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756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单元分析: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 树和喜鹊 怎么都快乐3 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在直接告诉,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在小公鸡和小鸭子 中药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

2、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累这类词语,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二、单元目标:二、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单元 33 个生字、3 个偏旁和 4 个多音字,会写 20 个字。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4.背会本单元要求背诵的古诗和课文。三、单元重难点:三、单元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2.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在小公鸡和小鸭子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1故事”等

3、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累这类词语,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3.课文朗读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四、课时分配:四、课时分配:课题名称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请你帮个忙语文园地三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时分配2 课时2 课时 2 课时1 课时2 课时备注1.要求认识的字,只要能够在语境中认识,能够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2.识字教学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3.阅读教学重要让学生读正确、流利。课题教学目标5.小公鸡和小鸭子1.认识“块、捉”等 12 个生字和提土旁 1 个偏旁;会写“他、河”等 7 个

4、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音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3.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对话。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2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1.认识生字、偏旁;会写“也、他、地、河、哥”。2.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音调;初步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

5、他们打打招呼吧!板书:小公鸡小鸭子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生字词:Kuir zhu j zh y

6、n s tu tu de h shn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偷 偷 地忽然身边3(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3)开火车朗读。(4)齐读。3.趣味识字。(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转盘游戏读生字。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反馈、评价。组词。(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

7、办法。“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整体位置,左窄右宽。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4通顺。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出示填空。(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小鸭子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2)小鸭子到河里_,小 公 鸡 也 到

8、河 里,差 点 儿 _,_救了他。四、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5.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互相帮助、友爱小鸭子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图文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5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1.老师范读第 1 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2.结合插图,学习第 2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谁帮助谁干什么?(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

9、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3.学习第 3 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6(两句话。两个意思:小

10、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5)出示句子:句 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句 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4.学习第 4 自然段。(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

11、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句 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句 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7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填空:小公鸡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说:“_。”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三、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

12、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四、布置作业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小公鸡小鸭子互相帮助、友爱教学反思课题 6.树和喜鹊教学目标1.认识“窝、孤”等 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 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 6 个字。8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地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

13、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指导生字书写。教学过程一、听音乐一、听音乐,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同学们,学习课文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吧。听儿歌找朋友,听完这首歌,谁来告诉大家这首歌是关于什么的呢?是的,是关于朋友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和朋友有关系

14、,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板书课题,领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9(2)标出自然段序号。2、教师范读课文。3、生字学习。(1)自由读带拼音生字,学习“子字旁”和“倒八”两个偏旁。(2)同桌合作读词语。(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4)学生齐读。三、感知内容三、感知内容(一)了解“孤单”的意思,初步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1、自由读第 1 自然段,圈一圈这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有什么感受。(1)交流后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2)教师出示画面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结合图片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

15、一只喜鹊”,引导学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受到“喜鹊很孤单”。2、比较句子。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1 0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结合图片,进一步体会孤单。3、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小结:“一棵、一个、一只、只有”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心情,我们可以从第1 段的词句中知道第 2 段“孤单”的意思了。(二)、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1、引导体会: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

16、说些什么呢?2、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1-2 自然段。四、指导写字四、指导写字出示生字“单、快、乐”,指导学生观察写法。1、教师示范,学生书空。2、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作业:书写生字。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1 1板书设计6.树和喜鹊树孤单邻居喜鹊快乐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一、检查复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还记得它们。1、指名读词语。2、开火车读生字。二、感知内容二、感知内容1、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 3-6 自然段。2、出示“一”的变调。一(y):一

17、(y)棵树一(y)个鸟窝天一(y)亮1 2天一(y)黑一(y)起3、再次自由读第3-4 自然段,让学生在整齐的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圈一圈这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的感受。(1)交流后概括出示: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2)教师出示画面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结合图片读好“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引导学生理解“邻居”的意思。4、自由读 5-6 自然段。(1)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天亮时相互打招呼,天黑时聊一天的收获。在指名说、小组合作说中体会“叽叽喳喳”,读出喜鹊们的“热热闹闹”“快快乐乐”。(2)出示词语“叽叽喳喳、安安静静”指导学生朗读积累。(3

