还不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回答。、师导:课文中用了三个只知道,实际上暗含着孩子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_工作;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他们接到_去念书;不知道_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师: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弄明白: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师小结: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44、。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齐读。四、“借物喻人”的写法师: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自己读自然段,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五、总结升华,进行练笔、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现在
45、就让我们透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_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播放幻灯片:_建设者艰苦创业和_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_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交流练笔。、小结: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7 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学习边疆建设者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背诵指定的段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情感
46、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爸爸”的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定向示标1、导语3 月 12 日是什么节日?你在这一天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分钟演讲)那么,白杨树还有什么特点呢?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杨的世界。板书:白杨2、复习检测题。适当点拨,回答:2 分钟(1)白杨,又叫()、()。在我国()广泛种植,文中的白杨生长在()。(2)课文写一位在()工作的父亲,向()介绍()的事。3、示标。(1)理解课文,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7、指定的段落。(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读、记:1 分钟。自学指导一:思考题一:白杨树有什么特点?自学方法:1、画出描写白杨树的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白杨树的特点。3、各种形式的朗读。导学释疑一:汇报:1、逐句理解“爸爸”的话。抓住“从来”、“哪儿”等词理解白杨的特点。2、多媒体演示:戈壁滩。3、各种形式的朗读。老师适当点拨,学生汇报。板书:适应性强,坚强不屈。6分钟。自学指导二:思考题二:“爸爸”的心愿是什么?自学方法:1、画出你们知道的,推想你们不知道的。2、此时,你学会了什么?老师巡视,学生自学讨论。2 分钟。导学释疑二:汇报:1、读学生们知道的段落。2、交流学生们不知道的。3、揭
48、示出“爸爸”的心愿。4、再读“爸爸”的话。老师点拨。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5 分钟。自学指导三:思考题三:“爸爸”望着白杨树,为什么又微笑呢?自学方法:读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老师巡视,学生自学讨论。2 分钟导学释疑三:汇报:1、微笑的原因。2、你想对“爸爸”说什么?3、“爸爸”只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老师点拨。画小白杨,板书:借物喻人。3 分钟。合作探究:个人小组师生 老师点拨,解答疑难。4 分钟。自主测评1、事物做人的道理白杨无私奉献蜡烛老师点拨。练习。10 分钟。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3、说一说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白杨教案白杨教案 篇篇 8 8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
49、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_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第一: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第二:我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我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上完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五点”收获,“四点”思考。一、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使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在读的形式上,有自由
50、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听读、背诵等。同时,我以学生为本,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意识,如,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句品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二、注重教师评价,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随时注意用丰富的语言评价学生,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从师生交流中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