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26922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组DNA技术的应用第1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基因诊断的原理及特点(一)基因诊断的原理第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基因诊断的特点 与传统的诊断方法比较,基因诊断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探测基因为目标,属于“病因诊断”,针对性强、特异性高;(2)由于检测技术十分敏感,故诊断灵敏度相当高;(3)由于基因探针或引物可为任何来源,任何种类,所以适应性强,诊断范围广;(4)在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中,不仅可检出正在生长的病原体,也能检出潜伏的病原体;既能确定既往感染,也能确定现行感染;既能诊断普通菌株或病毒,也能检出变异株;同时,能对那些不容易体外培养(如产毒性大肠杆菌)和不能在实验室安全培养(如立克

2、次体)的病原体作出诊断,所以大大扩大了诊断范围。第3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基因诊断的方法 三十多年来,DNA诊断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建立了以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可以用于遗传疾病、肿瘤、传染性疾病等的诊断。1.基因诊断的常用方法 常用检测致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下列几种:第4页,此课件共55页哦 斑点杂交:DNA样品的溶液被点在滤膜上,变性、中和、干燥固定等。标记的探针直接和滤膜上的核酸杂交,再用放射自显影或其他方法检测杂交结果。第5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 Oligon

3、ucleotide Probe,ASO Probe)杂交:根据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合成约15-20个左右的寡核苷酸片段,其中包含发生突变的碱基,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出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第6页,此课件共55页哦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是一种基于单链DNA构象差别的点突变检测方法。第7页,此课件共55页哦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estriction map):如果DNA突变后改变了某一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4、使原来某一识别位点消失,或形成了新的识别位点,那么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长度和数目会发生改变。第8页,此课件共55页哦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遗传连锁分析生物个体间DNA的序列存在差异,据估计每100-200个核苷酸中便有1个发生突变,这种现象称为DNA多态性。第9页,此课件共55页哦(6)基因芯片法(micro array):又称为DNA 微探针阵列。它是集成了大量的密集排列的大量已知的序列探针,通过与被标记的若干靶核酸序列互补匹配,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利用基因芯片杂交图象,确定杂交探针的位

5、置,便可根据碱基互补匹配的原理确定靶基因的序列。第10页,此课件共55页哦(7)DNA序列分析对致病有关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是诊断基因异常(已知和未知)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第11页,此课件共55页哦2.RNA诊断 RNA诊断是以mRNA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待测基因的转录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其剪接、加工的缺陷及外显子的变异,以判断基因转录效率的高低,以及转录物的大小及正常与否,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1)RNA印迹(northern blotting)RNA印迹是检测基因是否表达,表达产物mRNA的大小的可靠方法,根据杂交条带的强度,可以判断基因表达的效率。第12页,此课件共55页哦(

6、2)RT-PCR是一种检测基因表达产物mRNA灵敏的方法,若与荧光定量PCR结合可对RT-PCR产物量进行准确测定。(3)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DDRT-PCR):是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差异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绘制遗传图谱、分离特异性表达基因和临床诊断遗传疾病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一经建立就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第13页,此课件共55页哦四、基因诊断的应用(一)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便、快捷。目前,商品化的诊断试剂盒,已经在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寄生虫感染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

7、用。应用实时在线检测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变化进行病原体DNA的定量,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产物检测始终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有效地解决了产物污染这一难题。基因诊断还可检出病毒变异或因机体免疫状态异常等原因不能测出相应抗原和抗体的病毒感染。第14页,此课件共55页哦1 病原体诊断 (1)病毒性感染多种病毒性感染都可采用基因诊断检测相应的病原体,基因诊断则可直接检测病毒本身,具有高度敏感,快速准确等独特的优越性。(2)细菌性感染可应用基因诊断检测多种致病性的细菌,传统的实验室诊断依赖痰涂片镜检和结核杆菌的培养与鉴定,但阳性率不高,所需时间长。目前应用PCR技术建立诊断方法,敏感度可达到少至100个细菌的水平

