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矿产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矿产资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矿产资源_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节 水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缘由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3.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使学生了解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教育学生树立非常珍惜、合理利用、提倡节省的资源观,培育资源爱护意识。构造分析本节内容学问构造如下: 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1.水是珍贵的资源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局部淡水
2、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局部又比重微小;另一方面,在肯定空间和肯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缘由(例如气候、河流分布缘由),或人为缘由(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铺张),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盼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熟悉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白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珍贵的缘由。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 课文展现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表达方面根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学问脉络见本文“构造分析”。“活
3、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学问,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缘由;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学问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动课程,由学生争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讨论治理方案。3.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整约、爱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当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
4、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缘由。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说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动身,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例如争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规划等。这些活动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特殊是活动中特殊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设计了不同的调查工程,可谓考虑周密。假如教师在活动中留意指导,细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力量及环保意识,到达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建议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所供应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状况,设计更有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初中八年级地
5、理教案范文:长江 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争论略 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浇灌、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爱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浇灌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
6、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力量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隐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
7、成很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力量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缺乏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本钱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整,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
8、介 争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长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长江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拟严峻,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难不断加剧的根本缘由。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难”,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削减是又一个重要的缘由。(可以找
9、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难频繁的又一重要缘由。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削减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长江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长江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特别。 追问 可见,长江的洪水有它的自然缘由,但更重要的是人为缘由。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当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补充 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顿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屡次战胜洪灾,
10、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整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掌握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许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爱护。长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爱护:正由于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由于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11、 三、利用和爱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争论,熟悉到长江洪水的形成缘由,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育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详细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长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长江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争论长江洪水的形成缘由和解决措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展讨论。 “长江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熟悉。 活动措施:先
12、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根据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展辩论沟通。留意:要说出理由。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黄河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我国的其次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根本状况。 板书一、黄河的根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答复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外形: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13、、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留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留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其次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其次大河呢? 学生争论、答复(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由于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
14、特殊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争论、答复略 教师小结黄土掩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爱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缘由。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假如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异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裂开。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
15、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缘由(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苦痛的回忆“局部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沉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芜的黄泛区
16、。),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育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初中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一节教学的其次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的根本国策。教材在地形、气候、陆地水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根底,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土地资
17、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较从前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具有熟悉上的间接性。(二) 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根本国策。学生通过学习应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一国策,其重要性如何,最终产生自觉意识,形成适宜的心理态度与价值观。难点:探究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缘由,土地生产力凹凸的分布。二、说学法:(一)说学生:1、 学生原有学问根底:五年级时,地理由外聘代课教师教授,纪律较差,地理根底学问不扎实。现为我校六年级,年龄较外校同进度学生小两岁,社会阅历较浅。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较简洁,以背为主。本学期已知道中国地形学问与有关气候学问。2、 该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活泼,该年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渐渐在向抽
18、象思维进展。 该班学生学习力量差异较大,局部力量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经常“搭便车”。表现力强,好动不好静,学问面较宽,对地理学习有较深厚兴趣。(二)说学法:1、 指导学生开展讨论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争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想结果,并与实际比拟,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简单性的特征。教师通过新型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对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详见“教法设计”其次点)2、 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3、 小组合作展现,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学问、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4、 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合作精神,提高制造力量。三、说教法:(一)确定教学目标:1、通过推想知道我国成片耕地
