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试卷合集》兰州市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0957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1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份试卷合集》兰州市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5份试卷合集》兰州市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份试卷合集》兰州市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试卷合集》兰州市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处同一平面的是A.乙烷 B.乙醇 C.甲苯 D.氯乙烯【答案】D【解析】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焕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详解: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乙烷中含有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A 错误;乙醇中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错误;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

2、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 错误;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氯乙烯可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D 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焕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快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2.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澳占世界澳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氧化剂把浸离子氧化成单质,再通入热空气将浪蒸气吹出,这一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是()。A.Cl2 B.Br2 C.H2O D.H2O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氯气

3、的氧化性强于澳,Ch+2Br=Br2+2Cl,通入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澳化物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漠吹出。答案选A。3.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A,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A,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A.C b 和 N aHSO s溶液 B.HC1 和浓 HzSO”C.C h 和氯水 D.SO?和 N aHCO s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说明气体经过洗气瓶后的气体中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2或 SCh;打开活塞后品红褪色,石蕊试液变红,

4、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具有漂白性、酸性,且含有CO2或 S O 2,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CL和 NaHSCh溶液,关闭活塞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钠,打开活塞,没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石灰水不会变浑浊,A 错误;B.HC1和浓H2s04,HC1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错误;C.CL和氯水,关闭活塞后,氯气仍然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题中变化不同,C 错误;D.SO2和 NaHCCh溶液,关闭活塞,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则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D 正

5、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气的检验方法,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A l(N 03)3 常 用 于%U 的萃取。测量A l(N 0 3 纯度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置A l(N 0 3)3 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2 5 0 m L 容量瓶,玻璃棒B.加入试剂a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13*+3 O I T=A 1 (0 H)31C.操 作“b ”需要在蒸发皿中进行D.A l (O H)3 的纯度为 1 0 0%【答案】D【解析】A、配置A l(N O s )3

6、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2 5 0 m L 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选项A错误;B、加入试剂a 必须是过量的氨水才能产生氢氧化铝,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l3+3 N H3-H20=A l(0 H)3|+3 N H 4 选项B错误;C、操 作“b”需要灼烧固体,应该在用烟中进行,选项C 错误;D、A 1(O H)37 8 x 2 m2I n n v i n 7 1 0加,的纯度为X 1 0 0%=:L X 1 0 0%,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D。7 8 x 叫 1 7 m,2 1 35.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Zn与稀硫酸的反应中,用 Zn片代替Zn粉B.KClOs的

7、分解反应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C.上。2的分解反应中,添加适量M nO zD.合成氨的反应中,增大体系的总压力【答案】A【解析】【详解】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出时,用 Zn片代替Zn粉,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减小,选 项 A 符合;B、KClCh的分解反应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机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选项B不符合;C、上。2的分解反应中,添加适量M nOz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选 项 C 不符合;D、合成氨的反应中,增大体系的总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 B(g)3 C(g)

8、。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A的浓度不再变化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C的质量不再变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的容积固定,则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 A 选;B.A 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故 B 不选;C.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不选;D.只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C 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D 不选;答案选A。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7.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9、A.I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9NAB.l.OOmolNaCl 中含有 NA 个 NaCl 分子C.常温常压下,92g的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标准状况下,U.2LCH3cH20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答案】C【解析】【分析】A.氢氧根离子是10电子微粒;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C.NO2和 N2O4的最简式均是Nth;D.标况下乙醇是液体。【详解】A.I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IONA,A 错误;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氯化钠分子,“NaCl”仅表示化学式,B 错误;C.NCh和 N2O4的最简式均是N O 2,常温常压下,92g的 NCh

10、和 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NCh”的物质的量是 92g+46g/mol=2mol,原子数为 6NA,C 正确;D.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L2LCH3cH20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D 错误;答案选C。8.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 I A 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元素周期表有7 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1、2、3、4 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有7 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短周期为一、二、三周期,第 I

11、A 中含H元素,第HIB族中含钢系、镯系,以此来解答。详解:A.第 I A 族的元素含碱金属元素及H 元素,H 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A 错误;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 个副族、1 个 0 族、1 个第VW族,共 16个族,故 B 错误;C.元素周期表有7 个横行,则有七个周期,故 C 正确;D.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周期,故 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把握元素的位置、周期表的整体结构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A 为解答的易错点。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 刚 石)=C(石 墨)AH=-1.

