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五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769450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五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一 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号 二 实习地点 翠华山 三 实习目的 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 2、观看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缘由; 3、熟悉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缘由; 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把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 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 五 实习内容 (一)实习区概况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

2、局部组成。翠华山顶峰环列,峭壁屹立,险不行攀,中有一自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巡游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 山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丽。湫池四周古代曾建很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

3、风袭人,顿觉凉快。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1)罗盘仪的构造:罗盘仪的种类许多,但其构造大同小异,都是由磁针、度盘和照准设备等主要配件组成。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八角罗盘(下列图),磁针用人造磁铁制成,其中心装有镶着玛瑙的凹圆形轴窝,以便支于度盘中心的钢顶针上,并可灵敏地自由转动。当磁针摇摆静止时,其北端即指向磁北方向;在停顿使用时应利用制动器把磁针托起,使之固定,在使用罗盘时,由于受磁倾角的影响,磁针并不水平,而是磁针北端向下倾斜,这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的原因。愈靠近两极,磁针下倾就愈大。

4、磁针的下倾对实际操作很不便利,所以,在北半球的国家都在罗盘仪的磁针南端绕以铜丝,以使磁针受力平衡,位于水平状态。 罗盘的刻度盘是铜或铝制的圆盘,一般最小分划值为1,按0360逆时针方向刻划,以便于直接读取磁方位角。此外,在度盘上 还附有改正螺丝。若转动它,刻度盘就随之而转动,可以起到改正度盘读数的作用(用于校正磁偏角直接显示真北方向)。 照准设备为装在0180方向上的一对折叠式觇板,与装在盒盖上的反光镜协作使用。底盘上还装有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和倾斜指示器。圆水准器供保持度盘水平之用。罗盘盒的底面装有操纵测斜指示器的手把,转动手把可使管水准器与测斜指示器同时转动,供测倾斜角时使用。罗盘的矫正由于

5、地磁南北两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因此地球上任一点的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地理北方存在肯定得夹 角 。在使用前要依据当地的磁偏角大小校正罗盘:旋转罗盘的水平刻度向左或向右移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育水平刻度盘0180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使得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岩石产状的测量:斜面的产状要素测量(倾斜的岩层、断层):包括斜面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倾向 1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线交线的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向两端延长,指南针或

6、指北针的读数都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与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2 一、引言 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局部地区进展 了为期一周的实地熟悉实习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在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充实有意义的实习生活。通过这几天的实习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熟悉,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喜爱和对科学讨论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把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习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学问; (2)熟悉青

7、岛闻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参加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育学习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记录及分析 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根底: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局部,作为地盾的根底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间续消失。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根底即成为地台组成局部,在古生代地壳根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

8、的岩层。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剧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本区凹陷,局部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局部地区承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屡次侵入的产物。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挨次分为四个阶段:粗粒斑状花岗岩钾质白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崂山花岗岩大都呈脉状沿节理或断裂方向贯入到新老各期花岗岩中。属于喷出岩的有青山组的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安山斑岩、流纹岩、粗石岩等,分布在青岛市区和石老人等处。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局部,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

9、,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其次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头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酷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掩盖着的岩石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头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风光。 崂山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

10、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宏伟、壮丽、奇怪、秀丽的地貌形态。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长。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曲折曲折的海岸,形成了很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2、崂山北九水的地貌特征: 午山四条支脉。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自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叉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崂山

11、北九水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闻名。一水至九水是从水的下游上数的。白沙河的上游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即北九水村)为外九水。北九水旅游路线以九水十八潭著称,这里奇峰怪石、陡崖幽谷、深潭激流、飞泉瀑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大自然的山水画廊。北九水地处巨峰之阴,空气潮湿,气候凉爽,适于生长辽东半岛的植物,素有“小关东”之称,是全国出名的疗养、避暑之地。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

12、,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三个大字。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终倾入靛缸湾。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分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崂山是我国闻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闻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地层: 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

13、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消失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限,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中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殊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 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掌握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屡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

14、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 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屡次性活动,使四周岩石节理裂隙比拟发育。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概况 为了协作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稳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问有更加感性直观的熟悉,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教师、郭教师和卫教师的带着下,到西部进展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暑假实习从8

15、月7日开头,从山西师范大学动身,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到8月20日完毕,返回临汾市。主要熟悉了倒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丽,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学问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 1、翠华山倒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局部组成。 山崩时

16、,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很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别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外形不规章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展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到达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殊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倒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凹凸错落,植被茂盛,通达性极

17、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自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自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 2、刘家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倒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陡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

