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3.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2012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教案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孙权劝学教案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教案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教案3.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孙权劝学 教案合集 8 篇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1 1一、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孙权劝学是人教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

2、”的目的。二、学情学法分析二、学情学法分析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

3、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五、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与准备六、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2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七、教学步骤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2

4、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五)赛读课文,探究质

5、疑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3 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6、2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3.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4.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7、的道理。教学设想教学设想教法设计教法设计、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媒体媒体 投影片教时教时 课时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8、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9、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

10、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板书)(板书)孙权孙权 劝学劝学吕蒙吕蒙 辞学就学辞学就学鲁肃鲁肃 大惊结友大惊结友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三、课文研析三、课文研析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侧面描写)(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5)这则历史

11、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四四、扩展训练扩展训练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五、总结五、总结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12、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4 4【课文品读】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

13、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设计意图】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教学创意:教学创意:趣学文言故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谓、博士、但、涉猎、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14、2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品析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朗读一、朗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二、积累二、积累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以自行整理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以下词需要强调: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虚词:以 岂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人称:卿 孤 孰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语气词:邪 耳 乎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三、品析三、品析要求: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

15、美妙手法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1.1.三个段落示结构三个段落示结构根据情节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这就是事件的三个阶段,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三个段落是:初/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2.2.三个人物证蒙学三个人物证蒙学穿插人物介绍:孙权、吕蒙、鲁肃简析三个人物(孙权、鲁肃、蒙母)对吕蒙学习并成功的证明作用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鲁肃:鲁肃“与蒙论议”,一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

16、肃地位高于吕蒙,且学识丰富,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蒙母:从情节的角度讲,文章的最后一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似乎多余,然而,细细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长了鲁肃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通过他“拜蒙母”,看得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传达出古代对读书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一个人因为读书而有丰厚的学问,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威望这一情节深化了选文的中心在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和吕蒙学习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补笔3.3.三句话语见形象三句话语见形象

17、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简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深切关心,希望吕蒙能胜大任(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人感动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

18、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4.4.三次态度现性格:三次态度现性格:(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2)蒙乃始就学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一环(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充满自信我们仿佛能听到他那坦诚豪爽的笑声小结:吕蒙的三次态度的作用:(1)让文气有起伏;(2)丰满了人物形象;(3)三次态

19、度就是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他成长的三个阶段(拒学就学成学);(4)比衬出其他的人物形象5.5.三个留白显详略三个留白显详略要求:根据文字展开适当的联想,揣摩作者这样安排情节和详略的意图方法:说读结合、讨论交流简析:(1)蒙辞以军中多务会以怎样的说来“辞”?扣紧文意想象、表达(2)蒙乃始就学为什么不写他如何勤学?(3)肃遂拜蒙母为什么要交代这个环节?删去了会怎样?鲁肃会对蒙母说些什么呢?前两个留白是略写,而最后一个则是扩充出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吗?除了以上的“三”,还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视如:三个称呼表亲密:三个称呼表亲密:“卿”,是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第一次出现是孙权称呼吕蒙,表现出孙

20、权对吕蒙真切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郑重,又亲切第二次出现是鲁肃“与蒙论议”后很吃惊地喊出的,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认可、赞扬“大兄”,面对鲁肃的吃惊和赞叹,吕蒙巧妙接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话中有同僚间的调侃趣味,更显两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谊三种语气传态度三种语气传态度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能够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

21、“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出,吕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如在眼前四、诵读四、诵读要求:读熟、读美能够生动地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通过朗读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读成诵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读;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读;全班背诵五、总结五、总结1文言文章学习的角度:积累词汇。2文学作品学习的角度:品析写人记事的妙法。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

22、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带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进而带出两个成语的出处该段文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两个成语的运用。同学们,上课之前来作一个听力小训练,我来说一段话,要求是你们用心听,并找出我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话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小刘,这人特别不爱学习,成天脏兮兮挂着两条鼻涕,被同学戏称为“鼻涕虫”。鼻涕虫是那种老师一提就摇头叹息,也没有什么伙伴的人。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凭久完事的。毕业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见

23、面。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学搞了个小聚会。大家很久没见面,个个都觉得特别新鲜兴奋,大家聊得特别高兴。这时候有人高喊:快看!我们一瞧,原来来了一辆亮银色宝马,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特潇洒一“款哥”。所有女同学都“哇”了一声,纷纷议论这帅哥是谁呀,这时候一同学说了:“他就是当年那个鼻涕虫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一名牌大学。人家现在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因为实在没办法把鼻涕虫跟眼前这个帅哥联系起来。一同学不禁摇头叹了一句:“唉,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好,这段话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

24、才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如示)对了,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资治通鉴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 年的历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

25、结友)(板书)孙权 劝学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大惊结友3、请学生看课件显示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旁白部分,一个复述孙权的话,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4、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三、品味语言三、品味语言1、思考: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2、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3、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26、篇篇 6 6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一、谋篇立意一、谋篇立意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全文抓住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

27、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

28、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两人的话则有调侃意味,二者的情调不同。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课文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

29、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四、精当的详略安排四、精当的详略安排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五、精炼的语言与紧凑的情节五、精炼的语言与紧凑的情节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

30、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篇幅短小,含意深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要引导学生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并当堂背熟全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来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细心体会这段对话的情味。教学本课,可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

31、,如让学生讨论本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进行快速背诵竞赛,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等等。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计示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二、作家作品简介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三、阅读分析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

32、朗读)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3课文注释补充。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 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

33、学习?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 3)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9提问:请解释“

34、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 3)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10当场背诵全文。四、教师小结四、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一、二、三。2背诵全文。3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7 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

35、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重点:重点: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难点: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教学设想: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课时:课时:1 课时预习:预习: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6、并记下疑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三、全班朗读全文。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四、字词过关。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 3 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给学生 2 分钟

37、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五、翻译全文。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孙权吕蒙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

38、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七、总结。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八、作业。1、小练笔(任选一题):(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2、新学案第 15 课。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教案教案 篇篇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过程和方法目标

39、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朗读法,揣摩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A、魏国 B、蜀国 C

40、、吴国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A、关羽 B、吕蒙 C、鲁肃二、介绍故事出处和文中人物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三、朗读感知课文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

41、官,而是有别的目的。)(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2、疏通文意。要求:同学们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符号。3、检查自学情况。词:(1)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国家大事(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难道(3)但当涉猎 只 粗略地阅读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2)卿言多务,孰若孤?比得上4、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见 PPT)5、口译全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

42、:“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第二课时四、精读课文(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以分为几层?可分两层。1、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

43、学”2、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二)、朗读并理解:1、第一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对话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亲近、关心和期望的一句话是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三)、朗读第二层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

44、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4、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5、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6、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7、评价孙权、吕蒙、鲁肃?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善劝)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好学)鲁肃: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

45、贤良品德高。(敬才、爱才)五、总结、归纳: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谆谆善诱劝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8、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9、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10、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六、比较阅读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和方仲永的不同?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七、揣摩语气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八、讨论、质疑。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说出来,大家来帮帮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