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BCD
2、2下列各组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SO4、NaCl、KNO3BNa2SO4、BaCl2、KClCNa2SO4、KNO3、Na2CO3DH2SO4、NaNO3、NaCl3下图是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减少右盘中的砝码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氯化钠,量取95mL水D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4下面是小华同学化学笔记中的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一定会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化
3、学反应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5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0.03%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28.0gB44.8gC56.0gD78.0g7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8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
4、目的是()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C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9如图是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 )A烧杯中的水太少B手捂得不够紧,导致热量不够C锥形瓶中没有水,导致长颈漏斗没有液封D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没有弹簧夹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生米煮成熟饭C干冰升华D海水晒盐11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
5、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14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
6、其中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的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中含有一定量的铅B铅原子中有82个中子C铅的元素符号为PdD铅是金属元素15锂(Li)的元素信息图和氯(C1)元素的结构示意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BLi、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LiCl2CCl-的结构:x=8,质子数=17DLi与O2反应生成氧化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2个氧原子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氩气_;氧化铝_;nSO42-中n的意义是_,2的意义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
7、重要内容。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空气成分的_%,空气污染指数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任填两个)。氧气是_ (多选题)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E纯净物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A氧的原子序数是8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g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如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这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_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18(8分)五水硫酸铜(化学式:CuSO45H2O)
8、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在电镀、印染、颜料、农药、医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游泳池中的水常显蓝色,是因为向其中洒入了一些硫酸铜晶体,其目的是_。农药波尔多液的化学制备原理是硫酸铜与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的碱式硫酸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Ca(OH)+2CuSO=X+Cu(OH)SO4,请写出X的化学式_。依据下表中硫酸铜的溶解度数据,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铜晶体较好的方法是_。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会逐步失去结晶水直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无水物。请根据所给图像,写出从45到1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硫酸铜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溶解度S/g14.317.420.725.028.53
9、3.3温度60708090100溶解度S/g40.047.15564.275.4由黄铜矿(CuFeS2)制取硫酸铜晶体有以下两种方法:传统法:焙烧 稀硫酸酸浸 除杂 结晶 甩干改进法:浓硫酸酸浸 水溶 除杂 结晶 甩干两种工艺中除杂时都要适当调高pH值以更好地除去其中的铁元素,下列加入的物质能达到此目的的是_。A Cu B CuO C NaOH D Cu(OH)2水溶时,加入的水量不宜太多。一是为了考虑节约原料,二是为了_。除杂后过滤出滤液时,要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最后一步干燥时,选择甩干而不选择常用的烘干,理由是_。改进法与传统法相比,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
10、0分)19(8分)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硫酸钡不溶于酸。白色沉淀为:._;.Mg(OH)2和BaSO4;.Mg(OH)2和MgCO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若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成立。若沉淀完全溶解,_,猜想成立。(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
11、30分)1、C【解析】A、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 C、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稀盐酸不会与氯化钡反应,故C错误; 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无色,故D正确。 故选:C。2、C【解析】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详解】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且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故A错误;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C、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
12、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3、B【解析】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计算(计算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所需的水)溶解,故顺序为:,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不够,应向左边继续添加氯化钠,符合题意;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100g5%=5g氯化
13、钠,量取100g-5g=95g,也就是95mL水,不符合题意;D、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A、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种溶质,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B、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故B说法正确;C、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氯化铵属于铵盐,故C说法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察觉不到,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就无明显现象,故D说法正确。故选:A。5、D【解析】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14、空气体积的0.03%。故选D。【点睛】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6、A【解析】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2%;假设碳酸钙完全分解,设此时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CaCO3CaO+CO2100 56 44100g80% y xx=35.2g=y=44.8g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9%即完全分解时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而现在钙元素的质
