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案.pdf(9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养方面:教养方面:1、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3 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教育方面: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发展方面: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 至 5 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_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教学难
2、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
3、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三、三、再读课文,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想为什么喜欢它。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子。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2、集中交流: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对
4、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2、同伴合作,演导游3、竞聘导游、评价4、学生自由展示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总结全文,竞聘导游教学过程:教
5、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四、环境教育四、环境教育五、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联系课文,组织召开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_的语言美。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0 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上昆明湖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2 2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乌市第三
6、十小学 杨蓓蓓【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学会认读“颐、耸、阁”等生字,理解“横槛、堤岸,神清气爽”等词语,初步了解“游览顺序”。2.学习“长廊”、“万寿山脚下”两处景点,感受景物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描写方法和观察顺序。3.感受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恢弘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掌握“游览顺序”中移步换景的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景物的不同描写。【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根据景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1.大家出去游玩过吗?都去过哪?2.如果大家出去游玩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像这样的_,我们叫做“游记”。【板书:游记】3.今天
7、,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游记。我相信,学完这篇游记,对于大家怎么来写游记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二、揭题导入:1.这篇游记的题目叫做颐和园。(课件 1 出示课题)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颐”字。【板书:颐和园】。一起来读课题。2.析题意,简介颐和园。(1)知道这个“颐”字是什么意思吗?(课件 2 出示字意选项)颐:面颊;养,调养(身心);颐养天年。应该选择哪种字意?(第种)(2)谁在这里调养身心,颐养天年呢?(慈禧太后,皇帝)(3)这颐和园是北京西郊的一个清代皇家园林。园内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令人流连忘返。三、初读感知:1.那课文到底是怎样将颐和园内的景色描写下来的呢?赶紧打开课本 P87
8、.2.课文都预习过了吗?谁能告诉我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3.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我读 1、6 自然段,四个小组分别读 2、3、4、5 自然段。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这一篇游记。4.听出来了,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在这里,老师有几个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的。(课件 3 出示字词):横槛(1)指名认读,请他当小老师领读。(课件3 出示生字):堤(1)谁能把这个生字读准确了?指名读,齐读。(2)你在哪里看到过堤?堤就是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3)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两个难读的生字读一读。5.咱们一起读过课文了,那作者笔下的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是
9、一个怎样的公园?你能从文中找出明确的语句告诉我吗?(引导学生找出第 1、6 自然段)(课件 4 出示这两个句子):(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6.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开头出现了一句,结尾又出现了一句与开头照应。老师告诉大家,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或者“首尾照应”。【板书:首尾照应】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采用这种写法。四、梳理文脉,学游览顺序:1.同学们都挺会读书的!那接下来,拿起你的笔,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横线划出交代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2.指名交流,(课件 5 出示找出的四个句子):(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
10、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3.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你能找到作者游了哪些地方吗?(课件 6 出示红色突显地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4.总结规律: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为游览顺序。【板书:游览顺序】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做好批注。5.我们再来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整个游览顺序。6.现在,老师再把我们刚才对颐和园总印象的句子分别给他加在首尾。(课件 7 出示句子):(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
11、公园。(2)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3)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4)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5)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7.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男生读首尾句,女生读中间交代游览路线的句子。8.好,你看,开头和结尾都有了,中间的游览顺序写得也很清楚了。我们游览的_就这样写,行不行?9.对啊,_要写得生动,不仅要写清楚游览的顺序,还要把景物描写具体。【板书:景物描写】五、品味语言,学景物描写:(一)走进长廊1.那接下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景物。我们的第一站
12、是长廊。2.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看看这个长廊到底是怎么样的?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词句,可以做上记号。开始吧。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长廊给了你怎样的印象?4.学生讨论交流。(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 间。A.自由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长廊的什么特点?(长)B从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这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还有呢?这长廊到底有多长啊?(点出数字)找得真准确!七百多米长,咱们这教学楼前面的走廊大概 100 米长,哪位同学帮老师算一算,得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走廊啊?对啊!7 个!长不长?让我们来读这句话,体会它的长!C教师小结:这
13、句话用了具体的数字:七百多米,273 间,把长廊的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以后,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来,再来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过渡:你还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A这句话能让人感受到这个长廊很美!B谁知道横槛是什么意思呀?课件出示“横槛”。C横槛上都画着什么呀?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并不只有这些的?对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动画。你从横槛上的画中都看到了什么?D喜欢这些画吗?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仅仅喜欢还不够,这长廊可是我们中华
