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ppt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概念水肿的发病机制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水肿的机制第1页/共74页水肿水肿(Edema)11概念 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多的液体在体腔内积聚又称为积水(hydrops)。第2页/共74页1.2分类(Classification)心性、肝性、肾性、炎症性、过敏性、特发性(1)按原因皮下水肿、喉头水肿、视乳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2)按部位局部性(local edema)全身性(anasarca)(3)按范围第4页/共74页(4)按水肿液存在状态 v显性水肿(frank edema)又称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v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v粘液性
2、水肿(myxedema)第5页/共74页2.2.水肿的机制水肿的机制 (mechanisms of edema)组织胶渗压Cap内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流体静压淋巴v毛细血管内压v血浆胶渗压v组织胶渗压v组织静水压v淋巴回流 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基本因素第6页/共74页血管内压血管内压组织胶渗压组织胶渗压血浆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静水压组织静水压2.332.330.670.673.003.003.723.72-0.87-0.872.85Kpa2.85Kpa0.150.15第7页/共74页血管内压血管内压组织胶渗压组织胶渗压血浆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静水压组织静水压2.332.330.670.673.00
3、3.003.723.72-0.87-0.872.85Kpa2.85Kpa0.150.15第8页/共74页病因及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生成生成 回流回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第9页/共74页(1)(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异常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异常(imbalance of exchange between intra-and extra-vascular fluid)组织液生成回流第10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内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微血管壁通透性4.淋巴回流受阻第11页/共74页v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increased capi
4、llary hydrostatic pressure)v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ecreased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摄入;合成;丢失第12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 1.毛细血管内压机制机制内压内压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组织液生成组织液生成 原因原因右心衰竭右心衰竭静脉回静脉回流受阻流受阻淤血淤血局部受压局部受压静脉静脉压压 全身性水肿全身性水肿局部水肿局部水肿第13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2.血浆胶体渗透压机制机制血浆胶渗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原因原因血浆白蛋白白蛋白合成白蛋白合成(肝脏病肝脏病)白蛋白丢失白蛋白丢失(肾病肾病)白蛋白
5、消耗白蛋白消耗(肿瘤等肿瘤等)第14页/共74页Kwshiorkor加西卡病-严重蛋白质缺乏综合症第15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内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微血管壁通透性4.淋巴回流受阻第16页/共74页v 微血管壁通透性(increased capillary permeability)v漏出液(transudate)蛋白质含量低,比重低,细胞数少v渗出液(exudate)蛋白质含量高,比重高,白细胞多 v 淋巴回流障碍(lymphatic obstruction)第17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3.微血管壁通透性机制机制通透性通透性 血浆胶渗压血
6、浆胶渗压 组织胶渗压组织胶渗压 蛋白漏出蛋白漏出原因原因各种炎症 损伤微血管壁损伤微血管壁通透性 释放炎症介质释放炎症介质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蛋白含量低组织液蛋白含量高组织液蛋白含量高第18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内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微血管壁通透性4.淋巴回流受阻第19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4.淋巴回流受阻机制机制淋巴回流淋巴回流 组织胶渗压组织胶渗压 蛋白性液滞蛋白性液滞留组织间隙留组织间隙原因原因瘤细胞瘤细胞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淋巴性水肿 淋巴道淋巴道受阻受阻丝虫病丝虫病水肿液蛋白含量高水肿液蛋白含量高第20页/共74页The Lympha
7、tic System第21页/共74页Transportation of LymphLymphatic transport is by the peristaltic contraction of smooth muscle in the lymph vessel wall.Valves prevent movement of lymph away from the thoracic duct.第22页/共74页丝虫病的淋巴性水肿第23页/共74页病因及基本机制钠水潴留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球管失衡球管失衡肾排钠水肾排钠水 滤过滤过重吸收重吸收or/andor/and第24页/共74页(2)(2)体
8、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imbalance of exchange between intra-and extra-body fluid)第25页/共74页肾小球滤出钠、水9999.5 肾小管重吸收6570 近曲小管吸收0.51 滤出液排出 钠水潴留Na+and water are retained by the kidney.第26页/共74页(decreas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滤过面积有效循环血量 v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第27页/共74页v肾小管重吸收增加(Increased tubular reabsorption)肾内血流重新分
9、布近曲小管重吸收(球-管平衡失调)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醛固酮、ADH)第28页/共74页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球-管平衡失调的机制第29页/共74页(net filtration pressure)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血液流体静力压(BHP)60 mmHg out胶体渗透压(COP)-32 mmHg in囊内压(CP)-18 mmHg in净滤过压(NFP)10 mmHg outNFPBHP60 outCOP32 inCP10 out18 in第30页/共74页循环血量减少:出球小动脉收缩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滤过分数增加因血浆从肾小球滤出增
10、多管周血管中胶体渗透压相对增高血流量减少,流体静压相对降低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第31页/共74页第32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2.2.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1)(1)近曲小管近曲小管(2)(2)远曲小管远曲小管1.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 原发性原发性GFRGFR: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继发性GFR GFR 有效循环血量(有效循环血量(ECBVECBV)休克、脱水、心衰等休克、脱水、心衰等第33页/共74页(1)(1)近曲小管近曲小管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 心房肽心房肽 (ANP)(ANP)ECBVECBVANPANP近曲小管近曲小管钠水吸收钠水吸收 肾小球滤
