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1 1教材第 19 页练习四 7-9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能灵活运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解决计算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一、复习口算11-3=12-6=13-7=12-8=11-2=14-5=-1-学生任选一题说说想加算减法的思
2、维过程。二、课堂练习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9 页的第 7 题。4+8+6=11-3-3=15-7+6=5+4+7=8+7-9=19-5-8=12-4+5=17-2+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 P19 页的第 8 题。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数吗?()+97+()12-()6+()()-5()+45+811-2-2-15-7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举例说明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然后观察每组中的三个算式,确定算式的得数,再让学生尝试填出所缺的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 P19 页的第 9 题。可让学生看图,自主观察收集信息,
3、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四第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四第 1010 题。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2 2教材第 22-23 页练习五 1-9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条件和问题,排出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一、完成教科书一、完成教科书 P22P2
4、2 第第 2 2 题。题。本题中的多余条件我们已经走了 15 分钟了写在旁边,便于学生发现。学生能很快选择出题目中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二、解决实际问题二、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教科书 P22 第 4 题,本题中多余条件和有用条件写在一起,位置隐蔽,需要。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三、完成教科书三、完成教科书 P22P22 第第 1 1 题题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 15 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 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 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引导学生学会多次运用有效信息,体会条件与问题之间
5、的联系,正确解决问题。让学生将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清楚,再列式解答。然后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四、完成教科书四、完成教科书 P21P21 第第 3 3 题题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五、完成教科书五、完成教科书 P23P23 第第 6 6 题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4-说出思考过程。六、完成教科书六、完成教科书 P23P23 第第 8 8 题题七、课堂练习七、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 P23 第 5、7、9 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
6、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3 3教材 18-19 页练习四 3-6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3、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计算方法,能直接说出得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一、复习铺垫-5-练习口算减法,出示教科书 P18 第 3 题。二、课堂练
7、习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8 页的第 4 题。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并记录捉小鸡的过程,逐一写出相应的算式,再观察算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你发现了什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2、完成 P18 页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 P19 页的第 6 题: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小结并布置作业。三、小结并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练习课是为了巩固所学,熟练掌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注重了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了题意,快速地口算解答。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
8、案 4 4教材 15-16 页练习三 3-10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 8、7、6 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6-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3、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巩固十几减 8、7、6 的计算,熟练掌握想加算加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一、复习教科书 Pl5 第 4 题,看谁都能算对。及时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提高退位减法的计算速度。二、课堂练习二、课堂练习1 1、完成、完成 P16P16 页的第页的第 7 7 题。题。首先
9、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读懂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2 2、完成、完成 P16P16 页的第页的第 8 8 题。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和问题,从图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3 3、完成、完成 P16P16 页的第页的第 9 9 题加减混合运算。题加减混合运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三、数学游戏教科书 P16 页的第 6 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7-写上 14-8、12-5、12-4、16-9、15-8、11-3、1
10、4-9、14-8、13-6、13-8 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 5、6、7、8 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 14 9、138 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 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 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四、总结布置作业四、总结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第 10 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关于十几减 8、7、6 的练习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了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1、为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个别同学在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还不够准确,还需加强口算训练。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5 5课本 P21、22 页练习四第 7、8、9、10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8-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12、习惯。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2、学生举例。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二、展开学习二、展开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第 22 页练习四第 10 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 8 题。-9-(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三、拓展应用,
13、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 9 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 7 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6 6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过
14、程:教学过程:-10-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学习二、探索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 8 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完成第 9 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3、引导学生完成第 10 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3)
15、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三、拓展应用三、拓展应用1、补充拓展性练习。-11-(略)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7 7练习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3、读读背背一组描写景物的成语。4、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竖”。教学
16、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字:漾、蔫、挎、蹑2、成语:“高堂广厦”等八个成语。3、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2-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学习方法。2、书写“异、齐、养”三个字中的“撇”和“竖”两个笔画。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第一部分1、审题,指名读题目。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3、学生自由读原句。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出示:漾:水面轻微动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5、指名说应选哪一种解释并说明原因。第二部分我的十分钟1、让学生以学
17、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读懂题目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并选择确切的解释。由组长记录下答案。2、组织学习小学汇报。3、师引导其他学生评议。蔫性子:性格内向,不好动。-13-挎篮子:胳膊上挂着。蹑着脚:踮着脚,动作很轻。第三部分1、小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3、汇报交流。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认识要写的字。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
18、;竖要舒展,长而尖。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4-1、读题,审题。2、我的十分钟出示 8 个成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读准字音,把成语读正确。结合课前的预习,小组成员合作理解成语的意思。组长记录下自己小组成员不理解的成语。3、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4、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并提出以下问题全班同学交流。每一行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
19、关系?八个成语有什么共同之处?5、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1、读题,明确要求。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小组内讨论。小组内成员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表演。组织学习小组汇报。3、师相机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15-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
20、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5、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连起来说一说。6、教师总结。三、教学第六题:学写毛笔字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3、学生练习书写。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8 8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自行提问,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16-一
