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Ⅱ卷)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9 免疫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4249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Ⅱ卷)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9 免疫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课标Ⅱ卷)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9 免疫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Ⅱ卷)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9 免疫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Ⅱ卷)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9 免疫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课标生物专用)专题19免疫调节五年高考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7课标全国,4,6分)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答案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过敏反应的特点。血

2、糖浓度降低和骨骼肌活动减弱与呼吸困难无直接关系,A、B错误;由题意知,提取液(A)初次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小鼠无明显的异常表现,再次注射A,小鼠很快出现异常表现,此现象符合过敏反应的特点,故A中可能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C正确;若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则初次注射提取液时,小鼠就应该出现异常表现,D错误。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借助过敏反应的特点,通过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探究。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解题时注意“题眼”。该题的“题眼”是第二次注射A,小鼠很快出现异常表现,这与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发生过敏反应的特点相吻合。2.(2015课标全国,5,6分,0.832)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3、()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细胞癌变等知识。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因此不能消灭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A项错误;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溶菌酶能使细胞破裂、内容物逸出,导致细菌溶解,故溶菌酶杀菌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同,B项错误;Rous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发生癌变,为病毒致癌因子,C项错误;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之后HIV浓度增加

4、,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D项正确。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借助与病原体相关的知识,通过基础判断的形式考查生命观念。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人体在消灭胞内寄生病原体的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原体到内环境中,然后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并最终由吞噬细胞吞噬、消灭。3.(2019课标全国,30,11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

5、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答出2点即可)。答案答案(1)抗体(2)A、D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解析(1)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6、的物质,抗体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所以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2)再次免疫应答发生在体内已有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个体,故再次注射抗原后,能够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是A、D组。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已注射过抗原甲的小鼠,小鼠血浆中已存在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4)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常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以动物个体的免疫应答为背景,考查考生从所给材料

7、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通过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思维点拨思维点拨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1)免疫过强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将“非病原体”作为“抗原”过敏反应。(2)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缺失免疫缺陷病。4.(2016课标全国,31,9分,0.7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

8、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答案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解析解析(1)由题意知,感染病毒甲后,动物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甲疫苗的实质是处理后的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相应疾病的作用。(3)胞吞和胞

9、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均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均形成囊泡,且均需要消耗能量。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借助病毒感染和免疫过程等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评分细则评分细则(1)题回答“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功能下降”也给分。(2)题第一、二空答案唯一,第三空如有具体表述“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也得分。(3)题只要答出其中2条即可得分。5.(2015课标全国,40,15分,0.646)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以其作为模板,在的作用下合成,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10、,随后导入受体细胞。(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人的免疫系统有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答案答案(1)RNA逆转录酶cDNA(或DNA)(2)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3)T(或T淋巴)(4)监控和清除解析解析本题以HIV为题干背景,主要考查了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

11、流动、人体的免疫调节等。(1)HIV属于逆转录病毒,要获取目的蛋白的基因,可先从HIV中提取其RNA,再以其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此cDNA即含有该目的蛋白的基因。(2)目的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启动机体的体液免疫,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而此抗体可与目的蛋白抗原结合。利用上述原理可检测受试者血清中是否含有HIV。(3)HIV致病的机理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T细胞,降低了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监控和清除癌细胞的功能。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借助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人体的免疫调节等知识,通过问题探讨的形式考查生命观念。易错警示易错警示人

12、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考点1 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18江苏单科,9,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及相关应用的有关知识。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

13、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如果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会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C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骨髓瘤细胞和针对某抗原的相应B细胞,D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顺免疫学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免疫学相关概念网络图如下。2.(2017天津理综,2,6分)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

14、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不同免疫类型的区别。呼吸道黏膜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正确;抗体、B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D正确。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免疫三道防线的区分免疫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反应发生在体内,但无淋巴细胞参与,无特异性。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免疫反应发生在体内且有淋巴细胞参与,有B细胞参与的为体液免疫,只有T细胞参与的为细胞免疫。3.(2015北京理综,1,6分)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

