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pdf(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L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 呐喊。2 回延安选 自 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工4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 白毛女,获工q s t年斯大林文学奖。3.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 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4 .灯笼选 自 吴伯箫散文选,作 者 吴 伯 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5.大自然的语言根 据 科学大众1 4 6 3年 第1期竺可桢的 一门丰产的科学-
2、物候学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 象 学 家、地 理 学 家。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 自 新 疆 域,作 者 阿 西 莫 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 表 作 有 基地 新 疆 域。7.大雁归来选 自 沙乡年鉴。作 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8.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科普作家。?桃花源记选 自 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潺阳柴桑人。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工。小石潭记选 自 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 1 .核舟记选 自 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作者魏学海,字子敬,明 末(朝代)嘉善人。1 2 .诗经 二首包 括
3、 关雎和 兼葭。诗经先秦时叫做 诗或 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 首。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翻译的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 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 兰 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丹 纳 的 艺术哲学等。傅雷也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傅雷家书收录了 3 5 4年 到 年 间 傅 雷 及 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工。多封。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 子衿都 选 自 诗经注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 自 王子安集注,作者王勃
4、,唐代诗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 自 孟浩然集校注,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1 3 .最后一次讲演选 自 闻 一 多 全 集。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流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工Q 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 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 题 为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作者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 代 毕 昇2 0 0 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
5、重大贡献。1 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 选 自 奥林匹克主义一一顾拜旦文选,作者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本文是他在平 平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1 7.壶口瀑布选 自 梁 衡 文 集,作 者 梁 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 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 自 藏北游历,作者马丽华,女作家。代表作 有 走进西藏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工?登勃朗峰选 自 远处的青山。作者马克吐翁,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 0 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是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 0。年,年仅4
6、 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 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2 L 庄子 二则选 择 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 存3 3篇,包括内篇7篇,外 篇1 5篇,杂篇工工篇。2 2 .礼记 二则选 自 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2 3 .马说选 自 韩昌黎文集校注,这 是 作 者 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 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2 4.唐诗二首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 自 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7、,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卖炭翁选 自 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国家)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己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8、。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选 自 全唐诗,作者常建。送友人 选 自 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 自 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卜算子咏梅选 自 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回延安贺敬之工、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 敬 之 的 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写出了当
9、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描绘了延安新貌。桃花源记陶渊明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3.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初极狭。4.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S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6.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7
10、.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8.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名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W.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 要 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 1.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工2.桃花源人 遂与外人间隔 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 3.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小石潭记柳宗元(工)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
11、环(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与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 句 子 跟 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关雎工、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存菜,左右流之。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
12、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兼葭
13、工、成语“秋水伊人”源 之 兼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兼葭(jian jia)苍苍,白露为霜;兼葭萋萋,白露未晞;兼葭采采,白露未己。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 )涧(huO从之,道阻且长。溯涧从之,道 阻 且 跻(ji)o溯涧从之,道阻且右。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以。宛在水中扯。工5、诗经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式微工、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14、,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工、“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
15、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王 勃 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4、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6、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7、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
16、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逍遥游庄子L在 逍遥游中描绘鲸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鳗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17、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鲸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3.文中描绘龌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
18、至极邪?6.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7、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8、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 和“蟾站”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蟾姑不知春秋。名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具体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能 效 比 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需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 遥 文 中 描 写 四 种 人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
19、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W.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 1.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一“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 无 名。虽有佳肴工、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 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 自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道之行也1
20、.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 .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以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7.“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全文的总括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工、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
21、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杜 甫 的 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S、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
22、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工工、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
23、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工 4.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15-.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1 6 .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卖炭翁白居易1 7 .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1 8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
24、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工 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 0.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2 工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 2、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 3、常建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2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2 5、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送友人李白1
25、.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2 .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4 .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惊起却回头,有
26、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卜算子咏梅陆游工、陆 游 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2、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文言文梳理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L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4.
