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12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12学习.pptx(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n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动脉(大、中、小)毛细血管 静脉(大、中、小)组织淋巴导管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淋巴系统心脏第1页/共118页n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heart)动脉(artery)毛细血管(capillary)静脉(vein)第2页/共118页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心房 左半心动脉心;右半心静脉心 第3页/共118页心 heart一、位置、外形、构造二、心腔三、传导系统四、血管第4页/共118页一、位置、外形、构造位置:胸腔、居中偏左外形:倒置圆锥形 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右
2、缘冠状沟前室间沟左缘心尖胸肋面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左心房心尖膈面后室间沟冠状沟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第5页/共118页心壁:心内膜、心肌、心外膜第6页/共118页二、心腔:2分隔:房间隔、室 间隔 4房间:1.右心房:壁较薄 3个入口上、下腔静脉,冠状窦 1个出口-右房室口2.右心室 一个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一个出口-肺动脉(肺动脉瓣)下腔静脉冠状窦口主动脉升部肺动脉干肺动脉瓣左心耳左心室腱索乳头肌室间隔隔缘肉柱右心室乳头肌腱索右心房卵圆窝前瓣隔瓣梳状肌上腔静脉第7页/共118页二、心腔:3.左心房 4个入口-左右各有2个肺静脉 1个出口-左房室口4.左心室1个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1个
3、出口-主动脉(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主动脉窦主动脉瓣左房室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前瓣(二尖瓣)左心室腱索肉柱乳头肌后瓣(二尖瓣)肺静脉口左心房左肺静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主动脉第8页/共118页心瓣膜心瓣膜:三尖瓣三尖瓣二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第9页/共118页三、心的传导系统 特殊分化心肌、无收缩能力l窦房结:正常的起搏点*上腔静脉口心壁的心外膜下l房室结l房室束(His)(His)l左右束支l普肯耶纤维第10页/共118页四、营养心脏的血管(冠状血管)1.1.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左心房、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
4、左室后支 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室间隔支前室间支心大静脉左心室心尖前室间沟右心室右冠状动脉右心耳窦房结支左心耳旋支左房斜静脉左心室右心房冠状窦心小静脉右冠状动脉心中静脉后室间支右心室心尖后室间沟左心室冠状沟旋支左室后支房室结支第11页/共118页四、营养心脏的血管(冠状血管)2.2.冠状静脉*心静脉血由心大、中、小静脉经冠状窦如右心房室间隔支前室间支心大静脉左心室心尖前室间沟右心室右冠状动脉右心耳窦房结支左心耳旋支左房斜静脉左心室右心房冠状窦心小静脉右冠状动脉心中静脉后室间支右心室心尖后室间沟左心室冠状沟旋支左室后支房室结支第12页/共118页 血管 vesselvessel(一).)
5、.血管的分类、特点动脉arteryartery:心 毛细血管,管壁厚静脉veinvein:毛细血管 心,管壁薄,静脉瓣第13页/共118页血管壁:内膜:扁平内皮,弹性纤维中膜:平滑肌,弹性膜外膜:结缔组织第14页/共118页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收缩、通透性高、小孔第15页/共118页(二).).动脉血管的分布1.1.肺循环的动脉l肺动脉(左、右):静脉血 右心室肺右肺静脉右肺动脉左肺静脉主动脉弓左肺动脉第16页/共118页2.2.体循环的动脉l主动脉:左心室.升主动脉分支:左、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弓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分支:胸主动脉、腹主动
6、脉第17页/共118页2.2.体循环的动脉l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脑和视器 .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第18页/共118页2.2.体循环的动脉l上肢:锁骨下l胸腹部:脏、壁支l盆部:髂内,脏、壁支l下肢:髂外 第19页/共118页(二).).静脉血管的分布1.1.肺循环的静脉l肺静脉:动脉血 肺左心房 右肺静脉右肺动脉左肺静脉主动脉弓左肺动脉第20页/共118页2.2.体循环静脉:上腔静脉:头颈,上肢,胸下腔静脉:腹、盆、下肢肝门静脉心静脉:心脏第21页/共118页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lymphatic system第22页/共118页 淋巴系统 lymphatic l
7、ymphatic systemsystem组成: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管 (9(9条)条)(2 2根)根)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第23页/共118页 淋巴系统 lymphatic lymphatic systemsystem组成: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结、扁桃体,脾脾,胸腺胸腺淋巴组织:滤过淋巴功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第24页/共118页 淋巴系统 lymphatic lymphatic systemsystem组成: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含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是防止含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