18、)像“安安静静”这样的 AABB 式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4)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1 3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5)树和喜鹊与他们的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你和你的邻居怎么相处呢?小组讨论并说说吧!5、小结:因为_,他们再也不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就像我们同学或朋友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因为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都有了自己的朋友,他们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三、指导写字三、指导写字出示:居招呼。1、出示生字,指导

19、学生观察写法。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作业:写字。背诵课文。1 4板书设计我和喜鹊树孤单邻居喜鹊快乐教学反思课题教学目标7.怎么都快乐1、认识“怎、独”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 7 个字。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

20、处有快乐。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教学内容2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生字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学习生字学习生字1.师生谈话,回忆课间活动。2.根据学生描述,随机出示学生游戏时的照片。教学批注1 53.引出课题:怎么都快乐。二、读准读通二、读准读通,识字学词识字学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对照生字教学过程条圈出 12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标注诗歌小节,努力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交流正音。(1)交流小节标注情况。(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在分节朗读中,随机正音,并请学生画出本节中写游戏名称的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读好词语。例如:

21、第一节: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第二节: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第三节:讲故事甩绳子;第四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3.生字归类识记。(1)出示短语:跳绳打排球打篮球讲故事等。(2)回忆形声字的特点,指导猜测“跳”这个1 6字大概和什么有关。(3)同样方法猜测“排、篮、球、讲”四字,出示相对应的形旁,并带出本课中带有这一偏旁的“踢、许”等字,小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了解“篮”用竹字头的原因。三、读好第三、读好第 1 1 节节,积累词语积累词语1.学生自由读第 1 节,读好句子的停顿。2.围绕“静悄悄”,想象面面,指导读好。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采用多种形

22、式练读,体会一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3.同桌合作,选用不同的句式来练说:一个人可以(),也可以()这样很好!一个人可以()、()、()这样很好!4.拓展可以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学生尝试说一说,随机板书词语。四、巩固字词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指导书写1.再读板书上的词语,巩固识字。2.指导书写“讲、许”。(1)回忆“请、说”中言字旁的写法,范写“讲、1 7许”,关注笔画的穿插。(2)学生描、写,点评。3.指导书写“很、行”。(1)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2)重点讲解并示范“彳”的写法。(3)学生描、写,点评。作业:写字。板书设计怎么都快乐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23、都快乐许多人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继续学文,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2 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3)指名朗读。1 8教学过程(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可以_,可以_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3指名分小节

24、朗读第 2、3、4 小节。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5完成小创作。两个人玩,很好!可以_一个人_,一个人_许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戏_可以_,可以_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7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9男女生比赛读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1 9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许多人学

25、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板书设计怎么都快乐与人相处、交往更快乐教学反思课题教学目标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3、知道说话时要把要求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诚恳。教学重点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要求说清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能大致说清楚要求。教学难点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清楚表达相互帮助需要怎样表达2 0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教师讲小马过河的故

26、事。问:小马在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自己又解决不了。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能迎刃而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着请人帮忙。(板书课题)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过渡:现在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很多同学都喜欢春游,去爬山,去看风景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有个小坡上不去了,怎么办呢?1指导“你请别人帮忙”(1)问:如果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指名同学上讲台,下面同学举手向该同学“求助”,看是得到求助还是遭遇拒绝。(2)教师相机引导:预设预设1 1:你为什么要拒绝他

27、?(因为他没有使用礼貌用语;采用命令式的口气;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预设预设2 2:你怎么一下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因为他使用了礼貌用语;说话委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讲得很清楚)(3)小结。当我们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2 1愉快地、更乐意地帮助你。2指导“别人请你帮忙”(1)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你又该怎么说呢?(2)交流,点评。预设预设1 1:没问题,你把手伸过来,我来拉你。(真是个热心的孩子!)预设预设2 2:好的,我拉你上来。要不,我就下去背你上来?(真是太客气了!)(3)小结。人与人之间要互