19、和主要森林、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学问目标)2、体会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的特征,实践地理学习的根本方法。(力量目标)3、能说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有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与建议。(学问目标)4、体会我国土地国策的现实意义,产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土地资源的责任心,并有积极付诸行动的愿望。(情意目标)5、体验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增加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情意目标)(二)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1、 现代教学讨论证明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学问的主动再构建。学问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推想,鼓舞大胆猜想与想象,通过知觉领悟与规律方法的并用,形成规律思维与非规律
20、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主动建构学问体系。2、 依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学问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与促进者。将留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培育学生综合性、进展性学力。3、 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究、合作沟通,展现才能的舞台。4、 遵循六年级学生认知根底与认知规律。(三)教法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点1、 突出前后学问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形、气候是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按常规教学方法,该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上认图识记,学生思维量小,且无法表达本节教材的前后文关联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
21、,打破常规,舍易求难,即不让学生在书本、地图册上找现成答案,以培育和训练学生地理思维力量为归宿,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形分布的学问,推想(探究)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运用“相邻进展区”的原则,既是对前学问的复习与综合,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方法,又完成新课教学目标,且印象更深。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殊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缘由;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
22、因素。2、 探究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本课教学安排两局部学生合作学习内容,在第一局部中,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学习是基于该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而言综合性强,有较大难度,合作学习有利于争论,观点碰撞,引发思索,得出结论。教师赐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争论的根底上共同绘制“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简图”,且安排两人上台展现,而两人的安排为教师点名一位,小组推举一位,并提出任何一名小组成员的表现都代表全小组,这种安排转变以前后进学生没有课堂表现的资格与可能(由于小组推举代表往往上台的是优生),也有利于小组争论时优生毫无保存地提出观点,帮忙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则利于提高自身责任感,明白个人应
23、对小组作出奉献,知道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时不能“搭便车”,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其次局部小组合作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后的综合展现,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内化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制造力与小组才智,培育创新精神,共享小组合作成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也适合该年龄孩子身心特点。3、 利用小道具活泼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承转。看似与地理教学毫无关系的回形针在合理运用后起到以下作用:夹书是由于本课的探究是以对“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未知为根底,若在找大量图表依据时(翻阅地图册),偶然所得,也将失去探究的价值;课前猜想回形针便于
24、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角色,也为引出“推想”这一关键词埋下伏笔,在比照中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用回形针上台作投票便于活泼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索,引发课堂争辩。4、 以形象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土地资源较宏观,本课内容又侧重农业用地,相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较从前的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熟悉上有间接性。为使课堂可承受性更强,并引发学生共鸣,本课设计以漫画评论作为探究土地利用问题的切入口,优势明显:漫画挖苦性强,富于思索,能将大尺度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浓缩到方寸之间,较照片、录象更综合、直观,好玩味,信息量大。如“父与子”一则,简洁的两幅画,将人为的森林破坏,最终引起沙漠化,
25、使子孙更贫困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提醒,远比枯燥的文字表达得形象、深刻,对学生有震撼。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过程将促进学生思索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状态。5、 充分发挥多媒体帮助教学优势,真正表达形式效劳于内容,手段效劳于理念。恰倒好处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能使课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课课件力求简洁,主体内容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避开使用现代化媒体产生弱化学生思索的反作用,相反设疑引思,如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以图片引发学生思索;土地利用问题,以漫画渲染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熟悉距离;人均耕地削减问题,以动画强化课堂心情;全课以多种链接调用各种资源,回忆旧知。恰倒好处的多媒体运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26、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付诸实际。四、教学流程:(一) 复习旧课: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二) 引入新课:1、土地资源地区差异(1)提出讨论问题:推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分布(2)赐予提示:推想的依据应考虑哪些因素?(3)小组合作争论:绘制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完成地形区推想,并说明理由(教师供应两个地形区,学生自由选择两到三地形区以说明(4)小组展现,他组学生质疑:引出地形、气候、人为活动为主的多因素制约土地利用分布。(5)深入探究:土地生产力量凹凸及影响因素(6)自我评价:了解现实地理问题的简单性。2、土地资源问题:(1)提出问题:出示文字、漫画资料,哪个爱护更重要:林地?耕地?草地?(2
27、)绽开争论,深入分析:学生谈感受归纳、争辩、总结,得出我国土地利用国策(3)学生自我总结:爱护土地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作为回家作业)五、其他:1、 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知道课堂教学中可能消失的全部问题,因此须依据学生反响调整课堂进程,在多媒体课件中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进退自如。2、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育学生进展性学力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本课胜利的保障。 学生课堂作业: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略)2、请依据小组的推想完成下表,至少完成四个地形区:地形区名称 我推想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推 测 理 由东北平原 横断山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土地资源 其
28、次节 土地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缘由。2.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省用地、爱护耕地的资源观,培育资源爱护意识。构造分析本节内容学问构造如下: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1.土地资源的利用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图3.6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不同的 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表达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
29、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这种更注意感官体验的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留意观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冲突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学问,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有利条件:国土宽阔,地形简单多样,气候简单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峻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缺乏的现状做了分析。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
30、明白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白“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冲突: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担当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重责。一方面,我国原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立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削减;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原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缺乏问题更加突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应练习消失
31、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加以绽开。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供应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学问,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冲突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局部,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图3.9假如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协作使用,将起到更直观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拟,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及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教材第69页活动1的主要内容,它表达了学问间的
32、相互联系,对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力量和学问迁移力量都大有裨益。活动2则通过要求学生比拟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冲突: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进展浇灌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状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学问,培育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爱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殊指出: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假如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假如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
33、丢失其生产力量,不能再生。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患病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建议教师在这一局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沟通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患病破坏并造成严峻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并可结合教材第72页课文及阅读材料,以及第73页的漫画,分小组绽开有关土地爱护措施的争论。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矿产资源”一文,盼望“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矿产资源”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我们还为您精选预备的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