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707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 1 1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本活动是从蒙氏工作中红棒的延伸红棒十字架引出的。我发现孩子在用两根红棒中问交叉叠放后,红棒向一边倾斜,孩子就用教具往一侧放,并告诉我:“我想让它们平衡”。蒙台梭利教具目标单一的特点,使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严谨有序的。但孩子利用红棒进行平衡实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何不利用这一契机来开展科学主题教育呢?于是,“平衡”主题由此而生。在“平衡”这一主题活动中,已经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探索了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并引导幼儿探索了使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

2、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的现象,此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的重量,探究红蓝棒平衡的方法。2、根据验证结果,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2、经验准备: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通过 i 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

3、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2、介绍本次实验。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 3,我们要将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幼儿:那肯定不平衡。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

4、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教师:你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

5、。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幼儿:同意。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第一组:幼儿把三角积木对着 2、3 之间的线放好,幼儿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基本平衡了,幼儿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接着幼儿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块往长边放,长边

6、更低了。幼儿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第二组:幼儿和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就是多一块。”幼儿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证你们的发现呀。”5、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

7、一样吗?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个人反思:个人反思:1、活动中的优点: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材料_于蒙氏班幼儿每天都接触的红蓝棒和积木。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2、活动中的不足:经过实

8、际操作发现: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总结: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活动的生成_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幼儿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2、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应该是严谨的,在这个活动中数据是“块数”而不是“重量”,所以回

9、避了“支点”的干扰。幼儿获得了如何使杠杆两边平衡的方法,并不是两边要放多少量的经验。综合评析:综合评析:活动_于蒙台梭利班级日常的教具操作,提高了教具的使用价值,活动大胆创新、有实效;其次,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在主题活动中围绕关键经验进行探究,层次清晰,发展性较强;再次,活动设计及组织过程表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适宜的指导策略。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幼儿提出了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经验的能力。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大班科学平衡实验教案 2 2活动意图:活动意图:本活动是从蒙氏工作中红棒的延伸红棒十字架引出的。蒙台梭利

10、教具目标单一的特点,使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严谨有序的。利用这一契机来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2、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2、经验准备: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

11、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通过 i 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活动重难点:活动重难点: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2、介绍本次实验。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 3,我们要将

12、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幼儿:那肯定不平衡。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教师:你

13、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幼儿:同意。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第一组:幼儿把三角积木对着 2、3 之间的线放好,幼儿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

14、基本平衡了,幼儿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接着幼儿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块往长边放,长边更低了。幼儿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第二组:幼儿和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就是多一块。”幼儿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

15、证你们的发现呀。”5、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一样吗?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活动反思:活动的生成_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

16、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不足之处: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总结: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小百科: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