15、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答案答案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与特定抗原结合,B错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由吞噬细胞吞噬,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具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性质,参与体液免疫反应。在多数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2019江苏单科,31,8分)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

16、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细胞群。(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死亡。(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传送与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17、(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答案答案(8分)(1)胞吞(2)分化记忆(3)特异裂解(4)体液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5)降低免疫排异解析解析本题借助细胞免疫相关知识,考查考生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通过细胞免疫过程图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的分析体现了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素养。(1)图1中的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2)T细胞被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3)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识别带有同种抗原的肿瘤细胞,说明其发挥的免疫作

18、用具有特异性;肿瘤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抗PD-L1抗体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抑制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降低免疫排异,更好地发挥解除T细胞活化抑制的作用。知能拓展知能拓展非人源性抗体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严重的机体排异反应,进而影响抗体在临床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最大程度降低抗体的异源性,并且使其特异性和亲和力保持不变。5.(2015重庆理综,7,10分)2014年埃博拉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

19、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答案答案(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T细胞特异性(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及过程,

20、以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过程等知识。(1)吞噬细胞处理埃博拉病毒,可暴露埃博拉病毒的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而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埃博拉病毒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不能暴露,导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细胞,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对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给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体内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同时,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用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

21、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1.(2016江苏单科,13,2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考点考点2 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答案答案D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使免

22、疫系统受损,故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免疫力低,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机体免疫系统只能识别暴露于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因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无HIV蛋白,故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侵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HIV感染机体后入侵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病原体。HIV感染初期,HIV含量低,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对其进行消灭,但不能全部消灭,继而HIV大量增殖,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2.(2015天津理综,2,6分)鸡霍乱病原菌易致

23、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答案C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致病力下降,可作为抗原,A错误;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使鸡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而不是产生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与分化,产生

24、更多的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也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产生的抗体太少,不足以清除体内的霍乱病原菌,D错误。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是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及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3.(2015福建理综,2,6分)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答案A该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

25、自身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的,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患者胰岛B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直接作用下而裂解死亡,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成抗原进行攻击引发的免疫异常是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于敏感引发的免疫异常是过敏反应。4.(2019北京理综,29,17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1)流感病毒必须在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

26、化为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27、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特异性结合。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答案答案(17分)(1)活细胞吸附(2)浆/效应B(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4)a、c、eD63流感病毒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解析解析本题借助免疫调节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

28、探究的能力;通过预防接种、疫苗研制的思路、流感患者的应对措施等体现了社会责任素养中的珍爱生命要素。(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流感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由于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根据预测进行预防接种。(4)若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培养易感细胞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将各混

29、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图中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好的抗体是D63;对照抗体抑制率很低,说明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依据(4)小题中的实验,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因此可选用NA制备相应的流感疫苗。(5)流感患者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尽早隔离,避免病毒传播;尽早注射抗流感病毒抗体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疫苗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5.(2018北京理综,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30、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细胞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血清iPSCDB7MEF免疫组77828空白组1089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表中DB7和

31、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处。(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答案答案(1)分裂/增殖免疫(2)实验一:高于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

32、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实验二:细胞(3)FDCB(4)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清除。(2)根据表中数据,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具有类似的抗原(或DB7具有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给小鼠注射DB7,小鼠形成肿瘤,但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变小,因此可推测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3)iPSC能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的细胞免疫,给健康小鼠注射失去增

33、殖活性的iPSC,健康小鼠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这种效应T细胞可清除由DB7引发的肿瘤细胞,故图中分别为F、D、C、B。(4)通过以上分析可推测,iPSC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干细胞的类型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多种组织,专能干细胞只分化形成特定组织。1.(2015四川理综,5,6分)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

34、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答案答案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患者出现蛋白尿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组织水肿;链球菌为原核生物,故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吞噬细胞可吞噬并消化内环境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故选D。题后反思题后反思(1)链球菌是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2)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5065水浴加热,脂肪的检测可能用到显微镜。2.(2014天津理综,6