12、9 kJ-m 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AH=+100 kJ mor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D.己知 2c(s)+20z(g)=2C()2(g)AHj;2C(s)+02(g)=2C0(g)AM 贝!J AH A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能量与反应热和稳定性的关系,难度较小。详解:A.等质量的硫蒸气的能量比硫固体的高,故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错误;B.金刚石变石墨为放热反应,所以石墨的能量低,石墨稳定,故错误;C.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即为该反应的焙变数值,在一定条件下,某

13、可逆反应的A H=+1 0 0 k J m o l T,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 0 0 k J m o r1,故正确;D.前者为碳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由于给变为负值,故 A H/A f t,故错误。故选C。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H O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酸的结构式H -C C(HHC.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乙烯分子式为C2H4,最简式为C H 2,故 A 错误;H OB.乙酸分子中有较基,其结构式为H C C O H,故 B 正确;HC.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 0,结构简式为CH3cH

14、2OH,故 C 错误;ClD.四 氯 化 碳 的 电 子 式 为 故 D 错误;,:Ck综上所述,答案为B。11.在光照的条件下,将 1 m o l 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甲烷和氯气均无剩余,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若已知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 o l,b m o l,c mob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A.(l+a+b+c)m o l B.(2 a+3 b+4 c)m o lC.(l+a+2 b+3 c)m o l D.(a+b+c)m o l【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一氯甲烷的物

15、质的量是(l-a-b-c)m o l。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可知:Im ol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生成几氯甲烷就消耗多少m ol的氯气,因此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 一abc)mol+2a mol+3b mol+4c mol=(l+a+2b+3c)m o l,答案为 Co1 2.工业上合成丁苯橡胶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f CH-CH:-CH2CH*CH-CH:H-CHj+nCHi-CH-CH-CHr*(丁苯橡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丁苯橡胶的两种单体都属于燃B.丁苯橡胶不能使溟水褪色C.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丁苯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丁苯橡胶的

16、两种单体苯乙烯、1,3一丁二烯都属于危,故 A正确;B.丁苯橡胶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浪水褪色,故 B错误;C.上述反应是加成反应,所以原子利用率为100%,故 C 正确;D.丁苯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 D正确。故选B。13.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 B.油脂 C.蛋白质 D.纤维素【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而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才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详解】A.糖

17、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 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A 正确;B.油脂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但不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B 错误;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C 错误;D.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D 错误;正确选项A,1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B.在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C.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醛D.乙醇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A

18、 错误;B.在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是加成反应,B 错误;C.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醛属于分子间脱水,是取代反应,C 正确;D.乙醇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 错误。答案选C。15.虽然大气含有约78%的氮气分子,地球上的动植物仍须花费一番工夫,方可取得成长所需的氮元素。下列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 B.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C.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台成氨 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 O【答案】B【解析】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叫氮的固定,则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

19、固定,A 错误;B.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属于不同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B 正确;C.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C 错误;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 O,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D 错误;答案选B。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青铜C.钢铁D.纯金【答案】D【解析】分析:合金是指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到另一金属中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由此分析解答。详解:A、硬铝是铝、铜、镁和硅组成的合金,A 错误;B、青铜是铜合金,B 错误;C、钢铁是铁合金,C 错误;D、纯金是单质,不属合金,D

20、 正确;答案选D。17.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D.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A.浓硫酸的体积增大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放置其体积增大,为物理变化,A错误;B.铝在空气中放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形成溶液,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为B。1 8.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1、A.C h、Bn、I2 B.8 2、SiO2、KC1C.O2、I2、Hg D.金刚石、NaCk SO2【答案】A【解析】【详解】A.CL、B。、I2都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故 A 正确;B.CO2为分子晶体,KC1为离子晶体,Si(h 为原子晶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Ch、KCR SiC h,故B 错误;C.12常温下为固体,H g常温下为液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02、Hg,k,故 C 错误;D.金刚石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SO2为分子晶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SO2、NaCK金刚石,故 D 错误;答案选A。1 9.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