8、结缔组织,是防止 有害因子侵入机体的屏障有害因子侵入机体的屏障第25页/共118页心心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淋巴管道淋巴管道细胞细胞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液功能:回收,运输,清除第26页/共118页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l 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普通心肌):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起搏()细胞,浦肯野细胞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工作细胞 有 有 无 有 自律细胞 有 有 有 无 第27页/共118页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l 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普通心肌):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起搏()细胞,浦肯野细胞 兴奋性 传导性
9、自律性 收缩性 工作细胞 有 有 无 有 自律细胞 有 有 有 无 第28页/共118页房室结窦房结希氏束浦肯野末梢网右束支第29页/共118页第30页/共118页(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1.静息电位大小:内负外正(外“0”),-90mv机制:K+外流极化状态 除极 复极第31页/共118页2.心室肌动作电位 0,1,2,3,4相第32页/共118页去极化过程(0 0期)膜去极化,ApAp上升支(-90mv(-90mv+30mv)+30mv)复极过程 1 1期-快速复极初期(+30mv(+30mv0mv)0mv)2 2期-平台期(主要特征)0mv0mv 3 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0mv-
10、90mv)-90mv)静息期(4 4期)-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构成第33页/共118页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0 期(1-2ms):除极过程 从-90mV +2030 mV 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第34页/共118页快NaNa+通道:NaNa+通道激活快、失活也快,开放时间 短,电压依赖性通道快反应细胞:以快NaNa+通道为0 0期去极化心肌细胞快反应动作电位:快反应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第35页/共118页1期(快速复极初期10ms)+20 mV 0 mV,K快速外流。2 期:平台期(100-150ms)区别于神经、骨骼肌的主要特征。慢内向离子流 Ca2+内流 与外向
11、 K外流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第36页/共118页第37页/共118页3 期复极(快速复极末期100-150ms)0 mV -90 mVK迅速外流,膜电位复极。第38页/共118页4 期(静息期):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 重新建立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l Na+-K+Na+-K+泵(3 Na+3 Na+出,2 K+2 K+进)l Na+-Ca+Na+-Ca+交换(3 Na+3 Na+进,1Ca+1Ca+出)l Ca+Ca+泵(泵出Ca+Ca+)第39页/共118页AP动画动画第40页/共118页参与心室肌参与心室肌AP的主要三种通道的主要三种通道Sodium channelSodium chann
12、elPotassium channelPotassium channel Calcium channelCalcium channel第41页/共118页第42页/共118页1期期-K外流外流第43页/共118页2期期-K外流,外流,Ca内流内流第44页/共118页3期期-K外流外流第45页/共118页4期期-Na-K,Na-Ca交换交换第46页/共118页AP动画动画第47页/共118页心室肌纤维心室肌纤维(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的的AP的离子机制总的离子机制总结结*0 期期 Na+内流内流 (快快Na+通道通道)1 期期 K+外流外流 (Ito通道通道)2 期期 Ca2+内流内流 (慢慢C
13、a2+通道通道)K+外流外流 (IK,IK1通道通道)3 期期 K+外流外流 (IK,IK1通道通道)4 期期 Na+-K+交换交换 (Na+-K+泵泵)Na-Ca2+交换交换 (Na-Ca2+交换体交换体)第48页/共118页(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非自律细胞与自律细胞的区别*:4 期(静息期):非自律细胞:4 期电位稳定于静息膜电位水平。自律细胞:自动的缓慢除极过程第49页/共118页1.1.浦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l 形态和产生机制与心室肌细胞相似l 快反应细胞l 4相机制: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电流If 主要由Na+负载,内向电流:3期:-60mv开始激活 100mv完全激活 0期:-50
14、mv关闭第50页/共118页2.2.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l慢反应自律细胞,与快反应细胞的区别(0(0相):最大复极电位及阈电位低 0 0相去极速度慢、幅度低 没有明显的1 1期和2 2期 0 0相是Ca+Ca+内流形成 4 4相缓慢除极快 机制:K+K+外流进行性衰减第51页/共118页三种细胞三种细胞AP及其机制的比较(及其机制的比较(1,2期)期)第52页/共118页三种细胞三种细胞AP及其机制的比较(及其机制的比较(3,4期)期)第53页/共118页二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一一).兴奋性兴奋性excitability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1).