14、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啊!你们该不该感到自豪呢?那再来读一读!过渡:长廊横槛上的画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你还觉得长廊哪美?(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A我么一起来读一读。神清气爽什么意思?对啊,站在这里,感觉空气特别清新,顿时身心愉悦。咱们再来读一读。5.师总结:这就是又长又美的颐和园长廊。让我们再来把这描写长廊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二)抬头望万寿山1.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此时,作者抬头望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2.瞧,这就是颐和园的佛香阁。这跟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很像?(塔)3.课文是怎么来描写
15、佛香阁的?课件出示句子: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4.你体会出这是一座怎样的佛香阁?(闪闪发光)这就是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咱们再来读一读。5.排云殿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6.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排云殿啊?(金碧辉煌)瞧,这就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一起读这个句子。7.站在万寿山的脚下,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佛香阁,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感觉气势是如此雄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六、总结:(结合板书)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走访了长廊,感受到那是一条又长又美的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
16、我们被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雄伟气势所震撼。那作者笔下的昆明湖又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游赏!【板书设计】18.颐和园 游记首尾照应游览顺序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景物描写长、美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教学反思: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的设计意图即是要以课文为载体,用阅读教写作。通过句子的提炼来渗透_是按“游览顺序”谋篇布局;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悟景物描写的不同方法。一课时的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3 3【课前预备】【课前预备】我说头,你就说头的动作,
17、比如摇摇头等。【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咱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游记,这可是第一篇游记颐和园。二、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对颐和园有什么印象?学生:美、大。师板书:美、大老师:对阿。师介绍颐和园:颐和园可出名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博物馆,1998 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课件:火车和汽车的声音,最后定格在长廊的图片。学生听。2、老师:进了这颐和园的大门,你们想去哪儿呢?学生:长廊。老师:长廊在这儿呢,(把剪图贴在黑板上)看老师写。(指导书写)还想去哪?学生:我想去昆明湖。老师:那可是镶嵌在颐和园中的一块碧玉啊(画在黑板上,并引出湖心小岛帖
18、在黑板上)还想去哪儿?学生:我很想去万寿山。老师:画到黑板上,还想去哪?学生:佛香阁(指导阁字的字形)。老师:你们看,这就是佛香阁,拿出剪图图片贴到黑板上,并板书,你还想去哪里?学生:排云殿。老师板书:排云殿指导殿字的书写。三、精读课文1、这么大这么的公园,可要看书了,那就快找我们最好的导游书吧,打开课文,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读课文。老师:谁来说说看?你来。学生:读作者游览路线的四句话。老师:他画了四句话,你们同意吗?学生:同意。老师:屏幕出示四句话,轻声读这四句话,请留意这些加点的表示动作的词。2、老师:你们看,这是颐和园的大门,帖到黑板上,我们来画一下作者
19、的游览路线,你们说,我画。学生:说游览顺序。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游览路线。同学们通过真正读书,找到了作者的游览路线,现在,我们快去跟作者又玩一番吧。长廊:老师:长廊这里藏着一个世界之最呢,默读课文,猜猜哪句话中有世界之最,猜到了还可以动笔做上记号。学生:默读。老师:我们交流一下吧。学生:我猜到了”“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廊”。老师:跟他一样的举手,有不一样的吗?学生:最有名,最多间/最多画的廊/廊两边开满了花,花最多的廊。老师:你们猜到了这么多世界之最,理由是什么呢?学生:我从“几千幅画”体会到老师: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读。老师:你又什么建议学生:他应该读完整。老师:能读完整吗学生:读。老师:有没
20、有很美的感觉吗学生:读。老师:读慢一点,指导读“多少幅画调几千幅。还有没有同学想读这句话,你来。学生:读?再读一遍。?几千幅,读出来。强老师:我们全班再来读一下。再次指导:还不够多,多少幅?几千幅。学生:读。老师:还从哪里猜出来的?学生:读长廊的部分。老师:指导读,还有谁猜的不一样。学生:我想提个意见如果把长廊的数字读出来,就更长了。老师:介绍 700 多米长 273 间。还有谁想说。学生:长廊是世界上最长,分成间数最多的廊。老师:有没有猜不同的。学生:长廊两边都栽满花木,一种花没谢哪一种花又开了,一年四季都有。老师:你也来读一读吧。学生:指导朗读。老师:读到老师都闻到花香了。学生:齐读。老师
21、:这世界之最到底是什么,想知道吗?学生:想。老师出示课件:数字之最,还有长廊的美景。学生:看课件。老师:美吗?咱们把第二自然段美美的读一遍,我读没画红线的地方,你们读画红线的句子。老师:还有更美的等着咱呢?走出长廊,就来到了。学生:佛香阁和排云殿。老师:自己朗读这两自然段。学生:朗读。老师: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的句子。学生:读“抬头一看”老师:读的真美啊,哪些词写出了佛香阁的美啊?学生:闪闪发光/耸立/八角宝塔形。老师:谁愿意把你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句子。老师:想把美读出来,老师指导朗读(抬头一看稍快一点)。学生:再读。老师:进步了没有?学生:进步了。老师:谁还想读?你来。学生:读。老师
22、:我们一起来感受吧,你想说什么?学生:刚才年有一个字读错了“八角”的角读成四声了。老师:谢谢你给老师提意见,老师刚才可能没有留意。学生:指导齐读。老师:指名读排云殿的句子,山上有什么风景呢?从山下登上万寿山,作者写佛香阁也很精彩,读第四自然段,便读边想想那美丽的画面。学生:读。老师:范读。边听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再大脑中用照相机拍下来(佛香阁那段)。师:出示画面,仔细看看,那张像你刚才拍下来的呢?老师:接下来我们要说照片,要想说的好还得要读课文,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读课文看看照片,看看照片读读课文,读一读,说一说。学生:我拍的是第二排第一个照片,我从这幅照片可以体会到游船画舫在昆明湖上慢慢地
23、划过。老师:你是用课文上的词语说的,谁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下。学生:我拍了第三幅照片,昆明湖绿的象一块碧玉,也象夜空的星星。老师:还有谁想说?很多人都想说,这样吧,同桌之间互相说,可以用课文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学生:同桌交流。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又能用文中的语言又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的真好,感谢作者写的这么好,看,这儿还有一学习伙伴吹来的小泡泡(没看清楚,好像是提示“用得好的词”)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写得好,写得美的词,下节课我们再学习。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4 4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十课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自 19
24、85 年以来,笔者对颐和园三次执教公开课。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感受颇深。现将三次教学策略试作阐述与说明,以求与大家共享。一游颐和园,“纸上得来终觉浅”。1985 年,东市区举行第一届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我执教颐和园,获得了一等奖。教学过程如下:一、谈话引趣,导入新课。二、初识课文,理清顺序。1范读课文。2理清游览的顺序并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3分清段落。提问:“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用归并法分好段落。三、逐段讲读课文,研读词句。学习第二段,研读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特点。重点学习三处景点: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重点讲解“耸立”、“金碧辉煌”
25、、“葱郁”、“远眺”、“隐隐约约”等词,比较“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涌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昆明湖水碧绿清澈,水面十分平静”等句,结合填空练习,从而使学生充分了景物的特点。做到了讲、读、练结合。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1教师指导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2思考:颐和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填空练习:_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等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之情。3学习第一段,讲解第一句的作用?(总起)4总结写作特点。课后,评委老师的评价是:钻研教材深刻,课文讲解透彻,知识训练扎实等。之所以这样教,是因为当时的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上扎
