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每天的食物必须注意合理搭配。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西红柿B鱼C米饭D鸡蛋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BCH4CO H2CCO CH4H2DH2CH4CO4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CO属于有机物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单质一定是由同
3、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5为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得吸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7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是“长寿之乡”,与当地富硒有关如图是硒(Se)原子的结构示
4、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是相对稳定结构B核电荷数为34C共有4个电子层D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食盐C生铁D河水9下列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的化学性质相似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OC微粒失去两个电子变为原子D以上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10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S/gNH4Cl33.337.241.445.850.460.2Na2SO49.620.240.848.447.547.0A乙为NH4ClBt3应介于4050C55时
5、,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11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方法不需能耗,常温下就能进行B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高温反应炉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氧化物D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以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12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
6、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B溶解: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C过滤: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过滤器内,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D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13某同学配制的10%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量取水的体积偏小C向烧杯中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
7、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所产生的气体约是负极气体体积的2倍且能燃烧1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60个碳原子: C6oB铜离子: Cu+2C氦气: HeD2个氢分子: 2H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甲的溶解度_乙的溶解度(选填“”、“”或“=”)。t2时,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_(填写一种即可)。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到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_。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变大”、
8、“变小”或“不变”)。说法正确的是_。A t1时,甲、丙一定能配得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溶液B t1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处于Q点状态的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D t2时,向处于P点状态的乙物质溶液中加水可变成Q状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中难溶性杂质进行了去除,流程如图1(1)操作图的名称是_:操作是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理由是_;(2)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一定有_(填序号)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
9、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一种氯化镁),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如图2:友情提示: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溶液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_(填物质的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18(8分)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化学式为Ala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
10、铝碳酸镁片的组成。查阅资料:、氯化钙是一种白色粒状物,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取m 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水,若要测定生成的CO2和水的质量,装置C和D 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_、D_。(填序号)浓硫酸 碱石灰 氯化钙 纯碱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_(填a或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_。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另取m g该药片,加入100 g9
11、.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的关系如图。已知:MgSO4 +2NaOHMg(OH)2+Na2SO4Al2(SO4)3 +6NaOH2Al(OH)3+3Na2SO4Al(OH)3 +NaOHNaAlO2 +2H2OMg(OH)2不溶于NaOH,NaAlO2可溶于水。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_。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是_,其中Al(OH)3的质量是_g,X_g(写出X的计算过程)医生建议服用该
12、药片时一定要嚼碎后再吞服,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将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试管中的现象是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试管与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由此说明,这两个反应的微观本质都是_与_的结合。上述实验结束后的液体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实验:分别向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并将三支试管内的上层清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小莫认为
13、反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量,小贝认为反应中的碳酸钠过量,小乐则认为两位同学的分析都不严谨,理由是_。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呈无色。由此可以确定:试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为确定烧杯中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和Ca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_有H+和Ca2+(表达与交流)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适量_处理后再排放废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鸡蛋中富
14、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2、A【解析】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正确;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
15、析】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4、B【解析】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CO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
16、物相似,是无机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的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也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5、A【解析】试题分析: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
17、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6、D【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
18、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故选D。7、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是相对稳定结构,错误;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34,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个电子层,正确; D、根据原
19、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正确。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的知识。8、A【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是食盐中一般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生铁中含有碳、铁、硅、锰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河水中含有水、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做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9、C【解析】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B、是氧元素,显-2价,是钠元素显-1价,
20、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故错误;C、微粒失去两个电子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变为原子,故正确;D、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错误。故选:C。10、C【解析】A、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氯化铵,正确;B、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的溶解度在t2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在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3应介于40-50,正确;C、55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错误;D、t3、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21、,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1、D【解析】A、高温反应炉的条件是高温,不是常温;故选项错误;B、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钠溶液,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高温反应炉中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生成物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均为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
22、捕捉到的CO2还可以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故选项正确;故选:D。12、C【解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则有: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溶解: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过滤: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倒入过滤器内,注意漏斗内液面边缘不能高于滤纸边缘,且不能用玻璃棒搅拌,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23、】本题主要考查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13、C【解析】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B、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C、向烧杯中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溶质的质量小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C。14、A【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
24、象,故错误;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C【解析】A、在原子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60个碳原子:60C。A错误;B、铜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先标注数字2,后标注正负号。铜离子:Cu2+。B错误;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氦气:He。C正确;D、1个氢分子带了2个氢原子。在分子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个氢分子:2H2。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 增加
25、溶质 甲=乙丙 不变 AD 【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t2时,Q是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P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增加溶质;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70g,大于丙物质的溶解度30g,所以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到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
26、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丙,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50g,所以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丙一定能配得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溶液,故正确;B、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故错误;C、t2时,处于Q点状态的丙物质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t2时,Q是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P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向处于P点状态的乙物质溶液中加水可变成Q状态,故D正确。故选AD。【点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27、17、过滤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C Mg(OH)2 H2O、 HCl 大于 【解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1)操作图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操作是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理由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2)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不正确;B、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如果用了游码,则精盐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如果没有用游码,则精盐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正确;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
28、体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C。(3)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溶液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水分和过量的稀盐酸,故物质的化学式为H2O、HCl。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过程有氯化钠生成,故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大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18、 b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防止对实验结果的测定造成干扰 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完全被C、D 装置吸收 H2SO4 Mg(OH)2、Al(OH)3 1.56 8 便于充分吸收 Al2M
29、g6(OH)16CO34H2O 【解析】实验一(1)分析本题的实验装置可知,样品铝碳酸镁片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铝和镁的氧化物、CO2、H2O,装置C中应放入能吸水的物质,但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否则无法确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各自的质量,所以装置C中是吸收水蒸气,利用无水CaCl2可以吸收,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可以利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 ;(2)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气目的是赶净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确保CD两装置吸收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全部是样品分解生成的; (3)当B处的酒精灯点燃后以及反应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仍然要通入空气的目
30、的是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完全被C、D 装置吸收;实验二、(4)由图象分析,NaOH加入0.80g,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含硫酸,当加入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有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图象分析沉淀3.48g为Mg(OH)2,Al(OH)3的质量量为5.04-3.48g=1.56g;设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与硫酸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得x=4.8g y=2.4g则x=4.8g+2.4g+0.8g=8g;(5)医生建议服用该药片时一定要嚼碎后再吞服,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 是:便于充分吸收;(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根据以上数据,3.48gM
31、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44g,原子个数为6个,Al(OH)3的质量量1.56g,铝元素的质量为0.54g,原子个数为2个,故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4H2O。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产生气泡 Na2CO3+CaCl2CaCO3+2NaCl 钙离子 碳酸根离子 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论反应物是否过量,溶液都显红色 NaCl、HCl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钙 【解析】(1)试管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产生气泡;(2)试管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Na2CO3+CaCl2CaCO3+2NaCl;(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试管与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由此说明,这两个反应的微观本质都是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4)小乐则认为两位同学的分析都不严谨,理由是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论反应物是否过量,溶液都显红色;(5)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且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由此可以确定:试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化学式分别为:NaCl、HCl;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先产生气泡,是因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碳,后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钙,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有H+和Ca2+(6)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钙处理后再排放废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钙中的氢氧根离子能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