8、,通过拷贝存在的特异性重复序列引物,既使菌株发生变异,也能准确检出。第15页,此课件共55页哦2 治疗过程中的检测(1)疗效监测:以PCR和基因芯片为主的核酸分析技术能对核酸进行定量检测和变异分析,是疗效观察最好的检测手段。(2)药物基因组学:每个人由于遗传背景的不同,对药物的利用、代谢及敏感性均有差异,采用基因芯片检测病人的相关基因信息,对临床用药提供最佳依据。总之,基因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在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病原体诊断、治疗药物选择和疗效检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为传染病的防控和诊治做出重大贡献。第16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遗传疾病基因诊断本身是在分

9、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遗传病的诊断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也最有发展前途,对许多已明确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遗传病诊断效果良好。依据造成遗传性疾病的原因又可以将其区分成:单一基因缺陷的遗传疾病、染色体变异所引起的遗传疾病及由多重基因共同影响所造成的遗传疾病及线粒体基因的变异所引起的疾病。第17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恶性肿瘤从根本上说,癌症是细胞水平上的一种遗传性紊乱,是一种基因性疾病。从正常细胞发展成癌细胞,一个基本的变化是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相对于感染性疾病及单基因遗传病来说,肿瘤的基因诊断难度更大得多。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基因的变化,所以基因诊断在肿瘤疾病中也会有广阔的前

10、景。其重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2)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判断;(3)微小病灶、转移灶及血中残留癌细胞的识别检测;(4)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第18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问题及展望随着后基因组学的不断深入和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临床医学各学科与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仪器分析学等其他学科不断交叉和互相渗透,人们对生物大分子和疾病关系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入,分子诊断将在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现代临床诊断医学的发展。第19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内容(一)基因治疗的定义:是用正常基因取代病人细胞中的缺陷基因,

11、以达到治疗分子病的目的。根据病变基因所处的细胞类型,基因治疗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改变体细胞的基因表达,即体细胞基因治疗(somaticgenetherapy);另一种是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表达,即种系基因治疗(germlinegenetherapy)。第二节疾病的基因治疗第20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基因治疗的基本内容基因治疗包括基因诊断、基因分离、载体构建以及基因转移四项基本内容。基因分离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克隆、鉴定、扩增、纯化用于治疗的基因,并根据病变基因的定位,与特异性整合序列(即同源序列)和基因表达调控元件进行体外重组操作。载体构建指将上述治疗用的基因安装在合适的载体上。基因转移

12、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体外导入(exvivo),即在体外将基因导入细胞内,再将这种基因修饰过的细胞回输病人体内,使这种带有外源基因的细胞在体内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另一种是体内导入(invivo),即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有关的组织器官,使其进入相应的细胞并进行表达。第21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基因治疗的分子机制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根据其功能及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1)基因矫正(genecorrection)和基因置换(genereplacement),即将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不涉及基因组的其他任何改变。(2)基因增强(geneaugmentation)

13、,不去除异常基因,而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等的功能;(3)基因失活(geneinactivation),有些基因异常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decoy)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消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4)自杀基因(suicidegene),有些酶在动物体内是不存在的。如果将它们转入肿瘤细胞,再辅以原代谢物或药物,就能杀灭癌细胞。因此这类酶称为自杀酶,相应的基因则为自杀基因。第2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载体系统基因导入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可分为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四、基因治疗的策略与方法1.基因治疗的靶组织

14、肌肉、心肌、血管、肝、脑、皮肤、呼吸道、黏膜、肿瘤等组织均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组织。2.基因治疗的策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人们能够正确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这将为开展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有以下几种。第23页,此课件共55页哦(1)基因置换 基因置换就是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靶细胞内,对致病基因进行原位重组置换,以恢复基因的原有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基因矫正 基因矫正是指原位修复致病基因的点突变,以恢复原有基因的功能,而不一定改变致病基因的结构。(3)基因修饰 基因修饰就是将有功能的目的基因导入原发病灶

