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 (2).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语义和语用 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词汇和词义第二节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词义的各种关系 第三节第三节 句义句义 第四节第四节 语用语用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词汇和词义一、词汇及其构成一、词汇及其构成(一)词汇定义(一)词汇定义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该语言的词汇。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不能用来指单个词或单个固定词语。1、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绵羊“多利”以来,克隆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汇。(克隆人再起波澜2002,12,29)2、他们用刚学会的两个中文词汇高声喊道:“东方明珠!”“中国!”“中国,东方明珠!”(长城,了不起!)词词汇汇之之于于词词
2、,正正像像森森林林之之于于树树,水水果果之之于于苹苹果果,是是一一般般与与个个别别的的关关系系,不不可可将将二者混淆二者混淆。(二)词汇的构成(二)词汇的构成1、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人们从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部分词。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基本词汇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全民常用性。(2)稳固性。(3)构词能力强。基本词汇里面的词虽然稳固,在语言的发展中也有被逐渐替换的。例如:古代的“足”,“目”,“视”。2、一般词汇、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是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包括新词、古语词、外来词、行业词、科技
3、术语、方言词等。A、新词:知识经济、纳米;B、古词:兹、之;C、外来词:肯德基、热狗;D、行业词:印张、开本;E、方言词:靓仔、遛弯儿。F、科技术语:函数、微分。二、词的词汇意义二、词的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色彩意义:是主观评价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意义。“诱导”和“诱惑”,“鼓励”与“怂恿”,“赞成”与“附和”。“生日”和“诞辰”“喜鹊”概念意义概念意义: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 度。词义词义三、词义的概括性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 1)一般性:)一般性:把一些具体的、个别的、差异的特点舍弃掉了,只留
4、下本质的、共同的特点。(2 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所指称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3 3)全民性:)全民性: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性。第二节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一、一词多义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单义词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常用的名词、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都是单义的。多义词多义词,一个词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1、多义词中最初产生的那项意义叫本义,在本
5、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如“兵”有以下一些义项:(1)兵器、武器;(2)拿兵器的人,即兵士;(中心意义)(3)战争、军事。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可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1 1)隐喻)隐喻:它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如:习、入门 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2)转喻指两类现实现象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如:英语的“pen”China 白宫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多义词
6、和同音词的区别 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联系。多义词的各个意义间有内在联系,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如“一把刀”、“把灯点上”;“一匹白布”、“白吃白喝”。“把”、“白”都是同音词(同形同音词)。语言中更多的是文字上不同形的同音词,例如汉语读gng二、同义关系二、同义关系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基本上是相同的。A B 教室课堂 鼓励怂恿 鸡蛋鸡子儿 成果后果 西红柿番茄 坚固坚强 公尺米 脑瓜子头颅 扩音器麦克风 愤慨愤怒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包含关系”区别开来。“包含关系”由指称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一部分的词来反映,例如汉语的“房子”和“屋子”,都不是同义词。
7、1、同义词意义差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词义所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有所不同。如古代汉语的“城”和“郭”,“疾”和“病”。由于古代汉语的这些词强调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所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常常把它们并举而统指整类事物,逐渐凝固为复合词。这是现代汉语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的一个重要来源。第二、搭配习惯不同。如英语的many 和much,few和little。再如汉语的“采取”和“采用”。第三、附加色彩意义不同,或感情色彩不同,有褒贬之分。如“团结勾结”、“成果后果”,“行为行径”,“企图 妄图”。英语的little有指小和爱称的感情色彩,small则不带感情色彩。第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书面语与口语的分
8、别。如“父亲爸爸”,“聊天谈话”,“诞辰”和“生日”,“逝世”、“去世”和“死亡”,“悲痛”、“悲伤”和“难受”。三、反义词关系三、反义词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和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A、相对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如“高”“低”可插入“中”,“反对”和“拥护”可插进“弃权”。B、绝对反义词:它所反映的对立是非此即彼的,无第三者。如“生”和“死”,“男”和“女”也如此。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水果 苹果 梨子 桃子 香蕉 国光 红玉 富士 上位义
