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响应 多频正弦稳态电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频率响应 多频正弦稳态电路.pptx(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10.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0.2 再论阻抗和导纳再论阻抗和导纳 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正弦稳态的叠加 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平均功率的叠加 10.6 RLC电路的谐振电路的谐振第1页/共87页10.1 基本概念出现多个频率正弦激励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电路的激励原本为非正弦周期波,如方波、锯齿波等等。非正弦周期信号可展为傅立叶级数。其二:电路的激励原本就是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但频率之间不一定成整倍数关系。第2页/共87页非正弦周期信号可展为傅立叶级数:tu(t)0AT/2T第3页/共87页以一个周期为例进行分析tu(t)0u1u
2、1与方波同频率与方波同频率,称为方波的基波称为方波的基波u3u3的频率是方波的的频率是方波的3倍倍,称为方波的三次谐波。称为方波的三次谐波。u1和和u3的合成波的合成波,显然较接近方波显然较接近方波U1m1/3U1m第4页/共87页tu(t)0u5的频率是方波的频率是方波的的5倍倍,称为方波称为方波的五次谐波。的五次谐波。u13和和u5的合成波的合成波,显然更接近方波显然更接近方波1/5U1mu135u5第5页/共87页回顾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在工程数学中已经知道,任一周期为T的周期函数f(t)只要满足狄里赫利条件:(1)连续或者具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2)具有有限个最大值和最小值;(3)
3、函数绝对可积 便可展开成三角级数(trigonometric series)第6页/共87页回顾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其中其中第7页/共87页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在电路理论中,习惯于把级数中的常数项称为直流分量(dc dc component)component)(或恒定分量),把其余正弦项和余弦项称为谐波分量(harmonic component)harmonic component)。其中,频率等同于原波形频率的谐波分量称为基波分量,或基波,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谐波分量一概称为高次谐波(higher harmonic)higher harmonic)。在高次谐波中,又按其对基波频率之倍数分
4、为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等。第8页/共87页例题第9页/共87页例题第10页/共87页例题第11页/共87页不同频率正弦波激励第12页/共87页10.2 再论阻抗和导纳 1 1、阻抗和导纳关系 假设:单口网络N0N0由线性时不变元件组成,可含受控源但不含独立电源,则该网络在正弦稳态时的表现可由它的输入阻抗或输入导纳获得|Z|=U/I Z=u-i|Y|=IU Y=i-u 第13页/共87页再论阻抗和导纳 (1)、输入阻抗和导纳携带了正弦、输入阻抗和导纳携带了正弦稳态端口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信稳态端口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信息(振幅及相位)息(振幅及相位)(2)、第14页/共87页2、Z(j)=|Z(j)
5、|/Z=R()+jX()X()0 感性|Z|与频率的关系称为输入阻抗的幅频特性;可用解析式和曲线表示。Z 与频率的关系称为输入阻抗的相频特性。3、Y(j)=G()+jB()B()0 容性 B()0 感性再论阻抗和导纳再论阻抗和导纳第15页/共87页例题10-1_ 求所示电路求所示电路ab端得输入阻抗。端得输入阻抗。若若i(t)=cos(3t+45)A,试求稳态电压,试求稳态电压u(t)。若正弦电流角频率改为若正弦电流角频率改为6rad/s,试求,试求u(t)。第16页/共87页例题10-1第17页/共87页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1、网络函数 在电路分析中,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用正弦稳态电路的
6、网络函数来描述。在具有单个正弦激励源(设其角频率为)的电路中,如果将我们所关心的某一电压或电流作为响应,根据齐次定理,响应相量 与激励相量成正比,即:H(j)=响应相量(输出)激励相量(输入)式中的比例系数H(j)称为网络函数。H(j)=|H(j)|/()激励相量响应相量H(j)第18页/共87页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频率为的正弦激励:已知网络函数为:则相应为:其中:第19页/共87页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网络函数H(j)是由电路的结构和参数所决定的,并且一般是激励角频率(或频率)的复函数。反映了电路自身的特性。显然,当激励的有效值和初相保持不变而频率改变时,响应将随频率的改变而变化