22、),其 中 W、X、Y、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wpfyfA.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PSi,即 XY Mn2+H2O2=MnO2i+2H+;(3)设氮气、氢 气 的 初 始 量 为Im oL反 应 氮 气 的物质的量xm oL贝!N2(g)+3出(g)W2NH3(g)起 始 量(mol)1 1 0转 化 量(mol)x 3x 2x平 衡 量(mol)1-x l-3x 2x则N2的体积分数为X 100%=50%,【点 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正确解读题目给出

23、的信息是解决信息性题目的关键,要善于从信息中捕捉最有效的信息用来处理问题,题目难度中等。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将锌片与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中快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锌

24、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B.实验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实验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D.实验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电子由锌沿导线流向铜【答案】C【解析】A.中能产生气体,说明锌能和稀硫酸反应,中不产生气体,说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同时说明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故 A 正确;B.中锌、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说明原电池能加快作负极金属被腐蚀,故 B 正确;C.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而不是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 C 错误;D.实验说明有电流产生,易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 D 正确;

25、故选C。2.苯的二滨代物有三种,则四溪代物有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答案】C【解析】【详解】苯的四澳代物可以看作苯环六澳代物其中2 个溟原子被2 个 H 原子取代,故四澳代物与二漠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由于苯的二澳代物有3 种同分异构体,故四澳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也为3 种,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注意利用换元法进行分析是解答关键。3.可逆反应:2NO、=2NO+O、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 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同时消耗2n molNO2;单 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同时消耗2n mol NO;混合气体的颜色

26、不再改变的状态;混 合 气 体 中n/(、O二9)、不变;n(NO)NO?的消耗速率与NO 的生成速率相等;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B.C.(2X3)D.【答案】C【解析】【详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h等效于消耗2nmoINO2不能判断是否达平衡状态,故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Kh的同时消耗2nmolNO,反应方向相反,物质的量胡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n(O jO2和N O 均为生成物,混 合 气 体 中 不 变,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错误;NO2的消耗速率与NO 的生成速

27、率相等,都反映正反应的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错误;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B.NH1受热分解时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均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A 错误;B.N H 4a受热分解时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B 正确;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C 错误;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例

28、如钱盐等,D 错误,答案选B。点睛:掌握化学键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另外该类试题要学会举例排除法进行筛选。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水中通入 NO2:2NO2+H2O=2H+NO3+NOB.向 Cu(NO3)2溶液中加入氨水:CU2+2OH-=CU(OH)2 IC.向 FeCb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2Fe3+Fe=3Fe2+D.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 t+2H2O【答案】C【解析】【详解

29、】A 项、二氧化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故 A 错误;B 项、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故 B 错误;C 项、溶液中FeCb与铁粉反应生成FeC 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故 C 正确;D 项、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T+4H2O,故 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的实质,注意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应用是解题关键。6

30、.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彼此之间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1 和 16B.6 和 8c.9 和 11D.1 和 17【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出元素,然后依据元素的性质判断形成的化学键类型。详解:A.1和 16分别是H 和 S,形成的H2s中含有共价键,A 错误;B.6 和 8 分别是C 和 O,形成的CO或 CO2中含有共价键,B 错误;C.9 和 11分别是F 和 N a,形成的NaF中含有离子键,C 正确;D.1 和 17分别是H 和 C L 形成的HC1中含有共价键,D 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

31、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需要注意的是A1CL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7.下列有关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能发生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C.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 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和 C02,其原因是催化剂可降低NO和 CO反应的活化能D.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瞬间发生,其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为零【答案】B【解析】A.增大浓度,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 A 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

32、为活化分子,故 B 错误;C.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 C 正确;D.离子反应,反应容易进行,且反应速率大,则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零,故 D 正确;答案为Bo8.下列使用漏斗的实验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用图乙所示装置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C.用图丙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D.用图丁所示装置用锌粒与稀盐酸制取出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HC1极易溶于水,吸收HC1时应防止倒吸,漏斗口边缘应该刚刚没入水面下,故 A 不选;B.碳酸钠粉末会从多孔塑料板漏下去,不能起到该装置应起的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作用,故 B 不选;C.

