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五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 科语文年 级七年级主备人时 间备课组长签字学校审核签字备课内容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人借景抒怀、托物言志的写法。2、教学难点: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要求在描写的景物中体悟情感,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
2、、托物言志的佳作。学习诗歌,就要通过品读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聚审美情趣。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诗歌学习,在诗歌的学习和理解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前三首诗歌,感受前三首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理解前三首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4.背诵、默写前三首诗歌。重点难点:1.理解前三首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2.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3.背诵、默写前三首诗歌。教学过程:一、学习登幽州台歌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教师导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他独上高
3、楼,难觅知音。于是百感交集的他,禁不住悲从心起,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3.诵读经典,理解句意。(1)学生认真听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2)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4.知人论世,体会意境。(1)创设意境,展开想象。(2)设想陈子昂登台的情景,加以描述。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言之有理即可。(3)怎样理解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呢?教师提示: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5.合作交流,探究情感。学生齐声朗读诗歌,以
4、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1) 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和“来者”分别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2)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落泪?(3) 诗歌中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陈子昂?请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4)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教师总结。二、 学习望岳1.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教师导语:五岳之首泰山以风景壮丽著称。关于泰山,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望岳。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3.诵读经典,理解句意。(1)学生认真听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2)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
5、的韵味和节奏,还要用喜爱、赞叹的语气来朗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大意。4.知人论世,体会意境。(1)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写作背景,想象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看到泰山后,心中是怎样想的呢?(2)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5.理解形象,探究情感。学生齐声朗读诗歌,以小组为单位,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1) 诗歌围绕“望”字展开,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请简要分析一下。(2) 诗歌描写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请找出依据。(3) 有人说领联中的“钟
6、”字与“割”字运用得十分巧妙,你能结合诗句分析一下吗?(4)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师提示:可以从诗句的来历、诗人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等方面来鉴赏。6.教师总结。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 学习登飞来峰1.导入古诗。现在,我们共同欣赏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探究一下他登上高山以后,会表达怎样的情怀。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3.诵读经典,理解句意。(1)学生认真听朗诵录音,熟读成诵。(2)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
7、自缘/身在/最高层。(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4.合作交流,探究情感。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1) 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人感受到了什么?(2) 诗歌中的“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3) 学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的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蕴含的哲理,让古代文化精华滋润我们的心田。五
8、、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前三首诗歌。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一篇散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后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理解后两首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重点难点1.理解后两首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2.背诵、默写后两首诗歌。教学过程一、学习游山西村1.解说成语,自然导入。教师导语:同学们,“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两个成语大家听过吗?“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柳暗花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二者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陆游的诗作游山西村。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3.诵读经典,理解句意。(1)学生认真听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
9、2)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令/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大意。4.知人论世,体会意境。反复诵读诗歌,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陆游,此时被罢官闲居在家,心境如何?5.合作交流,探究情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1) 诗人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2) 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的?(4
10、)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6.教师总结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农村的人情美、风景美、风俗美,表达了诗人的陶醉、恋恋不舍之情。二、学习己亥杂诗(其五)1.解说诗题,导入新课。教师导语:诗题中的“己亥”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在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官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他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315首组诗中。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一组诗当中的第五首。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3.诵读经典,理解句意。(1)学生认真听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2)朗读时
11、,要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大意。4.知人论世,体会意境。(1)反复诵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想象龚自珍辞官回家时心中是怎样想的?(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评价。5.理解形象,探究情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感情?6.教师总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京南归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三、课堂小结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转变。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希望大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经典,让经典永流传。作业设计 背诵五首诗歌并默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