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集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集合7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集合7篇一 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号 二 实习地点 翠华山 三 实习目的 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 2、观看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缘由; 3、熟悉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缘由; 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把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 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 五 实习内容 (一)实习区概况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局部
2、组成。翠华山顶峰环列,峭壁屹立,险不行攀,中有一自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巡游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 山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丽。湫池四周古代曾建很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
3、人,顿觉凉快。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1)罗盘仪的构造:罗盘仪的种类许多,但其构造大同小异,都是由磁针、度盘和照准设备等主要配件组成。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八角罗盘(下列图),磁针用人造磁铁制成,其中心装有镶着玛瑙的凹圆形轴窝,以便支于度盘中心的钢顶针上,并可灵敏地自由转动。当磁针摇摆静止时,其北端即指向磁北方向;在停顿使用时应利用制动器把磁针托起,使之固定,在使用罗盘时,由于受磁倾角的影响,磁针并不水平,而是磁针北端向下倾斜,这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的原因。愈靠近两极,磁针下倾就愈大。磁针
4、的下倾对实际操作很不便利,所以,在北半球的国家都在罗盘仪的磁针南端绕以铜丝,以使磁针受力平衡,位于水平状态。 罗盘的刻度盘是铜或铝制的圆盘,一般最小分划值为1,按0360逆时针方向刻划,以便于直接读取磁方位角。此外,在度盘上 还附有改正螺丝。若转动它,刻度盘就随之而转动,可以起到改正度盘读数的作用(用于校正磁偏角直接显示真北方向)。 照准设备为装在0180方向上的一对折叠式觇板,与装在盒盖上的反光镜协作使用。底盘上还装有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和倾斜指示器。圆水准器供保持度盘水平之用。罗盘盒的底面装有操纵测斜指示器的手把,转动手把可使管水准器与测斜指示器同时转动,供测倾斜角时使用。罗盘的矫正由于地磁
5、南北两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因此地球上任一点的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地理北方存在肯定得夹 角 。在使用前要依据当地的磁偏角大小校正罗盘:旋转罗盘的水平刻度向左或向右移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育水平刻度盘0180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使得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岩石产状的测量:斜面的产状要素测量(倾斜的岩层、断层):包括斜面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倾向 1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线交线的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向两端延长,指南针或指北
6、针的读数都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与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内容 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教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习目的: 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把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根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学问和实际的感性学问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稳固和深化理论学问,培育学生野外独立讨论与考察的力量。
7、5实习安排: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动身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巡游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着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
8、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效劳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排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动身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巡游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可以乘船领会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欣赏沿岸特色鲜亮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
9、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动身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犹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岩内很多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10、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志,在这里一般溶洞全部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教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学问。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四周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到达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削减,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慢慢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假如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
11、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怪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四周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许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势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平绿洲、情侣相拥、平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地,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亲切接触,我们还相互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
12、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终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行不去领会的工程,这里街道干净,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照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4 一、实习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第十八周 20xx年6月15日,实习发动以及实习预备了解本次实习是主要任务留意事项;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xx年6月21
13、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动身,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爱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爱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爱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修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爱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肯定爱护范围。整个爱
14、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爱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习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看,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看,发觉猫儿山山腰以下根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掩盖,山顶处,可观看到掩盖的植物比拟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亮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说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
15、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叉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暴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掩盖以及高差缺乏,难以观看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看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为主,山顶局部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根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密,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剧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依据实地观看,
16、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风光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清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格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自然或人工、长期或临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淌,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疆。湿地在调整气候、修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爱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
17、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水道(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局部,水道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清楚,夏长冬短,光照充分,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
18、杨柳、十大功绩、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觉湿地四周的水稻田边各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看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觉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峻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由于缺少天敌,大量的生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行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逝。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渐渐萎缩,
19、地面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峻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水道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峻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汲取利用的化肥残留,使局部水体中氮、磷等养分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殊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峻的是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削减,加上近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平方公里削减到现在的6平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非常严峻: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
20、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转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全部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看过程中,竟然没有发觉一只飞鸟,这也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满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途中,经过龙山,登顶俯瞰湿地,心中有各种感慨,若如此美景就此消逝,该是多大的圆满。龙山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临桂会仙湿地在调整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整气候、掌握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爱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行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
21、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给及旱、涝灾难的减灾力量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挺高环保意识,加大爱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四、实习感受 通过本次的河流地貌熟悉实习,在感慨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不仅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更让书本的理论和实际状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际状况和经典案例是有区分的,在遇到不同的状况需要我们运用平常所学,仔细思索,野外实习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时机。我们要仔细观看,从中刻苦钻研,方能打牢根底,为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铺垫。另外,在本次实习中,所发觉的状况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猫儿山的人工竹林、会仙湿地的外来物种对其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不行估量的损失。猫儿区开发、改湿地为农田、鱼塘,污水排放进入湿地等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不行避开的,但如何让影响最小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