15、静息膜电位水平静息膜电位水平(变化较多见变化较多见)绝对值增大,距离阈电位的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绝对值增大,距离阈电位的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2).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变化少变化少)阈电位水平上移,与静息膜电位之间的差距增大,兴奋阈电位水平上移,与静息膜电位之间的差距增大,兴奋性降低性降低3).通道的状态通道的状态 Na+通道通道 备用备用 激活激活 失活失活 (-90 mV)(-70 mV)(-0 mV)具备兴奋性的前提具备兴奋性的前提 TP-900第54页/共118页Na+通道的3种状态第55页/共118页2.2.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有效不应期 effective refr
16、actory period ERP 0 0期始-3-3相复极-60mV-60mV 相应离子通道差不多全失活相对不应期 3相复极-60-60 到 -80mV-80mV范围 从少到多的通道解除失活超常期 -80-80到 -90mV-90mV,兴奋性较高恢复正常第56页/共118页3.兴奋性的特点l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ERP(长):收缩期+舒张早期 不可能再发生兴奋 也不可能再收缩收缩、舒张是交替的起搏细胞传导系统 工作细胞,后续细胞的有效刺激,在其不应期结束后到达意义: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第57页/共118页l 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 期前兴奋:心室受到人为 或病理性刺激 期前收缩:额外/期外收缩 代偿
17、性间歇:窦房结传来的兴奋落在期前兴奋有效不应期而“脱失”,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第58页/共118页(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无外源性刺激,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1.1.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各自律组织的相互关系*l自律性比较 窦房结 房室交界 末梢浦肯野纤维 100100次/分 5050次/分 2525次/分l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具最高节律性,l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性最高者。第59页/共118页2.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l最大复极电位与 阈电位之间的差距l4期自动除极速度第60页/共118页1.心脏内兴奋传播途
18、径及特点 窦房结 心房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浦肯野 心室不同心肌细胞传导速度不同各心肌组织有机形成传导网(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意义:心室的同步收缩 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后才收缩第61页/共118页2.2.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结构因素:细胞直径大,电阻小,传导速度快,反之则慢生理因素:A.A.动作电位0 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B.B.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第62页/共118页生理因素:A.A.动作电位0 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0 期除极速度快临近未兴奋膜局部电流形成快达到阈电位快兴奋传导快0 期除极幅度大(兴奋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电位差大兴奋传导快局部电流强,扩布距离大,使下游
19、更远处兴奋第63页/共118页生理因素:B.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静息电位与阈电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扩大位的差距扩大兴奋性降低兴奋性降低达阈电位所达阈电位所需时间长需时间长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速度减慢兴 奋传导阻滞传导减慢升支缓慢、幅度小的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有效不应期不能引起兴奋第64页/共118页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周期中心电变化(各细各细胞的综合心电向量)胞的综合心电向量)的的波形图。波形图。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electrocardiogram/ECG)(了解)第6
20、5页/共118页ECG中各波的意义P P波:心房肌的APAPQRSQRS:心室肌APAP的0 0期S-TS-T段:心室肌APAP的2 2期T T波:心室肌APAP的复极化过程,因先后不一,故T T波较宽。第66页/共118页(1)PR(1)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房室传导 阻滞。(2)S-T(2)S-T段:QRSQRS终点到T T波起点,代表平台期(2(2期),在基线。(3)QT(3)QT间期:QRSQRS波起点到T T波终点,心室开始兴奋到完全复极。ECG中各期间的意义第67页/共118页心电图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电活动病理、异常心电图分析,从电活动角度给予判断 正常心电图为标准
21、异常:各种房/室早搏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分离 右束支阻滞 心室高血压 停搏/脱落 低血压 T波倒置 S-T段抬高 -第68页/共118页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l 通过心肌细胞电活动,心脏交替进行收缩和舒张,l 瓣膜规律性开启、关闭第69页/共118页一、心肌收缩的特点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全或无”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第70页/共118页二、心动周期及心脏的泵血过程(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cardiac cycle)l心脏活动呈周期性:心肌电活动的节律 机械收缩活动的周期性 心动周期:1 1 次 收缩+舒张,基本单元l2 2心房同步,2 2心室同步,l心房、
22、心室按一定顺序l7575次/分,一个心动周期为0.80.8秒。第71页/共118页房缩房缩 0.1s 0.1s 房舒房舒 0.7s 0.7s 室缩室缩 0.3s0.3s室舒室舒 0.5s0.5s全心舒张全心舒张期期:0.4s心率增快,心舒张期缩短更明显.第72页/共118页 特点特点:舒张期时间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收缩期时间 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0.4s 0.4s 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 例:冠心病:心率例:冠心病:心率 心肌易缺血心肌易缺血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40