11、过分数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FF=FF=GFR(125)GFR(125)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600)(600)ECBVFF 重吸收?作用?作用?利钠、利尿、扩血管利钠、利尿、扩血管抑制抑制ADHADH、醛固酮、醛固酮第34页/共74页FF=FF=GFR(125)GFR(125)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600)(600)20%20%第35页/共74页ECBVECBV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FF=FF=GFR(125)GFR(125)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600)(600)20%第36页/共74页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FF=FF=GFR(125)GFR
12、(125)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ECBVECBV(300)(300)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粗而短,收缩粗而短,收缩+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细而长,收缩细而长,收缩+第37页/共74页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ANPANPFF=FF=GFRGFR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300)(300)(100)(100)33%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第39页/共74页ECBVECBV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明显收缩明显收缩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FF=FF=GFRGFR轻度轻度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 FFFF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ANPANP第40页/共74页心力衰竭心力衰竭FF 重吸收?第41页/共
13、74页白蛋白浓度高白蛋白浓度高重吸收钠水重吸收钠水 第42页/共74页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2.肾小管重吸收(1)(1)近曲小管近曲小管(2)(2)远曲小管远曲小管 醛固酮醛固酮 ADHADH第43页/共74页(2)远曲小管 醛固酮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RAARAA系统系统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血钠降低第44页/共74页入球小动脉近球细胞致密斑NaNa+第45页/共74页ECBVECBV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牵张牵张致密斑NaNa+交感兴奋交感兴奋第46页/共74页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牵张牵张致密斑ECBVECBVNaNa+交感兴奋交感兴奋肾素肾素 第47页/共74页(2)远曲小管 醛固酮 基本机
14、制基本机制分泌灭活肝硬变第48页/共74页(2)(2)远曲小管远曲小管 醛固酮醛固酮 基本机制基本机制 ADH ADH ECBVECBV醛固酮醛固酮 血渗透压血渗透压 ADH 刺激因素:渗透压刺激因素:渗透压、血容量、血容量、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第49页/共74页钠水潴留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 2.2.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 原发性原发性GFRGFR 继发性继发性GFR GFR FFFF 肾血流重分布肾血流重分布 醛固酮、醛固酮、ADHADH1.1.毛细血管内压毛细血管内压 2.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3.3.微血管壁通透性微血管壁通透性 4.4.淋
15、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第50页/共74页水肿发病机制示意图病因病因钠水潴留 血容量血容量 体外体外血管内压血管内压 其它因素其它因素 组织间液组织间液 体内外交换体内外交换血管内外交换血管内外交换病因病因体内体内第51页/共74页水肿概念水肿的发病机制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水肿的机制第52页/共74页水肿的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特征1.皮肤特征显性水肿(frank edema)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第53页/共74页第54页/共74页水肿的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特征1.1.皮肤特征皮肤特征frank edemarecessive edema组织间隙水组织间隙水凝胶
16、吸附凝胶吸附游离游离(99%)(99%)(1%)(1%)第55页/共74页2.2.水肿液的性状水肿液的性状-漏出液和渗出液外观外观 较清亮 较混浊或呈血性蛋白蛋白 较少,较多含量含量 25g/L 25g/L比重比重 1.015 1.015 细胞数细胞数 少 多漏出液漏出液 渗出液渗出液第56页/共74页水肿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营养障碍 (2)水肿对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第57页/共74页水 肿概念水肿的发病机制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水肿的机制第58页/共74页4.4.常见全身性水肿的常见全身性水肿的 发病机制及特点发病机制及特点第59页/共74页v心性水肿心性水肿(cardiac ed
17、ema)左心衰左心衰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 右心衰右心衰心性水肿心性水肿特点:因重力作用先发于下垂部位第60页/共74页机制右心功能V淤血、V压肾血流量Cap内压水肿胃肠肝淤血蛋白吸收合成血浆胶渗压GFR 钠水潴留醛固酮、ADH肾小管重吸收心输出量第61页/共74页钠水潴留组织液生成过多1.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 2.2.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 原发性原发性GFRGFR 继发性继发性GFR GFR FFFF 肾血流重分布肾血流重分布 醛固酮、醛固酮、ADHADH1.1.毛细血管内压毛细血管内压 2.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3.3.微血管壁通透性微血管壁通透性 4.4.淋巴回流受
18、阻淋巴回流受阻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心心源源性性水水肿肿ECBVECBV静脉回流静脉回流 第62页/共74页肾性水肿1.1.肾病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以肾病综合征为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例水肿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血浆容量肾血流灌注压GFR水钠潴留水钠潴留RAA肾小管重吸收ADH第63页/共74页肾性水肿2.肾炎性水肿GFR下降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加球-管失衡水肿第64页/共74页肝性水肿腹水血容量水钠潴留肾血流量GFRRAAADH肝硬化肝、肠淋巴生成大于回流肝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高压第65页/共74页第66页/共74页脑水肿液体积聚细胞间隙-脑水肿脑细胞内-脑肿胀脑容量、重量增加脑扩大:脑容量增加而重量不增加第68页/共74页 脑水肿第71页/共74页脑水肿 脑水肿 第72页/共74页u掌握 水与钠平衡的调节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u掌握 脱水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发病机制u熟悉 等渗性脱水 水中毒 常见全身性水肿的机制u了解 水钠代谢障碍的防治【学习要求】第73页/共7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4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