15、的细胞或其他类型的相关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补偿致病基因的功能,但致病基因本身未得到改变。(4)基因抑制 基因抑制是指导入外源基因以抑制原有的基因,其目的在于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5)基因封闭 利用反义RNA碱基互补原理,通过载体的介导性封闭或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第24页,此课件共55页哦3.基因治疗中基因转移方法(1)基因转移的物理方法 基因转移的物理方法包括:直接注射、电脉冲介导法和显微注射微粒子轰击法等。(2)基因转移的化学方法 基因转移的化学方法包括DNA磷酸钙共沉淀法、DEAE-葡聚糖法、染色体介导法、脂质体包埋、多聚季铁盐等化学试剂转移方法。(3)基因转移

16、的生物学方法 基因转移的生物学方法主要是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包括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类,如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疤疹病毒、痘苗病毒等。第25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疾病的基因治疗(一)遗传性单基因疾病的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理想侯选对象,设计治疗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几点因素:对造成该疾病有关的基因应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在实验室克隆适合真核细胞表达的有关基因的cDNA序列,供转导用;经有功能基因转导的体细胞,只要产生较少量原来缺少的基因产物就能矫正疾病;即使导入基因过度表达,对机体应无不良作用;有些遗传疾病是某些特殊细胞基因缺损造成的,但那有关的细胞不易取出供体外基因工程操作用;现

17、在采用的以正常有功能的同源基因来增补体内的缺乏基因,因此要求增补的基因在病人寿命期间能稳定表达,或重复治疗,所以应考虑构建能长期持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载体,并考虑将外源基因转导干细胞。第26页,此课件共55页哦第27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病毒性感染 目前病毒性感染主要治疗对象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艾滋病,主要有二种治疗策略:增强机体的抗HIV免疫反应;抑制HIV的复制。许多科学家尚在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抑制HIV复制的方法。第28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属复杂基因疾病(complex genetic diseases),可能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发病过程是多步骤的,至

18、今虽有不少有关的基因被鉴定,但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清楚,目前临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策略有十余种之多。主要的有:1.免疫基因治疗(immunogene theray)2.自杀基因系统3.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ive gene)4.裂解肿瘤病毒(oncolytic virus)第29页,此课件共55页哦(四)心血管疾病 目前心血管疾病中基因治疗最多的临床方案为外周血管疾病造成的下肢缺血,及心脏冠状动脉阻塞造成的心肌缺血。通过转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基因于血管病疫部位,通过这些因子的表达,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

19、成,从而建立侧肢循环,改善血供。第30页,此课件共55页哦六、问题及展望基因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无疑是近30年来生命科学发展的一种结果。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理论在创新,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出现如同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运用合理,将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应用不当,也会给人类造成极大的隐患。随着分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期望基因治疗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实现真正的临床突破,造福人类指日可待。第31页,此课件共55页哦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具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则又称传染病(

20、communicablediseases,contagiousdiseases)。第三节传染病的防治第3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有生命的病原体,它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有病原体: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有感染后免疫:动物、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

21、潜伏期和病程经过。第33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传染病防治的新策略及研究内容1.研究流行性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基因型是遗传特征,相当稳定可靠,可以作为病原体鉴定和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从基因水平上进行检测,可进行早期诊断,并可直接探知病原体在体内的消长过程及其与机体相互作用而致机体损害的细节,从而在疾病表现型出现之前或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疫苗的研究 防治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利用DNA重组技术为基础的各类工程疫苗有望成为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第34页,此课件共55页哦3.预防和控制药物的筛选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制作基因药物,希望能尽快筛选出对新病毒有预防和控制