35、,6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答案B由图示知,物质a作为抗原激活了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抗a抗体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能被吞噬细胞清除;因抗a抗体可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

36、性结合减少。3.(2013课标,4,6分,0.77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答案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动物感染HIV的相关知识,其中涉及HIV遗传信息的传递、体液免疫以及HIV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等问题。由图甲可知,HIV的RNADNA应为逆转录过程;由图乙可知,HIV感染实验动物后出现了抗HIV抗体含量的上升,说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由图丙可知,加入实验药物a

37、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加入的实验药物a抑制了HIV的增殖,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由图丁可知,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的浓度仍上升,说明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4.(2013课标全国,4,6分,0.565)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答案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抗

38、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5.(2017北京理综,31,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

39、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答案答案(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2)识别(3)体温调节(4)特异生存与繁衍(5)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解

40、析解析(1)疟原虫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时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有葡萄糖(能源物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核苷酸(DNA复制及转录的原料)等。(2)疟原虫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3)吞噬细胞产生的致热物质及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后,由于宿主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有限,不能将其清除,因此该物种能够生存和繁衍。(5)根据1、2组结果可知,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由3、4组结果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由四组实验可知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要为临床应用

41、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需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人体细胞的线粒体。6.(2011课标,30,10分)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人体的胰岛细胞中(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42、。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答案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浆记忆特异性解析解析(1)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然后经内质网的初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分泌蛋白。人体肝细胞和胰岛细胞最终都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此胰岛细胞中也含有蛋白A基因。(2)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而浆细胞则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当大肠杆菌AKP再一次进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二次免疫,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为特异性免疫。1.(2019甘肃天水三模

43、,4)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72019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基础题组考点考点1 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答案答案A图中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B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C错误;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

44、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因为小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从而进行体液免疫,D错误。2.(2019陕西西安校际联考,21)B细胞受病菌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该B细胞不会发生的是()A.染色质变成染色体B.接受T细胞发出的信息C.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D.抑制病菌的繁殖答案答案D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其过程中B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该过程有染色体出现,有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会发生细胞分化。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不会抑制病菌繁殖,A、B、C正确,D错误。3.(2019辽宁辽阳期末,2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吞噬细胞

45、受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B.人被毒蛇咬伤,需要注射抗毒血清(抗体)以减弱毒素的伤害C.效应T细胞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的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答案答案C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给被毒蛇咬伤的人注射的抗毒血清,可与体内的蛇毒结合,以减弱毒素的作用,B正确;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C错误;过敏反应是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D正确。1.(2019陕西咸阳一模,25)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触HIV前,人体就有部分B淋巴细胞膜表面含有识别它的受体B.HIV的RNA会

46、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重组DNAC.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D.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答案答案B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接触HIV前,人体就有部分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其受体,A正确;HIV的RNA逆转录成DNA后才可整合到人的DNA上,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大量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的特异性免疫调节能力大大降低,C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由于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此时免疫系统可以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摧毁大多数病毒,D正确。知识总结知识总结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是人体感染HIV后引起的一种获得性

47、免疫缺陷病,由于HIV对人体内T细胞的攻击,当HIV大量破坏T细胞之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大大丧失,进而人体会因各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而死亡。2.(2019甘肃天水一中质检,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效应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病原体C.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抗体有可能与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答案答案C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或接受抗原信息后,可以增殖分化,A正确;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进而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病原体,B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因此注射的疫苗(抗原)不能

48、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抗体有可能与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如自身免疫病,D正确。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3.(2019辽宁辽阳期末,25)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答案C疫苗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如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抗原)、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

49、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结合物,吞噬细胞将抗原抗体结合物吞噬处理等,A、B、D正确;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是效应T细胞,C错误。4.(2018辽宁盘锦高中月考,39)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答案答案B分析图解可知,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发生的异常反应,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能够促进垂体的代谢,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

50、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从图中看出,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都可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两者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够有效缓解该病的病症,D正确。1.(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40)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