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八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八章.ppt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一、研究原因一、研究原因 l(一)分配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l(二)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分配包括广义的分配与狭义的分配二、分配包括广义的分配与狭义的分配l前者是指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及新创造价值或产品的分配。而后者则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l本书所讲的分配指狭义的分配。l 分配经济学分配活动、分配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三、决定分配关系的因素三、决定分配关系的因素l(一)生产力水平决定分配的水平;l(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主要是决定分配的原则和形式。四、国民收入的会计结构或帐户体系:反四、国民
2、收入的会计结构或帐户体系:反映国民收入的五个指标映国民收入的五个指标l(一)国民生产总值(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与国内生产总值(总值(GDP)l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或称“国民生产毛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国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之所以称之为“总值”或“毛值”,是因为它未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本的折旧费。 l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l指本国内由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和单位投资所取得的收入总和。而GNP是本国居民和单位在国内、外投资所取得的收入的总和。l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投资的
3、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投资的收入)。 l(二)国民生产净值:(二)国民生产净值:NNPl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折旧后的余额。lNNP=GNP-折旧(D)。 l(三)国民收入:(三)国民收入:NIl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即V+M。它是反映一国综合国力的综合性指标。由于它最终会形成为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各种收入,如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等,所以称国民收入。l(四)个人收入:(四)个人收入:PIl(五)个人可支配收入:(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或或DI。lPDI=PI-个人纳税
4、额。五、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经济的两大核五、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经济的两大核算体系算体系l(一)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为(一)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为MPSl我国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前采用的。它把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作为国民收入的唯一来源。l(二)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简称为(二)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简称为SNAl西方界定国民收入为全社会一切部门的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不包括间接税)的总和。 全世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l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并存两大核算体系。l1993年后,联合国要求各国从1993年起各国统一使用GDP指标,两大体系改为单一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5、演变l1952年1984年,中国采用的是MPS体系;l1985年1992年,在中国,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l从1993年起,中国开始正式取消MPS,采用SNA体系,实现了与国际通用核算体系的接轨。六、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现代社会的三六、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现代社会的三种收入分配机制种收入分配机制l(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第一次分配) l定义:指在物质生产领域,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各部门及其成员之间的分配。l不同所有制企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如国企:税金、利润;工资;企业盈利。l市场进行第一次分配,是以追求效率为原则的。l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l结果:形成三种原始收入:物质
6、生产部门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企业或集体的收入;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第二次分配)l定义: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分配。 l政府进行第二次分配,是以追求公平为原则的。l原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满足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保证满足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l手段:财政机制。l具体渠道有:国家预算(主要);劳务费用;价格杠杆;银行信贷。l结果:形成派生收入,并最终归结为: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l政府进行第二次分配,是以追求公平为原则的。(三)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l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厉以宁):捐献等。 l
7、社会进行第三次分配,是以公民自愿为原则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七、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及份额七、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及份额l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l在资本主义社会,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故其国民收入的分配反映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分配的份额上,NI的大部分被资产阶级获得,小部分归无产阶级。l在社会主义社会,NI的绝大部分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国民收入的分配从属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 八、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八、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l效率优先(市场机制配置),兼顾公平(国家宏观调控)。l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九、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8、l(一)高度重视研究和调整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一)高度重视研究和调整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l即从源头上贯彻五个统筹方针,认真研究和把握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它是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比例关系的关键。l1改革之初,经济学界多数人认为,投资率以32%左右为宜。但实际上,除少数年份我外,中国的资本形成率都在34%以上。20世纪90年代则在37%以上。进入21世纪后还在上升,均在40%以上。l2这样高的投资率必然把最终消费压到了底线,使得扩大消费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了空话。l3有学者建议从2005年开始,投资率不应超过38%,最好为36%左右,并提高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l4.两极分
