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的化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一、 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章是以理论学问为主的一章,主要包括四小节:第一节化学反响速率,着重介绍化学反响速率和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缘由。这局部内容属于动力学范畴;其次节化学平衡,是在化学反响速率和可逆反响学问的根底上着重介绍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及常识性介绍了化学平衡常数;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着重介绍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次、第三节内容属于化学热力学的范畴;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本节学问是对前三节学问的综合应用,即以合成氨工业为例,以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等理论为指导,探讨化工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强等)选择
2、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理论的学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这四节学问的核心是关于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及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而且化学平衡还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学问的核心,对许多学问的学习都起着指导作用。 同时,化学平衡的相对性、当外界条件转变时平衡就可能发生移动等观点的建立,对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本章的学习还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特殊是能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以及运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简洁的生产实际问题的力量,并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理论学问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的价值,对
3、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本章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新老教材的比拟 1、大纲的比拟 2、教材内容的比拟 新教材比拟轻记忆、重理解,因此在内容上与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 增加的内容: 为了更有利于说明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加了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平衡常数等概念。 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即增加趣味性,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严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增加了高炉高度与一氧化碳含量问题的争论引出本章课题;用生活中人们日益关注的古代艺术珍品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响速率的学习;用投蓝与化学反响进展类比,来说明反响分子的能量和
4、碰撞方向(即取向)与化学反响的关系;用电冰箱保存食物来说明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等。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问面,教材还增加了合成氨工业的进展前景以及两个阅读材料(勒夏特列简介和化学反响的方向)。 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教材还增加了7个争论性问题。 为了使呈现的内容更清晰明白,便于学生理解,还增设了一些图表。如:P33-图2-2,2-3;P37图2-6;P38图2-7;P42图2-9;P43表2-3等。 变更的内容: 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有关试验均发生了变更:均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试验变更为了大理石与盐酸的试验。 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试验也进展了变更:将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
5、相互转化的针筒试验变更为合成氨反响的试验,且由直接试验事实变更为间接试验事实。 删减的内容: 删减了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响。 删减了合成氨工业的简述。 3、教材编排挨次的比拟 4、教材编写的比拟 新教材更加留意表达方法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进展探究性的学习。整章共设置了7个争论性问题,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思索。又,教材编入了合成氨的进展前景以事实来启发学生学会用进展的观点去探讨问题、对待事物,从而对学生进展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育。 新教材文字表达详略得当、深浅适度,且能将一些较难的学问用浅显通俗的方式(形象化的比方和图画等)表达出来,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学问(如用生活中投篮来帮忙学生理解
6、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等)。 总言之,新教材重理解轻记忆,在内容的呈现上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敏捷。整章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在帮忙学生理解、把握学问的同时还潜在的创立了一种较为活泼的、宽松的学习气氛。另外新教材还比拟注意新旧学问的联系。如,在学习化学反响速率时,教材留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学问来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新教材留意到了从旧学问向新学问引入,由熟识到生疏,这样就很好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建议 由于本章是以理论学问为主的一章,且概念集中,多而抽象,所以在教学中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确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 化学反响速率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
7、影响、化学平衡的建立及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合成氨条件的选择,这三局部内容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新教材引入了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等概念;为了进一步升华对化学平衡的熟悉,新教材又引入化学平衡常数。这些新增的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都很低,其中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等在大纲中无明确要求,仅包含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这一学问点中;化学平衡常数仅为常识性介绍。这些概念在教材中均是直接引用,对这些概念本身不要深究和扩展,只须有肯定程度的了解并通过这些概念能对重点学问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即可。千万不要把甲种本、大学中的学问下放到这里。要敬重大纲的要求,仅以本教材为主,不要发
8、挥太多。如,化学平衡常数仅作为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以小注的形式消失的,不要求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对于平衡常数只须把握2点即可:1、K值越大,表示反响进展的程度越大,2、K不随浓度的转变而转变,但随温度的转变而转变。简言之,要留意到新教材的变化,精确把握新大纲,分层次把握好教学要求,重点与非重点学问要处理得当,制定好教学的整体规划。 2、改良教法,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章学问理论性强,难度大,对思维力量要求高。这样就导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简单走老路(满堂灌、填鸭式),也简单在教学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很明显就难以全面落实好教学目标(特殊是情感态度、力量等方面),所以,建议大家:1、
9、转换观念,角色定位要精确。不要做“先知“、“权威“,而是做好“引路人“。我们引路让学生去体会、去感知、去思索、去发觉、去获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2、教学活动设计细心预备,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学习。但要留意,“放“不是放任不管,必要的点拨、释疑解惑也是必不行少的。学生活动的设计是本章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难点,的确需要我们去细心预备,悉心钻研。 3、加强试验教学、充分发挥试验教学的作用 试验教学不但能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试验力量,同时也渗透了思维力量的训练。本章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规律都是建立在试验根底上的。例如,“化学反响速率“一节配有相应的演示