7、,其变化规律与H(j)的变化规律一致。也就是说,响应与激励频率的关系决定于网络函数与频率的关系。故网络函数又称为频率响应函数,简称频率响应。第20页/共87页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H(j)|是H(j)的模,它是响应相量的模与激励相量的模之比,称为幅度-频率特性或幅频响应;()是H(j)的辐角,它是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间的相位差,称为相位-频率特性或相频响应。第21页/共87页10.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2、策动点函数和转移函数(或传输函数)根据响应和激励是否在电路同一个端口,网络函数可分为策动点函数和转移函数(或传输函数)。当响应与激励处于电路的同一端口时,则称为策动点函数,否则称为转移函
8、数。根据响应、激励是电压还是电流,策动点函数又可分为策动点阻抗和策动点导纳;转移函数又分为转移电压比、转移电流比、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第22页/共87页第23页/共87页例 低通滤波器网络的传递函数:滤掉输入信号的高频成分,通过低频成分。第24页/共87页例 低通滤波器第25页/共87页例 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输出与输入有效值之比与频率的关系。其中:相频特性:输出与输入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第26页/共87页例 低通滤波器相频特性幅频特性1 00 :带宽:截止频率第27页/共87页例 低通滤波器分贝数定义:半功率点:当 时,幅频特性上时,叫 3 分贝点或半功率点。1三分贝点第28页/共87页
9、例 高通滤波器滤掉输入信号的低频成分,通过高频成分。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第29页/共87页例 高通滤波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1第30页/共87页例 带通滤波器(双RC电路)解:第31页/共87页例 带通滤波器(双RC电路)令0=1/RC,Q=1/3,H0=1/3,于是上式可写为:第32页/共87页例 带通滤波器(双RC电路)其幅频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由幅频特性曲线可知,幅频特性的极大值发生在=0处,0称为中心角频率。在=0处,Hmax=|H(j 0)|=H0,(0)=0;当=和=0处,|H(0)|=|H(j)|=0,(0)=()=/2。第33页/共87页例 带阻滤波器RRR2CC2C1第34页/共8
10、7页作业:P143:10-3 P144:10-5、10-7第35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 1、多个正弦电源的叠加 多个正弦电源,可运用叠加定理。对其它电压源,可令其短路;对其它电流源,可令其开路。如果电源频率相同,则叠加后仍为同一频率的正弦波。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不再是正弦波。第36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电压转移函数转移阻抗函数第37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 1 2 的波形问题:可表为 2=r 1 (r 1)设 周期为 T1,T1=2 1 周期为 T2,T2=2 2 只要r是有理数,总可以找到一个公周期TC:TC=mT1=nT2 (m、n为正整数)因此
11、是一个以TC为周期的非正弦波。即:如果1/2=T2/T1=m/n为有理数,那么 仍然是周期函数。例如r=1.2,T=5T1=6T2第38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如果r是正整数时,若T1T2,则TC即T1。例如:则 为以周期为TC=T1=2 的非正弦周期波。如图。第39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例:如图电路,L=1H,C=1F,R=1,uS1(t)=10cos(t)V,uS2(t)=10cos(2t)V,求电流i(t)。注意:相量法只适用于单频率电源作用下的稳态电路。第40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利用叠加定理:利用叠加定理:uS1(t)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画出
12、相量模型。,画出相量模型。故 i1(t)=10cos(t-90)A第41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故 i2(t)=11cos(2t+33.7)Ai(t)=i1(t)+i2(t)=10cos(t-90)+11cos(2t+33.7)AuS2(t)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画出相量模型。画出相量模型。第42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一般步骤: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一般步骤:(1)(1)将电路中的激励展开成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将电路中的激励展开成傅里叶级数表达式;(2)(2)将激励分解为直流和一系列正弦谐波将激励分解
13、为直流和一系列正弦谐波(一般计算至一般计算至3535次谐波即可次谐波即可);(3)(3)对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分别进行求解;对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分别进行求解;(4)(4)求解出的响应均用解析式进行表示;求解出的响应均用解析式进行表示;(5)(5)将电路响应中的各次谐波分量进行叠加后即为待将电路响应中的各次谐波分量进行叠加后即为待求响应。求响应。第43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例:图(a)的电路,式中=103rad/s,求输出电压u(t)。解:相量法是用以分析单一频率的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这时电路中各处电流、电压都是同一频率的正弦量。本例中,电压源uS由三项不同频率的信号组成