9、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外延广。而下位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注意区分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自行车/车铃、车座、车闸、车轮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消防队/消防员词义表达的单位和部门的关系:大学/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语义特征,也叫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因此,其间有着各种联系。语义特征就是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的共同特点。如“茶”“咖啡”“果汁儿”都有“饮用的”“液态的”“食品”共同的特征。语义特征(义素)分析语义特征(义素)分析是把同一语义场的一
10、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与描写。义素分析的原则,即“二元对立”。(1)不同层次的二元对立特征。(2)将二元对立分析的结果形式化:+表示肯定,-表示否定。义素分析的程序:第一,确定分析对比词群的范围。一般须先确定对比词群,且对比词群须有共同义项,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如“女孩”与“女子”比较;“女子”与“男子”比较。第二,确定共同义素。分析提取对比词群的共同义素。第三,确定区别义素。第四,形式化描写。1、矩阵式就是把要比较的词群在矩阵上方横向排列,把共同义素与区别义素在矩阵左边纵向排列。+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亲属+直系+男+-+-长辈+-2、方括号横排式把词群中纵
11、向的义素集合用横排列的形式表达,并加上方括号。父亲:+亲属+直系+男+长辈母亲:+亲属+直系-男+长辈儿子:+亲属+直系+男-长辈女儿:+亲属+直系-男-长辈练习:用矩阵式对以下两组词作义素分析。(1)煎、炒、烹、炸(2)听、说、读、写义场义场即语义场,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体。如“青菜、萝卜、西红柿、马铃薯、芋艿”聚合在一起,可建立一个表示“蔬菜”的语义场。“汉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可建立一个“语言”的语义场。第三节第三节 句义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词语的搭配规则词语的搭配规则 (1)词语的搭配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老师讲课 (2)词语的搭配也要受
12、到语义条件的限制;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是多方面的A、最重要的语义条件是要符合现实的理据。例如:那个孩子在玩一个皮球理据是以日常语体的语言运用为准的,而童话或幻想小说等文学创作语体的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限制。B、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员的制约。洗足 浴身 澡手(3)词语的搭配要考虑社会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英语里,女孩子用“pretty”来形容,妇女用“beautiful”来形容,男人用“handsome”来形容。(4)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如带有褒义的词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口语的词不大和书面语词搀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或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全文的
13、格调。(5)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如“苹果绿”“苹果脸”等组合中,“苹果”一词凸显的是颜色、形状等特征,而苹果的滋味、营养等特征则是隐去的。如果说词义的形成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单,那么词义的组合就是从一般回到特殊,从简单回到复杂,组合中的词义往往会突出语义特征中的某一方面。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句子的语义结构是依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得出来的。现实世界的往往是由动作过程组成的网络,参与动作过程的有动作者、动作作用的物体、时间场景等。人们对这些动作过程的认知形成经验。句子的语义结构就是动程与物体之间的抽象关系。参与“动程”的“物体”往往
14、与“动程”形成多种多样具体关系,人们对这些关系进行模式化抽象,就形成不同的语义角色,因此,“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句子表达的都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的映像和交际要求。句子表达时和“说话时空”联系。由句子中跟“说话者-说话地-说话时”相关的某些语义范畴及其表达来实现。人称、时、指示等人称人称 指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有人称的变化。时时 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英语有时的范畴,如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指示指示 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许多语言中都用专门的指示代词来表示。语气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
15、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几乎所有语言的句子都可以区分为“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语气。语气范畴大多用特定的句型和/或虚词来表达。情态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例如:火车开走了。火车一定开走了。火车可能开走了。我认为火车开走了。语气词也表现情态,如普通话的句末表确定、肯定语气词“的”和疑问语气词“吧”。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真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
16、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语义学关心句子的真值,但是要发现语义上有联系的句子、短语、词汇的真值是否存在可推导的关系。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蕴涵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a b 李明买了猕猴桃 李明买了水果 李明感冒了 李明病了 李明批评了张三 张三挨批评了两个句子中相同语义角色的词如果词义有上下位关系,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涵关系.具有下位义的句子蕴涵有上位义的句子,因为上下位之间存在着一种包含关系。例如“小姑娘”和“人”就是上下位概念,下位概念“小姑