26、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语文课要重视朗读训练等等。我是带着字词句篇的问题来上课的,围绕字词句篇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大问题带着小问题,把课文的知识点、训练点渗透到问题中,以讲为主。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忙忙碌碌地记,“填鸭式”教学演绎的精彩绝伦。一游颐和园,“纸上得来终觉浅”。二游颐和园,“只缘身在此文中”。1987 年,只有 6年教龄的我,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1988 年春天,领导要我上一节公开课。我再一次执教颐和园。根据 _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阅读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选拔小导游这一情境贯穿全课的始终。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谈话引
27、趣,导入新课。新课伊始,我巧妙设问:“同学们知道导游这个职业吗?这是干什么的?”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接着说:“今天这节课,老师要选拔非常聪明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领着大家游览北京美丽的皇家公园颐和园,大家愿意参加这个选拔赛吗?”在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要求参加时,我及时引入课题:“哇,这么多同学要参加选拔赛,很好,可是,要当一个称职的小导游并不容易,要求大家认真学习课文颐和园,只有学懂了,才能做个好导游,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老师看哪些同学能做个合格的好导游。”2初识课文,理清顺序。(1)配乐范读,创设情境。(2)指名答题。(3)分清段落。3细读课文,研读词句。通过“导游介绍景点研读本段重点词句,
28、特点导游再次介绍景点配乐朗诵,升华情感”。这一学习方法来完成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而且学习的过程中详细学习二段,其它几段自由学习。教学中运用了看、听、读、比划、说的方法。采用了听录音、看影碟、灯片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复述课文,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4熟读课文,总结全文。在这一环节完成本节课的升华,认识到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所设计的小导游选拔赛更为全堂课增色不
29、少,竞赛的激烈,情境的优美,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游览的愉悦中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竞争意识。整个教学情趣横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听课老师的评价意见是:课堂气氛活跃,有扶有放,注重自学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渗透。回想当时的情景,是因为我正在学习情境教学法,又在研读学导式教学一书,对教学情境的设置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情有独钟。但是,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所以许多的亮点未亮。比如说文中的三大景点仅以长廊为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长廊的特点,领悟到了长廊的美丽。但同时也忽略了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够深
30、刻。总之,教学还停留在对 _内容的理解上,从课文到课文,缺少生命的对话和体验。二游颐和园,“只缘身在此文中”。三游颐和园,“柳暗花明舞春风”。第三次执教颐和园,是_年应邀到外地上课。这时候,我已经是特级教师了。教学设计如下:(课前布置收集颐和园的资料)一、情趣导入。教师: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预习课文,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谁能介绍一下颐和园的美。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比一比谁读的最棒。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
31、写这些美丽景色的?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课文的美。2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今天我们利用利用相关图片、录像、文字资料,自己来做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三、聘请小导游。1分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三个导游小组。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3学生自学课文,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课文“”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导游小报,向游客解说!(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导游报”理解课文内容。四、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
32、课文内容。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1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1)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组员补充。(4)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5)“游客”质疑,“导游”解答。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33、:从下上两旁。写出了感受)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2第三自然段。(万寿山)(1)导游解说。(山上景物)(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4)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5)“游客”质疑,“导游”解答。过渡:那琉璃瓦光滑、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4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1)导游解说。(2)指导
34、质疑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静、绿)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比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体会“滑”的含义。)(3)教师:在万寿山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看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4)“游客”质疑,“导游”解答。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境,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
35、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5学习第五段。(1)小导游解说。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 孔桥-小岛(2)重点讲解 17 孔桥:昆明湖上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3)“游客”质疑,“导游”解答。教师: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写好后)下面我就以“画龙点睛一句话”为题比赛,赞美一下颐和园,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美好感受吧。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
36、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课后老师的评价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让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学习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使语文课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反思这次教学,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设计的,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期待中体验,在阅读体验中反思,在阅读批判中超越文本。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学凸现了学生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要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同时还要教学生怎样会读会写,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教者应该及时组织有效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多角度地去思索、梳理、表述自己的见解,