10、试验和相应的学生试验。依据学校的试验条件,教师可将课后为稳固学问、验证学问的试验改为边讲边试验,这不仅能帮忙学生获得学问,还能引导学生依据试验事实进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来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探究缘由。 4、细心设计学问台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解难点 通过可逆反响、化学反响的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及与反响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等内容的教学,为本章教学进展了铺垫。教师在教学中,对本章难度较大的理论,1、要通过旧学问引入新学问,要在学生已有学问的根底上,进展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深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留意运用启发式,细心设计学问台阶,减缓学问坡度。2、要合
11、理、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态的画面转变为动态的画面,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直观生动的图画,定能增加效果。 四、教学设计(略) 化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构造、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响类型加成反响。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状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熟悉
12、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说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构造式 2.把握乙烯的氧化和加成反响 3.抽象和规律思维力量、三维想象培育 过程与方法: 1.预备地观看实物、模型 2.利用模型法帮忙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详细和抽象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育有序、仔细的学习态度 2.通过分子节后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3.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感受化学学科对社会生产生活得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响 教学难点:乙烯的构造和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试验探究、设疑启发、比照归纳等。 二、说教法: 1.本节内容
13、涉及到乙烯分子的构造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教学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并结合多练习、多比照的教学方法,帮忙学生把握这局部的学问。 2.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试验。通过做好演示试验,让学生在充分观看试验现象的根底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3.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课件模拟乙烯的加成、加聚反响。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制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原来面貌,促进其发散思维的进展。 三、谈学法: 1.观看法:通过观看分子构造模型,把握物质的分子构造特点;全面观看试验现象,理解物质的性质,培育学生的观看
14、力量。 2.比照学习法:通过比照学习,把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状况。在介绍加成反响时,与取代反响比照。引导学生把学问学活。通过比照学习可以培育学生敏捷运用化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3.争论学习法:通过积极参加争论,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 四、说教学程序: 引言用一个塑料袋将青香蕉密封起来,在袋内充入少量乙烯气体,或放入一个熟的香蕉,成熟的水果自身能释放出乙烯,也能到达同样的效果。引出本节的主角乙烯。 多媒体展现各种塑料图片。引起学生更大兴趣。 板书其次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 思索与沟通(乙烯与苯的用途)体会它们作为根本化工原料的重要价值。 板书一、乙烯 叙述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
15、料。中国现有的乙烯生产力量为600.5万吨/年,即便加上目前正进展扩能改造的产能,也不过1112万吨,而有数据显示,目前乙烯年增长率达8.5%,估量在20xx年乙烯年需求量将到达1500万吨,国内产能仅能满意市场需求的50%左右。目前还需大量进口。 科学探究椐图3-6进展石蜡油分解试验: 观看现象1、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燃烧冒黑烟。 质疑以上气体是烷烃吗?为什么? 释疑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讨论说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与烷烃的混合物。 板书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洁的烯烃。 展现样品让学生观看乙烯的颜色、状态,并嗅气味,小结物理性质。 板书物理
16、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展现乙烯分子的模型,练习写构造简式(参见投影): 叙述试验说明,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双键里其中一个键简单断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 演示乙烯与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反响: 现象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颜色褪去。 演示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观看现象: 现象:火焰光明,有黑烟生成。说明含碳量较大,局部碳没有充分燃烧。有水生成(火焰的上方罩一枯燥外表皿观看)。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用附有氢氧化钙液滴的外表皿观看)。 板书1、乙烯的氧化反响 讲解乙烯中碳碳双键在酸
17、性高锰酸钾作用下,可断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色。另外,乙烯还能进展催化氧化等等。 2cH2=cH2+o22cH3cHo 板书2、乙烯的加成反响 动画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响 讲解乙烯分子在溴的攻击下,c=c双键里的其中一个键简单断裂,同样溴分子在乙烯的作用下,BrBr键也会渐渐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与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结合,生成无色的1,2一二溴乙烷。 师生共同小结给出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响,叫做加成反响。 板书加成反响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常见的加成试剂有:H2、Hcl、H2o等等。 思索、练习1
18、、如何鉴别乙烷与乙烯? 2、完成方程式: cH2=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投影 小结乙烯的加成反响在实质上是c=c双键简单断裂,能够分别与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说明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3、聚合反响 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双键里的一个键全断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相互结合成为很长的链。这种聚合反响也是加成反响,简称加聚反响。 小结由于乙烯分子里的c=c双键里的一个键简单断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因此,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响,另外从乙烯的活泼性和复原性也充分说明乙烯是含有双键的不饱和烃。
19、 阅读课本63页第一段乙烯的用途 【板书】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剂,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课堂小结】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响、加成反响、加剧反响。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其次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洁的烯烃。 一、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 是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二、化学性质: 1、氧化反响: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燃烧; 2、乙烯的加成反响 加成反响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
20、物的反响。常见的加成试剂有:H2、Hcl、H2o等等 3、聚合反响 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剂,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小结: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响、加成反响、加剧反响 化学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造的熟悉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照的方法猎取信息。 (2)学习