33、苯密度比水小,萃取碘后在上层,应把下层的水从漏斗下口放出,然后再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故 C 不选;D.安全漏斗中部可以储存一部分加入的稀盐酸,起到液封作用,故 D 选;故 选 D。9.对于2A2(g)+3B2(g)=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6mobL1-s_1 B.v(A2)=0.5mol-L1s1C.v(C)=0.45mol-LLs-i D.v(B2)=2.4mol-L1-min-1【答案】C【解析】【分析】按照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详解】以 A2为基准,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

34、,代入数值,v(A2)=0.4mol-L1,s1;皿 二曲 3B、v(A2)=0.5mol-Lls”;C、,v(A2)=0.9mol-L1-s-,;v(Q 1D、V(B 2)=2.4 mol/(L-min),合 v(B2)=0.04mo卜 根 据 选 项 A 的分析,v(A2)=0.027mobL_1,s1;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C;答案选C。1 0.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H2O B.MgO C.CaCh D.KBr【答案】A【解析】【详解】A.FLO是由分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A 符合题意;B.MgO是由Mg2+、-通过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B 不符合题意;C.CaCL是由C

35、a2+、通过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C 不符合题意;D.KBr是 由 K+、Br-通过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o1 1.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A.苯 B.漠苯 C.硝基苯 D.乙醇【答案】A【解析】【详解】A.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故 A 符合题意;B.溟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 B 不符合题意;C.硝基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 C 不符合题意;D.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会分层,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o1 2.已知糖元(

36、G HK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说法正确的()A.糖元、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元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C6H10O5%中的n 不同,即糖元、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 A 错误;B.糖元与淀粉、纤维素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 B 错误;C.糖元是一种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 C 正确;D.糖原中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D 错误;故选C。13.一次性餐具中,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是

37、:()A.淀粉餐具 B.纸木餐具 C.塑料餐具 D.瓷器餐具【答案】A【解析】【分析】“一次性餐具”的发展前景,应从产品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否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去分析解答。【详解】A、淀粉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淀粉,淀粉能水解,不会产生污染,选项A 正确;B、纸木餐具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破坏环境,选 项 B 错误;C、塑料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塑料,难以降解,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选 项 C 错误;D、瓷器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硅酸盐,难以降解,选 项 D 错误;答案选Ao【点睛】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的学

38、生的学习兴趣。14.能说明反应X(g)+2Y(g)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B.X、Y、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反应速率v(X)=v(Y)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 的同时生成2nmol Y【答案】B【解析】【详解】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2:2,也可能不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 项错误;B.X、Y、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 项正确;C.达到平衡时,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X)与 v(Y)不是同一物质,且没有正逆反应速率之

39、分,不能表示v(正)=v(逆),则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 项错误;D.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Z 的同时生成nmol Y,可表示 v(正)=v(逆),但题中相关数值不正确,D 项错误;答案选B。1 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A H-akJ mol14NH3(g)+3C)2(g)=2N2(g)+6H2O(g)A H2=-bkJ-mol1H2(g)+l/2O2(g)=H2O(g)A H3=-ckJ mol-1H2(g)+l/2O2(g)=H2O(I)A H4=-dkJ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40、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H4B.H2的燃烧热为dkJmoHC.4NH3(g)+4O2(g)=2NO(g)+N2(g)+6H2O(g)A H=(-a-b)kJ mor1D.4NH3(g)2N2(g)+6H2(g)A H=(6d-b)kJ mol1【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气态水液态水为放热过程,所以d c,则H3ZH4,A 错误;B.燃烧热应生成稳定氧化物,出燃烧应生成液态水,出的燃烧热为dkJ/mol,B 正确;-a-bC.根据盖斯定律,将(+)+2 得到:4NH3(g)+4O2(g)=2NO(g)+N2(g)+6H2O(g)AH=y-kJ-mol-1,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