15、量分数只有41%,说明除了杂质和氧化钙之外还有剩余的碳酸钙,即碳酸钙并未完全分解在只有部分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时,生成氧化钙的质量应小于44.8g选项中只有A为28.0g44.8g故选A【点评】在不能具体确定物质的质量量,可使用极端数假设的方法,利用有关数据确定待求物质质量的范围7、B【解析】A、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固体析出,B中溶质质量
16、变小,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8、C【解析】A、某些植物的花瓣的酒精浸出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B、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
17、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食盐水反应,不能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故选项“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符合题意;D、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锥形瓶内没有水的话,即使捂住锥形瓶,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也不能使烧杯冒气泡,气体会从没有液封的长颈漏斗逸出,导致实验失败。故选C。10、B【解析】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生米煮
18、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1、D【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详解】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
19、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铁与CuSO4、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
20、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12、C【解析】A、“干冰升华”是由于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正确;D、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变,错误。故选C。13、B【解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B、用
21、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显红色,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紫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14、D【解析】A、铅笔芯中没有铅,主要含有石墨、黏土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铅原子中有82个质子,中子多于82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铅的元素符号为P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铅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22、D。15、C【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Li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Cl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显-1价。Li、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LiCl。B错误;C、氯离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则2+8+x=18,解得x=8。C正确;D、Li与O2反应生成氧化锂,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Li+O2=2Li2O。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O Ar Al2O3 n个硫酸根离子 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23、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2)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氩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即:Ar;(4)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 SO42-中 n 的意义是n个硫酸根离
24、子;2的意义是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1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AE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3.2g【解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2)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AE;(3)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
25、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氧,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数为8,根据电子的排布规则,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正确。故选B。(4)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说明甲中氧气充足而乙中氧气不充足,从而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5)解: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O2316
26、3231.6g x x=3.2g答: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18、杀菌消毒 CaSO4 降温结晶 C 节约结晶所需时间 在温度高时,硫酸铜的溶解度较大 硫酸铜晶体受热易分解 环保、无污染 【解析】(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钙原子、10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6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钙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CaSO4;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硫酸铜
27、晶体; (4)25.0g五水硫酸铜(化学式:CuSO45H2O)中含硫酸铜的质量为:,则含结晶水的质量为:25.0g-16.0g=9.0g(5个结晶水的质量,则每个结晶水的质量为;45时晶体的质量为21.4g,晶体质量减少了:25.0g-21.4g=3.6g,即减少了:3.6g1.8g=2个结晶水,所以45时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3H2O;110时晶体的质量为:17.8g,减少了25.0g-17.8g=7.2g,即减少了:7.2g1.8g=4个结晶水,所以110时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H2O;则从45到1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问题1两种工艺中除杂时都要适当调高pH值以更好地除
28、去其中的铁元素,加入氢氧化钠能达到此目的,因为铜与酸不反应,既不能调大pH,也不能除去铁元素;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不能除去铁元素; 问题2水溶时,加入的水量不宜太多。一是为了考虑节约原料,二是为了节约结晶所需时间; 问题3因为在温度高时,硫酸铜的溶解度较大,所以除杂后过滤出滤液时,要趁热过滤; 问题4因为硫酸铜晶体受热易分解,所以最后一步干燥时,选择甩干而不选择常用的烘干;问题5传统法在焙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而该进法没有产生二氧化硫,所以改进法与传统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环保、无污染。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Mg(OH)2 Mg(OH)2+2HCl=MgCl2
29、+2H2O 沉淀部分消失 产生气泡 碳酸钠过量 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共存的 【解析】提出猜想如果甲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其中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与乙中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填Mg(OH)2。实验方案猜想成立,则沉淀中只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Mg(OH)2+2HCl=MgCl2+2H2O。猜想成立,则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且不溶于水,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部分消失,且无气体产生,故填沉淀部分消失。猜想成立,沉淀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气泡,故填产生气泡。拓展与思考猜想III成立,则沉淀中的碳酸镁是由甲中的碳酸钠与乙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的,说明甲实验中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故填碳酸钠过量;如果沉淀中有Mg(OH)2、MgCO3和BaSO4,则混合前甲中的溶液中应含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钡,而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共存的,故填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