9、化现象严重。(二)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l主要问题是如何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国民收入的调节功能。l从当前来看,调节和规范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主要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l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l2.取缔非法收入;l3.整顿不合理的收入;l4.调节过高的收入;l5.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等。(三)关注国民财富的(三)关注国民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l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中国累计受捐款达94.93亿元人民币,接受衣被9.66亿件,其它物质折款105.05亿元。这些捐赠使3.6亿人(次)困难群众受益。l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27356个,比上年减
10、少644个。全年直接接收社会捐款14.2亿元,衣被6850万件,其中棉衣被1722万件,其他捐物折合人民币8517.6万元;间接接收其他部门转入的社会捐款8322.5万元,衣被1319万件,其中棉衣被124万件,其他捐物折合人民币2897.6万元,使1849.2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l美国的贫富差距虽然非常严重,但其富裕的人们热心慈善公益蔚然成风。l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等巨们生前身后都把万贯财产捐献给了社会。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向社会捐助了上百亿美元,而且还宣布,他死后,将把99.9%的财产都捐献给社会。l2000年1月,盖茨组建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
11、基金会,资产已高达270亿美元。l美国现在每年通过120万家免税慈善基金组织做出的慈善公益捐赠有67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到了美国GDP的6%以上。 l2004年3月18日,国务院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并于6月1日起实施。这为国人捐赠提供了渠道。l中国目前慈善捐赠水平较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我国现有近100多家慈善公益组织所掌握的资金总计仅占GDP的0.1。 l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相对落后:l一是表现在慈善机构的数量较少。目前我国的慈善公益组织大约100多个,而美国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就有120万个。筹款能力最强的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年筹
12、款额还不到8000万元,100多家筹款机构的年收入不到GDP的0.1。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的信息交流不足,接受捐赠的渠道不畅。l二是表现在专业性不强,分工不合理等方面。慈善筹款机构、慈善执行机构职能不清,筹款机构忙着自己做项目,执行机构忙着筹款,右手筹钱左手花,不仅降低了专业性,而且效率低下,并容易导致慈善腐败。十、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l(一)分配理论(或要素价格理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l1.分配,即生产要素的价格(或生产要素的报酬):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l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基本原则。l3.从生产者角度看,生产的成本,即生产要素的价格。l4.从要素供给者角度
13、来看,生产要素的价格,即生产要素提供者的价格。(二)分配中的效率问题l1.效率及其衡量指标:l效率: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效率包括以下两种:l配置效率:资源的最佳组合,以消除积压或短缺;l技术效率:资源的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现实运行:l双好:l双差:l前好后差:l前差后好:l效率优先原则: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就是要求企业把收入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效益越高收入也就越多,从而使收入的分配起到调动企业和劳动者
14、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效率的作用。2.帕累托最优l帕累托最优的定义:l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l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种表现:3.分配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l分配与效率的关系:要素的价格(分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配置效率与技术效率效率。l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要求:(三)分配中的公平问题l1.公平:l一般是指社会公认的公正和合理(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l公平,最初是个伦理学的概念。l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结果的公平,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劳动或生产要素相当的收入;在承认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合理差距的基础上,能共享受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消除两极分化。l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市场
15、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l2.反映社会分配公平(平均)程度的曲线:洛伦兹曲线。l3.反映社会分配公平(平均)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基尼系数。4.基尼系数及其计算l基尼系数:l计算公式:E=A/A+B。l现实运行:l(1)A=0,E=0:收入绝对平均;l(2)B=0,E=1:收入绝对平均;l(3)0E1:E值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不能忽视两极分化不能忽视两极分化 中国人收入差距会越拉中国人收入差距会越拉越大?越大?l当我们观察中国经济时,两条曲线总是格外引人注目。l一条是不断下降的恩格尔系数,它表明食品支出在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的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l另一条则是一直呈上升趋势的基尼系数,它每一次
16、细微的上扬都会让人愁眉不展,因为那意味着13亿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 l“比如在北欧的一些国家,基尼系数在0.3以上,表明差距就已经偏大了;而在美国,他们认为0.4就意味着差距偏大,事实上美国在0.47以上;而在巴西、阿根廷等一些拉美国家,有的甚至已经达到0.5、0.6 以上。”苏海南l“在较长时期内,我们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抽瘦补肥,在经济学上叫做逆向再分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赵人伟l对于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各种调查有不同的结果。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04上下;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数据是0454;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是已经超过05。在国际上,巴西和南非的基尼系数已达
17、到059。l不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状况不能一刀切。中国是一个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都很大的国家,即社会的均质性很低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应该容许其基尼系数比其他的国家高一些。当然,究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基尼系数超过多少算是超过了警戒线,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什么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什么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l赵人伟认为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来看待收入差距的扩大:l第一个层次,是改革的成果。打破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局面,使那些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当然应该算是改革的成果。l第二个层次,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利用价格双轨制进行寻
