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06725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泊秦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杜牧的相关知识。(2)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声音传达诗人情感。(3)能根据五种表达方式找得到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第三四句是抒情。能自己得出首句是描绘出了一幅朦胧清幽淡雅的水色夜景图,及渲染的凄清悲凉的氛围。(4)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比如“笼”“寒”“犹”等等。(5)能理解诗人的借古讽今的写法,并深入理解诗人真正抨击的对象是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统治者。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名家范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多种方式读准诗歌字音,读出节奏。(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根据课文下

2、的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并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3)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南朝及晚唐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2)理解作者的感慨: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认清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本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读准古诗掌握节奏,通过深入探究部分的学习了解诗的深沉情感。(2)通过教师有浅入深的讲解,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3)掌握首句描绘的一幅朦胧

3、清幽淡雅的水色夜景图,及渲染的凄清的氛围。理解“寒”字的深沉含义。(4)理解“犹”的含义及作用,作者抨击的真正对象。教学难点:(1)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南朝及唐末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2)理解作者的感慨: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认清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本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师生谈话法,任务引导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对比阅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由名家范读,知道这首诗中的秦淮河在南京。接着由南京的多种称呼“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六朝金粉”以及南京的别称,知道南京的繁盛。如此繁荣的南京,它

4、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自六朝以来,沿岸酒楼林立,歌妓舞女权贵富豪纵情享乐,过着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生活。由此,人们总说南京盛产歌妓舞女、读书人和亡国之君,那么今天我们跟随一位读书人去秦淮河,听一听他看到此情此景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二、作者名片(这是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呢?)杜牧(803约852)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绝著称,擅长文赋,注重军事。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代表作山行,清明,江南春,泊秦淮等。三、由读知意学习诗歌,重在朗读。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听名家范读。要求:

5、标出多音字字音,划出节奏。2、师生自由朗读。要求:思考诗中的商女是什么人?后庭花是什么曲?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4、充分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本诗,知晓大意。5、创造性的复述古诗。四、深入研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重形式的朗读和复述古诗,我们对古诗有了一定理解,但是古诗的情感能否准确把握呢?接着深入研读。)1、本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给人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a“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是深秋时节b除了季节方面的冷?有没有别的冷?心的冷c诗句之妙!从景物写起,烟、月、水、沙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

6、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有如身临其近;由景入情,冷清愁寂的气氛,亦如 作者心中无尽的凄凉哀痛,更容易让人共鸣!2.“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犹”字有怎样的特殊用意?补充: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答:“犹唱”就是“还在唱”。“犹”字是“还”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形象地写出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在国家危难时,他们仍在寻欢作乐。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强烈不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3.作者真正抨击的对象是“商女”么?答:并不是。诗人借古讽今(歌女处于社会底层,她们所唱并非能够自己决定

7、,而是由听曲之人决定。她们会唱,说明有人要求听。而听曲之人,无非就是沉迷于奢靡的生活不理国事的统治阶级。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的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4、谈谈你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作者夜泊秦淮河畔,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 不理朝政、沉湎酒色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的忧愤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两首杜牧的诗江南春 与泊秦淮,感悟诗人情感上的心路历程。通过学习杜牧的三首古诗,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丝丝忧国之虑;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作者举荐无用后的那种无奈;体会作者的为人,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情。2、集体朗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六、作业搜集并背诵杜牧的三首诗:江南春 泊秦淮以及过华清宫。七、板书设计泊秦淮杜牧五种表达方式:写景朦胧清幽淡雅凄凉、凄清、悲伤叙事抒情借古讽今愤恨、愤慨、忧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