21、运用查找规律性和特别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深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信任随着学问的积存,全部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存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状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试验结论说明白什么? 答复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小结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许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
22、的根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学问。 板书课题2:元素 设问学习了原子的构造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拟准确呢?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行以说元素是具有一样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补充说明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
23、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一样而核内中子数并不肯定一样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晰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板书2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详细说就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于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板书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4、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请看以下练习。 投影展现以下练习。 以下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学生答复 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提问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答复应当不是。 介绍物质的种类许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觉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投影放映教材图4-4
25、的放大图 分析该图并由学生说出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答复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小结通过分析可见,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板书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过渡那么,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状况又怎样呢? 学生阅读P72资料 活动与探究请学生拿出预备的食品、药品的说明,查找其组成元素。 学生活动 答复1阿莫西林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硫。 2罗红霉素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 小结许多的资料说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
26、。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四周绚丽多彩的世界。 过渡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学问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学问,共同来看下面的争论。 投影展现“争论”。 争论下述化学反响中; 水氢气+氧气 (H2o)(H2)(o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反响物跟生成物相比拟,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分组争论后,由学生代表陈述争论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补充说明 答复上述两个反响,反响物跟生成物相比拟,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讲解第一个反响中,反响物是水,由水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其次个反响中,反响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
27、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在第一个反响中,水中的氧和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氢气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其次个反响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属于硫元素。 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分呢? 板书4原子和元素的区分: 学生思索 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构造,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 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以下表格
28、: 投影展现以下表格 元素与原子的比拟 元素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造。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在于: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
29、的微观构造;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现以下练习: 推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a.错误。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错误。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错误。改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补充描述物质的微观构造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过渡了解了元素的定义以及它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元素的表示。“学问是无国
30、界的”, 但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来表示,则给学术沟通带来许多的不便,从而也会阻碍化学前进的脚步。所以为了书写和学术沟通的便利,国际上采纳统一的符号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板书二、元素符号 阅读请大家阅读P73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 学生阅读后,请学生简要陈述元素符号的来源 陈述1最先讨论元素符号的是道尔顿,他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随着发觉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简单,这种符号不便于书写和记忆,未能广泛采纳。 2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纳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要大写。如, 氧o,氢H,碳c。 3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一样时
31、,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铜cu,钙ca,氯cl。 总结强调第一个字母肯定要大写,其次个字母肯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板书1表示:采纳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一样,附加其次个小写字母来区分。 过渡知道了元素符号的写法,还应当知道元素符号的读法。 板书2读法 请同学们读出以下元素符号 HcucaNsNa (留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读成该字母的英文读法,肯定要准时订正过来并加以强调) 强调元素符号在渎的时候就应当渎成该元素的名称,而不能读成英文字母。如,c读碳,s读硫,cu读铜,等等。 化学说课稿 篇4 敬重的各位领导,教师们,大家好。我来自
32、于泉巨永初中,我说课的标题是九年化学人教版第三单位水的净化,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要领、说学法引导、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规划理念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规划。 一、说教材 水的净化是9年级化学第三单位课题3的内容,这个课题在曩昔的老教材中是没有格外涉及的,云云摆设也是为了切合新课程与门生生活贴近,强调可连续生长的目的。此中强调了一个初中的根本实行操纵过滤,也提及了蒸馏装置的组装与实行。 课文分三部门: 第一部门:讲解自然界水的漫衍以及自来水厂净水历程; 其次部门:通过实行探究教学过滤的操纵步调与细致事变 第三局部: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以及如何将硬水变软的方法(蒸馏)。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