14、。根据叠加定理,我们把uS看作是由三个不同频率的电压源相串联而组成的,而uS产生的响应是三个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响应之和。设式中:第44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下面分别求出uS1、uS2和uS3产生的响应。图(b)是对不同角频率的相量模型。(1)uS1单独作用于电路。uS1是直流电压源,它相当于=0。电感可看作短路,电容可看作开路,因而其响应 u1(t)=uS1(t)=15 V第45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2)uS2 单独作用于电路。;则uS2 所对应的相量为 ,R与C并联阻抗总阻抗输出电压相量第46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3)uS3 单独作用于电路。;
15、则uS3 所对应的相量为 ,R与C并联阻抗总阻抗输出电压相量第47页/共87页10.4 正弦稳态的叠加根据叠加定理,输出电压为:第48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1、瞬时功率:如图所示的电路,由叠加定理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i是电源uS1与uS2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i1与i2的叠加,即 i(t)=i1(t)+i2(t)电阻吸收的瞬时功率p(t)=Ri1(t)+i2(t)2=Ri1(t)2+Ri2(t)2+2R i1(t)i2(t)=p1(t)+p2(t)+2R i1(t)i2(t)第49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 式中,p1(t)=Ri21(t)和p2(t)=Ri22(t)分别为
16、uS1和uS2单独作用时电阻吸收的瞬时功率。一般对所有的时间t,i1(t)i2(t)0,故p(t)p1(t)+p2(t),即叠加定理不适用于计算瞬时功率。p(t)=Ri1(t)+i2(t)2=p1(t)+p2(t)+2Ri1(t)i2(t)第50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平均功率2、平均功率:(1)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的平均功率:设i1(t)=Im1cos(1t+1)i2(t)=Im2cos(2t+2)式中,i1的周期为T1(T1=2/1);i2的周期为T2(T2=2/2)如果1/2=T2/T1=m/n 为有理数,那么i1+i2仍然是周期函数,从而瞬时功率p也是周期函数。(如果1/
17、2=T2/T1是无理数,那么i1+i2以及瞬时功率p将不是周期函数,这里不予讨论。)这时,就能求得i1与i2的公共周期T,使T=mT1=nT2。如令=2/T(称为基波角频率),则有1=m、2=n(分别称为m次谐波和n次谐波的角频率)。第51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平均功率式中,P1和P2分别为uS1和uS2 单独作用时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上式中第三项:在一个周期T内,电阻R上的平均功率:第52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平均功率上式表明:若m=n,即1=2,则平均功率 P=P1+P2+RIm1Im2cos(1-2)P1+P2,就是说,对于同频率的正弦量,其平均功率不能叠
18、加计算;若m n,即不同频的正弦量,则平均功率P=P1+P2,可以叠加计算。结论:多个不同频率(各频率之比为有理数)的正弦电流(或电压)形成的总平均功率等于每个正弦电流(或电压)单独作用时所形成的平均功率之和。第53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非正弦周期信号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平均功率:设单端口电路的电压、电流分别为:式中U0、I0为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角频率为(即k=1)的项称为基波,角频率为k(k=2,3,N)的项称为k次谐波,UK(IK)为k次谐波电压(电流)的有效值。设对各频率的阻抗角为 ,则该一端口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为:第54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用周期电流(电
19、压)的有效值计算平均功率:周期电流(电压)作用在电阻上,相当于一直流的效果,平均功率为:周期性非正弦波在用傅立叶级数分解出它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后,可用上述公式计算该非正弦波电流(电压)的有效值。第55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例题【例】已知一个二端网络试求该二端网络的平均功率P二端网络+_第56页/共87页10.5 平均功率的叠加-例题解:第57页/共87页作业:P144:10-8、10-9 P145:10-12、10-15、10-17第58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谐振现象是正弦稳态电路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谐振电路由于其良好的选频特性,在通信与电子技术中得到