23、1.575 0.8150 0.40.300.500.250.151.15第73页/共118页二、心脏泵血过程第74页/共118页 1.心室收缩期 心房舒张数十毫秒后,心室开始收缩 室压 当室压 房压时,血液推动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闭关闭 等容收缩相 心室容积不变,血液不流,收缩强烈,室压大幅快速上升 当室压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开 射血相 第75页/共118页 快速射血相:当室压 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开 (0.10.1秒)总射血量的70%70%减慢射血相:收缩减弱,射血速度 总射血量的30%30%第76页/共118页2.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收缩转入舒张后,室压,主动脉瓣关 房室瓣关闭关闭 心室容积
24、不变,血液不流,室内压力大幅度快速下降,心室充盈相第77页/共118页心室充盈相 血流,心房心室快速充盈相: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 总充盈量2/3 减慢充盈相:房室压力梯度心室充盈速度减慢 充盈量1/3 进入下一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第78页/共118页小结1 1).直接动力:各腔室间压力差2 2).原动力:心室肌收缩和舒张3 3).配合因素:瓣膜的开关4 4).初级泵:心房第79页/共118页三.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1.心的输出量 A 每搏输出量(70ml)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心室舒张期末容积 收缩期末容积 B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5、 100%=55-65%C 每分输出量 1 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搏出量 心率 D 心指数:便于个体比较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第80页/共118页 2.心作功量 每搏功 心脏1次收缩作的功 搏出血液增加的压力和动能 意义:比心输出量更全面和本质地反映心泵血功能第81页/共118页四.心泵血功能的调节(了解)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 心率(一).前负荷对搏输出量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前负荷前负荷心肌初长度心肌初长度肌缩力肌缩力搏出量搏出量 前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后负荷、心缩力心缩力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第82页/共118页搏出量恢复正常搏出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
26、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体液)等长自身调节(体液)前负荷前负荷剩余量剩余量回流量不变回流量不变搏出量搏出量射血期射血期射血速射血速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心肌缩速后负荷后负荷(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二)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大动脉血压)第83页/共118页(三)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 改变肌缩程度、速度和张力 调节每搏输出量。意义:能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节作用。第84页/共118页(四)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的正常值:60-100次/分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HR 心输出量(在一定的范围内)40180次/分:心率 心输出量 170-180次/分:充盈量每分心输出量
27、170-180次/分(HR过快)心室耗能 心室充盈时间明显 充盈量 搏 出 量 减 少 心输出量 第86页/共118页(四)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的正常值:60-100次/分40次/分时:(HR过慢)心舒期过长 心室充盈达极限 搏出量无法再增加 心输出量 第87页/共118页第四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Vasculature)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1.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Q=(P1 Q=(P1P2)/R P2)/R(L/min,ml/minL/min,ml/min)2.2.血流阻力:血液在流动时来源于血液内部之间以及血液与管
28、壁之间的摩擦力.影响因素:1.1.血管口径:口径,阻力,血流量 血压 2.2.血液粘滞度:粘滞度,阻力 ,血流量 第88页/共118页3.3.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Pa,KPa Pa,KPa;mmHg mmHg 1mmHg=0.133KPa 1mmHg=0.133KPa l 动脉压、静脉压、毛细血管压第89页/共118页二、动脉血压1.1.动脉血压的形成:(一个前提,三个因素)1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 2)心脏射血:心室收缩时释放的能量为二个部分:动能:推动血液流至外周(1/3)1/3)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2/32/3)3 3)外周阻力:微动
29、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4)4)大动脉的弹性:心脏射血是间断的,但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第90页/共118页势能: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形成对血管壁的侧 压力,以势能形式储存压力,以势能形式储存在血管壁中。在血管壁中。第91页/共118页2.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上升,最高值(100100120 mmHg)120 mmHg)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最低值 (606080 mmHg)80 mmHg)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303040 mmHg)40 mmHg)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1/3脉压(
30、100 100 mmHg)mmHg)第92页/共118页第93页/共118页3.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 1)心脏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为主。2 2)心率:影响舒张压 3 3)外周阻力:影响舒张压。4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血压波动的幅度减小。弹性减弱时,脉压增大。5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系统容量不变时,充盈压;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系统容量增加,血压也下降;第94页/共118页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脉压脉压 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小结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小结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心率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循环血量循环
