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学说.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3226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因病机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病因病机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因病机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因病机学说.ppt(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04页第一节第一节 病病 因因第二节第二节 病病 机机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04页病病 因因 概概 述述 病病 因因:泛泛指指破破坏坏人人体体相相对对动动态态平平衡衡,导导致致疾疾病病发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一、一、外感病因(外感病因(六淫、疠气)疠气)二、内伤病因二、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饮食失宜、劳逸失度)三、继发性病因三、继发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结石)四、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先天因素等)四、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先天因素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04页辨证求因1.1.以以

2、临临床床表表现现为为依依据据,通通过过分分析析病病证证的的症症状状、体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2.2.既既是是中中医医探探究究病病因因的的主主要要方方法法,也也是是中中医医病病因因学的主要特点。学的主要特点。任何疾病的临床表现,任何疾病的临床表现,无原因的病证是不存在的。无原因的病证是不存在的。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04页一、外感性致病因素一、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淫、疠气)(六淫、疠气)(一)六淫(一)六淫 1.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六气与六淫的概念 六六气气:指指风风、寒寒、暑暑、湿湿、燥燥、火火六六种种不不同同的的正正常常气气候候变变化化,是是万

3、万物物生生长长化化收收藏藏和和人人类类赖赖以以生生存的必要条件。存的必要条件。六六淫淫:淫淫:太太过过,泛泛指指反反常常。即即风风、寒寒、暑暑、湿湿、燥、火(热)六燥、火(热)六种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邪。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邪。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04页 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04页 2.2.六淫

4、的共同致病特点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从外界由外感性:从外界由肌表肌表,口鼻口鼻侵入人体。侵入人体。季节性: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光。如春季多风季节性: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光。如春季多风 地域性:与生活所在区域、居住环境密切关系地域性:与生活所在区域、居住环境密切关系 相兼性:既可单独,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入相兼性:既可单独,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入 转转化化性性:六六淫淫不不但但能能相相互互影影响响,又又在在一一定定条条件件下下其其证候也可以相互转化。如郁久化火。证候也可以相互转化。如郁久化火。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04页 3.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邪 凡凡致致病病具具有有善善动动不

5、不居居、轻轻扬扬开开泄泄等等特特性性的的外外邪邪,称称为风邪。为风邪。风邪为病,四季皆有,以春季为多见。风邪为病,四季皆有,以春季为多见。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04页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阳邪:风邪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阳邪:风邪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开泄:易使人体皮毛、汗孔开泄,表现汗出,恶开泄:易使人体皮毛、汗孔开泄,表现汗出,恶风。风。阳位:易犯人体上部阳位:易犯人体上部(头面头面)、肌表、阳经等。、肌表、阳经等。内经:内经:“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

6、先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04页2)2)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善行-病无定位,游走不定。病无定位,游走不定。如风痹(又称如风痹(又称“行痹行痹”)的关节疼痛)的关节疼痛-游走性,游走性,部位不定;部位不定;数变数变-发病迅速,变化无常。发病迅速,变化无常。如风疹,皮疹瘙痒突然发作,此起彼伏,时如风疹,皮疹瘙痒突然发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隐时现;素问:素问:“风者,善行而数变风者,善行而数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04页3)3)风性主动风性主动 动:动摇不定之意。动:动摇不定之意。素问:素问:“风胜则动风胜则动”,“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7、”临床上常见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都与风有关。临床上常见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都与风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04页4)4)风为百病之长,善合他邪风为百病之长,善合他邪 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寒、风湿、风热、风燥。风寒、风湿、风热、风燥。风邪致病最多。风邪致病最多。素问素问风论曰: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百病之长也。”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04页(2 2)寒邪)寒邪 凡凡致致病病具具有有寒寒冷冷、凝凝结结、收收引引特特性性的的外外邪邪,称称为为寒邪。寒邪。外寒病证外寒病证 伤伤 寒寒 寒邪伤于肌表寒邪伤于肌表 中中

8、 寒寒 寒邪直中脏腑寒邪直中脏腑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04页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冷冷”全全身身或或局局部部寒寒冷冷及及分分泌泌物物、排排泄泄物物的的澄澈清冷的症状。澄澈清冷的症状。表寒(卫阳)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表寒(卫阳)恶寒发热、鼻流清涕 里寒(脾胃)脘腹冷痛,吐泻清水里寒(脾胃)脘腹冷痛,吐泻清水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04页2 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主痛 “凝滞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肌表肌表头身肢节疼痛头身肢节疼痛 直中脾胃直中脾胃脘腹冷痛或绞痛脘腹冷痛或绞痛 疼痛特点:疼痛