22、疗效的药物。4.分子流行病学规律研究从基因、基因组(蛋白、蛋白组,包括基因组和蛋白组的变异)、细胞和机体等不同层次,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致病机理、感染的分子过程等,揭示病毒源、病毒感染途径、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等,为病源控制、诊断技术、疫苗研制、药物筛选与研制、病毒性疾病流行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5.遗传进化关系研究追本溯源,查明病原来源,确定病原与人、与动物的关系,以有效控制疫病。第35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基因工程疫苗 所谓基因工程疫苗就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

23、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第36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上世纪70年代发现从病原分离得到的结构组成具有免疫原性,这种非传染性的亚单位能激发免疫保护反应,而不具有由完整病原免疫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二)颗粒载体疫苗一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装配成多聚体颗粒,将病原中编码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片段融合到这些载体基因中,能表达并装配成杂合颗粒,而病原的决定簇可能暴露于颗粒表面,赋与多个决定簇和颗粒性等优点,其免疫原性大大优于单价可溶性多肽疫苗。第37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病毒活载体疫苗 其原理是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病毒基因组的某些部位,使之高效表达但不影响

24、该疫苗株的生存与繁殖。(四)细菌活载体疫苗 细菌活载体疫苗,除具有病毒活载体的优点外,它还具有培养方便、外源基因的容纳量大、刺激细胞免疫力强等优点,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力。第38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与强毒株的毒力有关基因删除,既不影响其增殖或复制,又保持其免疫原性的活疫苗。其突出的优点是疫苗株稳定,不易返强,十分安全。由于其免疫机制与感染相似,免疫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六)DNA重组疫苗它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第3

25、9页,此课件共55页哦四、基因工程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是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抗体分了进行重组和改造,并导入原核、真核、酵母或重组病毒等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生产的抗体。真核表达系统具有翻译后修饰功能,能指导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装配和翻译后修饰,使抗体分子更接近于人源蛋白,与原核表达系统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已有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包括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Fab,ScFv,dsFv,diabody,minibody等)以及抗体融合蛋白的制备;二是通过抗体库的构建,使得抗体不需抗原免疫即可筛选并克隆新的单克隆抗体。第4

26、0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DNA重组技术在传染病防治前景展望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人与动物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大大冲击和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使新方法、新技术、新药物和新构思层出不尽。各种工程疫苗和抗体的产生为传染病的防治掀开新的篇章,尽管目前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但人们相信随着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DNA重组技术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人们随意制造疫苗和抗体消灭传染病的时代即将到来。第41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从广义上讲,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晶体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获取关于蛋白质物理、化学和生

27、物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编码该蛋白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等技术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改造,并将其进行表达和分离纯化,最终将其投入实际应用的工程。第四节蛋白质工程第4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蛋白质工程研究内容 蛋白质工程是以改造现有蛋白质和制造新型蛋白质为中心的,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需要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或依据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进而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全新的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工程改造蛋白质的一般步骤是:分离纯化需改造的目的蛋白;对目的蛋白分析,获取尽可能多的有关目的蛋白的信息;设计核酸引物或探针,从cDNA文库或核基因文库中获取编码该蛋白的基因

28、序列;从预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设计对目的蛋白进行改造的方案;对基因序列进行插入、删除、置换和改组等改造;将经过改造的基因片段插入适当的载体,并在合适的宿主中表达;分离纯化表达产物,检测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第43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蛋白质工程分子设计的理性策略蛋白质工程的实践依据是DNA指导合成蛋白质。从突变基因入手定向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主要有两大设计理念:建立在对蛋白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分子理性设计,以及建立在体外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基础上的非理性设计范畴的分子定向进化(MolecularDirectedEvolution)。第44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蛋白质定向

29、改造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克隆基因的DNA序列进行操作来生产具有新特性的蛋白质。第45页,此课件共55页哦四、蛋白质工程的应用1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2融合蛋白质3 蛋白质活性的改变4 治癌酶的改造5 嵌合抗体和人缘化抗体第46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蛋白质工程前景与展望当前,蛋白质工程是发展较好、较快的生物学技术。汇集了当代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成就,它把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结合起来研究。蛋白质工程将蛋白质与酶的研究推进到崭新的时代,为蛋白质和酶在工业、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开拓了诱人的前景。蛋白质工程开创了按照人类意愿改造、创造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的新时期。第47