18、租活动获得了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改革的复杂性而付出的代价。l第三个层次,是可以避免的代价。例如20世纪90年代有人通过权钱交易,特别是寻租活动获得了许多暴利,在房地产开发中,这种活动尤为显著。应该说,这种状况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 4.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及其实现l市场分配不平等的客观必然性:l收入分配的公平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四)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l1.市场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与统一:l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强大动力。l2.现实运行:双差;
19、双好;效率较高而公平较差;公平较好而效率很低。l东欧福利国家的经验及教训:3.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lP140141。l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同时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初次分配的结果,必然产生“先富”与“后富”的问题。l它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l它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l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l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l从目前来看,调节和规范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
20、面的工作:l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得的一切收入;l2.取缔非法收入(并依法严加惩处):如采用偷税逃税、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非法行为所得;l3.整顿不合理的收入:主要是指一些人凭借某种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所获取的一定的不合理的额外收入等;l4.调节过高的收入: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要配差距上的拉大是必然的,少数人的过高收入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少数人拥有过高的收入不利于社会的公平。这就需要通过政府来调节。l一方面,可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实现,如适当扩大征税范围,除完善个人所得税外,再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并加强税收的征管,
21、使税收调节收到实效;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使个人收入分配规范化、合理化。l5.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等。中国的个税改革l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调节功能,即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l个人所得税应该遵循“力求保护低收入者,适当照顾中收入者,主要调节高收入者”的原则,它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为数不多的高收入者,而不应影响到公民的基本生活。 个人所得税:驶至敏感地带个人所得税:驶至敏感地带 l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除了提高免征额外,还有可能:(广东个税起征点建议提至广东个税起征点建议提至2000元元 重点调节重点调节高收入高收入 )。l第一,适当增加纳税人的保险费
22、、教育、购房、赡养老人等照顾纳税人特殊情况的单项扣除项目,并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税前扣除制度;l第二,将最低档税率从5%降低至3%;最高档税率从45%降低至35%,用低税率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l第三,采取分税制和综合税制相结合,并且实行差别税率;l第四,抓两头,放中间,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同时,在月均收入3500-5500元之间不设细分档次,尽量减少和规避个税挤出效应;l第五,对高收入居民(尤其是行政官员和企业经理人)实行财产收入申报制度。目前我国向高档商品开征消费税的时机已成熟,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开征。个人哪些收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哪些收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l中华人民共和
23、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个人取得下列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l(1)工资、薪金所得;l(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l(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l(4)劳务报酬所得;l(5)稿酬所得;l(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l(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l(8)财产租赁所得;l(9)财产转让所得;l(10)偶然所得;l(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目前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目前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l不超过500元的、不超过475元的:5%;l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10%;l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超过1
24、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15%;l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20%;l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25%;l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30%;l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35%;l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40%;l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0375元的部分:45%。注:l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300元(外
25、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l广州市:2004年前:1260元;2004年:1600元。l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广州个税起征点升至一千六广州个税起征点升至一千六 从今年从今年1月起月起开始实行开始实行l广州市纳税人申报今年月份取得的应纳税收入时,个人工资收入中的免征额将从元上升为元,即每人每月的补贴项目免税部分由元提高到元.l这就意味着,从今年起,工薪收入在元以下的,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工薪收入在元以上的,则可减少应征税款。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向记者确认此事,但广州市地税局目前还没有接到执行通知。l广州市政府年月日正式发文指出,原来广州市个人所得税中,“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的免税部分为每人每月元,这是年月制定的。年来广州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薪金以外的津贴、补贴已经多次调整,每人每月元的标准已不适应新的情况。l经研究决定,从年月日税款所属日期起,广州市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免税部分改按每人每月元执行。由于广州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仍按法律规定为元,加上补贴部分的免税部分提高,所以实际上由年月起,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原来的元调升为元。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