9、特点:“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寒凝血脉寒凝血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04页3 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收引:收缩牵引 寒在肌肤寒在肌肤-毛窍收缩,卫阳郁闭毛窍收缩,卫阳郁闭-发热、发热、恶寒、无汗恶寒、无汗 寒在筋肉寒在筋肉-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 剧痛剧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04页(3 3)暑邪)暑邪 凡凡夏夏至至之之后后,立立秋秋以以前前,致致病病具具有有炎炎热热、升升散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明显的季节性,只有外感,没有内生。明显的季节性,只有外感,没有内生。伤暑伤暑 轻者轻者 中暑中暑 重者

10、重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04页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壮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火热炎盛的症状壮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火热炎盛的症状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上扰心神或上犯头目上扰心神或上犯头目 腠理开泄,耗伤津液,气随津脱,严重者突然昏厥腠理开泄,耗伤津液,气随津脱,严重者突然昏厥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04页3)暑多夹湿暑多夹湿 夏季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所以暑邪常与湿邪同时使人致病。除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重,胸闷呕吐,纳呆,便溏等湿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19

11、页,共104页(4 4)湿邪)湿邪 凡凡致致病病具具有有重重浊浊、黏黏滞滞、趋趋下下特特性性的的外外邪邪,称称为为湿邪。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湿为长夏的主气。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04页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脾阳不振,运化无权 出现水湿内生、停聚、出现泄泻、水肿、尿出现水湿内生、停聚、出现泄泻、水肿、尿少。少。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04页2)2)湿性重浊,趋下,易袭阴位湿性重浊,趋下,易袭阴位重:沉重重:沉重浊:秽浊不清浊:秽浊不清趋下:趋下:湿性类水而下行,易于伤及人体下部。湿性

12、类水而下行,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带下、淋证、尿浊、泄泻、下痢、下肢湿疮带下、淋证、尿浊、泄泻、下痢、下肢湿疮 素问素问“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04页3 3)湿性黏滞)湿性黏滞 粘粘-粘腻;粘腻;滞滞-停滞停滞症状的粘滞性:粘腻不爽症状的粘滞性:粘腻不爽 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04页(5 5)燥邪)燥邪 凡凡致致病病具具有有干干燥燥、收收敛敛等等特特性性的的外外邪邪,称称为燥邪。为燥邪。温燥温燥 初秋尚热,感受燥邪为病初秋尚热,感受燥邪为病 凉燥凉燥 深秋已凉,感受

13、燥邪为病深秋已凉,感受燥邪为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04页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伤人最易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干燥症状燥邪伤人最易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干燥症状如:口、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如:口、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04页2)2)燥易伤肺燥易伤肺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 -肺燥咳嗽肺燥咳嗽 表现:表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血等症状。

14、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04页(6)火(热)邪 凡凡致致病病具具有有炎炎热热、升升腾腾等等特特性性的的外外邪邪,称称为为火火热热之邪。之邪。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邪与热邪火邪与热邪的的主要区别是: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局部,如肌肤局部红、,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肿、热、痛,或口舌生疮,症状或疮,症状或目赤肿痛等。目赤肿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04页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1)火热为阳邪

15、,其性炎上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胜则热阳胜则热”实热证实热证 高热、恶热、口渴、汗出、脉洪数高热、恶热、口渴、汗出、脉洪数 症状多见人体上部:症状多见人体上部:心火上炎心火上炎-口舌糜烂口舌糜烂胃火上炎胃火上炎-牙龈肿痛牙龈肿痛 肝火上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赤肿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04页2)2)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扰心神 心属火脏,对火热有特殊易感性。心属火脏,对火热有特殊易感性。火热之邪入于营血,易影响心神。火热之邪入于营血,易影响心神。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狂躁不安、神昏谵语。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04页3)3)火热之邪易伤津耗气火

16、热之邪易伤津耗气 (热盛(热盛津亏津亏阴气虚)阴气虚)气随津泄气随津泄-津亏气耗津亏气耗 “壮火食气壮火食气”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04页4)4)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生风-燔灼肝经燔灼肝经“热极生风热极生风”。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直、角弓反张。动血动血各种出血病证各种出血病证 如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女子月经过多,崩如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女子月经过多,崩漏。漏。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04页5)5)火邪易致疮痈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结聚,热盛肉腐(火邪结聚,热盛肉腐化脓)化脓)“大大热热不