20、广泛应用。通常的谐振电路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组成。按照电路的组成形式可分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和双调谐回路。含有L 和C 的电路,如果无功功率得到完全的补偿完全的补偿,即端口电压和电流出现同相同相现象时,此时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cos =1=1,称电路处于谐振谐振状态。谐振电路在无线电工程和电子测量技术等许多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第59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1、串联电路的谐振右图为r、L、C组成的串联电路,其电源是角频率为 (频率为f)的正弦电压源,设电源电压相量为S ,其初相为零。第60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串联回路的总阻抗:式中电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
21、量:其模和相角分别为:第61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由以上关系可以看出,在电路参数r、L、C一定的条件下,当激励信号的角频率变化时,感抗L随增高而增大,容抗1/(C)随增高而减小。所以总电抗 X=L-1/(C)也随频率而变化,右图画出了感抗、容抗、总电抗X和阻抗的模值|Z|随角频率变化的情况。第62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由图可见,当频率较低时,L1/(C),电抗为正值,电路呈感性。因而电流落后于电压,其相量关系如图(c)所示。第64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当回路电抗等于零,电流与电源电压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串联谐振。这时的频率称为串联谐振频率,
22、用f0表示,相应的角频率用0表示。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有 X=0L-1/(0C)=0故得谐振角频率0及谐振频率f0分别为 由上式可知,电路的谐振频率仅由回路元件参数L和C决定,而与激励无关,但仅当激励源的频率等于电路的谐振频率时,电路才发生谐振现象。谐振反映了电路的固有性质。第65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除改变激励频率使电路发生谐振外,实际中,经常通过改变电容或电感参数使电路对某个所需频率发生谐振,这种操作称为调谐。譬如,收音机选择电台就是一种常见的调谐操作。当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抗X=0,故阻抗为纯阻性,且等于r,阻抗模最小。若谐振时的阻抗用Z0表示,则有 Z0=r
23、谐振时的感抗与容抗数值相等,其值称为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用表示,即 第66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可见,特性阻抗是一个仅由电路参数决定的量。在工程中,通常用电路的特性阻抗与回路的电阻r的比值来表征谐振电路的性质,此比值称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用Q表示(品质因数和无功功率符号相同,注意不要混淆)。即: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第67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此时,电流I 与 US 同相,并且I0达到最大值。谐振时,各元件电压分别为 谐振时:第68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可见,谐振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的模值相等,均为激励电压的Q倍,即UL0=UC0 =Q
24、US,但相位相反,故相互抵消。这时,激励电压US全部加到电阻r上,电阻电压Ur达到最大值。实际中的串联谐振电路,通常Q值可达几十到几百。因此谐振时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值可达激励电压的几十到几百倍,所以,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在通信和电子技术中,传输的电压信号很弱,利用电压谐振现象可获得较高的电压,但在电力工程中,这种高压有时会使电容器或电感线圈的绝缘被击穿而造成损害,因此常常要避免谐振情况或接近谐振情况的发生。第69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2、频率响应 输出电压可以取自电容、电感或电阻,这里进一步研究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第70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下降到最大值
25、的70.7%时,两个频率点称为上半频率点 1和下半频率点 2,定义通频带BW=2-1第71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BW的计算:由BW 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电阻越小,电感越大,通带越窄。显然通频带BW和品质因数Q是一对矛盾,实际当中如何兼顾二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72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常称为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BW=2-1=R/L)由相频特性知:=0,=00 0,容性,0,0,感性第73页/共87页结论:谐振电路对频率具有选择性,其Q值越高,幅频曲线越尖锐,电路对偏离谐振频率的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常用谐振电路从许多不同频