31、血量第95页/共118页 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arterial pulse)1.1.概念 动脉弹性,动脉血压周期性变化,血管搏动2.2.脉搏图(sphygmogramsphygmogram)(1).(1).上升支:心室快速射血期 受射血量、速度和阻力影响(2).(2).下降支反映外周阻力大小与主A瓣功能前段:心室减慢射血期前段:心室减慢射血期降中波:主降中波:主A A瓣关闭瓣关闭血液返流血液返流后段:心室舒张后段:心室舒张第96页/共118页第97页/共118页三、微三、微 循循 环环 microcirculationl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
32、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 (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组成。第98页/共118页(一)微循环的组成:1.1.直捷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特点和功能:l血流较快,非物质交换l骨骼肌中多见。第99页/共118页2.2.动-静脉短路 组成:吻合微动脉和 微静脉的通路,管壁类似微动脉。特点和功能:l发布于手指、足趾、耳廓等l在体温调节中起作用。第100页/共118页3.3.迂回通路 (营养通路)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和功能:l血流缓慢,利于物质交换;l交替开放,括约肌舒缩 控制。第101页/共118页四、组织液的生成四、组
33、织液的生成(一)组织液的生成l 由血浆滤过毛细血管而形成。l 决定组织液生成的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动脉端:10 mmHg10 mmHg静脉端:8 mmHg8 mmHg第102页/共118页五、淋巴循环(一)淋巴液的生成 正常:120 ml/hr,2-4 L/day:120 ml/hr,2-4 L/day 任何增加组织液压力的因素都可增加淋巴液的生成淋巴管系统: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的重要辅助系统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大淋巴管大淋巴管淋巴导管和胸导管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大静脉大静脉第103页/共118页 (二)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1.1.回收
34、蛋白质 2.2.运输脂肪和营养物质 3.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间的平衡 4.4.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等第104页/共118页第五节第五节 心心 血血 管管 活活 动动 的的 调调 节节l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l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l 局部血流调节局部血流调节第105页/共118页(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效应: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导致:1.1.窦房结自律性加强,心率加快 2.2.房室交界传导加快 3.3.心肌收缩力加强一、神经调节第106页/共118页 心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来源: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支配范围:心室肌少于心房肌 效应:Ach,M Ach,M
35、受体 导致:1.1.心率减慢 2.2.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3.3.心肌收缩力减弱 第107页/共118页2 2。血管的神经支配 缩血管纤维(交感)效应: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与 结合血管收缩,与 结合血管舒张;第108页/共118页 舒血管神经纤维:(1)(1)交感舒血管纤维:AchAch,使骨骼肌血管舒张。(2)(2)副交感舒血管纤维:脑膜,唾液腺,胃肠外分泌腺。调节器官组织的局部血流。第109页/共118页(二)心血管中枢 (cardiovascular center)(cardiovascular center)1.1.延髓的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心血管中枢 2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高
36、级整合(integration)(integration):使心血管功能活动与机体其它功能活动协调一致第110页/共118页(三)心血管反射1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性反射 感受:血管壁的牵张程度 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传入到中枢。生理意义:l 缓冲了动脉血压的变化l 对血压的快速调节起重要作用第111页/共118页2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感受: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O2,CO2,PHO2,CO2,PH缺氧、窒息、动脉血压过低、酸中毒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第112页/共118页二、二、体体 液液 调调 节节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起调节作用。第113页/共118页 1
37、.1.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2.2.通过对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使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血压升高。(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肾近球细胞分泌)血管紧张素(十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肺血管)血管紧张素(八肽)第114页/共118页(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心脏 受体:兴奋 血管:受体-皮肤,胃肠,肾血管收缩 受体-骨骼肌,肝脏舒张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肾:受体(主)-)-血管收缩 受体-骨骼肌、肝脏血管舒张第115页/共118页(三)血管升压素 (vasopressin)(vasopressin)作用:1.1.抗利尿 2.2.收缩血管,血压升高。意义:在禁水、失血等异常情况下,对维持动脉血和血容量有重要作用。第116页/共118页(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1.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前列环素(PGIPGI2 2)、内皮舒张因子(NO)(NO)2.2.血管内皮生成的缩血管物质 内皮缩血管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ndothelin)(五)其他激肽:具有舒血管活性,心钠素:血管舒张第117页/共11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18页/共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