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21301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经验主义文论的社会背景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产业革命。牛顿等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经验主义哲学。文学上的新突破。第1页/共29页经验主义哲学 经验主义有培根、霍布士和洛克等人,他们强调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否认有所谓先天的理性观念,所以和大陆笛卡尔、莱布尼兹等理性主义是对立的。经验主义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由于片面地强调感性经验,它或是停留在机械主义上面,或是流为感觉主义,导致主观唯心主义或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第2页/共29页 霍布士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物体,一切发生的事件都是运动。”人是“自动的机械”,心也只是精微的物体,心的一切活动如思想、情感、意志等等部是物质的运动。只有个别的物

2、体存在,抽象的一般的观念都只是些文字符号,实际上并不存在。哲学的任务只在运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物体和它的运动,寻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哲学里他排除了有神论和目的论。一切人类思想都来源于感觉。想象可以把感觉留下的意象和观念加以综合。第3页/共29页文学上的突破 在文艺实践方面,英国文学自从伊利莎白时代戏剧在莎士比亚手里达到高峰以后,一直在蓬勃地发展。莎士比亚的范例教育了英国人敢于冲破古典传统的公式和规则,结合时代的需要,独辟路径,进行创作。由于资产阶级渐占上风,文学的听众也逐渐由上层阶级转到中产阶级,而文学的性质也逐渐变成主要是反映资产阶级生活和理想的。由于这个缘故,报刊文学,市民戏剧以及近

3、代小说都最早在英国出现,浪漫主义的萌芽也在新古典主义运动今就已逐渐生长起来。第4页/共29页2、培根对于文艺研究的贡献论诗与想象之关系 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和莎士比亚同生在英国资产阶级上升的时期,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精神在英国的体现。他总结了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成就,并且瞟望到自然科学发展的远景,立志要促进这种发展。在学术的促进新大西洋新工具论中奠定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第5页/共29页 他认识到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认识是为着实践,认识也要根据实践。“知识就是力量,要借服从自然去征服自然。”从罗马西赛罗以后,美在于形状的比例和颜色,在西方已成为流行的看

4、法,培根却认为秀雅合度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句话己暗含莱辛在拉奥孔里所说的美与媚(动态美)之分以及绘画不适直于表现动作的意思。第6页/共29页 培根把人类知识领域分为历史、诗和哲学三部门,把人类知解力也分为记忆、想象和理智三种活动,认为“历史涉及记忆,诗涉及想象,哲学涉及理智”。他在这里已见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分别,明确地把诗纳到想象的范围,为后来美学对想象研究的重视开了先例。他也把复现的想象(即记忆)和创造的想象分开,指出创造想象的特征在于“放纵自由”。他说,“想象既不受物质规律的拘束,可以把自然已分开的东西合在一起,也可以把自然已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这样就在

5、许多自然事物中造成不合法的结婚和离婚”这里所指出的就是近代心理学家所说的想象中联想和分想两种对立的活动。由于诗是想象的产品,所以它是一种“虚构的历史”。第7页/共29页 “世界在比例上赶不上心灵那样广阔。因此,为着使人的精神感到愉快,就须有比在事物的自然本性中所遇到的更宏大的宏大,更严格的善和更绝对的变化多彩。因为真实历史中的行为和事迹见不出能使人满足的那种宏伟,诗就虚构出一些较伟大、较富于英雄气概的行动和事迹。这样,诗就显得有助于胸怀的宏敞和道德,也有助于欣赏,所以,诗在过去一向被认为分享的几分神圣性质,因为,它能使事物的景象服从人心的愿望,从而提高人心,振奋人心。”学术的促进第8页/共29

6、页3、夏夫兹博里的文艺思想夏夫兹博里(The Earl of Shaftebury,1671-1713)他出身贵族,早年曾受过洛克的教育。霍布士曾力图证明人在一切方面都从自私的动机出发,道德不过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方便,趋善避恶其实只是求奖惩。洛克则认为人心本来是一张白纸,一切知识都只是感官印象的拼凑,没有先天现念,也没有先天的道德感。夏夫兹博里反对这些学说,因为它们都把世界和人看成单纯的机械,使人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在人性中找不到根基。第9页/共29页1、第六感官论 他认为在视听等五种感觉之外,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而且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感觉根本上是相通的,一致的。这种天生

7、的能力叫“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内在的节拍感”等,后来也有人把这种感官称为“第六感官”。人心生来就有一种先天的理性观念。第10页/共29页 “如果动物因为是动物,只具有感官(动物性的部分),就不能认识美和欣赏美,当然的结论就会是:人也不能用这种感官或动物性的部分去体会美或欣赏美。他欣赏美,要通过一种较高尚的途径,要借助于最高尚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心和他的理性。”第11页/共29页 “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行动一经察觉,人类的感动和情欲一经辨认出,也就由一种内在的眼睛分辨出什么是美好端正的、可爱可赏的,什么是丑陋恶劣的、可恶可鄙的,这些分辨既然植根

8、于自然,那分辨的能力本身也就应是自然的,而是只能来自自然,怎么能能否认这个道理呢?”道德家们第12页/共29页 “美的、漂亮的、好看的都决不在物质(材料)上面,而在艺术和构图设计上面,决不能在物体本身,而在形式或是赋予形式的力量。”“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都是真实的,凡是既美而又真实的也就当然是愉快的和善的。”杂想录第13页/共29页2、三种形式论:形式(美所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死形式”,“它们由人或自然赋予一种形状,但是它们本身却没有赋予形式的力量,没有行动,也没有智力”。例如山川金石草木和人所制作的一切。第二类是“赋予形式的形式”,“它们有智力,有行动,

