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55816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课同步测试1.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B. C. D. 2.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西汉隋唐宋朝明朝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废丞相设内阁A.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3.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秦朝西

2、汉隋唐宋朝明朝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废丞相设内阁A.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4.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宋以前君臣“坐而论道”,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清朝只能“跪受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 君主

3、专制不断强化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 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6. 中国古代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A. 皇帝的秘书机构B. 中央的派出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D. 朝廷的朝贡藩属7.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二府三司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明朝设置内阁制D. 明朝设置内

4、阁制 清朝设立军机处8.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 主要利用宗室强化皇权9. 明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确立一省制 废丞相 设内阁 建立东厂A. B. C. D. 10. 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吴王说吴国开国者在周室中辈份最高,所以“为长”,晋定公说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尊王攘夷,成为周王室认定的霸主,所以自己才是“长”。这反映出A. 宗法分封制蕴含着大一

5、统的因子B. 诸侯争霸导致周天子的威信扫地C. 嫡长子继承制因诸侯争霸受到冲击D. 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1.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 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2.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

6、.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13. 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 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 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14. 商朝时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但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色

7、彩C. 只有周王亲属才能受封D.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格局15. 商朝时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但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色彩C. 只有周王亲属才能受封D.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格局16.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

8、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周)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结合所学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是西周时期的特征,政

9、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是唐朝的特点,“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是元朝的特征,象郡、“直道”、灵渠、小篆是秦朝的特点。故选B。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皇权的加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到明朝中央官制的演变体现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故D正确。A.表格没提及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A。B.题干无提及监督制度,故排除B。C.题干无体现,故排除C。故选D。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依据表格中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从汉代的中外制度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这些中央官制均是在

10、削弱或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A正确。B.表格中的政治制度是均是在削弱或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不能监督皇权,故不选B。C.表格信息无体现,故不选C。D.表格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故不选D。故选A。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A正确。B.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故不选B。C.题干没有体现等级制度,故不选C。D.郡国并行

11、制在西汉初才有,故不选D。故选A。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旨在考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表现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项与题干明显不符,故排除;明朝以前没有内阁制度,C项说法不妥,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B。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行省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B.中书省是中央机构,所以“行动的中书省”指的是中书省派到地方上的中央机构,即行省,故B项正确。C.行省不是地方的自治机构,故C

12、项错误。D.行省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机构,不是藩属国,故D项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二府三司只涉及集体宰相制度,故不选A。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只涉及另设机构以分权,故不选B。C.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分析选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制,内阁不是正式行政机构,辅助皇帝,故C正确

13、。D.明初开始已废除宰相制度,故不选D。故选C。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B.这几次分封,没有促使中央集权的强化,也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故不选AB。C.由题干描述可知古代封建有四次反动,都是因为分封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为诸侯而导致的,结合所学可知,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就瓦解了, 但还是深深地影响到后世,故C正确。D.题干反映的是利用宗室造成了反动,不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故不选D。故选C。9.【答案】B【解析】略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题干中的黄

14、池之会和晋国尊王攘夷的行为,说明吴王和晋定公都认为自己在周王室中有一定的地位,而当时周王室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因此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蕴含着大一统的因子,故A符合题意。BD.这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BD。C.嫡长子继承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故排除C。故选A。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要求结合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题干涉及的是中央机构,不是地方制度,故A错误。B.根据所学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汉实行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隋唐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地位仅次于皇帝,享有大权,后者相权被一分为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

15、中央机构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正确。C.题干信息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C关联不大,故排除C。D.本项是科举制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故选B。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西周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本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题干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C.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D.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故选D。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商周

16、时期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据材料“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不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配,故不选A。B.据材料“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可知材料体现出等级色彩又具有明显的血缘的色彩,故不选B。C.据材料“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结合所学可知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故C正确。D.依所学,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不选D。故选C。1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

17、干信息。【解答】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但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可知同姓和异姓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体现出浓厚的宗法色彩,故B项正确。C.西周分封的对象除了王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故C项错误。 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格局是在夏朝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B。15.【答案】B【解析】略16.【答案】(1)第一小问“变”依据材料中“上犹是继体之主”进行概括,“不变”依据材料中的“下虽无世禄之臣”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抓住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

18、息“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这一角度进行论证 故答案为: (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 变:皇帝掌握国家大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

19、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解析】(1)本题考查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本题考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时也居主导地位分封制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上的第9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