17、娘”包含了“人”的上位概念,因此,含有这两个概念的句子具有蕴涵的关系。“我看见了一小姑娘”蕴涵了“我看见了一个人”。预设预设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像是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微前提,则另一个句子是该句的预设。他哥哥昨天回来了/没回来。他有哥哥。它们的区分可用“否定测试法”进行:如果句子蕴涵句子,则否定句子时,句子可真可假。如果句子预设句子,则否定句子时,句子依然是真实的;我们可用公式观察预设和蕴涵的区别:预设 蕴含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假 1、写出下列句子所蕴含的句子:(1)他借了小张的足球。(2)那个美国学生送给他一支钢笔。(3)我打碎了一个他家的高脚玻璃杯。2、写出预设下列句子
18、的句子:(1)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2)老王又来了。第四节第四节 语用语用我们说话还要考虑语言的使用场合,即语言形式与语境,以及与语境中的说话者的关系。一、语境与语境义一、语境与语境义在交际中除了前面谈到的词义和句义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环境补充的、确定的。语境语境语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 1、物理语境、物理语境,又叫“言谈现场”,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说话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地表达、传递。2 2、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句子中的省略和某些指代所传递的意义必须依赖话语
19、语境话语语境来补充。3 3、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包括生活常识和、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包括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历史知识。社会文化历史知识。对话语和篇章的理解需要足够的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不理解中国古人的孝道就难以理解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读红楼梦就有困难。二、话题和说明二、话题和说明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在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的前提下,还必须符合语篇组织的需要,符合在特定语境中最有效地交流信息的需要。这就涉及话题、说明,焦点和预设两对概念。话题和说明的定义话题和说明的定义 话题话题: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就是“话题”(信息的基点)。说明:说明:
20、句子中针对话题作展开的其他部分是“说明”。例如:自学考试好 他和莲莲都在上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话题、施事、主语话题、施事、主语这三个概念分别属于篇章语用、语义和语法三个不同层面。1 1、话题与施事、话题与施事话题属于篇章语用分析层面,体现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话者传递信息的基点。施事属于句子的语义结构分析层面,是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一般来说话题就是施事,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小王昨天去了北京。昨天,小王去了北京。2 2、话题与主语:、话题与主语:主语属于语法分析层面,是单纯的句法结构成分。话题通常就是主语:他去美国。但话题有时不一定是主语:明年,他要出国。话题的有定性:话题的有定
21、性:话题往往是有定的、已知的信息。所谓“有定”是指“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说明往往是新信息。如“客人来了”话题的句法表现话题的句法表现不同的语言中,话题的句法表现不同。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比如,日语有专门标记话题的助词。汉语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一般是句首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的成分。大象鼻子长。鼻子,大象的最长。话题的意义话题的意义: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的句子成分做话题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如:大象鼻子长。鼻子,大象的最长。话题的关联与篇章话题话题的关联与篇章话题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
22、,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织结构有关。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三、焦点和预设三、焦点和预设焦点焦点 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的(新信息),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信息,是说话者的重点所在。预设预设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的听说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焦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焦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1)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例如:小明吃了苹果。(2)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汉语的“是的”的句式。我是昨天来的。英语的“it isthat”句式也是标示焦点的。有些语言中,焦点用专门的句法虚化成分来标示。如索马里语中,表示焦点的虚词
23、baa放在名词后面,这个名词就是句子传递的信息焦点。Amina baa wargeyskii keentay 阿米娜 焦点标记 报纸 买五、言语行为五、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课说“请同学们翻到第8页”。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承诺、宣告等。一般语言中所具有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是最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在语言形式上,一些特殊动词在言语行为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些动词如“建议”、“提议”、“命令”、“承诺”、“宣布”等等,这样的动词叫施为动词,这样的句子称为施为句。如:我提议他担任主席。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由基本句型或施为句明确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称为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非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比如:能把糖递给我吗?请把糖递给我。我想知道你迟到的原因。你为什么迟到了?我希望你安静点儿。请安静。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歉意。对不起,很抱歉。睡个好觉。祝你睡个好觉。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