9、有作为”;“这类形式有双重美,一方面有形式(心的效果),一方面又有心”,所以远此“死形式”的美较高级。这其实就指心灵完美的人。第三类形式不仅赋予形式于物质,而且“赋予形式于心本身”,所以就是“一切美的本原和泉源”,“建筑,音乐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要溯源到这一类美”。这就是“第一性美”,也就是自然神。(新柏拉图主义)第14页/共29页 真正的诗人事实上是一位第二造物主,一位在天帝之下的普罗米修斯。就像天帝那位至上的艺术家或造型的普遍的自然一样,他造成一个整体,本身融贯一致而且比例合度,其中各组成部分都处在适当的从属地位.给一个作家的忠告第15页/共29页 罗马人自从开始放弃他们的野蛮习俗,向希腊

10、学会用正确的典范来培养他们的英雄、演说家和诗人之日起,就违反公道,企图剥夺世界人民的自由,因而也就很符合公道地丧失了他们自己的自由。随着自由的丧失,他们就不仅丧失了他们的词章中的力量,而且连他们的文章风格和语言本身也都丧失了。后来在他们中间起来的诗人都只是些不自然的长得很勉强的植物。一一给一位作家的忠告第16页/共29页4、哈奇生的文艺思想 1、内在(审美)感官论:“把这种较高级的接受观念的能力叫做一种感官是恰当的,因为它和其它感官在这一点上相类似,所得到的快感并不起于对有关对象的原则、原因或效用的知识,而是立刻就在钱们心中唤起美的观念。”美和道德是一致的、相通的、天生的。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

11、根源第17页/共29页“美的快感和在见到利益时由自私心所产生的那种快感是迥不相同的。”“有些事物立刻引起美的快感”,所以就应有“适宜于感觉到这种美的快感的感官”,即内在感官。这种内在感官与外在的五官既有区别,也有类似。区别在于耳目之类外在感官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只能受到较微弱的快感;但是认识“美、整齐、和谐”的内在感官却可“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远较强大”。第18页/共29页2、绝对美与相对美:“本原美或绝对美并非假定美是对象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对象单靠本身就美,对认识它的心毫无关系;因为美像其它表示感性观念的名称一样,严格地只能指某个人的心所得到的一种认识。所以我们所了解的相对美是指我

12、们从对象本身里所认识到的那种美,不把对象看作某种其它事物的摹本或影像,从而拿摹本和蓝本进行比较;例如从自然作品、人工制造的各种形式、人物形体、科学定理这类对象中所认识到的美。比较美或相对美也是从对象中认识到的,但一般把这对象看作另一事物的摹本或与另一事物相类似。”第19页/共29页5、博克论崇高博克(1729-1797)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根源(1756年出版)全书分五部分:(1)论崇高与美所涉及的快感和痛感以及人类基本情欲;(2)论祟高;(3)论美;(4)论崇高与美的成因;(5)论文学的作用与诗的效果。在第二年(1757)再版时,博克对全书作了一些修改,又加进去一

13、篇论审美趣味,作为全书的导论。第20页/共29页崇高和美感的心理生理基础 博克把人类基本情欲分成两类,一类涉及“自体保存”,即要求维恃个体生命的本能,一类涉及“社会生活”,即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大体说来,崇高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是前一类,美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是后一类。第21页/共29页为什么说崇高感涉及“自体保存”的情欲或本能呢?这类情欲一般只在生命受到威胁的场合才活跃起来。激起它们的一定是某种苦痛或危险;它们在情绪上的表现一般是恐怖或惊惧,而这种恐怖或惊惧正是崇高感的主要心理内容。我把美叫做一种社会的性质,因为每逢见到男人和女人乃至其它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欣喜的时候

14、,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身体的温柔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按近我们。第22页/共29页“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第23页/共29页“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快感,而只是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偷快的。”第24页/共29页“由于同情,我们才关怀旁人所关怀的事物,才被感动旁人的东西所感动。同情应该看作一种代替,造就是设身处在旁人的地位,在许多事情上旁人怎样感受,我们也就怎样感受。因此,这种情欲可能还带有自身

15、保存的性质。主要地就是根据这种同情原则,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感人的艺术才能把情感由一个人心里移注到另一个人心里,而且往往能在烦恼、灾难乃至死亡的根干上接上欢乐的枝苗。大家都看到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令人震惊的事物,放在悲剧和其它类似的艺术表现里却可以成为高度快感的来源。”第25页/共29页“自然界的伟大和崇高所引起的情绪是惊惧。在惊惧这种心情中,心的一切活动都由某种程度的恐怖而停顿,这时心完全被对象占领住,不能同时注意到其它对象,因此不能就占领它的那个对象进行推理。所以祟高具有那样巨大的力量,不但不是由推理产生的,而且还使人来不及推理,就用它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人卷着走。惊惧是祟高的最高度效果,次要的效果是欣羡和崇敬。”第26页/共29页“祟高是引起惊羡的,它总是在一些巨大的可怕的事物上面见出;爱的对象却总是小的,可喜的,我们屈服于我们所惊羡的东西,但是我们喜爱屈服于我们的东西,在前一种情形之下,我们是被迫顺从;在后一种情形之下,我们是由于得到奉承而顺从。”第27页/共29页思考题第六感官 论、内在感官论、经验主义简析夏夫兹博里的文艺思想。简析哈奇生对于美和美感的认识。简析博克关于崇高的认识第28页/共2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9页/共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