37、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在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的过程中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反思自己的感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正是:三游颐和园,“柳暗花明舞春风”。回顾三次执教颐和园,时间不同,要求不同,策略不同,方法不同。但有一点启示,就是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研究;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语文难教,正因为其难,才有探究的价值,才更需要创新的探索。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为学生多留一些问号、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感叹号。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5 5颐和园颐和园教学要求1.理
38、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3.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2.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准备图、投影片、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颐和园吧,你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又大又美丽的公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像展开的一幅画卷,把园内的湖光山色,
39、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我们随着笔者一同前往中外闻名的颐和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园内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的词语;标出_共有几个自然段。(二)请 6 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三)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第 2 自然段讲长廊的景色。第 3 自然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第 4 自然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第 5 自然段讲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第 1 自然段讲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 6 自然段和第 1 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40、。(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讨论结果:3、4 自然段都是写在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可以合并为一段。(五).总结全文共分 5 段。_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丽。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同学们,颐和园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看书,注意描写景色的句子。(二)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找并划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三)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指名读或齐读,欣赏颐和园景点之美。如: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小结:本课时从预习入手,着重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有 6 个自然段,
41、又用同并异分的方法将课文分为 5 段。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6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 15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3 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2 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生字
42、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2 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2)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3)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4)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1)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2)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3)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4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1)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
43、什么特点?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1 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四、总结。五、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 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2 学生汇报。(1)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长廊还有什么特点?(3)结合理解“神清气爽”。(4)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四、总结谈话:同学们,表现自己的时候到啦!现在,请你们用自己的声音把自己对颐和园美的体会、感悟和体验尽情表达出来,如何?相信你们一定行,也许
44、可能会赛过陈铎、赵忠祥和倪萍。有信心吗?1、选择方式,自主准备。方式由学生自己确定:可随作者移步换景的线路,看图(或播放的课件)讲解;可只凭借文本,进行美读;也可改编内容,作有滋有味的介绍,等等。要求:可选一个景点,也可选一处景物;可一人展示,也可找伙伴合作。(注意放一点优美的音乐)2、尽情展示,共享快乐。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老师注意提升式点拨、引学生推进式评价和激发学生竞争式展示。(如,谁还想诵读得更精彩?)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 7 7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
45、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 _。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游记感知不多,写作手法接触较少,应加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 个会写。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
46、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 至 5 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_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训练重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导入新课(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2、提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
47、序来写颐和园的?(3)、再读课文,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出展示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这节课,我学会的词语有:“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我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等词语各说一句话。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5、我会思考(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1)、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48、(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6、老师小结: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便于理解课文,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欣赏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二)练习:1.组词。堤()阁()漆()昆()殿()爽()提()各()膝()混()臀()大()栽()堂()廊()裁()党()郎()载()赏()朗()第二课时一、承接上课时,导入本节课学习目标。二、学文悟情展示(一)汇报交流:1、生 1:我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
49、览顺序的句子,并体会到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我体会到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游记这类_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生 2: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生 3:我从“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知道这一句说明
50、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还说明长廊的特点是长,“一眼望不到头”。作者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这条长廊有 700 多米长,分成 273 间。”生 4: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生 5:。“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