26、率的各种信号中选择所需信号。可是实际信号都占有一定的带宽,由于带宽与Q成反比,所以Q过高,电路带宽则过窄,这样将会过多地削弱所需信号中的主要频率分量,引起严重失真。如广播电台的信号占有一定的带宽,收音机为选择某个电台信号所用的谐振电路应同时具备两方面功能:一方面从减小信号失真的角度出发,要求电路通频带范围内的特性曲线尽可能平坦些,以使信号通过回路后各频率分量的幅度相对值变化不大,为此Q值低些较好;另一方面从抑制临近电台信号的角度出发,要求电路对不需要的信号各频率成分能提供足够大的衰减,为此Q值越高越好。实际设计中,必须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Q值以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第74页/共87页10.6 RLC
27、电路的谐振例:一串联谐振电路,R=100,L=1H,C=1 uF,求在外施电压为 作用下,和时的电感电压。当 时谐振时解:电路的谐振频率为解:电路的谐振频率为第75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1)由谐振频率公式可得:例:例:RLC串谐回路中的串谐回路中的L=310H,欲接收载波,欲接收载波f=540KHz的电台信号,问这时的调谐电容的电台信号,问这时的调谐电容C=?若回路?若回路Q=50时该台信号感应电压为时该台信号感应电压为1mV,同时进入调谐回路的,同时进入调谐回路的另一电台信号频率为另一电台信号频率为600KHz,其感应电压也为,其感应电压也为1mV,问,问两信号在回路中产生
28、的电流各为多大?两信号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各为多大?第76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3)600KHz的信号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为:的信号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为:此例说明,当信号源的感应电压值相同、而频率不同时,此例说明,当信号源的感应电压值相同、而频率不同时,电路的选择性使两信号在回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相差电路的选择性使两信号在回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相差10倍以倍以上。因此,电流小的电台信号就会被抑制掉,而发生谐振上。因此,电流小的电台信号就会被抑制掉,而发生谐振的电台信号自然就被选择出来。的电台信号自然就被选择出来。(2)540KHz的信号在回路中产生的是谐振电流:的信号在回路中产生的是谐振
29、电流:第77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3、GCL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电路仅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小的情况,如果信号源内阻较大,将使电路Q值过低,以至电路的选择性变差。这时,为了获得较好的选频特性,常采用并联谐振电路。下图是GCL并联谐振电路,它是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对偶电路,因此它的一些结果都可由串联谐振电路对偶地得出。对此,下面将作简略的讨论。第78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 Y=G+jB=G+j(0C 10L)式中电导 G=1/R。当电纳 B=0 时,电路的端电压 U与激励I同相,称为并联谐振。这时的频率称为并联谐振频率,角频率用0表示。于是在并联谐振时有:可得谐振角频率
30、0和频率f0 分别为0=在并联谐振时,由于B=0,故谐振导纳Y0=G=并联电路的总导纳为:第79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这时导纳为最小值,且为电阻性 谐振时,感纳 1/0 L与容纳0 C相等,因而感抗0 L和容抗 1/0 C也相等,称为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即 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第80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谐振时,回路的端电压为最大值。这时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可见,并联谐振时,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的模值都等于QIS,但相位相反,故相互抵消。根据这一特点,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这时电源电流全部通过电导G,电导电流IG达较大值。第81页/共87页10.6 RLC电
31、路的谐振BW的计算:由BW 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电阻越大,电容越小,通带越窄。显然通频带BW和品质因数Q是一对矛盾,实际当中如何兼顾二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82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例:GLC并联电路也常用收音机中。设立体声收音机调谐在FM波段 98 MHz,已知L=0.1uH,Q=120。(1)试求G和C;(2)试求98.1MHz信号电流产生的电压与谐振时的电压之比,设信号电流幅度不变。解解:(1)第83页/共87页10.6 RLC电路的谐振例:(2)试求98.1MHz信号电流产生的电压与谐振时的电压之比,设信号电流幅度不变。解解:(2)谐振时谐振时98.1MHz时时第84页/共87页作业:P146:10-18、10-20、10-21 第85页/共87页第86页/共8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7页/共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