28、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3总结方法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说话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得体;帮助别人要真诚,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三、创设语境,自由表述三、创设语境,自由表述过渡: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看样子,这样的小麻烦是难不倒大家的。但是,假如你遇到的是这样的麻烦,碰到的是这样的困难,你知道该怎么说吗?1出示第二、第三例读一读题中第二、第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想一想,你会怎么说

29、?(小组交流,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2指名交流(1)交流第二个事例:2 2前后同学表演。指名表演。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的要求(2)交流第三个事例:出示错误病例,请学生诊断。“叔叔您好!麻烦您帮忙把球捞上来!”(需要帮助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况且叔叔在钓鱼,别惊跑了鱼儿。那么,怎么说才能说清楚,又不惊跑了鱼儿?预设预设1 1:首先,应该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不要一群人大声喧哗,打扰人家钓鱼。然后说,叔叔您好,打扰一下!我们不小心把秋踢进池塘里了,麻烦您帮忙捞上来!谢谢您了!”(真是一个细心有礼貌的孩子,叔叔一定会帮你把球捞上来的。)预设预设2 2:叔叔,你看,我不小心把球踢到这

30、池塘里来了,可我苦于不会游泳,又没有趁手的家伙去够它,你能用你的鱼竿把它捞上来吗?说不定呀,你把鱼竿甩到那里还能顺便钓上来一条大鱼呢!(好一个“狡猾”的家伙,你肯定能赢得叔叔的“芳心”。)模拟情境表演。小结:你们说得这么好,演得这么棒。老师打心眼儿里替你们高兴。四、打破壁垒,拓宽视野四、打破壁垒,拓宽视野1同学们,就像题中的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一样,请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请人帮忙时你又是怎么说的?把你的聪明才智2 3展示给大家。其余学生注意倾听,并评一评!2别人遇到困难时有没有请你帮过忙?你是怎么说的?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到大家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这样

31、不仅能方便地寻求到帮助,还给别人提供了帮助。五、课堂总结。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做了,那老师多么欣慰呀!在生活或者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靠自己的努力无法解决时,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指板书课题(生齐:请你帮个忙),学会请别人帮忙,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真的算不了什么了!板书设计你请别人帮忙别人请你帮忙说清楚热情话得体真诚有礼貌亲切教学反思课题教学目标语文园地三1学会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3和大人一起朗读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2 4并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分担家务。教学重点

32、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插图的课件学生准备:最新版新华字典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学会查字典、能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一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对了,这就是字典。2认识新华字典。3了解新华字典的作用。师:字典的本领可大了,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字典爷爷来帮忙了。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1师: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2过三关游戏。(1)第

33、一关:背一背。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名按顺序背诵。全班按顺序背诵。(2)第二关:连一连。把字母的大小写准确地用直线连起来。2 5(3)第三关:认一认。教师出示“厨”:仔细看,这个字读什么?看谁认得又快又准。3师:“厨”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我们已经过了三关,可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爷爷请教了。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1师:“厨”字很调皮,它躲在字典爷爷的屋子里,汉字宝宝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老师来教你。2比一比,看谁跟着老师找得快。(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2)找到大写字母 C。(3)找到音节 chu,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4)翻

34、开字典,找到相应页码,找到音节 chu,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厨”。(5)老师读字典上的意思。3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这个调皮的“厨”字的。4读一读。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1)师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并且范读。(2)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朗读。(3)指名学生朗读。(4)齐读。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1说一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2练一练:查老师规定的字:漂(pio)、踪(z2 6n),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的正文页码。3 赛一赛: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 40 页的表格。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2学生

35、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 1:我仿佛看到李白准备乘着小船离开,和朋友正在依依不舍地告别。预设 2:我仿佛听到朋友在给李白唱歌送行。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7背诵古诗。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查字典古诗教学反思2 7第二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一起讲故事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灯片

36、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1)爸爸说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说

37、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提示:高兴)(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4)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2 8么喜欢兰兰的画。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5)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2指导分角色朗读。(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2)分角色朗读。四、总结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我给妈妈()。我帮老师()。我为大家()。3课堂总结。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双勤劳的双手,是一群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2 9五、布置作业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篇课文。2自己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讲故事注意事项教学反思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