17、不止止,热热胜胜则则肉肉腐腐,肉肉腐腐则则为为脓脓,故故名名曰痈曰痈”。灵枢灵枢痈疽痈疽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04页(二)温疫邪气(疠气)1.1.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外感病邪。又称又称“疫毒疫毒”、“疫气疫气”、“异气异气”、“戾气戾气”、“毒气毒气”、“乖戾之气乖戾之气”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04页疠气的发生与流行的因素疠气的发生与流行的因素1 1、气候异常、气候异常2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3 3、预防隔离工作不力、预防隔离工作不力4 4、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因素影

18、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04页疠气的传染途径疠气的传染途径: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径传染而发病。疠气所致疾病疠气所致疾病:瘟疫病瘟疫病。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AIDS)、非典型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

19、禽流感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04页 2.2.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1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04页二、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 劳逸无度劳逸无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04页(一)七情内伤 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情志活动。七情内伤:七情内伤:在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下,就会在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下,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20、,导致疾病。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导致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04页1.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致病的基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致病的基础)(1)(1)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气血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气血 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五脏化五气,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以生喜怒悲忧恐。”(2)(2)情志过激又伤五脏精气情志过激又伤五脏精气 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04页2.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 1)内伤七情发病与精神刺激有关)内伤七情发病与精神刺激有关 内伤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与情志反映的内伤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与情志反映的强度

21、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04页2.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2 2)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喜伤心 怒伤肝怒伤肝 思伤脾思伤脾 悲忧伤肺悲忧伤肺 惊恐伤肾惊恐伤肾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04页 (3 3)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怒则气上: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升,并走于上。气升,并走于上。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04页喜则气缓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引起心神涣散二个方面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引起心神涣散二个方面“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22、故气缓矣。”“喜乐者,神惮(喜乐者,神惮(dandan)散而不藏。)散而不藏。”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04页悲则气消悲则气消:悲则肺气消散,意志消沉。悲则肺气消散,意志消沉。恐则气下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04页惊则气乱惊则气乱: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气不固。思则气结思则气结: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104页(4 4)影响病情转归)影响病情转归 良

23、好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利于病情好转乃至痊愈。良好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利于病情好转乃至痊愈。不不良良的的精精神神情情志志活活动动,诱诱发发疾疾病病,加加重重病病情。情。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104页(二二)饮食失宜饮食失宜 饮食失节饮食失节 饮食不洁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饮食偏嗜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104页 1 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1 1)过饥(水谷之精不足)过饥(水谷之精不足营养不良)营养不良)(2 2)过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 2、饮食不洁、饮食不洁(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陈腐变质食物陈腐变质食物 寄生虫寄生虫 疫疫 毒毒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104页3

24、 3、饮食偏嗜、饮食偏嗜 (1 1)寒热偏嗜)寒热偏嗜 (2 2)五味偏嗜)五味偏嗜 (3 3)食类偏嗜)食类偏嗜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104页(三)(三)劳逸失度劳逸失度 1 1.过劳过劳 (1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 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伤,即劳伤筋骨。(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疾。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3 3)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损及心神。)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损及心神。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104页 2 2

25、.过逸过逸 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安逸少动,气机不畅。(2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阳气不振,正气虚弱。(3 3)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104页三、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三、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痰饮水湿、瘀血痰饮水湿、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这些病理产物形成

26、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继发性病因”。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104页(一)痰饮水湿1 1、痰饮水湿的概念、痰饮水湿的概念: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有形之痰: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或指触之有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或指触之有 形的痰核。

27、形的痰核。无形之痰:无形之痰: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癫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104页 饮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异。金匮要略有金匮要略有“痰饮痰饮”、“悬饮悬饮”、“溢饮溢饮”、“支饮支饮”等不同名称。等不同名称。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104页2 2、痰饮水湿的形成、痰饮水湿的形成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七情内伤七情内伤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脾肺肾肝脾肺肾肝三焦功能三焦功能失调,水失调,水液代谢失

28、常液代谢失常痰饮痰饮水湿水湿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104页3 3、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可随气流窜全身,产生多种病变痰饮可随气流窜全身,产生多种病变 。(1 1)阻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气机:痰饮阻肺痰饮阻肺 痰饮停胃痰饮停胃 痰饮流注经络痰饮流注经络 痰饮结聚局部痰饮结聚局部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104页(2 2)影响津液代谢)影响津液代谢(3 3)易于蒙蔽心神易于蒙蔽心神:痰湿上蒙清窍痰湿上蒙清窍 痰迷心窍痰迷心窍 痰火扰心痰火扰心 引起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引起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104页(4 4)重浊粘滞缠绵)重浊粘滞缠