41、(一x6)得到:4NH3(g)2 N 2(g)+6H2(g)AH=(6c-b)kJ-mol-1,D 错误;答案选B。16.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Bfa)r【答案】B【解析】正反应是放热的、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 A、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 的浓度应增大,A 错误;B、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压强越大P 的百分含量越高,升温平衡逆向相应的,温度越高,P 的百分含量越低,B 正确;C、正逆反应速率都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C 错误;D、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越 高 M 的转化率越低,D 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图象分析影响平衡移动和化学

42、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和定一议二原则在图象题中的应用。1 7.金属钠分别在过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相同点是A.都产生白烟 B.都产生黄色火焰C.都生成氧化物 D.都生成白色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钠在氧气中燃烧不产生白烟,A 项错误;B.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所以钠无论在氧气还是在氯气中燃烧均产生黄色火焰,B 项正确;C.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但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氯化物,不是氧化物,C 项错误;D.钠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是白色固体,但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 项。1 8.下列有关工业上金

43、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法制镁 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钠C.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法制铝 D.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法制铁【答案】B【解析】【详解】A.活泼金属采用电解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冶炼,镁属于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故 A 正确;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得不到钠单质,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得到钠单质,故 B 错误;C.金属铝属于活泼金属,为亲氧元素,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电解熔融不能电离,不能采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冶炼,故 c 正确;D.铁可以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用焦炭或者一氧化碳做还原剂,故 D

44、 正确;答案选B。1 9.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区别、检验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某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品红溶液不褪色,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用洁净的铁丝蘸某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一定含有钠元素且没有钾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向某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银

45、离子的干扰,再加入过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故 A 正确;B.先滴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铁离子,应先加KSCN无现象,后加氯水,溶液显红色,来检验Fe2+,故 B 错误;C.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含CO3?一 或 HCO3-,故 C 错误;D.用洁净的铁丝某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一定含有钠元素,但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钾元素,故 D 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钾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观察。2 0.苏 轼 的 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

46、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 指()A.脱落酸 B.生长素 C.乙烯 D.甲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记载,其中的“气”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A.脱落酸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气”不是脱落酸;B.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的分化,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促进果实发育,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气”不是生长素;C.乙烯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的气体,“气”是乙烯;D.甲烷对植物的生长无作用,“气”不是甲烷;故选C。二、计 算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1.1.5 m ol氧分子中含有 个氧分子,mol氧原子

47、,质量为 g,个氧原子,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o【答案】9.03X1023 3 48 1.806X1024 33.6【解析】【详解】1.5 m ol氧分子中含有分子数为:1.5molx6.02x 1()23=9.03x1023;氧原子为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1.5molx2=3mol;氧原子个数为:3NA或 1.806x1()24;质量为:1.5molx32g/mol=48g;标况下体积为:1.5molx22.4L/mol=33.6L;故答案为:9.03X1023;3;48;3NA(1.806xlQ24);33.6。三、实 验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 2.乙酸乙酯

48、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为77.2,实验室某次制取它用冰醋酸14.3mL、95%乙醇23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先向A 中的蒸储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冰醋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5:7。加热油浴保温约135 145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储烧瓶里,调节加入速率使蒸出酯的速率与进料速率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储出后,停止加热。取下B 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0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储出液里,边加边振

49、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将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将饱和CaCb溶 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试回答:(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 O(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 o(3)用饱和N a 0 3 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4)用饱和C a C L 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5)在步骤所得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 o【答案】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除去乙酸 除去乙醇 水【解析】(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

50、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过量乙醇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4)氯化钙溶液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因此饱和C a C L 溶液可以吸收乙酸乙酯中可能残留的乙醇,故答案为除去乙醇;(5)饱和碳酸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