30、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途径工程的基本概念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生物细胞内固有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途径进行改造设计的尝试就属于第三代基因工程,即途径工程(PathwayEngineering)。二、途径工程的基本原理途径工程的一个崭新观点就是从传统的关注单一酶反应转向了考察细胞内完整的生化反应网络,因此,在定向性地改造细胞代谢途径和重构代谢网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理:第五节途径工程第48页,此课件共55页哦符合细胞物质代谢规律及途径组合的生物化学原理;符合细胞代谢流及其控制分析的化学计量学、分子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控制学原理;符合途径代谢流推动力的酶学原理;符合基因操作与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和分

31、子遗传学原理;符合细胞生理状态平衡的生理学原理;符合发酵或细胞培养的工艺和工程控制的生化工程和化学工程原理;符合生物信息收集、分析与应用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原理。第49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途径工程的基本过程第50页,此课件共55页哦四、研究内容1.提高目标产物的代谢流(1)增加代谢途径中限速步骤酶编码基因的拷贝数,以增加关键酶的表达量来促进限速步骤的生化反应,进而导致最终产物产量的增加。(2)强化以启动子为主的关键基因的表达系统。在此情况下,关键基因在强启动子调控下转录频率增加,合成更多的 mRNA,进而翻译出更多的关键酶分子。(3)提高目标途径激活因子的合成速率。激活因子是生物体内基因

32、表达的开关,提高激活因子的合成速率理论上能促进关键基因的表达。(4)灭活目标途径抑制因子的编码基因,以去除代谢途径中具有反馈抑制作用的某些因子或者这些因子作用的DNA 靶位点,进而解除其对代谢途径的反馈抑制,提高目标代谢流。(5)阻断或抑制与目标途径相竞争的代谢途径。在不影响细胞基本生理状态的前提下,阻断或者降低竞争途径的代谢流,使更多的底物和能量进入目标途径,提高目标产物产量。第51页,此课件共55页哦2改变代谢流(1)利用某些代谢途径中酶对底物的相对专一性,投入非理想型初始底物(如己糖及其衍生物)参与代谢转反应,进而合成细胞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2)在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较强的情况下,通过蛋白

33、质工程技术修饰酶分子的结构域或功能域,以扩大酶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范围。3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在明确已有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以及各步反应的分子机制后,通过相似途径的比较,利用多基因间的协同作用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修补完善细胞内部分途径以合成新的产物。(2)转移多步途径以构建杂合代谢网络。第5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五、途径工程前景及展望 途径工程是一个基础广应用性强的重要学科领域,从细胞代谢途径修饰所达到的目的来看,其在工农业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细胞已有的化学物质的产量;(2)生产目标细胞本身不能合成的新型功能化合物;(3)扩展细胞的底物利用范围;(4)形

34、成降解毒性物质的新型催化活性;(5)修饰细胞的其他生物学性状。在医学中可以预见其在体内分析组织和全器官的功能与基本代谢规律、构建用于新药筛选的细胞或动物个体病变模型和基因治疗靶点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第53页,此课件共55页哦小结重组DNA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传染病的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对蛋白质工程、途径工程研究与应用的促进作用。第54页,此课件共55页哦复习思考题1.简述基因诊断的原理及特点?2.基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原理如何?在疾病诊断中如何运用?3.简述疾病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和治疗方式?4.用于疾病基因治疗的载体有哪些?每种载体有何特点?5.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有哪些特征?其防治的策略及研究内容如何?6.基因工程疫苗有哪些?每种特点如何?7.基因工程抗体有哪些种类?如何构建?8.蛋白质定向改造有哪些方法?9.途径工程研究内容有哪些?第55页,此课件共55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