27、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渚M象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人)就 邀 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 酒 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名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 问 讯。(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渚E来 打 听 消 息。工。,自
28、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村人)自己说(他 们 的)祖 先 为 了 躲 避 秦 时 的 战 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 个 与 人 世 肠 绝 的 地 方。工工.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千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12.问今是何世,乃 不 知 有 汉,无论魏晋(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工3.此人-为 具 言 所 闻,皆叹惋。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 细 地 说 了 他 所 听 到 的,(村人)都 感 叹、惋 惜。1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 他 的 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渚B拿出酒食(来
29、款待他)。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 值 得 对 外 边 的 人 说。工以未果,寻 病 终。后 遂 无 问 津 者。(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课文分析1 .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一一拜访桃花源一一离开桃花源一一再寻桃花源。2 .世外桃源描述: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3 .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
30、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4 .【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
31、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S.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32、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工.隔 篁 竹,闻水声,如鸣琳I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璟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十分高兴。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露出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幺票的藤菱,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渚B 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
33、上。6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鱼)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名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氛围)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千是记下当时的情景便离开了
34、。课文分析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一一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感受:发现小潭一一“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一一“似与游者相乐X,愉悦的心情观鱼后一一“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2 .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
35、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3 .王 国 维 在 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 乐“一 忧”怎么解释?)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
36、句中可以看出。4.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 是 流 动 的 这 里 用 了 两 个 比 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夕 请 说 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6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37、,往来翕忽(全石、游鱼、阳光、影子)7 .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8 .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核 舟 记 重点句子翻译,罔 不 因 势 象 形,各 具 情 态。全 都 是 就 着(材 料 原 来 的)样 子 刻 成(各 种 事 物 的)形 象,个 个 具 备 神 情 姿态。2.尝 贻 余 核舟一,盖大苏泛赤 壁 云。(他)曾 送 我 一 个 核 舟 (刻 的)是 苏 轼 泛 舟 游 赤 壁(的情景)。3,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中 间 高 起 而 宽 敞 的 部 分 是 船 舱,用
38、磐 竹 叶 做 成 的 船 篷 覆 盖 着 它。4.启窗而观,雕 栏 相 望 焉。推 开 窗 户 来 看,雕 刻 着 花 纹 的 栏 杆 左 右 相 对。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 高 的 帽 子、(长着)浓 密 胡 子 的 人 是 苏 东 坡。6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 们 的 互 相 靠 近 的 两 膝,各 自 隐 藏 在 手 卷 下 边 的 衣 褶 里。7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孚L,矫 首 昂 视,神 情 与 苏、黄 不 属。佛 印 极 像 弥 勒 佛,敞 胸 露 怀,抬 头 仰 望,神 情 跟 苏、黄 不 相 类 似。8 .左 臂 挂 念 珠 倚 之 珠可历历数
39、也左 臂 挂 着(一串)念 珠,靠 着 左 膝 念 珠 可 以 清 清 楚 楚 地 数 出 来。名 其 人 视 端 容 寂,若听茶声然那 人 的 眼 睛 正 视 着(茶炉),神色平静,好 像 在 听 茶 水 烧 开 了 没 有 的 样 子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工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哎,技艺也真神奇啊!课文分析工.“核舟-”的精湛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体积小,刻的东西多,刻得极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态,有意境。2 .核舟介绍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3 .文章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先写舟的中间部
40、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打开、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 赤壁赋 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游赤壁时的优美环境。4 .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内容。口技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相同。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5.王叔远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
41、?为了和核舟“大苏泛赤壁”的雕刻主题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诗经二首理解记忆1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2 .兼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3 .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2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鸟,海动风起
42、时就将迁往南方。3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接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侯,(用翅膀)拍 打 水 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 它)乘着放风盘放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4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课文分析工.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鳏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鳏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 从 体 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
43、(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鳗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龌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 言其翼,北冥“南冥 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龌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3 .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鳗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技 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4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龌鹏的寓言
44、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5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重点句子翻译,绘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绘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3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4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究全确定的。4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 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课文分析1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 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在
46、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快乐的,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2 .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为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 鱼之乐 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
47、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礼记二则虽有嘉肴重点句子翻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2.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 后 知 困。所 以 学 习 以 后 就 会 知 道(自己 的 不 足,教 学 以 后 就 会 知 道(自己的)困 惑。4.知不足,然 后 能 自 反 也;知 困,然 后 能 自 强 也。知 道(自己的)不 足,这 样 以 后 就 能 自 我 反 思;知 道(自己的)困 惑,这样以后就 能 自 我 勉 励。夕“学 学 半”,其 此 之 谓 乎!
48、“教 别 人,占 自 己 学 习 的 一 半”,大 概 说 的 就 是 这 个 道 理 吧!课文分析1 .本 文 论 述 了 教 与 学 的 关 系 问 题,说 明 了 教 学 相 长 的 道 理。2 .解 释 课 文 中“教 学 相 长”这 个 成 语 的 含 义。教 和 学,是 相 辅 相 成 的,是 互 相 促 进 的,只 有 二 者 兼 备,才 能 获 得 成 功。3.教 与“学”的 关 系 如 何?教 与 学 是 互 相 推 动、互 相 促 进 的。4 .礼 记 是 儒 家 经 典 之 一,战 国 至 秦 汉 间 儒 家 论 著 的 汇 编。相传为西 汉 戴 圣 编 纂。有 礼 运
49、学 记 乐 记 中 庸 大 学 等四十九 篇。大 多 是 孔 子 弟 子 及 其 再 传、三 传 弟 子 等 所 记。5 .为何在一开始写关于 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6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7 .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举一个例子,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
50、和促进,都得到提高。例子:我一你 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互惠的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教育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相互提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经历谈)8.“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在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师生共同展现着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大道之行也重点句子翻译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