18、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匀称的岩层叫做“砂岩”。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美丽。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局部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

19、垂直节理进展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倒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掩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全都的缓坡。崖面的倒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逝,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3、青海省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

20、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四周山相接。距今20到200万年前形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柔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胡。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四周山地剧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快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于是青海湖渐渐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光照充分,日照剧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清楚。 4、中卫腾格里沙漠、

21、草方格沙障 中国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局部,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叉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在沙丘中,流淌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至100米。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围与湖盆的边缘,其上植

22、物多为沙蒿和白刺。在流淌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芦苇、沙拐枣、花棒、柽柳、霸王等,生长较巴丹吉林沙漠为好。在沙漠西北和西南的麻岗地区还有大片麻黄,在梧桐树湖一带沙丘间有自然胡杨次生林,头道湖、通湖等地,有1949年后营造的人工林。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缘由,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外表失去了植物的掩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凹地和低平地上。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

23、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局部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掌握,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有,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剧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难,但光热资源丰富,进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修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外形。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爱护此地铁路线(如

24、四周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固沙本钱高,费工大,但对于爱护交通干线特别有效。 三、实习总结 大学的第一次长途实习很快完毕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学问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连续学习的热忱。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学问的了解,更深刻熟悉到了学习自然地理学的意义,稳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肯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肯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学会根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熟悉到地

25、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4 翠华山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_ 学号:_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资源与环境系 专业:09级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_ 日期:20xx-XX-XX 名目:一 实习目的 二 实习地点 三 实习地区简介 四 实习内容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旅游开发 五 实习总结 一 实习目的: (1)把握野外实习观看的一般方法,观看描述实习地区常见的地质地貌、岩石解理等特征。 (2)能比拟正确地分析和熟悉一些地质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如:堰塞

26、湖、倒塌等地质现象的分析。 (3)通过实习,培育直接观看和了解一些野外地理现象的力量,增加感性熟悉,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观看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4)培育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实习地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 实习地区简介: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局部组成。翠华山顶峰环列,峭壁屹立,险不行攀,中有一自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

27、巡游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丽。湫池四周古代曾建很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快。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四 实习内

28、容 (一)自然地理 1. 整体地貌:翠华山与太华山系,在构造上属于北秦岭复背斜构造带,始出于震旦纪 早期,根本上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期,东西严密的线状构造伴随着剧烈的断裂和岩浆侵入,经过屡次造山运动,发生了撕裂和断块及隆升。由于南北两侧断裂下陷,中间因受挤压而形成北仰南倾的褶皱断块之山翠华山山体的岩性为太古片麻岩与花岗岩,其顶峰峻岭均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后期岩浆组成,坚硬而抗蚀力强。经长期雨水剥蚀侵袭,河谷多呈V字型,整个地貌特征为:峻岭高山、叠障挺立,悬崖峭壁、峰脊波状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2.山崩地质景观 (1)翠华山山崩景观概况: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积物的总量可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

29、崩裂处向下,积累成巨大的崩积体。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风洞下面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这也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各种特别地貌在中国非常罕见,因而被地学工誉为:“山崩自然博物馆”。 山崩地质景观 (2)成因:倒塌体受地震力脱离开母岩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根本运动方式有自由落体、跳动、滚动和滑动4种。翠华山山体岩崩运动以滑崩为主。潜在倒塌体在孕育进展过程中,受岩性、构造、地貌、风化等诸因掌握,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时,潜在倒塌体顺着构造面,在重力作用下以向河

30、谷方向快速滑崩。倒塌体在倒塌壁前整体沉陷,形成约20m宽的陷落带,积累有坠落岩块。潜在倒塌体向河谷运动的过程中,受河谷地形制约,大约分为两个整体运动:一是十八盘堵河的岩崩体,因河谷狭窄,崩积物水平运动距离较小,大局部物质填充在河谷里,形成200m高坝积累;二是环湖西岸山崩积累体,河谷较宽,沿倾向河谷构造面滑崩,潜在倒塌体各部位因滑移速度不同,形成不规章次一级滑崩阶梯状或台块状地形。由于倒塌体沿着倾钭构造面作近似弧形运动,故滑崩阶地面或台块面多倾向倒塌壁,并有多级裂开面,这些现象都是滑崩体运动遣留的证据。潜在倒塌体受断裂与节理影响,岩体破裂,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顺着构造面运动时,由于倒塌体内各