33、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分;熟悉吸附,沉淀,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会做过滤的试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熟悉到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省用水的好习惯 目标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过滤与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目标难点:吸附和过滤等的操作技巧。 有了教学目标作纲领,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于是我采纳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争论总结,结合试验来完本钱节课的教学实践。 四、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引入 1、从生活情景入手 2、污水、纯洁水、湖水、自来水的区分
34、3、讲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二)净水的方法 1,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静置沉淀 2)、吸附沉淀 3)、过滤 试验探究: 1)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2)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 3)演示试验-蒸馏 (三)练习稳固 想一想: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肯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简单,此处为了便于争论,已将其成分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l)实行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说一说:某山区在梅雨季节会消失山洪爆发,给山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难,请你运用已有
35、的化学学问和必备的化学药品,帮忙山区人民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以获得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四)课后作业 独立完本钱课后习题 (五)课后动手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讨论生活,得到阅历,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敏捷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呈现了科学讨论与发觉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行探究的内容较多、争论整理的关键偏多,以是课堂节拍的调控必要深入思考,必要教师在课堂上机动地处置惩罚和把握,
36、以便顺遂完成教学使命。 六、教学理念: 本节课为门生落实了技能目的,强化了历程与方法,点拨了心情态度与代价观,以是本节课表现了如许几个教学理念: 本节课内容比例多,化繁为简,创立了新的教学体系。 新课标的三维目的只有先辈的教学理念才气支持,本节课便是对这种理念的不停探究。 (3)强调科学探究的科学性,体验探究的欢乐、提倡门生自主互助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列位向导教师赐与品评指正,感谢。 化学说课稿 篇5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讨论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根本的
37、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空气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熟悉空气的组成、空气的发觉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讨论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根底。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初三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熟悉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阅历动身,对空气的成分进展合理的推想,并能利用教师供应的简洁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展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洁的试验设计、学会观看试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试验现象能给出
38、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悉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根本方法,在进展“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试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洁试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看、试验的方法猎取信息,并从试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沟通、争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学法指导目标: 在学习概念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内容,那么本课
39、的重点是: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易混易错的学问,所以我认为本课难点是: 难点:通过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学情分析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特别熟识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存中,对空气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拟零碎,不够深入。而本课是用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力量、科学试验探究力量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留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把握的根底学问,通过试验探究,分析和推理推断来获得新学问,进展抽象思维力量,培育科学探究力量。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头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入手,进展科
40、学教育“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手段 1.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法,重视试验现象的观看、分析与争论。 2.说学法 我引导学生采纳观看法、合作探究法、阅读法、试验法等。 3.教学手段 我采纳了多媒体帮助教学和试验器材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设计 在这一局部呢,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试验导入,引出新知-科学探究,学习新知-实践操作,运用新知-联系实际,拓展新知。 (一)、试验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1、小试验:尽可能长时间的屏住呼吸,之后谈谈自己憋气的感受。 2、说说你对空气的熟悉。) 以一个小试验导入,让学生尽可能长时间的屏住呼吸,之后谈谈自己憋气的感受,从而引出
41、课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空气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小学自然等学科的学习对空气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说对空气的熟悉。 设计意图: 以有关空气的趣味试验导入,快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二)、科学探究,学习新知 在这个大环节中我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讨空气成分 课件出示:1、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有哪些方法能证明空气的确存在呢? 2、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列举实例和表达试验, 证明空气的存在。针对其次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空气的成分与含量,之后教师小结并引出混合物、纯洁物的概念。让学生以详细的例子为感知对象,形成对混合物、纯洁物的熟悉。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从而也突出了重点。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力量,搜集证据的力量。 探究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熟悉空气成分的根底上,我将问题引向深入: 课件出示: 1、空气的成分是怎样发觉的? 2、如何测定空气的中氧气的含量呢? 让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试验,并思索如何设计简洁的试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局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纳师生互动的方法,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思索,师生共同总牢固验思路,从而攻克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件出示: (1)试验目的。(2)试验原理。(3)出