29、绵 痰饮病症,大多有沉重、秽浊、粘滞不爽痰饮病症,大多有沉重、秽浊、粘滞不爽的症状。的症状。头身重痛、头重如蒙、舌苔黏腻头身重痛、头重如蒙、舌苔黏腻 均具有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的特点。均具有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的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104页(5 5)症状复杂,病症广泛)症状复杂,病症广泛 痰在肺痰在肺 痰停于胃痰停于胃 痰气交阻于咽喉痰气交阻于咽喉 痰在经络筋骨痰在经络筋骨故有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怪病多痰”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104页(二二)瘀血瘀血 1 1.瘀血的概念:瘀血的概念: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

30、产物。包括脉管内血液运行不畅,凝聚成块之血,又包括体内没脉管内血液运行不畅,凝聚成块之血,又包括体内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有消散的离经之血。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104页2 2、瘀血的形成、瘀血的形成 凡凡能能引引起起血血液液运运行行不不畅畅,或或致致血血离离经经脉脉而而瘀瘀积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1)气气虚虚、气气滞滞、血血寒寒、血血热热等等原原因因使使血血液液运运行行不畅,凝滞而为瘀血。不畅,凝滞而为瘀血。(2)由由于于外外伤伤、气气虚虚不不摄摄或或血血热热妄妄行行等等原原因因,使使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成瘀血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成瘀血。现在学习

31、的是第61页,共104页 3 3.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的致病特点 (1 1)疼痛)疼痛 (2 2)肿块)肿块 (3 3)出血)出血 (4 4)发发绀绀:舌舌色色紫紫暗暗(或或瘀瘀斑斑瘀瘀点点)是是瘀瘀血血中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中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5 5)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104页 (三)结(三)结 石石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又可以为某些疾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又可以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

32、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104页 1 1.结石的形成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饮食不当(2)情志内伤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服药不当(4)体质差异体质差异 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104页2 2.结石的致病特点结石的致病特点(1)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2)多多发发于于空空腔腔性性脏脏腑腑(肝肝、肾肾、胆胆、胃胃、膀胱)等脏腑膀胱)等脏腑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导致疼痛)阻滞气机,损伤脉络,导致疼痛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104页四、其他病因四、其他病因 先天因素先天因素1 1、先天因素的概念、先天因素

33、的概念2 2、先天因素的形成、先天因素的形成3 3、先天因素的致病特点、先天因素的致病特点 (1)(1)易患胎病易患胎病 (2)(2)影响体质影响体质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104页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1.外感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及各自特点。外感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及各自特点。2.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的致病特点。3.3.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的致病特点。4.4.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5.5.内伤病因包括哪些?内伤病因包括哪些?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104页1 1疫疠的致病特点是疫疠的致病特点是 A.A.发病缓慢,病情严重发病缓慢,病情严重 B.B.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症状相似,传染

34、性强 C.“C.“一气一病一气一病”,易于流行,易于流行D.D.皆相染易皆相染易E.E.一旦控制,不再复发一旦控制,不再复发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104页2.2.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A.火性炎上火性炎上 B.B.火易生风动血火易生风动血 C.C.火为百病之长火为百病之长 D.D.火易致疮疡火易致疮疡 E E.火为阳邪火为阳邪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104页填空题填空题1.1._性开泄,性开泄,_ _性收引,性收引,_ _性炎上。性炎上。2.2.七情所伤的病证,临床以七情所伤的病证,临床以 _ _ 、_ _ 、_ _三脏为多见。三脏为多见。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10

35、4页第二节第二节 病病 机机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104页 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及其转归的机制。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及其转归的机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当仍有其共同的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当仍有其共同的演变规律。演变规律。病机病机现在学习的是第72页,共104页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邪正盛衰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气血津液失常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104页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

36、素1.1.正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抗邪和康复能力。简称抗邪和康复能力。简称“正正”。2、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104页抵御外邪的入侵抵御外邪的入侵驱邪外出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修复调节能力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2.2.正气对邪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对邪气的防御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75页,共104页3 3.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的侵害作用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造成脏腑

37、组织的形质损害 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体质类型现在学习的是第76页,共104页(一)邪正盛衰(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邪正盛衰: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间的相互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间的相互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间的相互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发展、变化及其转归。“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

38、精气夺则虚”素问素问通评虚实论通评虚实论现在学习的是第77页,共104页(一)邪正盛衰与疾病发生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邪正相争的变化决定发病与否现在学习的是第78页,共104页(二)邪正盛衰与疾病变化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邪正相争发生着力量对比并不断产生消长盛衰变化。邪气盛则实:壮热、狂躁、升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精气夺则虚: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神思恍惚、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二便失禁、脉微弱无力现在学习的是第79页,共104页(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现在学习的是第80页,共104页(二)阴阳失调(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