31、岩石块体运动的差异性,造成块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撞击,使岩块进一步破裂,故崩积物块石大小混杂,没有分选,棱角明显,孔隙大,根本无细颗粒物质填充。因积累块石大小不一,往往受较大完整块石支撑或巨大块石震裂,形成很多大小不一的岩崩地窖。山体在岩崩运动过程中,地外表的岩块受地形高差影响,势能很大,快速向下冲击力较大,因下垫地面起伏不平,受反弹力作用,地外表岩块震惊发生弹性裂开,有的顺节理面裂开,有的如同刀劈断裂,有的发生震惊裂开,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崩裂石,随处可见,岩面震惊裂缝交叉如画,构成了山崩地貌奇异的景观。 3. 奇洞冰洞与风洞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很多幽深的缝隙

32、。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别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形成缘由:冰洞位于倒塌地貌中间的一个盆地状地形内,四周高中间低,并且四周有巨厚岩石围绕,阳光终年不能直射盆地内部,洞内地势低陷,由于缺少与洞外进展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到达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内部狭窄,常年不见阳光,气温低气压高于洞外气压,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所以有凉风袭来的感觉。

33、 图表3 风洞 4.奇湖堰塞湖 翠华山堰塞湖主要有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倒塌下来等缘由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翠华山天池的形成是地震活动等缘由引起的山崩滑坡体滑落堵塞河道,河谷被堵塞后,流水聚拢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肯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即现在的天池。 5.流水侵蚀 翠华山地区山高谷深,植被掩盖率较高,土壤蓄水力量较好,河谷中流水终年不会断流,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由于这样的特点,以下蚀和旁蚀为主。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进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由于水的流淌,带走了地面的沉积物,

34、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旁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在日积月累的流水侵蚀下,就形成了翠华山现在的河谷地貌。 6.山地垂直自然带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平地区简单,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平自然带简单得多。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一样,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暖湿气流假如与山地延长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末,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夏季因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秦岭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一样海拔水热

35、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限。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闻名黄土高原,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偏碱性。秦岭北坡自然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坡自下而上自然带依次为:暖温带常绿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山地温带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这样随高度变化的自然带,反映了山地气候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垂直变化,即山地垂直地带性。 7.山地降雨与云雾 下雨天山地多云

36、雾。雾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混合雾、烟雾。这次在翠华山野外实习中遇到的云雾,主要是由于降雨引起的,有以下两种。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到达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需稳定,这种雾在雨天山地最为常见。 在天池湖面见到的雾为蒸发雾:下雨天气温降低,湖水的比热较大降温慢,水温高于气温。冷空气流经暖和水面,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四周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聚成雾。这种雾的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四周,但山地气温低,所以在夏季也可见到。 (二) 人文地理 翠华山

37、即终南山,在这里流传着很多神话传奇故事和名人故事,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第十八周 20xx年6月15日,实习发动以及实习预备了解本次实习是主要任务留意事项;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动身,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

38、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爱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爱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爱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修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爱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肯定爱护范围。整个爱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爱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

39、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习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看,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看,发觉猫儿山山腰以下根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掩盖,山顶处,可观看到掩盖的植物比拟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亮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说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叉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暴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掩盖以及高差缺乏,难以观看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看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

40、为主,山顶局部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根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密,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剧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依据实地观看,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风光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清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格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

41、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自然或人工、长期或临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淌,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疆。湿地在调整气候、修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爱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水道(相

42、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局部,水道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清楚,夏长冬短,光照充分,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绩、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觉湿地四周的水稻田边各

43、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看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觉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峻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由于缺少天敌,大量的生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行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逝。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渐渐萎缩,地面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峻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水道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峻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汲取利用的化肥残留,使局部水体中氮

44、、磷等养分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殊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峻的是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削减,加上近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平方公里削减到现在的6平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非常严峻: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转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全部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看过程中,竟然没有发觉一只飞鸟,这也

45、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满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途中,经过龙山,登顶俯瞰湿地,心中有各种感慨,若如此美景就此消逝,该是多大的圆满。龙山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临桂会仙湿地在调整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整气候、掌握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爱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行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给及旱、涝灾难的减灾力量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挺高环保意识,加大爱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四、实习感受 通过本

46、次的河流地貌熟悉实习,在感慨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不仅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更让书本的理论和实际状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际状况和经典案例是有区分的,在遇到不同的状况需要我们运用平常所学,仔细思索,野外实习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时机。我们要仔细观看,从中刻苦钻研,方能打牢根底,为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铺垫。另外,在本次实习中,所发觉的状况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猫儿山的人工竹林、会仙湿地的外来物种对其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不行估量的损失。猫儿区开发、改湿地为农田、鱼塘,污水排放进入湿地等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不行避开的,但如何让影响最小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