21、、计算一、计算1、口算35+429+670+3040+639+245-873-569-22、计算19+2846-3739-1648-22二、用数学二、用数学10 分 20 分 30 分 40 分 50 分姐姐 2531322934妹妹 1948283036合计:合计:问:合计是什么意思?2、第 15 页第 9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第 15 页第 10 题问:有什么东西?你能回答第几问?注意提出问题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4、第 22 页第 10、12 题学生独立完成5、第 22 页第 113 题问:你想问全班同学什么问题?(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计算)6、第 25 页第
22、5、6、7 题-17-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练习课(二)练习课(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加强对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常规练习一、常规练习9+8=16+9=23+7=65+6=435=21-9=36-7=43-8=二、练习二、练习1、出示问:谁能读一读题目?(生范读,全班齐读,默读)这里有几句话?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重要?你能列式吗?2、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0 张票,后来退了8 张,二年级有多少同学看电影?-18-学生读题,并
23、请学生板演。808=(张)3、一本书12。30 元,小丽想买一本还差3 元,请问现在她有几元?问:总数是谁?部分数是谁?4、下面是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五个国家获奖牌的数量(板)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德国9788595857你能想到什么问题?5、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在算出他们的差445062537145273625391938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9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3、在合作
24、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9-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各是什么?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板书关系.2、基本练习: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圆柱体木料、圆柱体与正方体有那些相等的关系?如果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正方体木料和圆锥体木料又有那些相等的关系?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3、公式推
25、导的深化理解。(1)提问:在圆柱体的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相比是如何变化的?如果圆柱体的高为 4 分米、拼成长方体以后表面积增加了 48 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学生交流发言。(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二、实践应用二、实践应用-20-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1)一个圆柱体的罐头盒外面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什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体的侧面积的?(2)要做一个圆柱底面油桶现在已经有了一块长25.12 分米,宽 5 分米的铁皮,现在要给它配上合适的底和盖,需要边长几分米的正方形
26、几块?做成的圆柱体的容积是多少?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分小组测量并计算。(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2)给每组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3、解决问题。讨论解决第 6 题。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除了题目中画图的摆的方法外有没有其它方法?你能算一算其他方法摆时纸箱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学生交流讨论解决第 7 题。评议、交流4、完成探索与实践探讨、交流-21-三、三、你有何收获?反思学生交流四、作业四、作业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与练习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
27、案 1010新授/练习/复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表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22-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第 1 题教师组织学生游戏,游戏当中教师提出要求,如小东的前面是谁,小云在小华的哪里。组织学生看教材第1
28、1 页,由学生自己要求说一说。2、第 2 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第4 位同学请站起来,请 XX 同学后面的学生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3、第 3 题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4、第 4 题(1)教师出示第四幅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合适。(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中贴。(3)教师要培养学生整理房间的习惯。5、师生共同完成 5、6 题-23-(1)学生先自己做,然后全班交流。(2)培养学生勇于说
29、话,语言组织能力。6、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得很好,今天把你学会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1111(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按要求摘录句子,完成第 4 题。2阅读训练,完成第 5 题。(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1 1指导学习第指导学习第 4 4 题。题。(1)读题,明确要求。(根据要求摘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按要求从第七单元几写人的课文中去划找。(3)全班交流、评议。:写人的神态、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是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对表达人物品质都能起到突出、反映的作用,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2 2指导学习第指导学习第 5 5 题。
30、题。(1)读课后问题。(2)带着问题自学短文,思考怎样回答。(3)全班讨论。-24-选择:使、偷偷、宝贵、收藏、耐人录味。那一小段应补在第 2、3 自然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能反映全文中心意思的成语是“精益求精”,写了“作画对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喜欢听取批评意见”两方面的内容。3 3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摘录句子,完成练习第 4 题。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1212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完成教科书第一、完成教科书第 2121 页练习四第页练习四第 7 7 题。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
31、式,然后再全班讲评。(1)6 除以 3 等于 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2)被除数是 15,除数是 3,商是 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把 2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9 个苹果,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3 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 2121 页练习四第页练习四第 8 8 题。题。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25-图
32、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 2222 页练习四第页练习四第 9 9 题。题。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四、完成教科书第四、完成教科书第 2222 页练习四第页练习四第 1010 题。题。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学反思:省略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13131、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33、能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26-二、基本练习1、填空(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2 立方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2)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 96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3)把一个体积是18 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
34、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4)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一个圆锥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 厘米,体积是6.28 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2、判断。(1)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 3 倍,体积也扩大 3 倍。()(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相等,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3)圆锥的底面周长是 12.56 分米,高是 4 分米,它的体积是(12.5641/3)立方分米。()三、综合应用1、一块圆锥形巧克力,体积是 6 立方厘米,底面积是 4 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2、一个圆锥体积是640 立方厘米,高
35、是20 厘米,它的底面积是-27-多少平方厘米?第八课时教学反思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习。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 4 个圆锥的体积(或 4/3 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 2 个圆锥的体积(或2/3 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 2/3(11/3)从而使计算简便。教学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学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
36、思考的问题,可用算术方法列式又常常对“1/3”发憷。为了更好与初中衔接,我在本节课综合应用环节俨然是一位“推销员”,不断给学生强化方程解法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全班不足五人愿意采纳这种方法。而用算术方法解答,则必须首先明确:若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3 倍。再教建议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在教学填空第 4 小题时不仅要讲清原因,而且应要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141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P31-33-2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
37、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十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现在来看看遇到这些问题,你会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十二、基础练习1、P31 练习二和第 1 题让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集体订正。2、第 2 题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3、练习二第 3 题(1)10 月份比 9 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2)需要知道什么量?4、练习二第 4 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师:什么叫孵化率?-29-孵化率是
38、95%是什么意思?不能孵出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195%=5%24005%=120(只)5、练习二第 5 题(1)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十三、提高练习。1、(自主学习天地)请学生完成“智慧树”的题。再分题集体订正,并说出解题思路。2、课本练习二第 11 题(1)先让学生看统计表(2)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3)指名小组代表解答。3、P33 思考题师:要想知道哪个超市买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别到甲、乙超市买5 瓶油的价格,再进行比较。甲:124=48(元)买四送一,只需花 4 瓶的价格就可以买到 5 瓶油。乙:1250.85=51(元)每瓶 12 元,八五折-30-师: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比较:4851所以选择去甲超市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再选择去哪个超市合算。4、练习题(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