39、: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是指在疾病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是指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出现的阴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理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81页,共104页1.1.阴阳偏盛(胜)阴阳偏盛(胜)概念:概念:指人体阴阳双方中(阴或阳)某一方的病理性亢指人体阴阳双方中(阴或阳)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盛状态。属属“邪气盛则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的实证。现在学习的是第82页,共104页(1)阳盛则热阳

40、盛则热: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胜,机能亢奋,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胜,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阳盛而阴未衰(或虚亏不甚)的阳盛而阴未衰(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实热证”。临临床特点床特点:热、动、燥热、动、燥现在学习的是第83页,共104页(2 2)阴盛则寒阴盛则寒: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或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阴盛而阳气未衰(或虚

41、损不甚)的阴盛而阳气未衰(或虚损不甚)的“实寒证实寒证”。临临床特点:床特点:寒、静、湿寒、静、湿现在学习的是第84页,共104页2.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 概念:概念:指人体阴阳双方中(阴或阳)的一方虚衰不足的指人体阴阳双方中(阴或阳)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病理状态,属属“精气夺则虚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的虚证。现在学习的是第85页,共104页(1 1)阳虚则寒阳虚则寒 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虚寒证”

4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寒、虚、滞:寒、虚、滞现在学习的是第86页,共104页(2 2)阴虚则热)阴虚则热 指人体阴气不足,因而出现燥、热升、动和化气太指人体阴气不足,因而出现燥、热升、动和化气太过等阳气偏亢的病理状态。过等阳气偏亢的病理状态。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虚热证”。临临床特点床特点:热、虚、干热、虚、干现在学习的是第87页,共104页3.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 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而影响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而影响到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到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1.阴损及阳: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到阳气生化不足,或者

43、阳阴损及阳: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到阳气生化不足,或者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2.阳损及阴: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阳损及阴: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88页,共104页4.4.阴阳格拒阴阳格拒 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是阴阳失调

44、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括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和和阳盛格阴阳盛格阴两方面。两方面。是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雍盛于是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雍盛于内,将一方内,将一方排斥格拒于外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变化。等复杂的病理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89页,共104页(1)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

45、病理状态。真寒假热真寒假热如阴盛于下,虚阳浮越,面红如妆(戴阳证)如阴盛于下,虚阳浮越,面红如妆(戴阳证)(2 2)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态。“真热假寒真热假寒”如阳厥或热厥如阳厥或热厥现在学习的是第90页,共104页5.5.阴阳亡失阴阳亡失 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脉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脉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91页,共104页(1 1)亡阳亡阳:是指机体

46、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态。特特点点:阳阳的的功功能能全全部部衰衰竭竭,而而以以温温煦煦、推推动动、兴兴奋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现在学习的是第92页,共104页(2 2)亡阴:)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状态。特特点点:属属阴阴的的功功能能全全部部衰衰竭竭,而而以以宁宁静静、滋滋润润与与内内守守功功能能衰竭最为明显

47、衰竭最为明显现在学习的是第93页,共104页(三)气血失常(三)气血失常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斗争产生的盛衰变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斗争产生的盛衰变化,或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化,或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病机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病机变化。变化。“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现在学习的是第94页,共104页1.1.气的失常气的失常(1 1)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虚气虚的病理状的病理状态。态。(2 2

48、)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或气脱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状等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态。现在学习的是第95页,共104页(1 1)气虚:)气虚:气虚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气虚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伤过度而损耗,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伤过度而损耗,或久病不复,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或久病不复,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临床表现:易汗出,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临床表现:易汗出,

49、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水肿等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水肿等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现在学习的是第96页,共104页 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而不通,导致脏腑经络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而不通,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2 2 2 2)气机失)气机失)气机失)气机失调调调调:气滞气滞气滞气滞形成原因:七情内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形成原因:七情内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了气的流通运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阻滞,影响了气的流通运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临床表现:闷胀甚至于疼痛,且有气

50、舒痛缓。临床表现:闷胀甚至于疼痛,且有气舒痛缓。现在学习的是第97页,共104页 气逆是指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气逆是指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逆气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气逆在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气逆在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发作咳逆、气喘。则发作咳逆、气喘。气逆在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气逆在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则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气逆在肝,肝气上逆气逆在肝,肝气上逆发为头痛而胀、胸胁胀痛、易怒发为头痛而胀、胸胁胀痛、易怒现在学习的是第98页,共104页 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