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463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惠民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惠民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惠民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惠民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材料。其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钢筋混凝土B玻璃CPE塑料袋D铜丝2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蛋壳属于A可回收垃圾B有害垃圾C湿垃圾D干垃圾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氮B蒸馏水C碘酒D五氧化二磷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5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3、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AABBCCDD6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A粮食发酵B切割玻璃C湿衣晒干D粉碎废纸7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B鉴别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C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D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AABBCCDD8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

4、燃物的着火点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氧化钠作炉具清洁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干冰作制冷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10能在氧气中燃烧并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 )A红磷B木炭C氢气D铁丝11面粉厂车间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BCD1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一定量稀盐酸中C图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D图是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D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化学原因是冶铁困难14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铁,第步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铁BX还可以是Zn,但不能是AgC仅用第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向第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证明稀盐酸过量15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 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是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的B茶氨酸不属于氧化物C茶氨酸中质量

6、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氮元素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我国早三千年前的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则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填序号)。A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 金属的导电、导热性C 金属的延展性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2)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锡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CO,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3)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知其中含锡0.9g,则此青

7、铜中铜和锡的质量比为_。(4)青铜和纯铜都属于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若分别在青铜和纯铜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则是_(填“纯铜”或“青铜”)。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中难溶性杂质进行了去除,流程如图1(1)操作图的名称是_:操作是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理由是_;(2)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一定有_(填序号)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

8、溶性杂质只有一种氯化镁),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如图2:友情提示: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溶液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_(填物质的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18(8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老师提示:I.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II. 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

9、对以下实验的影响。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用酸碱中和法测定: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2)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_

10、mL。用沉淀法测定: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_。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过滤出的沉淀物是_。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甲组同学称取100g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向其中边入氯化镁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镁溶液质量和产生沉淀质量的数据如下:加入氯化镁溶液的质量/g050100150200250沉淀的质量/g02.95.8m11.611.6表中m= _则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1、_(有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FeCl3 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猜想验证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产生8.8 克CO2 (不考虑其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12、则生成CaCl2的质量为_。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溶液变成红色小雨的猜想成立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水泥、沙子、石子,属于复合材料,故符合题意;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C、PE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

13、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D、铜丝属于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故选A。2、C【解析】A、可回收垃圾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如纸类、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B、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C、湿垃圾又称厨余垃圾、有机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果皮果核等易腐的生活废弃物。D、干垃圾指其他垃圾,即除可回收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物。所以蛋壳属于湿垃圾,故选:C。3、C【解析】A、液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C、碘酒中

14、含有碘和酒精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4、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

15、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5、D【解析】B、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

16、的着火点,据此分析;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分析;D、CO2+H2O=H2CO3,CO2+NaOH=Na2CO3+H2O,据此分析。【详解】A、将等量的蔗糖分别放入盛有等体积水、植物油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内剩余固体的量,可以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了,且所处温度相同,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该实验可以达到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的目的,

17、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与空气接触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左侧试管中含有水,右侧试管中没有水,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中的铁钉发生明显锈蚀,而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几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实验可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必须与水接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中也含有水,且两支瓶子均为玻璃瓶,若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瓶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因此该实验中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是设置单一变量,不同实验组之间进行对照,以此得出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6、A【解析】A、粮食发酵有酒精等新的物质

18、产生,正确;B、切割玻璃只是改变了玻璃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C、湿衣晒干只是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D、粉粹废纸只是改变了纸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故选A。7、B【解析】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溶解,过滤,结晶。故A错误。B鉴别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B正确。C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种气体中,震荡,变浑浊的是呼出气体。故C错误。D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在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故D错误。

19、8、D【解析】A、图示中实验的实验现象为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B、图示中实验,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C、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图示实验

20、所得出的结论错误。故选D。9、C【解析】解:A、氢氧化钠作炉具清洁剂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的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碳酸钙作补钙剂属于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体现的性质,是化学变化,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体现的性质是物理性质。10、D【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正确。故选D。

21、11、B【解析】根据面粉厂车间需要贴禁止烟火,所以一个圆圈中间一根点燃的火柴上画了一斜线,表示的是禁止烟火,故B正确。故选:B。12、A【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刚开始滴入碳酸钠的时候立刻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错误;镁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时较快,所以B错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刚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入逐渐减小,错误;所以答案选,所给的参考答案有误。13、B【解析】A、“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例如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等,故B正确;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

22、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故C错误;D、铁易锈蚀,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化学原因是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锈蚀,故D错误。故选B。14、B【解析】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中加入适量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能把铜置换出来。A中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错误;仅用第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向第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稀盐酸过量与均会否产生白色沉淀。故选B。15、B【解析】A、茶氨酸分子是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的,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3、,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茶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g”是质量的单位,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氧化物的含义,从化学式入手,宏观方面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方面描述物质由微粒构成,不能混淆在一起;注意在描述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与质量混淆;在进行相关计算时按照计算原则进行计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24、小题,共6分)16、A 置换反应 8:1 金属材料 青铜 【解析】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利用越迟,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详解】(1)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故选A。(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CO,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3)取青铜样品8.1g,其中含锡0.9g,则此青铜中铜的质量为,故青铜中铜

25、和锡的质量比为为。(4)青铜和纯铜都是由金属制成的,故属于金属材料。纯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青铜属于青铜是铜锡合金,锡和稀盐酸反应,故若分别在青铜和纯铜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则是青铜。【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过滤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C Mg(OH)2 H2O、 HCl 大于 【解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1)操作图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操作是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理由是氯化钠

26、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2)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不正确;B、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如果用了游码,则精盐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如果没有用游码,则精盐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正确;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C。(3)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溶液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水分和过量的稀盐酸,故物质的化学式为H2O、HCl。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过程有氯化

27、钠生成,故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大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18、向待测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NaOH+HCl=NaCl+H2O 9.8 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氯化镁已经过量 氢氧化镁 偏大 11.6 偏大 【解析】(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向待测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共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9.8mL。(

28、4)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如果氯化镁溶液足量,则溶液中有氯化镁,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氯化镁已经过量。(5)步骤中的氢氧根离子与氯化镁中的镁离子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过滤出的沉淀物是氢氧化镁。(6)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的操作,氢氧化镁沉淀上会附着其它杂质,测得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会较理论值偏大,导致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7)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0g氯化镁溶液,可生成2.9g氢氧化镁沉淀,如果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加入150g氯化镁溶液,可生成2.9g+5

29、.8g=11.7g氢氧化镁沉淀,而加入200g氯化镁溶液,生成了11.6g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加入150g氯化镁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不足,故m=11.6。设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x。 ,解得x=8%【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CaCO3+2HClCaCl2+H2O+CO2 22.2g 氯化铁 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 HCl 石蕊试液 【解析】猜想验证I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碳酸钙和盐酸反

30、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设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 x=22.2g,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2.2g。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铁;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故填:氯化铁;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HCl。故填:HCl。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小雨的猜想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